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企业管理学复习重点6版

发布时间:2020-03-02 01:10: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农大二哥双专业研发中心

企业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 管理与企业管理

名词解释:

1.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 2.企业管理:简言之,就是将管理学原理应用于企业,对企业进行管理。具体地说,企业对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物质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和关系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用最有效的方法去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3.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公司企业为主要形式,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

4.法人财产权:人财产权是法人对投资人所有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及其部分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法人财产权可以理解为一种综合性权利,即指由国家法律制度规定的,以排他性的所有权为核心的一个权利束。

5.股份有限公司:把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组织。

6.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卷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思考题:

1.企业的特征及其类型; 特点:(1)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盈利是企业的本质;

(2)依法设立,独立享有民事权、承担民事义务—法律法规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设立、合并、分离与解散;

(3)独立性的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4)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社会经济单位。 类型:(1)按经济活动划分:生产型企业、流通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

(2)按所属企业位置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3)按生产要素结构划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4)按资本来源划分: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

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2.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1)股东对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股东人数有严格的数量规定(2~50);

(3)股份不等额,不发行股票,股东的出资额协商确定;

(4)股份不得转让。特殊的,需全体股东同意; (5)所有权与经营权同一; (6)账目不需公开。

3.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及其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包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的法人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定(指现代企业科学的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是内容的管理制度)。 特征:(1)企业是独立的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 (2)资产所有权明晰,出资者权责明确,负有限责任;

(3)政企明确分开; (4)科学管理。

4.上市公司的条件:

(1)股票向社会公开发行;

(2)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人民币;

(3)开业时间3年以上,近3年连续盈利且无重大违法行为;

(4)持有股票面值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超过1000人;

(5)向社会发行的股份占总数的25%以上。

第二章企业战略管理

名词解释:

1.企业战略: 企业以未来为基点,在分析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重大筹划和谋略。

2.战略管理: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和修正的动态管理过程。

3.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种扎根于组织内部的、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并不断使自己立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使一种巨大的战略性资源。

4.企业文化: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人们共同拥有的经营理念、信仰、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5.五力模型: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客户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

版权所有1侵权必究

能力。 决策方式、团体活动;

6、SOWT分析矩阵:Strengths (S)、Weakne (W)、3)物质文化:企业产品、企业容貌 Opportunities (O) Threats (T),将内部因素中的优势技术设备、企业标识; 与弱点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结合起来,综企业文化的功能-影响企业战略的实施 合考虑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以更加科学地制定企(1)导向功能:共同的追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业战略。 引导员工行为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思考题: (2)凝聚功能:共同的自觉追求把员工的思想、1.企业战略的构成与层次; 情感和行为与整个企业融为一体; 1)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3)整合功能:规范、约束全体员工的行为,形经营范围: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 成一个有机整体,即同心协力、一致行动 资源配置:企业资源和技能配置的水平和模式; (4)激励功能:企业文化能够营造一种“依靠人、竞争优势:由资源配置模式和经营范围决定的、与尊重人、为了人”的氛围,鼓舞士气、催人向上其竞争对手不同的市场竞争地位; (5)调节功能:调节人际关系。协同作用:从资源配置和经营范围决策中得到的共3.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同努力的综合结果。 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 2)企业战略的层次 4.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与培育: 总体(高层)战略:揭示企业的愿景、使命和目标;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确定重大方针与计划、经营业务和组织类型、企业(1)价值性-能够为消费者和企业带来价值; 贡献等; (2)稀有性-极少数企业能够拥有的能力; 经营(中层)战略:经营行业选择和竞争地位的确(3)难于模仿性-其它企业不能较易地建立起来; 定; (4)不可替代性-其它能力无法替代,不可或缺。 职能(基层) 战略:对各项关键职能活动的具体安核心竞争力培育: 排。 (1)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企业愿景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构成及其功能; (2)管理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愿景的作用:(1)通过愿景,能有效培育与鼓(3)文化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舞组织成员、激发个人潜能、提高生产力,达到顾5.企业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的内容; 客满意度目标; 外部分析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 (2)愿景说明企业将来的发展目标,目标具有激内部分析包括管理活动、市场营销、财务活动和产励作用; 品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与弱点。 (3)研究表明: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都有6.企业总体战略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和特点、基本明确的愿景,引导企业沿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竞争战略包括的内容; (4)愿景通过高远的目标来激励企业的追求,使(1)增长型战略(进攻型战略) 各级管理者沿着具有前瞻性的理想不断前进; 适用范围:拥有发展和壮大自己机会与能力的企(5)愿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价业。 值观,使人们工作更加积极有效; 特点:投入大量资源,扩大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6)被全体员工所接受的愿景能够向外传播,使位,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用新产品开拓新供应商、广告商和客户所接受; 市场。 (7)通过制订超过竞争对手的愿景,可增强竞争(2)稳定型战略(防守型战略) 优势。 适用范围:效益已相当不错、暂时又没有进一步发企业文化: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企业在长期生展的机会、其他企业进入壁垒较高的企业。 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人们共同拥特点:投入少量或中等程度的资源,保持现有的产有的经营理念、信仰、作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稳定和巩固现有的竞争地层次结构:1)精神文化:价值观、经营哲学、位。

