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消防基层指挥员题库多选题

发布时间:2020-03-03 19:58: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多选题库

1.易燃液体大都本身或其蒸气具有(A C E)性。

A、毒害

B、稳定 C、刺激

D、放射

E、腐蚀 2.易燃液体在储存时应(A B C)。

A、备事故槽(罐)

B、构筑防火堤

C、设水封井 D、设导流渠 E、备填埋沙土 3.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火焰的物质是(BD)。

A、乙醇

B、甲酸

C、稻草

D、乙酸 E、丙酮 4.( C、E)燃烧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A、铀 B、钾 C、乙醚 D、乙炔 E、煤油 5.同一种可燃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受(B、C、D、E)等因素的影响。 A、湿度 B、压力 C、含氧量 D、容器 E、火源性质 6.非窒息灭火的主要灭火机理是( ABD ) 。

A、减少可燃物

B、降低温度

C、降低氧浓度

D、降低燃点 E、降低湿度 7.同一种可燃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受(B D E)等因素的影响。

A、湿度 B、压力 C、风向 D、容器 E、火源性质 8.( B、C、E)燃烧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A、铀 B、苯 C、乙醚 D、液化石油气 E、煤油 9.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BCD)。

A、一氧化碳 B、丙烷 C、丙烯 D、丁烷 E、氢气 10.液化石油气的理化特性是(BCDE)。

A、密度大 B、易挥发性 C、燃点低 D、热值大 E、有毒 11.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特点是(ABCE)。

A、燃烧速度快 B、火焰温度高 C、易发生爆炸 D、易形成立体燃烧 E、复爆危险性大 12.自燃分为(A C)。

A、受热自燃

B、摩擦自燃

C、本身自燃 D、发酵自燃

E、催化自燃 13.(A B C D E)的燃烧属于表面燃烧。

A、木炭

B、焦碳

C、铁

D、铜

E、钨 14.危险化学品是指有(A B C D E)等性质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A、爆炸

B、易燃

C、毒害 D、腐蚀

E、放射性 15.( A、E )燃烧的火灾属于A类火灾。

A、橡胶 B、镁 C、乙醚 D、乙炔 E、合成塑料 16.物质本身自燃发热的原因有( A、B、C、D、E )。

A、氧化生热 B、分解生热 C、吸附生热 D、聚合生热 E、发酵生热 17.自燃物品有( A、B、C )等危险特性。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性 C、积热自燃性 D、易扩散性 E、带电性 18.属于物理爆炸的是( A B C E )。

A、液化气钢瓶爆炸

B、蒸汽锅炉爆炸 C、压缩气体爆炸 D、粉尘爆炸 E、压力容器爆炸 19.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 A、B、C、D )等。

A、带电性 B、蒸气的爆炸性 C、受热膨胀性 D、流动性 E、自燃性 20.同一种可燃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受(B、C、D、E)等因素的影响。 A、湿度 B、压力 C、含氧量 D、容器 E、火源性质 21.化学毒剂除全身中毒性毒剂类外,还有( A、B、D、E)等类。

A、神经性毒剂 B、糜烂性毒剂 C、兴奋性毒剂 D、窒息性毒剂 E、失能性毒剂 22.可燃气体预混燃烧往往是爆炸式的燃烧,也叫( A B

)。

A、动力燃烧

B、气体爆炸

C、聚合放热

D、蒸发燃烧 E、燃烧放热 23.影响液体与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因素有(A、B、C、D、E)。

A、压力 B、浓度 C、氧含量 D、催化剂 E、容器的材质和内径 24.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abcde)。

a、温度 b、压力 c、含氧量 d、容器 e、火源性质 f、湿度 25.气体物质燃烧分为( A D )。

A、预混燃烧

B、表面燃烧

C、蒸发燃烧

D、扩散燃烧 E、阴燃 E、发酵生热

26.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A、B、C、E)。

A、颗粒度 B、挥发分 C、水分 D、灰分 E、火源强度 27.在空气中燃烧时理论燃烧温度小于1500度的是( A B D )。

A、汽油

B、磷

C、甲烷

D、木材 E、氢 28.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有(A、B、C、D、E)。

A、温度差 B、导热系数 C、导热物的截面积 D、时间 E、导热物厚度 29.易燃液体按闪点的高低分为(A C D)液体。

A、低闪点

B、负闪点

C、中闪点 D、高闪点

E、超高闪点 30.(A、E)属于神经性毒剂。

A、沙林 B、光气 C、氢氰酸 D、介子气 E、梭曼 31.下列气体中属于一级气体的(ADE)。

A、氢气或甲烷

B、氨气

C、一氧化碳 D、乙炔 E、氢气 32.本身燃烧,并遇酸、水、水蒸气能分解出极毒且易自燃的气体的毒害品是(ABC)。 A、硝基苯

B、丁腈

C、甲醇

D、磷化锌 E、碳化钙 33.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有(A、B、C、D、E)。

A、温度 B、压力 C、含氧量 D、容器 E、火源性质 34.(A、C、D)属于甲类易燃液体。

A、汽油 B、柴油 C、乙醚 D、丙酮 E、煤油 35.室内火灾的发展阶段分为(B、C、D)。

A、阴燃阶段 B、初起阶段 C、下降阶段 D、发展阶段 E、持续阶段 36.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因素有(A、B、C、D、E)。 A、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 B、可燃物的蒸发潜热 C、爆炸 D、气象条件 E、物质的扩散速度 37.下列物质属于D类火灾的有(BD)。

A、纤维板

B、钾

C、氢气

D、钠 E、木炭 38.(B D E)燃烧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A、液化石油气 B、酒精 C、橡胶 D、原油 E、苯 39.下列物质中,可能发生阴燃的是(B C)。 A、塑料 B、煤 C、稻草 D、蜡烛 E、沥青

40.按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的变化,爆炸分为(A B C)。 A、化学爆炸 B、物理爆炸 C、核爆炸 D、爆燃 E、爆震

41、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不是(BCDE)。 A、热对流

B、热传导

C、热辐射

D、热交换 E、热排放

42、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 B C)。

A、可燃物 B、助燃物 C、着火源 D、气体 E、固体

43、易燃固体是指(A B C D E)的固体。

A、燃点低 B、对热、摩擦敏感 C、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D、燃烧迅速

E、可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气体

44、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的不利方面有(A B C D)。

A、引起人员中毒 B、会使人员烫伤 C、影响视线 D、造成火势发展、蔓延 E、阻截火势蔓延

45、燃烧时不发出黄色火焰的物质是(ABC)。

A、钾

B、硫

C、锌

D磷 E、钠

46、不属于D类火灾的物质(ABC、E)。

A、铜

B、磷

C、碳

D、钠 E、沥青

47、属于化学爆炸的物质是(abc)。

a、炸药 b、可燃气体 c、粉尘爆炸 d、液化气钢瓶 e、核爆炸

48、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的条件是(A B C)。

A、本身具有爆炸性 B、粉尘必须悬浮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

C、足够的热能 D、具有较大的颗粒度E、粉尘必须在密封空间内

49、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粉尘的(A B C E)等。

A、颗粒度 B、挥发性 C、水分 D、灰分 E、火源强度

50、属于A类火灾的物质是(A B)。

A、合成橡胶 B、合成塑料 C、汽油 D、钠 E、氢气

51、属于B类火灾的物质(A B C)。

A、煤油 B、苯 C、乙醚

D、石蜡 E、萘

52、影响热传导的因素是(A B C D E)。

A、温度差 B、导热系数 C、导热物的截面积 D、时间 E、导热物厚度

53、采取(B C D)措施可防止热对流造成火势的蔓延。

A、阻挡热气流 B、冷却热气流 C、把热气流导向没有危险的地方 D、控制通风口 E、任由热气流流动

54、可燃气体按使用形态和危险特征可分为(A C D E)。

A、可燃液化气 B、有毒气体 C、助燃气体 D、分解爆炸气体

E、燃烧液体的蒸气(可燃液体)

55、压缩和液化气体的危险特性有(A B C D)。

A、易燃易爆性 B、扩散性 C、可缩性和膨胀性 D、带电性 E、腐蚀性

56、易燃液体火灾的危险特性是(A B D E)。

A、高度的易燃性 B、蒸气爆炸性 C、受热膨胀性 D、扩散性 E、流动性

57、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是(A B C D E)。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炸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赛璐璐、硝化锦及其制品易自然

E、兼有遇湿易燃性硫的磷化物类,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遇湿易燃性

58、自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A B C)。

A、遇空气自燃性 B、遇湿易燃易爆性 C、积热自燃性 D、挥发性E、流动性

59、遇湿燃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是(A C E)。

A、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B、挥发性 C、自燃性

D、毒害性 E、爆炸性 60、影响毒害品毒害性的因素是(B C D E)。

A、压力 B、气温 C、挥发性 D、颗粒细度 E、溶解性 6

1、毒害品的火灾危险性是(A B C E)。

A、遇湿易燃性 B、氧化性 C、易燃性 D、挥发性E、易爆性 6

2、放射性物品按物理状态分为(A B C D E)放射性物品。 A、固体 B、粉末状 C、液体 D、晶体状 E、气体 6

3、化学毒剂种类有(A B C D)。

A、神经性毒剂 B、糜烂性毒剂 C、全身中毒性毒剂 D、窒息性毒剂

E、腐蚀性毒剂 6

4、属于神经性毒剂的是(A C D E)。

A、沙林 B、光气 C、塔崩

D、维埃克斯 E、梭曼 6

5、属于生物毒剂的是(A D E)。

A、天花病毒 B、失能性毒剂 C、窒息性毒剂 D、炭疽杆菌 E、鼠疫杆菌 6

6、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A C E)。

A、可燃物

B、还原剂 C、着火源 D、氧化剂 E、助燃物 6

7、合成高分子材料燃烧会产生(A B D E)等许多毒或刺激性气体。

A、氯化氢 B、光气 C、氢气 D、氧氮 E、氰化氢

68、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与这两种液体的闪点的平均值的关系是 ( A

D

)。

A、低于平均值

B、等于平均值

C、高于平均值

D、有联系 E、没有联系

69、影响液体与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因素。(A B C D E)。

A、压力 B、浓度 C、氧含量 D、催化剂 E、容器的材质和内径

70、下列物质中( BC )的导热系数大。

A、空气

B、水

C、铁

D、木材 E、纸张 7

1、腐蚀品的火灾危险主要有(B、D、E)。

A、易爆性 B、遇水分解易燃性 C、挥发性 D、氧化性 E、易燃性 7

2、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A B C D E)。

A、温度 B、压力 C、含氧量 D、容器 E、火源性质

73、属于A类火灾的物质(A B E)。

A、合成橡胶 B、木材 C、汽油 D、钾 E、建筑物 7

4、属于B类火灾的物质(B C D)。

A、氢气 B、苯 C、煤油

D、沥青 E、纤维板 7

5、影响热传导的因素(A B C D E)。

A、温度差 B、导热系数 C、导热物的截面积 D、时间 E、导热物厚度 7

6、(

ACE )的燃烧方式是分解燃烧。

A、纸张

B、磷

C、木材

D、合成橡胶

E、木炭 7

7、气体的主要燃烧方式有(BC )。

A、遇火就爆炸

B、扩散燃烧 C、动力燃烧

D、分解式燃烧

E、喷流式燃烧 7

8、(AC)属于甲类易燃液体。

A、汽油

B、煤油

C、乙醚

D、柴油

E、丁醚 7

9、根据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可分为(ABC

) 易燃液体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E、戊类

80、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的物质是(ACD)。

A、黄磷

B、液氯

C、电石

D、苯

E、金属钾 8

1、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主要表现在(ABD ) 。

A、对可燃液体进行分类

B、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

C、可确定液体自燃点高低

D、可确定火灾危险性类别E、可确定液体燃烧速度 8

2、化学爆炸按其爆炸变化传播速度分为( BCD )。

A、爆轰

B、爆燃

C、爆炸

D、爆震

E、爆裂 8

3、氧化剂的危险特性是(ABCDE)

A、可燃性和强烈的氧化性 B、腐蚀毒害性

C、与可燃物质作用的自燃 D、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的分解性 E、受热撞击,与酸作用、与水作用的分解性 8

4、(B D )可能因氧化发生自燃。

A、硝化棉

B、白磷

C、稻草

D、黄磷 E、红磷 8

5、火灾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有 (ABCDE ) 。

A、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

B、可燃物的蒸发潜热C、爆炸

D、气象条件

E、物质的扩散速度

86、木材的燃烧产物有(ACDE ) 。

A、水蒸气

B、乙醇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E、甲酸

87、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有(

BCE ) 。

A、铁粉 B、铝粉

C、煤粉

D、水泥E、面粉 8

8、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有 ( ABCDE

) 。

A、初起温度

B、初起压力

C、容器直径和材质 D、混合物中的氧含量E、点火源强度

89、( DE)储罐燃烧可能发生沸喷现象。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原油

E、重油 90、影响易燃液体蒸发速度的因素有(A B C D E)。

A、温度

B、沸点

C、比重

D、压力

E、流速 9

1、物质燃烧的类型归纳起来有(ABCE

A、自燃

B、爆炸C、闪燃

D、喷溅E、着火 9

2、属于一级可燃气体的是 (ABCD)。

A、氢气

B、甲烷

C、乙炔

D、环氧乙烷 E、氨气 9

3、火焰是由(ABD)构成的。

A、内焰、B、外焰C、焰光 D、焰心E、焰体 9

4、液化石油气火灾不属于( ABDE ) 。

A、A类火灾

B、B类火灾

C、C类火灾

D、D类火灾 E、E类火灾 9

5、(

BCD

)物质燃烧不能发生阴燃。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金属 E、化合物 9

6、不是液体的燃烧方式是( ACD )。

A、一闪即灭

B、蒸发燃烧

C、沸溢燃烧

D、分解燃烧 E、表面燃烧

97、木炭燃烧不属于( ABDE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 E、自然 9

8、下列物质( ACD ) 为完全燃烧产物。

A、烟雾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E、氯化氢

99、( A C )属于乙类火灾危险性。

A、镁粉

B、钾

C、动物油

D、过氧化钠 E、钠 100、( ABD )不是划分易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依据。 A、燃点

B、自燃点

C、闪点

D、氧指数 E、温度 10

1、(

B C E )可能吸附放热发生自燃。

A、木材

B、活性炭

C、稻草

D、硝化棉 E、纸张

10

2、火灾的主要传播方式(ABC)。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交换 E、热排放 10

3、木材的燃烧不属于 ( ACDE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E、扩散燃烧 10

4、沥青的燃烧不属于(BCD E)。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E、扩散燃烧 10

5、焦碳的燃烧不属于( ABD E )。

A、蒸发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D、阴燃E、扩散燃烧 10

6、( ACD)不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主要因素。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D、热交换 E、烟雾 10

7、按燃烧对象分类,火灾分为( A B C D E )。

A、固体可燃物火灾 B、可燃液体火灾C、可燃气体火灾 D、可燃金属火灾 E、带电火灾 10

8、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因素有(A B C D E)。

A、可燃物数量及空气流量 B、可燃物的蒸发潜热C、爆炸 D、气象条件E、物质的扩散速度 10

9、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 A B C D )等。

A、带电性 B、蒸气的爆炸性C、受热膨胀性 D、流动性E、自燃性

110、(A C)属于甲类易燃液体。

A、汽油 B、煤油 C、乙醚 D、柴油 E、丁醚 1

11、根据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可分为( A B C )易燃液体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 E、戊类 112.属于灭火救援预案制定范围的是(ABCDE)。

A、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B、在建重点工程 C、各类重大灾害事故D、重要保卫勤务 E、跨区域救援行动