管理理念、企业目标;(3 )紧缩型战略(撤退型战略)

2)制度文化:规章制度、管理模式 适用范围: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都十分不利,只有

采取撤退才能避免更大损失的情况。

7.根据实例,用SWOT分析、五力模型、波斯顿矩阵、GE矩阵评价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 (见课件,实例)

作用:有利于发现市场机会; 能有效地制定最优营销策略; 能有效地与竞争对手抗衡;

能有效地拓展新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3.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有哪些不同的目标市场策略。

(1)无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

把整个市场做为一个目标,满足消费者的共同需求。

(2)差异性目标市场策略 把整个市场细分,有若干目标市场,分别采取不同的生产和营销计划。

(3)集中性目标市场策略 把整个市场细分,只是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后的专门市场作为营销目标,以取得优势地位。 4.产品的整体概念与层次是什么;

任何能以满足人类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东西都是产品,这一概念称为产品整体概念。 层次:(1)核心产品:向消费者提供的基本效益或利益;

(2)形式产品: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和外部特征;

(3)延伸产品:售后服务给顾客带来的各种附加利益。

5.什么是产品组合,产品组合有哪些策略; 产品组合: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产品线和产品品种的组合方式。

A.产品线扩展策略; B.产品线填充策略; C.产品线现代化策略; D.产品线削减策略。

6.产品品牌的构成是什么; 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 7.什么是促销组合,如何运用促销组合做好企业的营销工作。

促销组合:把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众关系等形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形成有效的促销策略。 如何做:(1)广告:借助一定的媒体传播产品信息,增加顾客的信任和购买欲.广告的功能:传递商品信息、引导和创造消费、培植忠实顾客。

(2)人员推销:企业派出推销人员或委派专门推销机构,直接与顾客和消费者接触、洽谈、介绍商品。人员推销的特点:

第三章市场营销管理

名词解释:

1.市场营销:个人或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进行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之物的一种社会活动。

2.社会营销观念: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 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 3.市场细分: 企业按照消费者的一定特性把原有市场分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以用来确定目标市场的过程。

4.产品策略:产品策略是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在生产、销售产品时所运用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产品组合策略、产品差异化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品牌策略以及产品的生命周期运用策略。

5.价格策略: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

6.渠道策略:由于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总是存在着空间差异、许多产品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还存在着时间差异,因此,怎样在适当的时间、按适当的价格与数量、以适当的方式,将产品送达适当地点的目标顾客,就成了企业的一项重要决策,这就是分销决策。

7.促销策略: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思考题:

1.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1)分析市场机会 (2)选择目标市场 (3)制定营销计划

(4)规划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策略、促销策略)

(5)实施和控制营销活动

2.什么是市场细分,作用是什么; 市场细分:企业按照消费者的一定特性把原有市场分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市场,以用来确定目标市场的过程。

 灵活机动,针对性强;  培养情感,顾客忠诚;  提供服务,提高信誉;  双向沟通,搜集信息。

(3)公共关系:企业与新闻机构、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政府机关、社会名流的关系。