113.跨地区执勤战斗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FG)。

A、情况设置 B、调动力量 C、调集程序 D、增援力量协调 E、指挥机构 F、任务分工 G、战斗保障 114.交接班的主要目的是(BCD)。

A、总结前一天值班情况 B、落实值班人员 C、明确任务分工D、检查装备状况 F、交待注意事项

115.灭火救援作战资料主要包括(ABCDE)。

A、接警记录 B、现场录像 C、照片 D、灭火救援报告表 E、战评与总结 116.灭火救援预案制定的要求是(ACD)。

A、建立组织,深入调查 B、专人负责,专人制作 C、准确细致,保证质量 D、简要明确,便于使用E、外观精美,便于参照

117.灭火作战预案中重点单位或部位的基本情况包括(ABCDE)。

A、名称、地理位置 B、平面布局 C、建筑面积和高度以及耐火等级D、生产、储存物资的性质及生产工艺流程 E、内部水源和外部水源及其它固定、半固定消防设施 1

18、灭火救援总指挥部主要负责 ( ABC )灭火救灾行动。

A、统一指挥 B、统一组织 C、统一部署 D、计划安排 E、检查指导 1

19、苯泄漏事故的特点主要为(A、B、D)。 A、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B、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C、易扩散 D、污染环境 E、洗消困难 120、毒剂事件的处置必须坚持的原则有(A、B、C、D、E)。

A、尽早发现 B、初期控制 C、快速疏散D、及时抢救 E、消除毒源和全面洗消 1

21、对化学灾害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有(ABCDE)。

A、关阀断源 B、器具堵漏 C、稀释降毒D、筑堤导流 E、倒罐转移 1

22、在沙林事件中,对毒源应采取(ABCD)等方法,予以全面控制。 A、吸附 B、中和 C、密封 D、转移 E、吹扫 1

23、任何物质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a、b、c)。 a、可燃物 b、助燃物(氧化剂) c、着火源 1

24、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有(abcde)

a、颗粒度 b、挥发度 c、水分 d、灰分 e、火源强度 f、压力 1

25、影响热传导的因素(abcde)。

a、温度差 b、导热系数 c、导热物的截面积 d、时间 e、导热物厚度 1

26、可燃气体按使用形态和危险特征可分(abcde)

a、可燃液化气 b、可燃气体 c、助燃气体 d、分解爆炸气 e、燃烧液体的蒸气(可燃液体) 1

27、易燃液体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是(abcdef)

a、高度的易燃性 b、蒸气的爆炸性 c、受热膨胀性d、流动性 e、带电性 f、毒害性 g、自燃性

1

28、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有(abcde)

a、燃点低、易点燃 b、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炸 c、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d、兼有遇湿易燃性硫的磷化物类,不仅具有遇火受热的易燃性,还具有遇湿易燃性 e、自燃危险性易燃固体中的赛璐珞、硝化锦及其制品 f、流动性、可塑性 1

29、遇水燃烧物质的危险性主要有。(abc)

a、遇水或遇酸燃烧性 b、自燃性 c、爆炸性 d、扩散性 e、带电性 130、影响毒害品毒害性的因素有(abcd )

a、溶解性 b、气温 c、挥发性 d、颗粒细度 e、燃烧性 1

31、毒害品的火灾危险性表现为(abcd

a、遇湿燃烧性 b、氧化性 c、易燃性 d、易爆性 e、遇水分解性 1

32、腐蚀品的火灾危险主要有(abc)

a、易燃性 b、遇水分解易燃性 c、氧化性 d、自燃性e、遇酸分解易燃性 1

33、化学毒剂种类主要有(abcde)

a、神经性毒剂 b、糜烂性毒剂 c、全身中毒性毒剂 d、窒息性毒剂 e、失能性毒剂 1

34、属于神经性毒剂的是(abcd)

a、沙林 b、梭曼 c、塔崩 d、维埃克斯 e、芥子气 1

35、属于生物毒剂的是(abc)

a、天花病毒 b、鼠疫杆菌 c、炭疽杆菌 d、沙林 e、光气 1

36、现场指挥部通常由(abc)等有关人员和(de)组成。

a、现场总指挥 b、副总指挥c、作战、通信、后勤保障d、单位的负责人e、工程技术人员

1

37、灭火救援作战资料,主要包括(abcdef)

a、接警记录 b、现场录像c、照片 d、救援报告表e、战评 f、总结 1

38、灭火作战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f)

a、重点单位或部位基本情况b、火情设定 c、力量部署d、扑救对策 e、供水方式f、注意事项 1

39、灭火救援预案制定的范围是(abcdef)

a、安全重点单位 b、在建重点工程c、各类重大灾害事故 d、重要保卫勤务e、跨区域救援行动f、其他需要制定灭火与抢险救援预案的单位或场所 140、灭火作战预案制定内容中,力量部署包括(abcd)。

a、参战车辆停车位置b、阵地设置c、进攻和退防路线的选定d、各种参战力量的任务分工和作战协同

1

41、灭火作战预案制定内容中供水方案包括(abcd)。

a、各种水源的利用和取水方式b、直接、接力供水或远距离运水方法的选定c、火场用水量和供水能力的估算和计算d、火场供水注意事项 1

42、灭火救援预案制定的要求是(abcd)。

a、建立组织,深入调查b、领导重视,参与制定c、准确细致,保证质量d、简要明确,便于使用

1

43、水的灭火作用有( abcde )。

a、冷却作用 b、窒息作用 c、稀释作用 d、乳化作用 e、冲击作用 f、隔离作用 1

44、通常情况下( ab e)引起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a、金属钾 b、浓硫酸c、木材 d、橡胶 e、汽油 1

45、公安消防部队灭火作战行动的组织指挥程序是(abcd )。

a、搜集掌握火场情况b、确定总体灭火决策和行动方案c、下达作战指令d、并根据火情变化随机指挥

1

46、液氯的特性有( abcd e)。

a、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b、本身不燃,但能助燃,比空气重约2.5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c、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400倍d、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e、氯气有剧毒

1

47、氯气泄漏事故的特点( abc )。

a、扩散迅速,危害大b、易造成大量人员毒伤亡c、污染环境,洗消困难d、政治影响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1

48、苯的特性有(abcde )。

a、苯为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b、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一般为1.2%-8%c、苯不溶于水,其蒸气往往漂浮于地表d、苯在沿管线流动时,流速过快,易产生积聚静电e、苯属中等毒类 1

49、苯泄漏事故的特点( abc )。

a、易生爆炸燃烧事故 b、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c、污染环境 d、处置难度大、扩散迅速

150、沙林事件特点有(abcde )。

a、突发性强,危害大 b、易造成交叉感染c、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d、政治影响大e、救援难度大

151.常用水枪的型式有(ABCD)

A、直流水枪 B、喷雾水枪 C、多用水枪 D、带架水枪 152.带架水枪射程一般为(ABC) A、40 m B、42 m C、45m D、80 m 153.空气泡沫枪按吸液情况分 。(BC) A、船用型 B、自吸液 C、非自吸液 D、陆用型 154.空气泡沫炮按适用场所分为 。(AB) A、船用型 B、陆用型 C、电动型 D、气动型 155.水炮按安装方式分 。(ABC) A、固定式水炮 B、车载式水炮 C、移动式水炮 D、气动式水炮 156.高倍数泡沫发生器大致可分 类。(ABCD) A、简易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B、水力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C、发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D、电动机驱动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157.水带按直径分一般有 。(ABCD) A、50 mm B、65 mm C、80 mm D、120mm 158.软管卷盘按其所使用的灭火剂分为 。(ABCDE)

A、水软管卷盘 B、干粉软管卷盘 C、1211软管卷盘 D、二氧化碳软管卷盘 E、泡沫软管卷盘

159.属于举高消防车的有 。(BCD)

A、泡沫消防车B、举高喷射消防车C、云梯消防车。D、登高平台消防车 160.根据装备的水泵种类不同,水罐消防车可以分为 。(ABCD) A、普通水罐消防车 B、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 C、高低压泵水罐消防车 D、高中低压泵水罐消防车

170.举高车的举升系统由液压装置与工作臂组成。工作臂可分为、和 三种形式。(ACD)

A、曲臂 B、工作臂 C、伸缩臂 D、组合臂 171.消防艇按功能分哪几种(ABC)。

A、作战艇 B、指挥艇 C、救护艇 D、灭火艇

172.防护器材按使用场合分为 和 两大类。(AD)

A、常规防护装备 B、个人防护装备 C、灭火防护装备 D、特种防护装备 173.常用的引水泵有 。(ABCD) A、水环泵 B、刮片泵 C、喷射泵 D、活塞泵

174.泡沫消防车主要以水和泡沫作为灭火剂进行火灾扑救,它除适用于水罐消防车的所有适用范围外,特别适用于 。(BC)

A、扑救固体火灾 B、扑救石油及其产品等易燃、可燃液体火灾 C、火场供水和泡沫混合液。 D、扑救A、B类火灾 175.干粉驱动系统有 。(ABC)

A、二氧化碳干粉驱动系统 B、氮气干粉驱动系统 C、燃气干粉驱动系统 D、空气干粉驱动系统

176.、干粉消防车主要用于干粉灭火剂灭火,因而它适于扑救 的火灾。(ABCE) A、可燃液体 B、易燃液体 C、易燃气体 D、可燃固体 E、带电设备的火灾 177.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是一种同时装备 灭火装置的灭火消防车。(ABD) A、泡沫 B、水 C、二氧化碳 D、干粉 178.新型联用车的优点是 。(ABCD) A、可以边行驶边喷射 B、机动性好 C、速度快

D、广泛适用于大型石化企业、港口、码头、机场和城市特勤消防站 179.消防艇上的消防装备主要包括自身防护装置及 。(ABCDE) A、水灭火系统 B、泡沫灭火系统 C、干粉灭火系统 D、1211 灭火系统 E、消油剂撒布装置和救生装置

180.消防头盔使用应注意事项有 。(ABC) A、使用前应检查帽壳、面罩有否裂痕、烧融等损伤,帽箍上的四只插销是否插入帽壳的插槽内。披肩有否炭化、撕破等损伤,如有损伤,应停止使用。

B、使用时,尤其是在灭火中,不要随意推上面罩或卸下披肩,以防面部、颈部烧伤或受损。 C、使用后,应将头盔各部件清洗、擦净、晾干。若使用中受到较重的冲击或烧灼,应检查各部件有否损坏,才能恢复储存状态,以备再用。

D、平时与坚硬物质相摩擦、碰撞,划伤或损坏帽壳和面罩,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181.灭火防化服分为 。(ABD)

A、未经防水、阻燃处理 B、经防水处理 C、经防水、阻燃简单处理 D、经防水、阻燃处理 182.消防手套和消防员灭火防护靴用来保护消防指战员 部位等免受伤害的装备。(ABC) A、手 B、足 C、小腿 D、胳膊 183.呼吸保护器具分为 。(ACD)

A、过滤式防毒面具 B、强式送风机 C、氧气呼吸器 D、空气呼吸器 184.下列关于强式送风机维护保养正确的是 。(ABCD)

A、对面具进行清洗; B、检查所有零件; C、重新标定每个气瓶的标签;D、把所有器材归位。 185.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在重度化学灾害现场当对 有直接腐蚀性危害时使用。(ABC) A、眼睛 B、呼吸道 C、表皮 D、口腔

186.封闭式防化服可以用在 现场防护。(ABCD) A、放射性污染 B、军事毒剂 C、生化组合毒剂 D、化学事故 187.军用防核防化服,可防护 。(ABCD) A、高强度的核放射事故 B、高强度的军事毒剂事故 C、高强度的生化毒剂事故 D、高强度的化学事故 188.电绝缘手套的优点是包括 。(ABCDE) A、耐油 B、耐酸 C、耐臭氧 D、耐低温 E、抗机械强度 189.防割手套性能具有 。(AD) A、防切割 B、防腐蚀 C、防辐射 D、防摩擦

190.侦检器材主要是指通过 检测方式,对火场或救援现场所有灭火数据或情况进行检测。(AB)

A、人工 B、自动 C、气动 D、机械 191.直流水枪在火场一般用作 。(AB)

A、扑救一般的固体物质火灾 B、灭火时的辅助冷却 C、扑救油类物质火灾 D、灭火时的辅助气化

192.智能型水质分析仪性能通过特殊催化剂,利用化学反应变色原理,使被测原液颜色发生变化,通过光谱分析仪的偏光原理进行分析。主要测试对象包括 。(ABCDE)

A、氢化物、甲醛 B、硫酸盐、氟 C、苯酚、二甲苯酚 D、硝酸盐、磷 E、氯、铅 193.喷雾水枪可以扑救的火灾是 。(ABC)

A、扑救建筑物室内火灾 B、扑救带电设备火灾 C、扑救可燃粉尘及部分油品火灾 D、扑救易燃液体火灾 194.多用水枪可以喷射水流有 。(ABC)

A、喷射直流 B、喷射雾状射流 C、喷射水幕 D、以上情况都不正确 195.带架水枪的优点是 。(ABC)

A、水流量大 B、射程远 C、扑救大面积火灾 D、扑救油类火灾 196.下列对空气泡沫枪的维护保养表述正确的是 。 (AB) A、做好清洁保养工作

B、定期检查水枪的阀门手柄,若发现转动不灵活,应在转动摩擦处加注润滑油脂或修理。 C、放在干燥之处即可 D、平时多用多操作

197.试纸适用检测现场空气中化学气体包括 。(ABCD) A、砷化氢 B、硫化氢 C、氯化氢 D、氯气

198.有毒气体探测仪可以同时检测气体有 。(ABCD) A、可燃气 B、毒气 C、氧气 D、有机挥发性气体

199.生命探测仪可识别空气或固体中传播的微小震动,如 等。(ABCD) A、呼喊 B、敲击 C、喘息 D、呻吟声 200.防酸碱清洗剂有哪几种包装形式。(ABCD) A、洗消罐 B、洗消剂 C、洗眼液 D、洗消干粉 201.救生照明线适用于 环境中作业。(ABC)

A、浓烟、无照明场所 B、水下作业 C、有毒及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 D、易燃易爆液体的环境 202.缓降器总体分 。(BC)

A、离心力制动式 B、往返式 C、自救式 D、油制动式 203.缓降器往返式分为 。(AD)

A、离心力制动式 B、多孔板型 C、摩擦棒型 D、油制动式 204.缓降器自救式分为 。(BC)

A、离心力制动式 B、多孔板型 C、摩擦棒型 D、油制动式 205.救生抛投器可以远距离抛射 。(AB) A、救生绳 B、救生圈 C、橡胶艇 D、救生食物 206.救生抛投器分为 。(AC)

A、陆用型 B、水、陆两用型 C、水用型 D、空气中使用型 207.电磁式堵漏工具系统由 组成。(ABD)

A、磁压堵漏器 B、不同尺寸的铁靴 C、堵漏套管 D、堵漏胶

208.注入式堵漏器材主要用于法兰、管壁、阀芯等部位的泄漏;适用堵漏的物质是 。(ABCD) A、油品 B、液化气 C、可燃气体 D、酸、碱液体 209.破拆器材大体分为 。(BCD)

A、自动破拆工具 B、动力破拆工具 C、化学破拆工具 D、手工破拆工具 210.消防斧分 。(ABC)

A、尖斧 B、平斧 C、腰斧 D、板斧

211.铁铤按结构形式和用途可分 。(ABCD) A、重铁铤 B、轻铁铤 C、轻便铁铤 D、万能铁铤

212.丙烷气体切割器用于较坚固、不易为手锯破拆的金属结构障碍物,下列障碍物可以使用的是 。(ABC)

A、金属门、窗 B、车船外壳 C、金属管道 D、航天构件 213.下列障碍物适用于气动切割刀切割的是 。(ABD) A、薄壁 B、车辆金属 C、大型钢材 D、玻璃 214.便携式万向切割器的优点有 。(AB) A、体积小 B、易操作 C、实用性强 D、美观 215.气动破拆工具组主要用于 。(ABCDE)

A、凿门 B、交通事故救援 C、飞机破拆 D、防水门破拆 E、混凝土开凿 216.挂钩梯的材质有 。(ABC) A、木质 B、竹制 C、铝合金 D、铁制

217.照明器材可以是用于提高 现场光照亮度的装备。(AB) A、火场 B、救援 C、建筑工地 D、水下作业 218.照明器材按性能分为 。(ABD)

A、防水型 B、防爆型 C、防晒型 D、防水防爆型 219.照明器材按携带方式分为 。(BCD) A、手握式 B、移动式 C、车载式 D、个人携带式 220.照明器材个人携带式包括 。(ABCD) A、手握式 B、手提式 C、腰挂式 D、头盔式

221.抢险救援车辆是担负抢险救援现场专勤和救援物资保障工作的消防车。主要有 。(AB) A、专勤消防车 B、后勤消防车 C、火场指挥车 D、照明车 222.燃烧面积计算的方法有 。(ACD) A、公式法 B、估算法 C、统计法 D、询问知情人 223.灭火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 。(ABCD) A、水 B、泡沫 C、干粉 D、二氧化碳 225.核电厂警戒区域一般分为 。(BC)

A、重型警戒区域 B、烟羽警戒区域 C、食入警戒区域 D、中型警戒区域

2

26、有毒气体探测仪是一种便携式智能型有毒气体探测仪,可以同时检测 气体。(BCDE) A、氢气 B、氧气 C、有机挥发性气体 D、可燃气 E、毒气

2

27、军事毒剂检仪主要侦检空气中、地面、装备上的气态及液态 等化学战剂。 (ABCD) A、GB B、GD C、HD D、VX、E、沙林 2

28、破拆器材的种类大体分为 。(ABC) A、手工破拆工具 B、动力破拆工具 C、化学破拆工具 D、防爆破拆工具 E、便携破拆工具

2

29、液压剪扩两用钳主要用途是 。(ABC)

A、剪切 B、扩张 C、牵拉 D、开凿 E、升举 230、消防车按功能可分为 消防车。(ABC)

A、灭火消防车 B、举高消防车 C、专勤消防车 D、后援消防车 E、自行(遥控)消防车 2

31、灭火消防车可分为 消防车。(ABCE)

A、泵浦 B、机场 C、干粉 D、高喷 E、二氧化碳 2

32、举高消防车可分为 消防车。(ACE) A、登高平台 B、曲臂式高喷 C、云梯 D、伸缩臂式高喷 E、举高喷射

2

33、灭火的基本方法有 四种。(ABCD)

A、隔离法 B、窒息法 C、冷却法 D、化学抑制法。 2

34、按灭火原理划分,灭火剂分为 两类。(AB) A、物理灭火剂 B、化学灭火剂 C、清水灭火剂

2

35、按物质形态划分,灭火剂分为 三大类。(ABC) A、气体灭火剂B、固体灭火剂C、液体灭火剂

2

36、水在灭火时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灭火时往往具有 的作用。(ACDE) A、冷却B、对氧的稀释C、对水溶性液体的稀释D、乳化E、水力冲击F、气化 2

37、泡沫灭火剂其灭火主要有 作用。(ABC) A、隔离空气B、阻止热辐射C、冷却D、稀释氧气

2

38、水型灭火器可以扑救 等的初起火灾。(ACD) A、木材B、汽油C、纸张、D、棉麻E、乙醚 2

39、直流水枪型式分为 二种水枪。(AB) A、直流水枪B、开关直流水枪C、按钮式水枪

240、喷雾水枪的型式分为 三种水枪。(ABC) A、撞击式B、离心式C、簧片式

2

41、水(泡沫)炮是用来产生大流量、远射程、高强度射流,以扑救大规模、大面积火灾的喷射器具。其种类有 。(ABCDE)

A、水炮B、空气泡沫炮C、空气泡沫钩管D、中倍数泡沫发生器E、高倍数泡沫发生器 2

42、水带按材料分为麻质、合成纤维和棉质三类,按结构分为衬里和无衬里水带,按编织方式分为平纹和斜纹水带,按直径分为 哪几种水带。(ABCDEF) A、50mm B、65mm C、80mm D、90mm E、100mm F、120mm 2

43、综合电子气象仪主要用于检测 等参数。(ABCDE) A、风向 B、温度 C、湿度 D、气压 E、风速。

2

44、智能型水质分析仪主要对 及处理过的小颗粒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分析。(ABCD) A、地表水 B、地下水 C、各种废水 D、饮用水

2

45、救生绳按直径大小分自救绳和安全绳,按制作分螺旋状和编织状,按制成材料分 种。(AB)

A、合成纤维 B、麻、棉纤维 C、尼龙纤维

2

46、氧气切割器主要用于刺穿、切割、开凿、作业,切割温度达5500摄氏度,能熔化大部分物质,对生铁、不锈钢、同时有效果。(ABCDE) A、混凝土 B、花岗石 C、镍 D、钛 E、铝

2

47、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同时装载水、泡沫、干粉灭火剂,适用于扑救大面积油类等 火灾。(ABCDE)

A、可燃液体 B、易燃液体 C、易燃气体 D、带电装置 E、一般物质

2

48、干粉消防车的干粉驱动系统种型分 。(ABC)

A、氮气干粉驱动系统 B、燃气干粉驱动系统 C、二氧化碳干粉驱动系统 D、氢气干粉驱动系统

2

49、举高消防车是由汽车底盘,取力装置,支承系统,举升系统,水路系统,液压系统和 等组成。(ABC)

回旋转系统 B、电气系统 C、安全保险装置 D、供水装置

250、照明器材是用于提高火场和救援现场光照亮度的装备。按性能可分 。(ACD) A、防水型 B、防震型 C、防爆型 D、防水防爆型

2

51、防酸碱清洁剂用于临场应急使用,缓解被化学品喷溅灼伤人员的伤害程度,主要有 种。(ABCD)

A、洗消剂 B、洗消罐 C、洗眼液 D、洗消干粉

2

52、注入式堵漏器材主要用于法兰、管壁、阀芯等部位的泄漏,适用各种 和各种化学品等介质。(ABCDE)

A、油品 B、液化气 C、可燃气体 D、酸 E、碱液体

2

53、粘贴式堵漏器材主要用于 阀门等部位的点状,线状和蜂窝状泄漏。(ABCD) A、法兰垫 B、盘根 C、管壁 D、罐体

2

54、可燃气体和毒性气体检测器的试纸适用检测现场空气中的 。(ABCD) A、砷化氢 B、硫化氢 C、氯化氢 D、氯气

2

55、1.5巴泄漏密封枪用于单人迅速密封 的裂缝。(ABC) A、油罐车 B、液柜车 C、储存罐 2

56、外封式堵漏袋用于、桶与储罐的泄漏,其直径480毫米以上的裂缝。(ABCD) A、堵塞管道 B、容器 C、油罐车 D、油槽车

2

57、呼吸保护器具是供消防指战员呼吸器官免受 或缺氧伤害的保护装备。(ABCD) A、浓烟 B、高温 C、毒气 D、刺激性气体 2

58、呼吸保护器具分 。(BCD)

A、防毒面具 B、过滤式防毒面具 C、空气呼吸器 D、氧气呼吸器

2

59、消防战斗服是保护消防指战员免受 以及其他危险物质伤害的保护装备。(ABDE) A、高温 B、蒸汽 C、热气 D、热水 E、热物体

260、消防头盔是用于保护消防指战员自身的头部、颈部免受坠落物冲击和穿透以及 等伤害的防护器具。(ABCD)

A、热辐射 B、火焰 C、电击 D、侧向挤压 E、火灼伤 26

1、封闭防化服主要用于 现场防护。(ACD) A、放射性污染 B、核放射事故 C、军事毒剂 D、生化组合毒剂 26

2、专勤消防车分类 。(ABCDE)

A、通信指挥消防车 B、照明消防车 C、抢险救援消防车D、勘查消防车 E、宣传消防车

26

3、举高消防车常用于 等火灾的扑救。(ABC) A、高层建筑 B、高大石油化工装置区 C、大型仓库

26

4、消防艇按排水量分 吨级几种,目前我国最大的内河消防艇已达380吨。(ABCDE) A、20 B、50 C、100 D、200 E、≥350 26

5、水枪的控制周长与 有关。(ABCD) A.水枪的喷嘴口径 B.水枪的有效射程 C.灭火用水供给强度

D.水枪控制角度

E.水枪的材质 26

6、灭火战术指导思想是(ACDE)。

A.救人第一 B.速战速决 C.准确迅速

D.集中兵力 E.打歼灭战 26

7、集中兵力的含义有 。(AD)

A.集中兵力于火场

B.集中兵力于火场前方

C.集中兵力于火场的下风方向 D.集中兵力于火场的主要方面

E.集中兵力于火场供水

26

8、计算高层建筑火场实际用水量时,其火场燃烧面积由现场指挥员通过 等途径确定。(ABDE) A.目测 B.计算 C.估算 D.查阅图纸资料

E.询问知情人

26

9、在灭火救援活动中,灭火应用计算对

具有重要意义。(ABCDE) A、科学决策

B、准确、经济地调集消防力量

C、提高指挥水平D、合理利用现有消防资源 E、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70、消防用水量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用途、层数及

等因素有关。(ABCDE) A、容积和面积

B、建筑物内可燃物数量

C、周围环境 D、气象条件

E、消防站的布局

27

1、室内消防用水量为

等同时开启时用水量之和。(ABCD) A、室内消火栓

B、自动喷水灭火设备

C、水幕设备 D、雨淋喷水灭火设备

E、泡沫灭火设备

27

2、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用水量为

等灭火系统,按需要同时开启的用水量之和计算。(ABCD) A、室内消火栓

B、自动喷水 C、水幕

D、泡沫

E、雨淋 27

3、火场燃烧面积由现场指挥员通过

等途径确定。(ABCD) A、计算 B、查阅图纸资料 C、询问知情人 D、目测

E、估算 27

4、油罐区消防用水量包括

之和。(ABCD) A、扑救地面流淌火用水量

B、配制泡沫灭火用水量

C、冷却着火罐用水量

D、冷却邻近罐用水量

E、自动喷淋

27

5、高倍数泡沫主要适用于扑救 火灾,可采用全充满的方式灭火。(BC) A、水溶性液体

B、非水溶性液体

C、固体

D、气体

E、金属 27

6、水带的压力损失与

等因素有关。(ABCD) A、水带内壁粗糙度

B、水带长度

C、水带直径

D、水带内流量

E、水带材质

27

7、火场供水战斗车数量可按

方法计算。(ABCD) A、水枪的控制面积

B、消防车控制面积 C、火场燃烧面积

D、火场用水量

E、冷却用水量 27

8、下列对空气泡沫枪表述正确的是 。(ABC)

A、每次使用完毕,应用清水充分冲洗干净后存放阴凉干燥处,以防止残留泡沫原液腐蚀枪体。 B、避免接触腐蚀性物体,在保养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轻拿轻放。

C、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定期检查水枪的阀门手柄,若发现转动不灵活,应在转动摩擦处加注润滑油脂或修理。

D、在火灾扑救中根据火情无需选择泡沫枪。 27

9、中倍数泡沫发生器可以分为 。(ABC) A、半固定式 B、固定式 C、移动式 D、气动式 280、下列属于水带耐压等级的低压的是 。(BCD) A、1.5 MPa B、1.3 MPa C、1.0 MPa D、0.8 MPa 28

1、下列关于水带的使用与管理正确的是 。(ABCDE)

A、水带使用后应进行挂晒阴干,不可置于太阳下曝晒或火烤,干后立即收卷入库。 B、水带有孔时,要立即用包布包裹,冬季使用时,要防止冻结。

C、向高处垂直铺设水带时,要用水带挂钩等固定器材。通过道路铺设水带时,应垫上水带护桥,通过铁路时,应从轨道下面通过。

D、应根据水带等级选择供水压力, 防止水带被水压击穿;将质量较好的水带,用在距水泵出水口较近的地方。

E、注意水带不要沾染油类、酸、碱和其他化学药品,一旦沾染,有腐蚀液体场合,使用后必需用水浸泡。

28

2、下列属于灭火消防车的有 。(ABCD)

A、泵浦消防车 B、干粉消防车 C、泡沫—干粉联用消防车 D、水罐消防车 28

3、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被广泛适用于 。(ABCD)

A、大型石化企业 B、港口、码头 C、机场 D、城市特勤消防站 28

4、举高消防车常用于 等火灾的扑救。(ACD)

A、高层建筑 B、普通建筑 C、大型仓库 D、高大的石油化工装置区 28

5、消防艇按艇型分 。(ABD) A、V 型 B、U 型 C、X型 D、双体型

28

6、消防艇日常检查养护的范围是包括 。(ABCDE)

A、水面上部外壳板 B、水面下部外壳板 C、甲板、内底板 D、水密装置、消防装备 E、救生装备和发动机 28

7、下列关于消防员灭火防护服的表述正确的是 。(ABD) A、灭火防护服使用年限一般为2-3 年。

B、洗涤过程中,水温不可高于35℃, 不可用柴油、汽油、煤油洗涤油污处,以免影响防护服的使用性能。

C、晾干时放在高温下暴晒或火烤。

D、应存放在透气、干燥、清洁的库房内, 防止发生霉烂,不得与腐蚀性气体接触。 28

8、呼吸保护器具供消防指战员呼吸器官免受 伤害的保护装备。(ABCD) A、浓烟 B、高温 C、毒气、刺激性气体 D、缺氧 28

9、双气瓶呼吸器用于 等场所。(AD) A、火场浓烟 B、救援现场 C、水下作业 D、危险品化学泄漏 290、下列可以用有毒气体探测仪检测的是 。(ABCDE) A、甲烷 B、煤气 C、丙烷 D、一氧化碳 E、氯化氢 29

1、漏电探测仪开关具有三种形式(ACD)。 A、高 B、中 C、低 D、目标前置

29

2、下列关蛇眼型可视仪表述正确的是 。()未写答案 A、避免高温、潮湿存放,及时充电。 B、轻拿轻放,电池及时充电;

C、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下,防止泄漏电池; D、使用时,要防止显示屏与水接触。

29

3、下列不适合带架水枪适合扑救的火灾 。(ABC) A、室内 B、小面积 C、化学物品 D、大面积

29

4、下列哪些直径管道以及圆形容器的裂缝可以用捆绑式堵漏带密封。(ABC) A、50 B、100 C、300 D、600 29

5、氧气切割器对 可以进行有效刺穿、切割、开凿。(ABCD) A、生铁 B、不锈钢 C、混凝土 D、花岗石 E、镍、钛及铝 29

6、双轮异向切割锯主要用于 等的破拆。(AB)

A、玻璃幕墙 B、现代交通工具的超硬金属车身 C、木材 D、沙石 29

7、多功能毒液抽吸泵可迅速抽取 。(ABCDE)

A、柴油 B、机油 C、泥浆 D、化工危险液体 E、放射性废料 29

8、高压清洗机主要用于清洗 工具上的有毒污渍。(ABC) A、各种机械 B、汽车 C、建筑物 D、下水道

29

9、后勤消防车是指向火场补给各类灭火剂或消防器材的消防车。下列 属于后勤消防车。(BC)

A、水罐消防车 B、自卸式消防车 C、供水消防车 D、照明消防车 300、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有 。(AC) A、环状 B、网状 C、枝状 D、交叉状

301.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指的是当建筑材料燃烧或遇火时发生的一切(AB)变化。

A物理 B化学 C形态 D性质

302.按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我国将其分为(ABCD)等几级。

A A不燃性建筑材料 B B1难燃性建筑材料 C B2可燃性建筑材料 D B3易燃性建筑材料 303.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哪几类?(ABC)

A不燃烧体 B难燃烧体 C燃烧体 D可燃烧体 304.耐火构件是否达到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是( ) A失去稳定性 B失去绝热性 C失去完整性 D失去导热性 305.建筑构件达到下列哪些条件之一即判定为失去绝热性?(ABC)

A试件背火面测温点平均温度比初始温度升高了140℃ B试件背火面测温点任一点温度比初始温度升高了180℃ C试件背火面测温点任一点温度达到220℃ D试件背火面温度整体达到220℃ 306.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有:(ABC)

A用难燃和越不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构件其耐火极限越高 B构件的截面尺寸越大其耐火极限越高 C构件的保护层越厚其耐火极限越高 D构件的表面积越大其耐火极限越高 3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一般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 B 一般说来,砖木结构为三级耐火等级。

C一般说来,以木柱.木屋架承重及以砖石等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为墙的建筑为四级耐火等级。

D一般说来,框架结构的高层民用建筑为四级耐火等级。 308.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ABCD)