(4)营业推广:一种能够迅速产生刺激购买作用的具有诱导性的战术性促销手段。具有吸引顾客、短期效果和间断性特点。

 面向顾客:展销会、送纪念品、有奖销售、

临时降价等;

 面向中间商:订货会、批量优惠、合作广告

等;

 面向推销员:推销竞赛、按比例提成等。

经济性:投入产出比; 和谐性:与环境和谐; 学习性:自学习机制。

2.生产系统有哪些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生产系统的结构化要素-硬件部分 生产技术:工艺特征,技术水平; 生产装备:设施的规模、布局、工作地装备和布置; 生产能力:大小、特性、弹性;

生产系统的集成:内部集合与外部协作。

2)非结构化要素-支持和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 人员组织:素质特点、政策、机构设置等; 生产计划:类型、编制方法、关键技术; 库存管理:库存类型、数量、控制方式;

质量管理:标准制定、控制、质量保障体系。 3.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 生产环节相互衔接、合作与协调,实现人财物的有效配置。

2) 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调整生产过程,快速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 4.生产过程具体包括哪些过程;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基本生产过程; (3)辅助生产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

5.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1)产品品种指标, 2)产品产量指标 ,3) 产品质量指标, 4)产值指标 。

6.生产能力的含义和种类,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如何进行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生产能力:是生产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是制定生产计划的前提和基础。种类包括三种基本能力:设计能力 ;查定能力 ;计划能力。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生产计划控制:是对生产计划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以发现现实与计划的偏差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确保计划圆满完成并满足生产过程组织要求的过程。

1)投入进度控制:原材料、设备、资金、劳动力等投入的时间、品种、数量和质量等,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出产进度控制:产成品产出的时间、数量、质量和配套率等,确保交货的准确、及时性;

第四章企业生产管理

名词解释: 1.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对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

2.生产系统:是一个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成的有关生产元素的集合体。由输入、转化、输出、反馈控制四部分组成。

3.工艺专业化:按工艺特点设置生产单位。同一生产单位内,聚集着同种设备和同类工人,对不同种类的工件进行相同工艺的加工。

4.对象专业化:以产品(或零件)为对象设置生产单位。同一生产单位内,配置了为生产某种产品所需的各种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完成该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 5.大规模客户化定制:在高效率的大规模生产基础上,通过产品结构和制造过程的重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柔性技术、供应链管理技术等一系列技术,以接近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为单个客户或小批量多品种市场定制任意数量产品的一种生产模式。

6.精益生产:以丰田汽车公司为代表的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同一条流水线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适时供应、多技能和具有团队精神的劳动力、对生产过程不断改进的动力与能力。

7.敏捷制造:将先进的柔性生产技术、动态的组织结构和高素质人员集成为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实现,被誉为21世纪的制造企业战略。 思考题:

1.试述企业生产系统的个性化特征;

3)工序进度控制:对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每道工序进度的控制,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4)在制品占有量的控制:对正在加工的零部件的数量进行控制,既要生产连续又要降低在制品成本。

3.技术引进应考虑的因素; 1)先进性比国内现有技术更加先进,自己难以开发但急需的技术。 2)生命力从生命周期理论看,引进的技术应处于成长或成熟阶段。

3)适用性适用于现有的资源状况,包括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便于掌握、吸收和二次创新。 4)配套条件与已有的设备和技术配套使用-本土化。

4.技术创新策略包括哪些。

(1.)自主创新亦称率先创新,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并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独享创新成果带来的利益。

(2.)模仿创新企业通过合法手段引进率先者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创新。

(3.)合作创新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与其它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进行的创新,共享创新成果。 5.新产品类型

(1)按地域类型分

国际新产品:全球范围内第一次生产或销售的产品;

国内新产品:国外已有,国内第一次生产或销售的产品;

地区新产品:国内已有,本地区尚未试制过的产品。 (2)按创新程度分

全新产品:用新原理、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等制成的新产品;如蒸汽机(瓦特)、电灯泡(爱迪生)、计算机(冯·诺伊曼)、飞机(莱特兄弟)

换代新产品:原理不变,部分地应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或新结构,产品的性能或技术经济指标得到明显提高;如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过程。

第五章技术管理

名词解释:

1.技术:通过改造环境以实现特定目标的特定方法,具有条件性、抽象性和目的性等三个基本特征。 2.技术引进:为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和经济,通过各种途径从国外引进本国没有或尚未完全掌握的先进技术。

3.专利:一项发明创造的首创者到专利机关申请并批准后在法律上取得的专利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4.专有技术:亦称技术诀窍(Know-How),指从事生产所必需的、未向社会公开的秘密技术知识、经验和技巧等。

5.技术创新:经济学意义,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通过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

6.产品创新:创造某种新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7.无形磨损:由于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设备贬值或报废。实体不变,又称为经济磨损。 8.有形磨损: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摩擦、振动或自然力的作用造成损坏导致设备技术状态变差。实体变化,又称为物质磨损。

9.补偿贸易:又称产品返销,指交易的一方在对方提供信用的基础上,进口设备技术,然后以该设备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分期抵付进口设备技术的价款及利息.。 思考题:

1.试述设备磨损规律及故障发生规律(见课件) 2.设备的寿命按其性质划分有几种,企业确定设

备的最佳更新期限和最佳折旧年限的依据是什么。

分类:自然寿命、技术寿命、经济寿命

依据:对设备的经济评价,经济性指标包括生产效率、能耗、操作性、维护性、价格、寿命等。

方法:1)投资回收期法:用设备的盈利收入来补偿设备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2)年平均寿命周期费用法:年费法、现值法。

第六章 企业质量管理

名词解释:

1.质量:指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包括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

2.质量管理:指导、控制企业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管理活动。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为实现方针和目标所作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管理工作。

3.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全体员工和有关部门参与,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

法,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 4.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简称,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5.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管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和由于质量故障所造成损失的总和。 思考题:

1.TQC的特征:三全一多 全员质量管理:人人关心质量、全体参加质量管理活动;

全过程质量管理:市场、设计、生产、加工、销售、服务

全企业质量管理:各管理层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

多方法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统计等理论与方法。 2.质量成本的费用构成:由运行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成本组成。

(1)运行质量成本包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2)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包括由独立机构对产品验证试验和评定的费用和质量体系认证费。 3.进攻性成本因素:

(1)过程成本模式:降低全过程中各种低效能和不必要开支;

(2)指标对比法:与最强竞争对手和世界一流水平对比质量指标;

(3)世界级制作技术:采用最先进的一系列现代生产技术;

(4)市场份额分析:质量产出效益应考虑由于质量提高而增加的市场份额,以及由此提高的公司利润;

(5)商誉分析:研究产品质量对于企业品牌和商誉的重要影响。4.6σ质量标准活动

核心是通过一套以数理统计为科学依据的数字分析,找到问题、分析原因、然后改善,以实现或接近产品质量的零缺陷。

2.财务管理:根据国家法规,利用价值形式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3.财务分析:利用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计量分析,综合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

4.资本金: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金。

5.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税后利润的比率,它反映股票的投资价值。

6.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较合适

7.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40-60%较合适 思考题:

1.财务活动的内容

资金筹集资本金、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金运用资金的投放、耗费和回收;

资金分配弥补生产耗费、缴纳税金、净利润的分配。

2.融资的渠道与方式 筹资渠道:(1)国家财政资金-国家投资; (2)银行信贷资金-银行贷款;

(3)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信托投资、保险、租赁、证券等公司提供的信贷;

(4)其他企业资金-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和相互投资;

(5)居民个人资金-各种证券;

(6)企业留成收益-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7)境外投资资金-外国、香港、澳门、台湾的投资。 筹资方式:(1)吸收直接投资 (2)发行股票

(3)短期或长期借款

(4)商业信用-购销活动中的应付和未付款项; (5)发行债券 (6)融资租赁 其中:前两种称为主权资本筹资,后四种称为债务资本筹资或负债筹资。 3.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内容

财务分析的基础: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或盈利能力以及综合财务分析等。

第七章 企业财务管理

名词解释:

1.财务: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包含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两方面。

管理学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管理学复习重点

《城市管理学》复习重点

现代管理学复习重点

管理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学重点

管理学重点

管理学重点

管理学重点

管理学重点

企业管理学复习重点6版
《企业管理学复习重点6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