A建筑物的重要性; B火灾危险性; C建筑物的高度; D火灾荷载。

309.单层.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ABC)

A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B商店.学校.食堂.菜市场如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有困难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C其他民用建筑在层数较少时,可采用三级或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D高层民用建筑可以采用任意级别的耐火等级建筑。 310..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选定(ABCD) A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B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C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D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11.装修材料按其燃烧性能分为四级:(ABCD)

A A———不燃性材料 B B1———难燃性材料 C B2———可燃性材料 D B3———易燃性材料 312.可燃装修的危害性:(ABCD) A 增大了建筑内火灾荷载,使火灾持续时间长,燃烧更加猛烈 B 传播火焰,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

C 产生大量的烟气和有毒气体,使人中毒造成伤亡,影响灭火战斗行动

D 使室内轰燃提前到来,造成火势提前进入全面猛烈燃烧阶段,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使火灾难以扑救

313.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建筑结构的( C )和( D )。

A稳固能力 B耐久能力 C支持能力 D抗变形能力 314.火灾对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来自一下几个方面(BCD)

A冲击力的影响 B热能的影响 C建筑构件燃烧的影响 D轰然.爆炸的影响 315.建筑发生火灾后,物质燃烧要放出大量的热能,这些热能传递给建筑构件的方式主要有(BCD)

A扩散 B热传导 C对流 D辐射

316.判定火灾中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的方法有(AB)

A从建筑构件在火灾中的变化判定 B从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判定 C从建筑构件的稳定程度判定 D从建筑构件的耐压程度判定

317.下列属于建筑物稳定性被破坏的征兆的是:(ABCD)

A墙体.梁.楼板产生了裂缝 B墙体.梁.柱发生了倾斜或倒塌 C墙体.顶板表面严重脱落 D梁.柱产生了扭曲.变形

318.下列属于防火分隔物中的水平分隔物的是(ABCD) A防火墙 B防火门 C防火窗 D防火卷帘 319.下列属于防火分隔物中的竖向分隔物的是(ABCD)

A耐火楼板 B窗间墙 C封闭楼梯间 D防烟楼梯 320.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原则有(ABC)

A考虑热辐射作用 B满足灭火作战实际需要 C考虑节约用地 D考虑经济需求

321.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AB)

A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B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C机械加压送风的自然排烟设施 D可开启外窗的自燃排烟设施

322.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应分为(AB)

A机械排烟设施

B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C机械加压送风的自然排烟设施 D可开启外窗的自燃排烟设施

323.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 (ABC)

A长度超过20m 的内走道;

B面积超过100㎡,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C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D高层民用建筑的超过10米的走廊

324.高层建筑下列部位应设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设施。(ABCD) A不具备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的前室或合用前室; B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C封闭避难层(间);

D建筑高度超过50m 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居住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

325.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不设排烟设施的走道和房间,不划分防烟分区; B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C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m2;

D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如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及前室.避难层(间)等。

326.防烟分区划分构件包括(ABC) A挡烟隔墙。

B挡烟梁。突出顶棚不小于50cm 的数值。

C挡烟垂壁。用不燃材料制成, 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cm 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 D可以打开的窗口。

327.防烟分区的划分方法包括:(ABC)

A按用途划分,如厨房.客房.办公室等。 B按面积划分为若干个基准防烟分区。 C按楼层划分。 D按耐火等级划分

328.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 A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的两端;

B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 C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 D疏散楼梯宜在建筑中间设置 A疏散楼梯应上下直通;

B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C设置可供临时避难使用的安全区域。 D应设置人流交叉的疏散通道

330.安全出口中直通室外地平面的门的设置原则是:(ABC) A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B供人员疏散使用的门,不应采用悬吊门.推拉门,严禁采用旋转门; C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 D可以使用防盗门

331.单层.多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的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一般情况下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特殊情况下可设一个。 B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250 人。容纳人数超过2000 人时,其超过的部分,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 人。

C体育馆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且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至 700 人。

D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可以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332.达到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即为失去绝热性(ABC)

A试件背火面测温点平均温度比初始温度升高了140℃; B试件背火面测温点任一点温度比初始温度升高了180℃;

329.安全出口疏散的竖向布置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BC) C试件背火面测温点任一点温度达到220℃ D试件背火面测温点任一点温度达到200℃ 333.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ACD) A用难燃和越不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构件其耐火极限越高。 B构件的截面尺寸越大其耐火极限越低。 C构件的保护层越厚其耐火极限越高。 D构件的截面尺寸越大其耐火极限越高。

334.建筑物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BCD).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 A天花板 B墙 C柱 D梁

335.建筑高度为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ABCD)不计入建筑高度。

A水箱间 B电梯机房 C排烟机房 D楼梯出口小间 336.影响耐火等级选定的因素(ABCD) A建筑物的重要性; B火灾危险性; C建筑物的高度; D火灾荷载 337.单层.多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说法正确的是:(ABC)

A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B商店.学校.食堂.菜市场如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有困难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C其他民用建筑在层数较少时,可采用三级或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D所有民用建筑在层数较多时,也不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38.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包括:(ABCD)

A医院。 B高级旅馆。

C建筑高度超过50㎡ 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

D建筑高度超过50㎡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的商住楼。 339.二类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公共建筑包括:(ABC) A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金融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 B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 C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等。 D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 340.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选定说法正确的是:(ABCD) A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B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C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D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341.下列关于高层民用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AB)

A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特殊情况下可设一个。

B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相邻防火分区的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可以作为第二个安全出口。

C.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可以少于两个。

D.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可以少于两个。 342.敞开楼梯,除满足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ABC)

A楼梯间在首层应设直接对外出口。当一般建筑中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B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C除公共走道外,其他房间的门窗不应开向楼梯间。 D所有房间的门窗都可以开向楼梯间。 343.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包括:(ABCD)

A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中的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

B建筑高度不超过32m 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C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十至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甲.乙.丙类生产厂房; D建筑高度不超过32m 的高层工业建筑; 高层建筑的裙房。 344.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包括:(ABCD)

A楼梯间入口处设有前室.阳台或凹廊;

B前室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 C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D前室和楼梯间内应设防排烟设施。

345.当室外楼梯作为辅助防烟楼梯间使用时, 应满足下列要求:(ABC)

A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1h;

B在楼梯周围2m 范围内的墙上,除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且不应正对楼梯;

C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倾斜角度不宜大于45度,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1m。 D楼梯及每层出口平台可以用可燃材料制作。 346.避难层的类型包括(ABC)

A敞开式避难层 B半敞式避难层 C封闭式避难层 D圆形避难层 3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消防电梯必须在避难层停靠; B避难层应设有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 C避难层应设独立的防烟设施; D避难层应设置固定灭火系统。

349.直升飞机的停机坪设置要求包括(ABCD)

A起降区面积应为飞机长度的1.5到2 倍。距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等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5m;

B起降区场地的承载力应满足直升机起降时,起落架施加的动荷载和静荷载的要求; C停机坪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每个出口宽度不应小于0.9m; D在停机坪四周应设航空障碍灯,并设应急照明; 350.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包括:(ABCD) A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B高度超过32m 的其他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C塔式住宅;

D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 351.消防电梯设置数量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 时,应设一台; B当大于1500m2 时,但不大于4500m2 时,应设两台; C当大于4500m2 时,应设三台; D消防电梯应设在不同的防火分区内 352.下列关于消防电梯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他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 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B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

C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但合用前室的门不能采用防火卷帘。

D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353.下列关于消防车道的设置条件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工厂.仓库应设消防车道。当占地面积较大时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B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储罐区,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有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 的平坦空地。 C高架仓库周围宜设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沿两个长边设。

D超过3000 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 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环形消防车道。

354.消防车道的尺寸要求说法正确是(ABC)

A《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净高不小于4m;

B《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净高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净宽不应小于4m。

C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m*12m 或15m*15m 或18m*18m 的回车场。 D《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小区楼数少于3栋的可以不设消防车道。 355.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ABC) 的回车场

A 12m*12m B15m*15m C 18m*18m D20m*20m 356.消防车道的其他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城市街区内道路,考虑消防车通行,其间距不应大于160m。 B环形消防车道至少两个地方与其他车道相连。 C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

D消防车道应尽量避免与铁路平交,如必须平交时,设备用车道,间距不宜小于一列火车长。 357.消防电源,就是指向消防用电设备供给电能的独立电源。由哪些部分组成:(ABC)

A电源 B配电部分 C消防用电设备 DUPS不间断电源 358.火灾应急照明有有两个作用(AB)

A一是使消防人员继续工作 B二是使人员安全疏散 C使工作人员能够进入楼内 D使建筑物更加美观 359.在安全疏散期间,疏散指示标志的作用有(BC)。

A保证美观 B确保疏散安全 C抑制人们心理上的惊慌 D有防火作用 360.疏散指示标志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在走道,设在墙面或顶棚下。 B在厅.堂,设在顶棚或墙面上。 C在楼梯口.太平门一般设在门口上部。

D疏散指示标志灯一般设在距地面不超过lm 的墙上。 361.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方式可分为(AD) A集中供电 B发散供电 C模块供电 D分散供电

36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和光辐射等物理量,通过哪几种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记录火灾发生的时间。(BCD) A感震 B感温 C感烟 D感光

36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ABCD)

A火灾探测器 B火灾报警控制器, C联动模块与控制模块 D控制装置

364.按响应火灾参数不同,火灾探测器一般分成:(ABCD) A感烟火灾探测器 B感温火灾探测器

C感光火灾探测器 D可燃气体探测器和复合火灾探测器

365.数据采集盘是一种集中报警器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接口设备,其作用是接受哪些设备的信号,并传送给集中报警器,同时它将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各种指令,传输给每个报警设备及消防联动系统。(ABC)

A探测器 B手动报警器 C水流指示器 D远程报警器

366.通用火灾报警器可以按照其特点用作各种类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中心控制器,完成以下哪些功能。(ABCD)

A火灾探测和故障判断 B火灾报警 C设备联动 D灭火控制及信息通讯传输 367.消防控制设备对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功能有:(BCD)

A增加给水系统的流量 B显示启泵按钮启动位置; C 显示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D控制消防泵的启.停;

368.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有:(ABC)

A控制系统的启.停;

B显示报警阀.电磁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动作情况; C显示消防泵的工作故障状态。 D显示启泵按钮启动位置;

369.消防控制设备对有管网的气体灭火系统的控制显示功能有:(ABCD)

A控制系统的紧急启动和切断;

B 由探测器联动的控制设备应具有30s 可调的延时装置; C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

D在报警.喷射的各阶段,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 370.消防报警装置控制程序应符合的要求首层发生火灾,宜先接通(ABCD) A着火层上层 B本层 C二层 D地下各层。

371.下列属于对消防控制室消防通信设备的要求的是(ABD)

A消防控制室与值班室.消防水泵房.配电室.通风空调机房.电梯机房,区域报警控制器显示处及气体灭火系统应急操作装置处,均设置固定的对讲电话。 B手动报警按钮处宜设置对讲电话插孔。

C消防控制室可以不设置外线电话,可以由其他人转接。 D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

372.水泵接合器按消防给水系统或给水压力分别设立,包括哪些形式:(ABC)

A地上式 B地下式 C墙壁式 D开放式

373.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ABCD) A一般普通建筑消火栓系统充实水柱不得小于7m。

B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普通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消火栓系统的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0m。

C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消火栓系统的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3m。

D高层民用建筑高度在100m 以下时,要求消火栓系统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0m;100m 以上时不得小于13m。

374.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形式主要包括:(ABC) A地上式消火栓 B地下式消火栓 C消防水鹤 D消防给水口

375.(ABC)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火堤外。

A甲 B乙 C丙 D丁

376.闭式自动喷水系统包括:(ABCD)

A湿式系统 B干式系统 C预作用系统 D循环系统 377.开式自动喷水系统包括(ABC)

A雨淋灭火系统 B水幕系统 C水喷雾系统 D预作用系统 378.泡沫灭火系统按照安装使用方式分为(ABD)

A固定式 B半固定式 C组合式 D移动式 379.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喷射位置分为(AB)

A液上喷射 B液下喷射 C中间喷射 D组合喷射 380.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发泡倍数又可分为(ABC)

A低倍 B中倍 C高倍 D组合 381.移动泡沫灭火系统组成包括:(BCD) A移动水炮 B水带 C泡沫钩枪 D消防泡沫车 382.移动泡沫灭火系统的检查方法包括:(AB) A外部观察 B实际测试 C实际演练 D仪器测量 383.下列对泡沫泵站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宜小于30m,且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宜大于5 分钟。

B泡沫泵宜采用自灌引水,一组消防泡沫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损坏时, 另一条应能通过全部的用水量。

C泡沫泵站内或站外附近泡沫混合液管道上,宜设置消火栓,泡沫泵站内,宜配置泡沫枪。 D泡沫泵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泵的工作能力。 384.下列关于泡沫泵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泡沫泵宜选用特性曲线平缓的离心泵,当选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泵的设计流量应为计算流量的1.1 倍。

B泡沫泵进水管上应设置真空压力表或真空表。

C泡沫泵的出水管上应设置压力表.单向阀和带控制阀的回流管。 D泡沫泵的出水管上不应设置压力表.单向阀和带控制阀的回流管。 385.泡沫比例混合器当采用环泵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BCD) A出口背压宜为0 或负压,当进口压力为0.7至0.9MPa 时,其出口背压可为0.02至0.03MPa。 B吸液口不应高于泡沫液储罐最低液面1m。

C比例混合器的出口背压大于0 时,吸液管上应设有防止水倒流泡沫液储罐的措施。 D安装比例混合器应设有不少于一个的备用量。

386.泡沫比例混合器当采用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C) A进口压力为0.6-1.2Mpa B进口压力为0.8-1.4MPa C压力损失可按0.1MPa 计算 D压力损失可按0.2Mpa 387.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测试程序包括:(ABCD) A根据所选择的对象(储罐)调整好泡沫比例混合器。

B为了不使泡沫进入罐内,将泡沫产生器后的法兰卸开,并用其他管道连接后引至地面。 C启动消防水泵。 D观察泡沫产生的效果。

388.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同时还应设置

哪些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BCD)

A泡沫钩管 B泡沫软管 C泡沫枪 D泡沫消防车 389.手持软管灭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ABC)

A盘管轮或架 B软管 C喷嘴 D水枪 390.竖管气体灭火系统的设置有两种方法:(AB)

A单独设置,用于特殊危险对象的保护

B在固定气体灭火系统的基础上设置,作为固定气体灭火系统的补充。 C重复设置,用于一般危险对象的保护

D在移动气体灭火系统的基础上设置,作为固定气体灭火系统的补充。 391.灭火系统按管网的布置分类分为哪些系统(ACD)

A组合分配灭火系统 B多样化灭火系统 C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D无管网灭火系统 392.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场合包括:(ABCD) A比较危险且重要的场合 B比较重要且怕水污损的场合

C易燃液体.气体储藏室或具有这些危险物的工作场所 D安装有发电机.变压器.油浸开关等场所 393.气体灭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ABCD)

A储存装置 B启动分配装置 C输送释放装置 D监控装置 394.气体灭火系统检查测试的检查方法包括:(BCD)

A仪器检查 B日常检查(外观检查)。 C年度检查。 D模拟试验检查。 395.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训战一致原则 B从难从严原则 C分类施训原则 D正规系统原则和训养一致原则 396.组训的形式包括:(ABCD)

A按建制训练 B按岗位分训 C按专业分训 D基地训练 397.组训方法包括:(ABC) A讲授法 B演示法 C示教作业 D分组实训法 398.演示一般分为(BCD) A人物演示 B实物和模型演示 C图像演示 D动作演示 399.示教作业的基本方法是(ABCD)有机结合

A讲 B做 C研 D练

400.示教作业通常按(ACD)的程序组织实施

A作业准备 B作业构想 C作业实施 D作业讲评 401.组训的要求包括:(ABCD) A与训练目的相适应 B与训练内容相适应 C与训练对象相适应 D与训练设施相适应 402.训练的手段包括哪些:(ABCD)

A利用现有器材装备训练 B利用建(构)筑物训练 C利用模拟设施器材训练 D利用电教设备教学训练

403.电化教学训练是运用(ABCD)信息的电子设备器材进行的教学训练 A储存 B传输 C调节 D显现 404.电化教学训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AD) A电教工具 B电教人员 C电教人员的素养 D电教工具在教学训练中的运用 405.利用建(构)筑物训练应注意以下问题:(ABCD) A在演练前要熟悉灭火作战预案的内容 B演练时必须充分利用建筑消防设施

C演练后要结合战法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并视情修改灭火作战预案 D事先要与演练单位取得联系使之配合,并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 406.利用模拟设施器材训练包括:(AB) A模拟技术训练 B模拟战术训练 C模拟火情训练 D模拟灾情训练 407.模拟灭火过程通常采用(ABD)等方法。

A数学 B物理模拟 C多元化模拟 D混合模糊模拟 408.训练计划一般分为(AC) A综合计划 B假想计划 C专项计划 D特殊计划 409.训练综合计划包括(ABCD)

A年度训练计划 B季度训练(阶段)计划 C月训练计划 D周训练计划 410.年度训练计划主要明确所属支队各阶段的(ABCD) A训练内容 B时间分配 C质量指标 D措施与要求 411.总队年度训练计划一般采用(AB)形式进行表述

A文字形式 B附图表 C图画 D表格

412.季度(阶段).月训练计划,通常由(C )根据需要以文字附表的形式制订。 A部局 B总队 C支队 D大队

413.训练专项计划包括(ABCD)的组织实施计划。

A演习B竞赛 C集训 D其他专项训练活动 414.训练准备通常包括(ABCD)准备。 A 思想B 组织C 物资 D授课 415.训练动员,包括(ABC) A年度开训动员 B阶段训练动员 C主要课目训练动员 D年度总结动员 416.组织准备是指根据训练任务和官兵的配备情况及其特点(ABD)确保训练效果。

A调整组训方式 B区分教学任务 C优化人员分配 D加强教学力量 417.授课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ABC)

A教练员按分工进行备课 B组织示教作业和示范作业 C培训骨干人员D检查训练效果 418.备课,是教练员为实施训练而进行的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通常是在教练员接受教学任务后进行。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ABCD) A学习大纲和训练教材。 B了解受训对象,选择训练方法 C编写教案 D试讲.试教 419.示教作业,一般按(BCD)的程序进行。

A示教作业假想 B示教作业准备 C示教作业实施 D示教作业讲评

420.作业准备首先应该清点人数,检查器材性能,整理装备装具;然后宣布示教(ABCD)时间.要求;最后介绍场地设置,情况显示方法等内容。 A课目 B目的 C内容 D方法.421.作业实施通常按(ABCD)的步骤进行。

A理论提示 B教学示范 C讲座研究 D组织练习和归纳小结

422.示范作业一般全程连贯实施,也可分段实施。教练员在组织示范作业时,应把握的三个问题是:(ABD)

A示范作业前,应培训好示范分队(人员) B示范时要严密组织

C示范作业时要保证安全 D示范作业结束后要进行讲评。 423.训练保障是实施业务训练的重要基础,训练保障重点要做好(ABC) A保障训练人员和时间 B保障训练装备器材 C保障训练经费 D保障训练环境

424.保障训练装备器材,是指业务训练中需要的(ACD)能够及时.满足供应,保障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A训练场地 B训练人员 C训练器材 D训练装备 425.训练实施通常按(ABC)的程序进行。

A授课(作业)准备 B授课(作业)实施 C课终(作业)讲评 D授课(作业)表彰 426.训练准备,是指将受训者带到预定训练场所后进行的课前准备。目的在于使受训者在上课前做好上(ABD)的准备,使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 A物质 B身体 C器材 D思想 427.训练准备一般包括:(ABC)

A清点人数,检查学习用具.着装和器材及安全措施,进行动作练习时,还应组织活动身体。B宣布课目.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并根据训练内容.气候和受训者情况,有针对性提出训练要求

C检查与学习前课知识技能,巩固已学成果。 D对上次的训练教育成果进行表彰。

428.训练实施中的理论课,通常按照(ABCD)步骤进行。

A指导阅读 B理论授课 C组织讨论 D小结讲评 429.训练实施中的动作技能课,通常按(ABCD)的程序进行

A理论提示 B讲解示范 C组织练习D小结讲评 430.训练实施中的战术分段作业通常按照(BCD)的步骤进行。

A情况假想 B宣布情况 C反复练习D小结讲评 431.训练实施的要求通常包括:(ABCD)

A突出重点.因人施教 B启发诱导.精讲多练 C循序渐进 D保障安全 432.训练考核分为(AC) A普考 B统考 C抽考 D调考 433.训练成绩一般分为(BD ) A综合科目训练成绩 B单课目训练成绩 C月份训练成绩 D年度训练成绩。

434.训练成绩的两级制分为(AC)

A合格 B优秀 C不合格 D良好

435.训练成绩的四级制为(ABCD)

A优秀 B良好 C及格 D不及格。 436.体能训练的特点包括:(ABCD) A广泛性 B经常性 C 针对性 D艰苦性 437.常用的训练方法包括:(ABCD) A讲授法和示范作业 B体会学习和连贯练习C集体学习D评比竞赛。

438.体能训练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ABD) A生理学 B运动学 C心理学 D体能训练的内容 439.操作练习通常按(ABCD)的程序进行。

A课前准备 B训练实施 C恢复训练 D训练讲评 440.体能训练的要求包括:(ABC)

A合理安排 B严密组织 C科学施训 D力求实效 441.高原缺氧加重的表现有:(ABCD) A注意力分散 B思维反应迟钝 C记忆力下降 D心理上产生恐惧

442.下列关于高原的气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气温低.日照长.辐射强.蒸发快.风速大

B气温受海拔和地形影响大, 一般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约0.56℃ C高原年平均气温为10℃,向阳与背阴的室温差为8-10℃ D高原有些地区夏季经常降雪。

443.高原缺氧地区训练方法包括(ACD ):

A适应训练 B耐力训练 C系统训练 D恢复训练

444.现场救护训练,是掌握在灭火救援事故现场对伤员采取一系列快速而简捷的医疗处理措施,以(ABCD)的技术训练

A挽救伤员的生命 B防止伤情恶化

C减轻伤痛,预防并发症 D并迅速妥善地把伤员送到医院救治

445.在现场急救中,一般应灵活掌握(ABCD)的顺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A先抢后救 B先重后轻 C先急后缓 D先近后远 446.在进行现场救护训练时的要求包括:(BCD) A要保证急救训练的场所舒适 B要确保训练所需的场地和器材装备 C要严密组织,科学合理编组

D干部带班参训,高难度的操作动作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447.灾害现场环境的影响包括:(ABCD)

A高温浓烟 B毒气噪声 C战斗活动空间狭小和外界干扰 D危险情况

448.技术训练作为公安消防部队业务训练重要内容之一,与其他业务训练相比, 有许多显著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ABC)

A规范性强 B技术性强 C组训方法多样化 D训练难度高 449.技术训练的要求包括(ABCD)

A坚持全面训练 B突出重点训练 C坚持经常训练 D注重应用训练 450.实地演练的内容包括:(ABCD)

A假设情况演练 B重点单位演练 C训练基地演练 D网上演练 451.指挥技能训练的特点包括:(ABCD)

A训练基础的理论性 B训练内容的综合性 C训练方法的抽象性 D训练对象的层次性 452.指挥技能训练的训练方法有:(ABCD) A强化专业培训,注重理论学习B参加实战指挥,增长经验累积

C开展战术训练,提高指挥才干 D锻炼意志品质,培养整体素质 453.喷雾水枪可用于扑救 火灾。(ABCD)

A、建筑物室内火灾 B、带电设备 C、可燃粉尘 D、部分油品火灾 454.下列不适合带架水枪适合扑救的火灾 。(ABC) A、室内 B、小面积 C、化学物品 D、大面积

455.下列不能使水枪各连接部位保持润滑的是 。(ABC) A、水 B、汽油 C、盐酸 D、黄油

456.空气泡沫钩管是一种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用来产生和喷射泡沫,下列火灾不通常使用的是 。(BCD) A、油罐火灾 B、木材火灾 C、建筑火灾 D、气体火灾

457.中高压水软管卷盘,主要与消防车配套使用,具有 的特点。(BDC)BCD A、效果好 B、出水快 C、耐压高 D、使用方便

458.用于消防工作的泵统称消防泵。消防泵是 液体灭火剂(或冷却水)的动力装置。(AB) A、输送 B、喷射 C、吸入 D、产生

459.下列不是离心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是 。(ABC)

A、事先要给泵加压 B、保持泵内真空 C、保持泵内有水 D、事先要给泵灌水 460.水罐消防车不是未来消防部队的主战车辆。(ACD) A、高低压泵 B、中低压泵 C、中高压泵 D、低压泵 461.封闭式防化服是可以用在 现场防护。(ABCD) A、化学事故 B、放射性污染 C、军事毒剂 D、生化组合毒剂 462.防火防化服主要是用在 现场防护。(AB) A、抵近火焰 B、化学危害 C、火灾现场 D、重大救援

1、灭火救援总指挥部下设(ABCD)。

A、灭火作战组 B、通信联络组 C、宣传报道组 D、后勤保障组

2、通常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有以下几个层次(ABCDE) A、班 B、中队 C、大队 D、支队 E、总队

3、大、中队指挥员可以由(AB)担任。

A、大队值班首长 B、中队值班首长 C、执勤队长助理 D、到场职务最高的领导

4、大、中队指挥员要履行以下职责。(ABCD) A、组织灾情侦察 B、确定救人、灭火等措施 C、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D、向增援力量布置任务

5、凡遇有(ABD)的现场,都应当成立由地方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灭火救援总指挥部。(A、燃烧面积大 B、参战力量多

C、重点单位发生火灾 D、情况复杂或伤亡重大

6、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当成立灭火救援总指挥部。(ABC)

A、燃烧面积大 B、参战力量多 C、灭火救援时间长 D、有上级领导到场

7、以下几个方面属于灭火救援总指挥部的职责。(ABC)

A、制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 B、保障现场前后方的通信畅通

C、必要时下令拆除或者破拆毗邻的建(构)筑物 D、调动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

8、以下几个方面属于灭火救援总指挥员的职责。(ABC)

A、必要时划分战斗段(区) B、向参战的下级指挥员部署作战任务 C、划定警戒区 D、保障现场前后方的通信畅通

9、灭火救援总指挥部的职责有(ABD)。

A、制定总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 B、保障现场前后方的通信畅通

C、调动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 D、发布的各项决策、战斗命令和上级首长的指示

10、大、中队灭火救援指挥机构中可以有以下人员。(ABD)

A、大队指挥员、B、中队指挥员、C、执勤队长助理 D、单位知情人组成

11、大、中队指挥员的职责有(ABC)。

A、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调整力量部署 B、及时向上级报告现场情况 C、向各参战班(组)下达战斗任务 D、调动当地驻军和武警部队协作

12、灭火救援总指挥部的设置要求有(ABCD)。

A、接近现场 B、便于观察 C、便于指挥 D、安全明显

13、灭火救援作战组织指挥机构的设置,应根据(AB)确定。

ABD) A、参战力量的多少 B、火场情况 C、到场领导的级别 D、上级要求

14、通常情况下,下列属于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层次的有(ACD)。 A、班 B、组 C、中队 D、大队

15、灭火救援组织指挥的程序是(ABC)并根据现场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力量部署。 A、搜集掌握现场情况 B、确定总体作战方案 C、下达作战指令 D、确定进攻路线

16、指挥员要通过各种手段,全面了解掌握灾情的基本情况,掌握参战官兵的(AB)以及灭火剂、灭火器材装备的保障和周围消防环境等情况,为确立主攻方向,提出灭火救援最佳行动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A、业务素质 B、作战特长 C、心理素质 D、身体素质

17、灭火救援现场需要掌握的灾情信息主要包括(BCD)。 A、燃烧物质的价值 B、燃烧物质的性质 C、燃烧范围 D、火势蔓延速度和方向。

18、依据火势发展规律,结合到场的参战力量,用(BCD)的观点进行认真分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最佳灭火救援总体作战方案。 A、宏观 B、发展 C、全面 D、联系

19、指挥员确定总体作战方案的主要依据是(ABCD)消防水源以及气象状况等。 A、现场基本情况 B、灾情发展趋势

C、到场参战力量 D、事故发生单位(部位)建筑布局 20、决策的内容包括(ABCD)协同作战和后勤保障等。 A、作战意图 B、采取的技术战术措施 C、主要作战方向 D、战斗力量部署

21、科学地实施作战决策最主要的是处理好(AB)的关系。 A、主观 B、客观 C、内因 D、外因

22、火场指挥员决策时要(ABCD)集思广益,确定最佳方案。 A、明确作战任务 B、确立作战目标 C、准确判断情况 D、科学权衡利弊

23、指挥员应组织指挥机关不断的督促检查各参战单位执行(ABD)的情况,并根据灾情变化和战斗态势,协调部队战斗行动,保证作战决心和方案的实现。 A、命令 B、指示 C、纪律 D、有关规定

24、调整要紧紧围绕火场主要方面进行;按照执行(ABCD)的顺序,分步骤妥善实施,防止现场出现混乱。

A、主要任务 B、辅助任务 C、机动力量 D、后勤保障力量

25、绘制火场指挥图必须坚持(ABCD)的原则。 A、准确 B、醒目 C、简要 D、易行

26、下列选项中(ABCD)属于跨区域灭火救援预案一般程序。 A、指挥系统组成 B、抢险步骤和方法 C、技战术措施 D、灭火剂补给

27、跨区域紧急救援行动的特点是(ABCD)。 A、灾害事故复杂,处置难度大。 B、长途奔袭,耗时耗力。

C、参战力量多,指挥网络难以及时形成。 D、后勤保障任务重,要求高。

28、跨区域灭火救援到达现场后应(ACD)。 A、编队指挥员向属地消防首长汇报编队力量到位情况。 B、直接开始投入战斗。

C、编入参战序列,接受战斗任务。 D、听取灾害现场态势介绍。

29、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参战的(ABCD)在消防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本系统内的纵向逐级指挥。

A、公安消防部队 B、企业专职消防队 C、专业抢险队 D、以及参战的其他协同力量 30、公安消防部队各级指挥员的指挥职责(BCD)。

A、调用联动力量。 B、确定灭火救援技、战术措施。 C、部署作战任务。 D、组织协同作战。

31、跨区域灭火救援的实施步骤(ABC)。

A、接受任务 B、组队集结 C、编队开赴 D、实施灭火

32、跨区域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必须做到(ABCD)。 A、逐级调兵,快速准时集结。 B、完善指挥机构,坚持科学指挥。 C、制定救援预案,实施计划指挥。

D、发挥指挥员的优势和专长,灵活运用“属地指挥”或“授权指挥”。

33、跨区域灭火救援前应当备足所需燃料及(ABD)。 A、灭火剂 B、给养 C、资金 D、急救药品

34、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的注意事项有(ABCD)。

A、正确选择便捷的交通道路和运输工具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组队集结和安全的到达灭火救援现场。

B、加强信息反馈,保持通信联络畅通,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C、服从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自成体系,保证各项命令、指示得到贯彻落实。 D、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协调配合,提高救援效率。

35、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组队集结时应(ABD)。 A、迅速按救援类别确定行动方案。

B、员抽调原则上要精干,车辆装备要有机动。 C、妥善安排好补给及休息。

D、确定行驶路线,标出交通行驶图,规定前后方车辆联络方法。

36、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所面对的都是重特大恶性灾害事故或事件,一般都具有(AC)的特点。 A、规模大 B、作战时间长 C、危险性大 D、参战人数多

37、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总指挥部由到场的最高(ABC)主要领导组成。 A、党 B、政 C、军 D、部门

38、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总指挥部其主要职责是对抢险救援工作做出重大决策,并负责调动各有关方面的人力、物力,以及(AB)。 A、保障抢险救援任务的完成 。 B、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

C、会同其他部门、其他警种、军队的救援力量协同一致地实施抢险救援行动。 D、做好善后安抚工作。

39、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灭火救援指挥部由(ABCD)共同组成,在原当地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指挥部的基础上组建。

A、各联动联勤力量 B、公安消防部队领导为主 C、有关单位领导 D、工程技术人员

40、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灭火救援指挥部主要职责是(ABCD)。 A、向总指挥部汇报现场情况。 B、提出抢险救援方案。 C参加总指挥部的决策。

D会同其他部门、其他警种、军队的救援力量协同一致地实施抢险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

41、跨区域灭火救援行动要(BC)使整个抢险救援行动达到最佳效果。 A、准确迅速 B、实现优势互补 C、人员、物资、装备共享 D、劳逸结合

42、灭火救援现场现场新闻发布的内容包括(ABCD)

A、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发生的单位、地点、接警时间、力量调派(中队、人员、车辆)等情况。 B、受灾面积、燃烧物品、采用战术、扑救过程、抢救物资、疏散被困人员、保护面积及部位等情况。

C、事故发生地的消防背景资料,包括起火建筑的结构、建成时间、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隐患现状及审批验收等相 D、人员伤亡情况。

43、现场新闻发布一般选择在什么时机下进行(ABCD) A、灭火救援战斗结束后。

B、灭火救援战斗取得阶段性成果。 C、灭火救援战斗受挫或遇到重大阻力。 D、现场发生重大突变。

44、现场新闻发布的注意事项有哪些(ABCD)

A、发布灾情、险情时,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B、对新闻单位提出的敏感问题,应按统一的口径慎重回答。 C、对事故原因、损失在没有核对准确之前不得随意发布。

D、强化保密意识,对涉密单位、涉密事件的有关情况不得对外发布。

45、灭火救援现场的新闻报道,密切与新闻单位的合作的目的是(ABCD) A、防止偏差灾害事故报道 B、防止片面灾害事故报道 C、防止疏漏灾害事故报道 D、防止虚假的灾害事故报道

46、规范灭火救援现场的新闻报道工作的目的是(AC) A、准确、及时的发布有关火灾信息 B、加快信息发布速度

C、防止偏差、片面、疏漏甚至虚假的灾害事故报道的发生 D、预防发生社会恐慌

47、下面哪几项是现场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的内容(ABD) A、受灾面积、燃烧物品 B、采用战术、扑救过程 C、灾害原因 D、保护面积及部位

48、灭火现场新闻发布会需要发布事故单位消防背景资料包括(ABCD) A、起火建筑的结构 B、建成时间、使用性质

C、火灾危险性及隐患现状 D、审批验收等相关监督执法情况

49、新闻发布会现场强化保密意识中不得对外发布的内容包括(AC) A、涉密单位的有关情况 B、事故单位消防背景资料 C、涉密事件的有关情况 D、火灾危险性及隐患现状

50、现场新闻发布在对外发什么情况是,应当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AD) A、发布灾情时 B、发布灾害原因时 C、发布扑救过程时 D、发布险情时

51、现场新闻发言人应当由谁担任(BD) A、前线参战官兵担任

B、由已确定的单位新闻发言人担任 C、有了解情况灾害事故单位的负责人担任 D、现场指挥部临时指定的新闻发言人担任

52、以下内容是现场的新闻报道的目的是(BC) A、了解灾害事故发生的单位的信息 B、准确发布有关火灾信息 C、及时发布有关火灾信息 D、随意发布现场信息

53、在什么情况下不得随意发布信息(AC) A、事故原因没有核对准确之前 B、领导没有到场之前 C、损失没有核对准确之前 D、救援任务没有结束之前

54、以下内容符合现场新闻发布的地点设置点的要求是(B D) A、现场任何适当地点设立 B、警戒区外适当地点设立 C、可与指挥部合并设立 D、设立明显标志

55、下列人员中可以接受记者采访的是(BC) A、前线负责指挥的干部 B、已确定的单位新闻发言人

C、现场指挥部临时指定的新闻发言人 D、前线参加灾害处置的战士

56、以下内容中属于现场新闻发布的内容(ABD) A、人员伤亡情况

B、灭火救援成效的总体评价 C、现场指挥部的决策部署 D、现场主要感人事迹

57、信息报告范围为(ABCD)。 A、重要火灾信息 B、处置灾害事故信息

C、消防官兵在灭火救援中的伤亡信息 D、重要节假日火灾及部队出动情况报告

58、重要火灾信息报告内容为(ABCD)。 A、火灾信息速报 B、火灾分析报告 C、火灾总结报告 D、火灾月度报告

59、消防官兵灭火救援伤亡信息报告内容有(ACD)。 A、伤亡者的基本情况 B、指挥员的指挥经过

C、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发生经过 D、受伤官兵救治措施、善后工作情况

60、重要节假日火灾及部队出动情况报告包括(ABD)。 A、春节 B、“五一” C、中秋节 D、“十一”

61、下列关于省级公安消防部门要在长假后的第一天几时前上报重要节假日火灾及部队出动情况报告,错误的选项是(ACD)。

A、8时 B、10时 C、12时 D、18时

62、(ABC)主要领导对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全面负责,主管部门领导和承办人员具体负责。

A、总队 B、支队 C、大队 D、中队 6

3、灾害事故类型包括(ABCD)。

A、化学灾害事故 B、自然灾害 C、市政公共设施事故 D、建筑坍塌事故 6

4、灾害事故信息尽可能报的内容包括(ABCD)。

A、采取的主要措施,救援的进展情况。 B、现场有关情况。 C、灾民居住环境情况。 D、灾害事故单位详细情况。 6

5、火灾简要分析报告包括(ABCD)。

A、总体情况 B、纵向情况 C、采取措施 D、重特大火灾及亡人火灾简况 6

6、火灾信息必须报告的内容(ABCD)。

A、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单位名称 B、起火单位基本情况 C、人员被困及伤亡情况 D、火势发展情况

67、发生在(ABD)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火灾事故属于重要火灾信息。 A、国家级 B、省级 C、市级 D、县级

68、消防官兵灭火救援伤亡信息内容主要有(ABCD)。 A、伤亡者的基本情况。

B、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时间发生经过。 C伤亡原因,受伤官兵救治、善后工作。 D已采取和下一步将要加强的工作及具体措施。 6

9、救援信息报告的方式有(AB)。

A、电话报告 B、书面信息 C、文字材料 D、电子邮件

70、对隐情不报、故意瞒报的,要从严查处,依法依纪追究(BC)的责任。 A、分管领导 B、直接责任人员 C、有关领导 D、主管部门领导 7

1、信息初次报告的要求(ABCD)。

A、要快 B、补报、续报要新 C、总结报告要全 D、报告内容要准 7

2、火灾信息速报的要求(AB)。

A、必须报告的信息 B、尽可能报告的信息 C、重要的报告信息 D、紧急的报告信息 7

3、高层建筑多数用于(ABCD)等。 A、住宅 B、办公 C、商贸 D、宾馆

74.建筑火灾特点为(ABC)。 A、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 B、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

C、玻璃幕墙破碎,极易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和破坏地面消防车辆及供水器材,影响灭火进程。 D、车辆疏散困难。

75、按照 “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遇险人员,运用的(ABCD)战术措施,迅速消灭火灾。 A、上堵下防 B、内攻近战 C、内外结合 D、逐层消灭 7

6、建筑火灾救援火情侦察的方式有(ABCD)。 A、外部观察 B、利用消防控制室了解。 C、深入内部侦察。D、询问知情人。 7

7、建筑火灾疏散和救助人员途径有(ABC)。 A、从楼层疏散通道、出口。

B、经消防电梯、防烟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进入避难层 (间)或起火楼层的下层。 C、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及其他救生器材(网、袋、绳索等)疏散救助遇险人员。 D、乘坐普通电梯直接下到底层安全区域。

78、建筑火灾灭火救援固定给水系统的使用有(AB)。 A、启动固定消防水泵供水。

B、利用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补充供水。 C、由外部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供水。 D、接力供水。

79、建筑灭火救援火场排烟主要利用(ABCD)等排烟设施排烟。 A、机械排烟系统 B、排烟塔 C、排烟竖井 D、排烟窗

80.钢结构建筑火灾扑救的基本特点有(ABCD)。 A、钢质承重构件数量多。 B、跨度空间大、承重能力强。 C、钢构件涂有防火保护层。

D、多数钢结构建筑物存有大量的可燃物。

81.钢结构建筑灭火救援火灾特点有(ABC)。 A、钢构件耐火等级低,易变形。

B、火势猛烈,在高温作用下钢构件易发生坍塌事故。 C、屋面结构复杂,破拆难度大。 D、结构复杂,供水困难。

82、在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过程中,内部侦察时要(ABCD)。 A、查清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

B、火势蔓延途径、燃烧物性质、燃烧范围、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 C、确定进攻路线和灭火阵地的位置。 D、分析判断承重构件变形及坍塌的可能性。

83、在扑救钢结构建筑火灾中,灭火措施有(ABCD)。

A、利用水炮和高喷消防车远距离向建筑顶部或窗口射水冷却降温,防止钢构件受热变形。 B、对彩钢板为屋面板的钢结构建筑火灾,首先要开启排烟窗或破拆局部结构,进行排烟、排热。 C、在确定建筑物无坍塌的可能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迅速深入内部救助被困人员,同时实施“强攻近战、内外合击”等战术措施,控制重点部位的火势,消灭火灾。

D、对隐藏在塌落物体下面的燃烧,要根据情况采取牵引和破拆措施,清除燃烧上面的障碍物,彻底消灭火势,以防复燃。

84、在建筑灭火救援中火场供水有(ABC)。

A、部署消防车就近占领水源,利用消防车直接出水灭火。 B、充分利用内部固定灭火设施出水灭火。

C、为满足大量冷却用水的需要,及时安排大吨位消防车向火场运水,保证火场供水。 D、利用天然水源。

85、砖木结构建筑多为(ABCD)。 A.起脊屋顶。

B.内部设有可燃空心隔墙、木地板,木楼梯、木走廊。 C.建筑互相毗连。 D.通道狭窄,楼梯陡峭。

86、厂房建筑火灾特点有(ABCD)。 A、烟气热量积聚,火势蔓延途径多。 B、人员逃生困难。 C、烟雾毒性大。 D、损失大。

87、在扑灭厂房建筑火灾过程中,通过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 (ABCD)等情况。 A、了解起火部位。 B、被困人员。

C、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D、距离起火部位最近的出入口位置。

88.在火情侦察过程中,利用消防控制室侦察时要(ACD)。 A、了解接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 B、了解着火部位,着火物品。

C、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和灭火系统工作情况。

D、进一步查明起火部位、燃烧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烟火威胁程度等情况。 8

9、地下车库火灾特点为(ABCD)。

A、爆炸危险性大 B、易形成连锁反应

C、车辆疏散困难

D、易引起地面建筑燃烧 90、地下车库火场的通信要求(ABD)。

A、设有移动通信装置的火场,指挥员可利用移动电话同地面保持通信联系。 B、建立无线火场通信网进行火场指挥。 C、利用扩音系统,扩音器。

D、安排专门通信人员传达火情和命令。 9

1、地下车库火灾扑救注意事项有(ABCD)。

A、援参战人员应按各自的分工和任务, 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具,携带好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B、及时调集社会救援力量和装备到场协助车辆疏散,疏散车辆时不可堵塞通道,不可影响灭火作战行动。

C、火灾扑灭后,要清洗现场,加强通风,防止地面残存汽油继续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D、掌握作战时间,及时替换前线灭火战斗人员。 9

2、地下车库火场供水的要点是(BCD)。 A、车辆供水全部采用耦合供水。

B、利用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隧道内管网供水增压。 C、利用消防移动器材建立供水线路,确保前方用水需要。 D、供水要保证持续不间断。 9

3、地下车库的基本特点是(ABC)。 A、出入口少 B、空间比较狭小

C、火灾荷载密度大 D、通道形式种类多。一般分倾斜式、竖井式、平移式、转台式和圆盘式。

94、地下火情侦察包含(ABCD)。

A、地下车库的结构、规模、车辆存放形式、车型和数量。

B、出入口位置,可供汽车疏散和灭火的进攻通道。起火部位、火灾范围和火势发展方向。 C、库内有无固定灭火设施及技术状态。 D、驾驶员召集的方法及所需时间。 9

5、地铁火灾的特点是(ABCD)

A、突发性强,不易预防 B、火势蔓延快,洞室温度高 C、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D、情况复杂,灭火行动困难 9

6、地铁的火场通信(ABCD) A、设有移动通信装置的现场,指挥员可利用移动电话同地面保持通信联系。

B、利用头盔通信电台和地铁内部有线通信设备进行现场通信,并在每层设立通信站,做接力通信或设置有线通信。

C、因地制宜,使用简单的灯语、旗语、绳语、人力等通信方法。

D、有条件的应调动地方无线通信部门到场,安装无线通信转接设备,保证现场通信。 9

7、地下车库的基本特点是(ACD)。

A、出入口少 B、密闭性强 C、通道形式种类多 D、火灾荷载密度大 9

8、扑救地下车库火灾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ABCD)。

A、参战人员应按各自的分工和任务,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具,携带好所需的器材和工具。 B、及时调集社会救援力量到场协助车辆疏散,不堵塞通道,不影响灭火作战行动。 C、火灾扑灭后,要清洗现场,加强通风,防止残存汽油挥发,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D、掌握作战时间,及时替换前线灭火战斗人员。

99、地下车库火灾,造成车辆疏散困难的原因有(ABD)。

A、车辆停放密集,车辆移动困难。 B、驾驶员锁闭车门远离车场,一时难以寻找。 C、车库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打开通道。 D、浓烟弥漫影响视线,不利车辆脱离火场。 100、地铁是由(ABCD)等系统组成。

A、给排水送风 B、轨道、站台 C、电力机车 D、变电 10

1、地铁火灾的特点是(ABC)。

A、突发性强,不易预防 B、火势蔓延快,洞室温度高 C、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 D、进入口少,组织内攻难

10

2、地铁火灾扑救初期,通过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的主要方面有(ABC)。 A、火势发展及出入口、通风口的烟雾情况。 B、了解起火形式及地点,列车是否停靠在站台上。 C、起火部位与最近的出入口的位置和单位自救情况。 D、整个线路列车运行情况,有无撞车的可能。

10

3、在扑救地铁火灾的过程中,利用消防控制室进行侦察时主要应查明(ABCD)。 A、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情况。

B、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工作情况。 C、消防控制室对各类消防设施联动的控制情况。 D、起火部位、火灾范围、火势发展趋势情况。

10

4、扑救地铁火灾时,进入内部侦察的主要任务是(ABCD)。 A、查明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处位置。

B、查明起火点具体位置、燃烧物质的性质、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方向。 C、确定人员疏散途径、灭火进攻路线和灭火阵地设置的位置。 D、查清隧道内上下行间应急旁通路线受火势威胁情况。 10

5、扑救地铁火灾时,现场通信的主要方法有(ABCD)。 A、设有移动通信装置的现场,利用移动电话同地面保持通信联系。 B、利用头盔通信电台和地铁内部有线通信设备进行现场通信。 C、在每层设立通信站,作接力通信或设置有线通信。 D、使用简单的灯语、旗语、绳语、人力等通信方法。 10

6、扑救地铁火灾时的注意事项有(ABCD)。 A、加强后勤保障工作,保证灭火救援所需装备物资。 B、加强灭火救援组织指挥,搞好协同作战,确保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有序性和连贯性。 C、在遇险人员救助行动中,加强个人安全防护,严守安全行动要则,确保自身安全。 D、做好遇难人员现场位置的标识工作,有助于案例分析研究。 10

7、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有(ABCD)。 A、丙烷 B、丙烯 C、丁烷 D、丁烯 10

8、液化石油气火灾特点(ACD)。 A、燃烧速度快。

B、火焰温度高。液化石油气的燃烧温度可达800摄氏度,爆炸时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摄氏度以上。 C、易发生爆炸。 D、复爆危险性大。

10

9、液化石油气灭火措施有(ABCD)。

A、冷却控制 B、关阀堵漏 C、放空排险 D、适时灭火

110、液化石油气火灾火情侦察的方法有(ABCD)。 A、外部观察 B、询问知情人 C、内部侦察 D、仪器检测 1

11、炼油厂火灾特点有(ABCD)。

A、爆炸引起火灾。 B、火灾引起爆炸。 C、爆炸与燃烧交替进行。 D、燃烧速度快。 1

12、炼油厂火灾灭火措施有(ABCD)。

A、关阀断料 B、防空排险 C、重点防护 D、冷却防爆 1

13、炼油厂火灾火情侦察主要有那些(ABCD)。

A、燃烧部位、形式及范围,燃烧物质种类、储量、火势 蔓延方向及油品、气体流(扩)散情况。 B、火场上有无爆炸危险和被困人员,有无毒害物质、可燃气体(液体)是否泄漏。 C、起火装置有无倒塌的危险,相邻建筑及设备受火势威胁或热辐射的作用情况。 D、固定消防设施联动控制情况。

1

14、炼油厂火灾扑救中火场供水应注意(ABCD)。

A、利用着火区域周围的高压消火栓(泡沫栓)直接出水冷却与灭火。 B、利用附近消火栓,直接向消防车供水灭火。

C、集中消防车辆或其他运水车辆,利用厂内外就近水源接力供水或运水,保证火场用水。 D、要正确利用水源,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1

15、油罐按安装形式分(ABC)。

A、地下油罐 B、半地下油罐 C、地上油罐 D、半地上油罐 1

16、油罐火灾特点为(ABCD)。

A、爆炸引起燃烧 B、燃烧引起爆炸 C、火焰高,辐射热强 D、易造成大面积燃烧。 1

17、油罐火灾冷却方法为(ABCD)。

A、开启水喷淋冷却装置或利用水枪、带架水枪进行冷却。 B、冷却水要射至罐壁上沿,要求均匀不留有空白点。

C、对相邻受火势威胁的油罐,应用湿毛毡、棉被、石棉被等 物品,覆盖呼吸阀、量油口等油品蒸气的泄漏点,控制油蒸汽外泄。

D、危险时,可启动泡沫灭火装置,利用泡沫覆盖液面,防止油品蒸发引起爆炸。 1

18、油罐火灾扑救措施有(ABCD)。

A、对大面积地面流淌性火灾,采取围堵防流,分片消灭的灭火方法。

B、对大量的地面重质油品火灾,可视情采取挖沟导 流的方法,将油品导入安全的指定地点,利用干粉或泡沫灭火 剂一举消灭。 C、对大量的地面轻质油品火灾可以用水直接打入罐内。 D、用沙土覆盖。

1

19、油罐火灾扑救中应注意(ABCD)。

A、援参战人员应配有防高温、防辐射的防护装备。

B、援正确选择停车位置。消防车尽量停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与燃烧油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扑救重质油罐火灾时,消防车头应背向油罐,以备紧急撤离。 C、援注意观察火场情况变化,及时发现沸溢、喷溅征兆。 D、冷却的重点是液面以上的罐壁。

120、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扑救主要运用(ABD)等战术措施,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A、掩护疏散 B、强攻近战 C、分割围歼 D、内外结合

1

21、在进行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时,火情侦察可通过(ABCD)等途径。 A、外部观察 B、询问知情人 C、利用消防控制室 D、内部侦查

1

22、多层独立建筑的大型商场火灾,内部进攻应以(AD)作为水枪阵地控制火势。 A、楼梯口 B、消防梯 C、消防车 D、电梯口 1

23、扑救大型商场火灾水枪阵地设置要求是(ABD)。

A、多层独立建筑内攻应以楼梯口或电梯口作为水枪阵地控制火势。

B、多层独立建筑外攻应通过消防梯、举高消防车以窗口作为水枪阵地控制火势。 C、相互毗连的大型商场火灾,水枪阵地设置应以上风方向为主。 D、合理利用商场内部墙式消火栓设置水枪阵地。

1

24、在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扑救过程中,凡在(ABCD)处可以破拆的,一定要全力实施破拆排烟。 A、建筑物顶部下风口 B、建筑物侧下风窗口 C、建筑物过道 D、简易棚

1

25、地下商场火灾扑救时,前沿指挥部应设在(BD)。 A、商场内部靠近火点处 B、主攻入口处 C、商场内部楼梯间内 D、消防控制室

1

26、地下商场火灾扑救时,前沿指挥所的任务是(ABC)。 A、确定战斗行动编组和战斗任务分工。

B、根据火场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灭火对策及力量部署。 C、汇总情况,随时向总指挥员报告

D、在适当部位设置无线接转电台,形成地下、地上“接力”通信或铺设临时电缆,利用有线电话通信。

1

27、疏散与救助被困人员时,应注意(BCD)几个环节。 A、先轻伤后重伤 B、及时开通应急广播系统 C、稳定人员情绪 D、指导疏散方向

1

28、扑救影剧院火灾时水枪阵地应(CD)设置,避免力量部署失调,出现空当而导致火势流蹿。 A、随机 B、分散 C、对称 D、同步

1

29、在扑救医院火灾时通常采用(ABC)等方法进行供水。 A、启动消防泵向室内管网供水。

B、利用水泵接合器由消防车向建筑内管网供水增压。 C、利用地面消火栓通过消防车直接向前沿阵地供水。 D、运输供水

130、大型商场的火灾特点主要是(AB)。

A、火势猛烈,蔓延迅速 B、烟雾浓毒性大,易造成人员伤亡 C、通道狭窄,战斗展开难 D、可燃物质多,易发生轰燃 1

31、扑救大型商场类火灾时,利用消防控制室侦察主要应查明(ABCD)。

A、接受报警、发出火灾、疏散指令和自动灭火、防(排)烟、空调等系统运作情况。 B、消防电梯运行及消防指挥中心对内部固定消防设施联动控制情况。 C、通过监控设备,查明起火部位、火灾范围、火灾蔓延方向。 D、根据救人、灭火需要,指导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 1

32、地下商场建筑形式有(ACD)。

A、独立式 B、折叠式 C、贯通式 D、通道式

1

33、医院发生火灾时,疏散和救助被困人员的措施有(ABCD)。 A、对不能行走的病人,利用担架、推车或背、抬的方法疏散。 B、对危重的病人可采取人、床、器具一并抬走的方法疏散。 C、对尚未受到火势威胁的人员要稳定其情绪,制止随意行动。 D、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引导疏散。

1

34、扑救商场火灾实施人员救助行动时,可利用救生器材有(ABCD)。 A、消防梯 B、救生软梯 C、救生袋 D、缓降器 1

35、大型商场发生火灾时,火势猛烈、蔓延迅速的主要原因有(ABCD)。 A、烟火沿柜台、货架、立体堆垛的货物和吊顶向水平方向蔓延迅速。 B、多数新建大型商场设有大面积立体共享空间,火灾中“烟囱”效应强。 C、火势还可沿楼梯间、内装修或堆积的可燃商品,以及沿外墙窗口向上蔓延。 D、在大风的作用下容易向毗邻的建筑蔓延,出现跳跃性发生。 1

36、汽车(库)火灾扑救的基本特点是(ABC)。

A、客车、货车都带有一定数量的燃油或燃气,着火后,油箱或气瓶极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B、大型汽车库(场),因停放车辆多,车辆处于闭锁状态,应急疏散难度很大。 C、现代汽车库均为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消防设施完备,自救能力比较强。 D、受地形地势影响,灭火难度比较大。

1

37、汽车(库)火灾扑救时应积极疏散、救助遇险人员,并运用(ABCD)的战术措施,迅速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A、重点保护 B、防止爆炸 C、掩护疏散 D、快速灭火 1

38、汽车(库)火灾扑救时火情侦察方法(AB)。 A、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 B、深入汽车库内部侦察。 C、从远处观察。 D、通过调用监控进行侦查。

1

39、扑救汽车(库)火灾时应了解着火车辆的(ABCD)运载物品中有无易燃易爆物质以及消防水源等情况。

A、种类 B、数量 C、人员被困程度 D、车用燃料

140、深入汽车库内部侦察时应(ABCD);确定进攻路线、疏散车辆的通道及方式。 A、查明与核实停车数量 B、受火势威胁程度 C、火灾范围及出入口数量、位置 D、火势蔓延方向 1

41、汽车库排烟主要方式有(ABCD)、和破拆排烟等。 A、机械排烟 B、利用高倍数泡沫、喷雾水 C、自然排烟 D、移动排烟设备排烟 1

42、扑救汽车(库)火灾时应注意(ABCD)。 A、参战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带好必用的器材。 B、向火场供水必须做到迅速、准确、不间断。

C、援对于难以直接用水冷却的汽车油箱和气瓶,要及时采用其他措施控制油箱和气瓶的爆炸,并做好保护工作。 D、灭火时,消防人员应选择安全地带,防止因油箱和气瓶爆炸伤人。 1

43、列车火灾的火灾特点是(ABC)。 A、易造成人员伤亡。 B、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爆炸。

C、地面障碍物多,影响灭火战斗行动。 D、火灾发生地点不确定,灭火困难。

1

44、对编有内燃牵引机车的列车,在有效控制机车燃油箱及地面流淌火势的同时,积极疏散、救助客运列车内的遇险人员和转移载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贵重物资的货运车辆,实施(ABC)等战法,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A、强攻近战 B、冷却防爆 C、驱散气体 D、分割包夹 1

45、扑救列车火灾应注意(ABCD)。

A、数个列车起火,形成大面积燃烧时,要确保重点、按轻重缓急灭火。

B、条件允许时,应将燃烧车厢牵引到安全、便于扑救的支线轨道上,尽量避免影响其他列车通行。

C、适时对受高温威胁铁轨进行冷却,以防变形影响列车转移。

D、对油(气)罐车上的裂缝、孔洞及发生的泄漏情况,应按照抢险救援程序利用各种堵漏器具进行封堵,同时,要防止其他灾害事故的发生。 1

46、飞机的火灾特点为(ABCD)。 A、燃烧猛烈,易发生爆炸。 B、疏散困难,伤亡严重。

C、火灾地点不确定、扑救难度大。

D、飞机着火成灾速度快,短时间内可能造成机毁人亡事故。

1

47、扑救飞机火灾时,按照 “以快制快,积极抢救人命”的战术要求,运用(ABCD)等战术措施,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A、外部覆盖 B、重点保护 C、全力疏散 D、登机灭火 1

48、飞机发生火灾时疏散途径主要有(ABCD)等。 A、登机舱门 B、紧急出口 C、驾驶员舱门 D、货物舱门 1

49、船舶火灾的基本特点(ABCD)。 A、可燃物质多 B、客、货载量大 C、燃油储量大 D、热传导性能强

150、适用于扑救仓库火灾的战术措施有哪些?(ABCD) A、堵截包围 B、穿插分割 C、重点突破 D、逐片消灭 1

51、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特点有哪些?(BCD) A、危险化学品仓库耐火等级低。

B、危险化学品仓库的库房之间,防火、防爆间距规范,出入口少。 C、分类储存。

D、危险化学品一般都为室内储存。

1

52、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特点有哪些?(ABC) A、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易发生爆炸。 B、火情复杂多变,灭火剂选择难度大。

C、产生有毒气体,易发生化学性灼伤,扑救难度大。 D、爆炸与燃烧交替进行。

1

53、露天堆垛仓库火灾的特点有哪些?(ABCD) A、可燃物质较多,火势发展猛烈。 B、可燃物集中,蔓延迅速。 C、阴燃。 D、用水量大。

1

54、扑救露天堆垛仓库火灾注意事项有哪些?(ABCD) A、了解火势燃烧程度和蔓延方向。 B、及时疏散物质。

C、消灭阴燃火势;防止复燃。 D、用水量大,确保火场供水。

1

55、粮食仓库火灾特点有哪些?(ACD)

A、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B、易形成阴燃,横向蔓延。 C、烟雾大、损失严重。 D、易发生粉尘爆炸。 1

56、扑救粮食仓库火灾应使用何种水流扑救?(AC) A、开花 B、直流 C、喷雾 D、皆可

1

57、扑救粮食仓库火灾注意事项有哪些?(ABCD) A、及时组织火情侦查 B、及时疏散物质 C、防止库房和粮囤坍塌伤人 D、防止爆炸

1

58、危险化学品仓库是指储存(ABCD)等危险物品的专业仓库。 A、易燃 B、易爆 C、毒害 D、腐蚀

1

59、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时,火情侦察的主要内容是(ABCD)。 A、了解起火部位、扩散范围。

B、了解危险物品种类、数量、储放形式及毗邻仓库的有关情况。 C、查明与核实有无爆炸危险,有无人员被困、伤亡,建筑物损坏程度。 D、确定灭火进攻路线、物资疏散通道及方式。 160、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扑救的战术措施是(AD)。 A、冷却防爆 B、灭疏结合 C、重点突破 D、内攻近战 16

1、危险化学品仓库多为(AB)耐火等级建筑。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2、在扑救危险品仓库火灾时,当火场爆炸危险性大,连续爆炸难以制止,并威胁人员安全时,应(AB)。 A、迅速撤离现场。 B、在外围做好战斗准备。

C、以快制快,迅速控制爆炸发生。 D、对危险物品的实施疏散和保护。

16

3、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火灾时,存放(ACD)易产生有毒气体。 A、硫磺 B、乙醇 C、聚氯乙烯 D、硝基笨

16

4、扑救特殊情况下火灾,按照()和()的原则。(AB) A、救人第一 B、积极抢救保护财产 C、抢救财产第一 D、消灭火灾第一

16

5、运用(ABCD)等战术措施,有效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A、下风堵截 B、重点设防 C、分隔包围 D、逐片消灭 16

6、火场常见的有毒物质有(ABCD)。

A、一氧化碳 B、卤化物蒸汽 C、二氧化硫 D、煤气 16

7、有毒物质将会通过人的(ABC)侵入人体。 A、呼吸器官 B、皮肤 C、消化器官 D、免疫系统 16

8、有毒区域火灾扑救,火情侦察的重点是(ABCD)。

A、是否有人员受到火势或毒害品威胁,所在地点、数量和抢救、疏散的途径。 B、火源位置,燃烧的范围和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

C、火场上有毒物质的种类、性质、数量、来源和浓度范围、扩散方式。 D、有无爆炸等物质,其数量、存放形式、具体位置、爆炸可能波及的范围。 16

9、发电厂和供电系统使用的固定灭火装置,主要有以下那几种(ACD)。 A、蒸汽灭火装置 B、喷淋灭火系统 C、“1211”固定灭火装置 D、水喷雾灭火装置 170、应使用(BCD)等具扑救初期的带电设备、线路火灾。 A、水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沙土 17

1、强风情况下火灾的特点(ABCD)。 A、火势跳跃式发展、易形成大面积火灾。 B、火势多变、灭火战斗困难

C、建、构筑物易在风力和火灾的作用下倒塌

D、强风给消防人员登高、射水造成一定的困难,极大地影响灭火战斗行动。 17

2、强风情况下,通过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以下哪些情况。(ABCD) A、燃烧区域内人员被困 B、有无易燃、易爆 C、贵重物品 D、义务消防员初战

17

3、消防人员在有毒区域进行(ABD)等行动时,应以小组为单位,不可单独行动。 A、侦察 B、排险 C、清理现场 D、灭火

17

4、水(泡沫)枪(炮)喷射的(AB)通常能输导电流,击伤战斗人员。 A、直流水柱 B、泡沫射流 C、开花 D、喷雾射流 17

5、带电火灾火情侦察主要侦查(ABCD)。

A、了解起火部位,了解火场内是否有人触电或受火势威胁、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 B、查清是否已局部或全部切断电源及闸阀开关的位置。 C、了解固定灭火装置的启动情况。

D、掌握火势蔓延的途径、燃烧物质性质、火灾范围、进攻路线及堵截阵地的设置位置 17

6、以下哪些装置可以作为接地装备(ABCD)。 A、避雷针引下线 B、自来水铁管 C、金属暖气管 D、电线杆拉线

17

7、带电设备线路火灾扑救应准确选择(AB)灭火。 A、灭火剂 B、利用固定灭火装置 C、水 D、泡沫

17

8、灭火人员身体的某一部分或所使用的灭火器具(AC),极易发生触电事故。 A、直接与带电部位接触 B、间接与带电部位接触 C、与带电体过于接近D、与带电体接近。 17

9、各级灭火指挥员在作战指挥中,要做到(ABCD)。 A、正确运用战术 B、周密部署战斗 C、精确计算力量 D、善于掌握主动 180、消防部队灭火作战原则主要是(ABC)。

A、先控制、后消灭 B、集中兵力、准确快速 C、攻防并举、固移结合 D、救人第一,科学施救 18

1、固移结合的方式主要有(BD)。

A、利用消防车直接出水灭火,实现人和资源的结合。这是最主动、最省时、最有效控制火势, 消灭火灾的手段。

B、利用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给室内管网供水,增加水压和水量,借用固定管网出水灭火。 C、利用室内消防设施直接出水灭火,补充水枪数量不足。 D、利用举高消防车救人灭火,减轻消防电梯、防烟楼梯救人灭火的压力,弥补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等固定设施进攻、疏散的不足。 18

2、灭火战术方法主要有(BCD)。

A、排烟、洗消 B、夹攻、合击 C、分割、围歼 D、破拆、封堵

18

3、公安消防部队依照国家规定主要承担(ABCD)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A、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B、道路交通事故 C、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D、建筑坍塌事故

18

4、消防队到达火场后,火场指挥员要根据火情、建筑及环境情况,首先弄清火场(ABCD)。 A、是否有人员被困 B、是否有人员受烟火威胁 C、被困人员的数量 D、被困人员的位置

18

5、应针对不同的现场条件,分别采取(ABC)等战术措施。 A、先救人后灭火 B、救人灭火同步进行 C、先灭火为救人创造有利条件 D、及时控制和消灭火灾 18

6、攻防并举的概念是(ABCD)。

A、在火场部署进攻的同时,必须加强指战员个人防护。 B、在确定进攻阵地时,要考虑阵地的安全性。 C、整个灭火过程都要防止灾情突变。 D、在灭火进攻中,确定主攻阵地,确定防御阵地。 18

7、运用突破战术时,必须做到(ABCD)。 A、组织精干的力量 B、选用精良的装备 C、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 D、严密组织实施 18

8、运用围歼战法的前提是(ACD)。

A、火势已得到有效控制 B、被困人员救出 C、灭火剂充足 D、灭火力量足以对燃烧区域形成包围的态势 18

9、火场排烟的主要方法有(BCD)

A、破拆排烟法 B、机械排烟法 C、自然排烟法 D、人工排烟法 190、室内消火栓系统由(ABCD)和组成。

A、消防水源 B、给水管网 C、供水设备 D、灭火设施 19

1、消火栓给水系统从设置的位置分(AC)。 A、室外消火栓系统 B、地上消火栓系统 C、室内消火栓系统 D、地下消火栓系统

192.公安消防部队承担的社会抢险救援任务主要有(ABC)。 A、各种事故的抢险救援 B、各种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 C、参与处置突发事件 D、参加地方政府各类庆典保卫活动 E、各类特殊火灾救援

193.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应遵循基本原则有(ABCDE)。 A、政府领导,统一指挥 B、快速行动,科学处置 C、以人为本,救人优先 D、灵活指挥,因情施救 E、加强保障,连续作战

195.抢险救援的一般处置程序和方法有(ABDE)。

A、接警出动 B、个人防护 C、破拆救生 D、设立警戒 E、洗消处理 196.公安消防部队在参与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个人防护等级分为(BCD)。 A、特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四级 197.在进行抢险救援事故处理设置警戒,将警戒区域划分为(ABCD).A、重危区 B、中危区 C、轻危区 D、安全区 E、事故区 198.抢险救援的基本要求为(ABCDE)。

A、加强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 B、有警必出,积极参与 C、发挥优势,攻坚克难 D、加强协调,联动作战 E、注意防护,确保安全。

199.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特点主要为(ABE)。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 B、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C、易造成人员伤亡 D、易污染环境 E、处置难度大。 200.液氯泄漏事故特点主要为(ABC)。

A、扩散迅速,危害大 B、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C、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D、易造成爆炸事故 E、处置难度大 201.公路交通事故特点主要有(ABE)。

A、车辆事故频率高 B、人员伤亡大 C、人员疏散困难 D、救援难度大 E、易引发次生灾害

202.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处置时,排除险情时的措施有那些。(BCDE)。

A、禁绝火源

B、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C、放气牵出

D、疏导转移

E、引火点燃

203.隧道交通事故特点有(ABCDE)。

A、易引发次生灾害 B、人员伤亡大

C、堵塞隧道交通

D、经济损失大

E、救援困难,作战时间长

204.隧道交通事故的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包括(BCD)

A、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

B、设立警戒

C、排除险情

D、按照公路交通事故的救援措施,开展人员救助

E、疏导转移

205.搜索的方法主要有(ACE)。

A、人工搜索 B、搜救分队搜索

C、技术搜索 D、生命探测仪搜索

E、搜救犬搜索

206.建筑倒塌事故特点主要有(ABCDE)。

A、突发性强、人员伤亡大

B、破坏性强,经济损失大

C、易引发次生灾害

D、救援时间长,危险性大

E、善后任务重,社会影响大

207.公安消防部队所担负的抢险救援任务主要特点有(ACE、)。

A、多样性 B、突发性 C、复杂性 D、危险性

E、艰巨性

208.液氯泄漏事故处置时,采取排除险情时有那些措施(ABCD)。

A、转移与之反应的化学物品 B、稀释降毒和关阀断源

C、倒罐转移和化学中和 D、浸泡水解和器具堵漏

E、注水排险和点火引燃

209.建筑倒塌事故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包括(ACE)。 A、侦察检测 B、进行人员和任务分工,快速展开救援行动 C、救生排险 D、做好保障 E、现场急救 210.氯气处置程序与措施主要有(ABCDE)。 A、接警出动和个人防护 B、现场询情和侦察检测 C、设立警戒和疏散救生 D、排除险情和现场急救 E、洗消处理和清理移交

211.实施一级防护的区域为(AB)。

A、剧毒重度危险区 B、剧毒中度危险区

C、剧毒轻度危险区 D、剧毒安全区 E、安全区 212.实施二级防护的区域为(BC)。

A、中毒重度危险区 B、中毒中度危险区

C、中毒轻度危险区 D、中毒安全区 E、安全区 213.实施三级防护的区域为(BC)。

A、低毒重度危险区 B、低毒中度危险区

C、低毒轻度危险区 D、低毒安全区 E、安全区 214.一级防护标准为(ABCE)。

A、全身 B、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C、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D、封闭式防化服 E、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215.二级防护标准为(ACDE)。

A、全身 B、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C、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D、封闭式防化服 E、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216.三级防护标准为(ABCE)。

A、呼吸 B、简易防化服 C、战斗服 D、封闭式防化服 E、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217.液化石油气特性为(ABCDE)。

A、液化石油气主要包括丙烷、丙烯、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

B、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泄漏出来易聚集在低洼处,随着地形填满沟、坑、下水道等,不易扩散,但可以漂移很长的距离。

C、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250倍

D、液化石油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E、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无毒,但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麻醉性 218.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主要有?(AB CDE)。

A、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B、进入警戒区内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

C、进入泄漏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D、严禁处置人员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造成伤害

E、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令撤退

219.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行动要求主要有?(AB C)。

A、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B、进入警戒区内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

C、进入泄漏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D、对现场轻微中毒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对接触毒物的皮肤、面部可用水冲洗,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E、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 220.液氯特性为(ABCDE)。

A、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B、其本身不燃,但能助燃

C、比空气重约2.5倍,在空气中不易扩散

D、氯气有剧毒,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粘膜有极强的刺激性,在肺中发生淤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2.5m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E、能溶解于水,但溶解度不大,并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221.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为(ABCDE)。

A、丙烷 B、丙烯

C、丁烷 D、丁二烯

E、异丁烯 222.液氯泄漏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主要有(ABCDE)。

A、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染毒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B、进入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C、实施洗消作业时,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同时要注意观察参与处置氯气泄漏人员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健康检查。

D、对现场轻微中毒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对接触毒物的皮肤、面部可用水冲洗,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诊治。

E、.液氯的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置,事故单位不能有效止漏时,公安消防部队救援人员应在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配合下行动。 223.公路交通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为(ABCDE)。

A、及时救人是救援人员现场处置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方面,应最大限度抢救人命,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B、处置高架路(桥)交通事故时,为防途中交通堵塞,同一消防站出动的车辆应从不同的入口登上高架公路,相向驶往现场。

C、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往事发现场投入救援。

D、使用破拆工具破拆车体时,应使用雾状水掩护,防止金属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发生火灾。

E、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解除警戒,恢复交通。 224.危险化学品槽车泄漏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为(ABCDE)。

A、救援车辆要停放在事故槽车的上风方向,并与事故槽车保持适当距离。

B、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引发爆炸。

C、实施堵漏的人员一定要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

D、驱散稀释不得使用直流水枪,以免强水流冲击产生静电。

E、可燃气体倒罐时,要采用专用的防爆工具和防爆烃泵,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由当地燃气公司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225.隧道交通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为(ABCDE)。

A、若发生泄漏的是易燃易爆物品,要加强对事故现场火源的控制;若发生泄漏的是有毒有害物质,所有救援人员要根据侦检情况,加强个人防护。

B、救援车辆一时无法接近事故现场时,救援人员应首先携带轻便的破拆、救生、起重等装备,赶往事发现场投入救援。

C、易燃、易爆或毒害性气体发生泄漏,救援车辆到场后应停靠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尽量避开地势低洼处。

D、处置隧道交通事故,一般作战时间都比较长,应有后备力量,并定时组织参战人员轮换。

E、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尽快解除警戒,恢复交通。 226.建筑倒塌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为(ABCDE)。

A、消防部队应加强同公安、医疗救护、水、电、燃气、交通、民政等部门合作,共同实施救援行动。

B、救援人员要加强行动安全,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物内部;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不准冒险进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

C、加强现场监护工作,严防倒塌事故再次发生。

D、严禁站在建筑废墟上从上至下进行施救,防止被埋压人员受到二次挤压伤害。

E、为了尽可能的挽救遇险人员的生命,救援初期,不得直接使用大型铲车、吊车、推土机等施工机械。

227.对化学灾害事故,应采取的措施有(ABCDE)。 A、关阀断源 B、器具堵漏 C、稀释降毒 D、筑堤导流 E、倒罐转移

228.下列属于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处置程序的内容有(ABCD)。 A、接警出动 B、个人防护 C、现场询情 D、侦察检测 E、筑堤导流

229.在排除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险情中,应采取的措施是(ABCDE)。 A、关阀断源 B、器具堵漏 C、注水排险 D、输转 E、点火引燃

230.属于液氯泄漏事故处置排险措施的有(ABCD)。

A、稀释降毒 B、化学中和 C、浸泡水解 D、器具堵漏 E、点火引燃

231.在抢险救援中,可用于洗消的设备一般有(ABCDE)。 A、专用洗消车 B、洗消帐篷 C、消防水罐车 D、环卫洒水车 E、民用喷雾器

232.在各类抢险救援行动中,公安消防部队要充分发挥人员、装备的优势,积极主动地承担(ABCD)的特定任务。

A、急 B、难 C、险 D、重 E、缓

233.液氯泄漏洗消处理的方法(ABCD)。

A、用氢氧化钠、氨水、碳酸氢钠等碱性物质溶液喷洒 B、吸附回收转移处理 C、封闭污染区,依靠自然条件(日晒、雨淋、通风)使毒气消失 D、雾状水稀释降毒 E、用酸性药剂进行中和

234.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BCE)。 A、喷雾稀释 B、关阀断源 C、器具堵漏 D、化学中和 E、引火点燃

235.处理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采取点燃措施应慎重,其前提是(ADE)。 A、泄漏继续扩散将会引起更严重灾害性后果时 B、已在储罐区域内大面积扩散时 C、液化石油气槽车在人员密集区泄漏

D、泄漏浓度有限(浓度小于爆炸下限30%),范围较小时 E、液化石油气罐顶部受损泄漏,堵漏无效时 236.液化石油气泄漏,易聚集在泄漏地的(ABCE)。 A、低洼处 B、地沟 C、下水道 D、高空 E、污水井 237.液化石油气为(ACD)气体。

A、无色 B、红色 C、无臭 D、无毒 E、有毒

238.公路交通事故救援难度大的原因是(ABCD)。 A、事故的偶然性大 B、地点、时间不定

C、事故类型多样,救援难度大、技术要求高 D、事故造成道路堵塞,难以到达 E、报警人延误报警时机

239.在处置车辆交通事故抢救人命时,常用的救援工具和设备有(ABCDE)。 A、液压切割器 B、液压扩张器 C、液压顶杆 D、大型牵引起重车辆 E、起重气垫

240.处置危化品槽车泄漏事侦察检测的内容有(ABCDE)。 A、泄漏时间、泄漏量 B、槽车容量

C、泄漏部位及其大小 D、现场气体浓度和扩散范围 E、风力风向等气象指标

241.处置危化品槽车交通泄漏事故时设置警戒的要求是(ABCD)。 A、根据侦察检测情况确定范围,设立标志 B、布置警戒人员,严格控制人员车辆进出 C、处置过程中动态检测,随时调整范围

D、疏散无关人员,对进入现场人员车辆进行检查登记 E、警戒人员也必须进行高等级个人防护

242.对危化品事故车辆进行堵漏的方法有(ABCDE)。 A、木锲嵌入堵漏 B、捆绑堵漏带堵漏 C、注胶密封堵漏 D、湿棉被覆盖捆扎堵漏 E、管道密封套堵漏 243.处置危化品槽车泄漏事故行动结束后要(ABCDE)。 A、使用开花喷雾水流清扫低洼地带残留物质 B、清点人员器材和车辆 C、撤除警戒

D、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移交工作 E、安全返回营区,恢复执勤备战状态

244.造成处置隧道交通事故救援困难,作战时间长的原因是(ABC)。 A、时间地点不固定,救援力量难以快速达到 B、装备受限制 C、灾情复杂,处置时间长 D、社会影响大 E、被困人员心理素质差

245.处置隧道交通事故时现场侦察的内容有(ABCD)。 A、隧道的结构形式和各种洞口 B、事故类别 C、事故地点 D、被困人员信息 E、伤亡人员的家属联系方式

246.进入隧道内部实施侦察或内攻的人员应该携带的装备主要有(ABCD)。 A、空气呼吸器 B、对讲机 C、导向绳 D、照明灯具 E、手抬机动泵

247.建筑物倒塌事故发生后,根据灾情所需,需要共同开展救援工作的有(ABCDE)。

A、消防部门 B、公安

C、医疗救护 D、军队

E、水、电、燃气、交通等部门

248.建筑物倒塌事故中,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AB)。

A、生命探测器 B、搜救犬

C、大型铲车 D、吊车

E、推土机

249.建筑物倒塌事故最初的抢险救援工作不能直接使用哪些大型机械设备(ABD)。

A、铲车 B、吊车

C、生命探测器 D、推土机

E、小型切割机

250.建筑物发生倒塌事故,消防队员到场后应详细询问(ABCD)。

A、发生倒塌的时间

B、倒塌建筑的高度、层数、面积、平面布局、使用性质

C、建筑内人员数量

D、事故埋压人员的数量

E、火势蔓延情况

251.在建筑物倒塌事故处置中,对救援人员行动安全的要求是(ABC)。

A、不应进入建筑结构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物内部

B、不得登上已受力不均衡的阳台、楼板、屋顶等部位

C、不准冒险进入非稳固支撑的建筑废墟下面

D、冒险进入已经明显松动的建筑物内部实施救人

E、利用大型设施进行施救

基层指挥员业务理论考试题库消防单选

消防中队指挥员业务理论题库

灭火指挥员题库

基层指挥员能力

消防基层指挥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基层指挥员轮训心得体会

党课题库多选题

反洗钱题库多选题

授信题库(多选题)

多选题题库(学生)

消防基层指挥员题库多选题
《消防基层指挥员题库多选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