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0-03-03 21:42: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话题成就大文章

一、指导思想。

文由心生,作文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需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刺激.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而浓厚的兴趣.正是作文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的源泉。但现在的孩子普遍怕作文,一提到作文,脑子里立刻蹦出这样一类词语:难、苦恼、害怕等等。究其原因,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规矩多多,要求多多,条条框框多多造成的,学生始终在一种紧张、严肃的氛围中学习写作,在十分痛苦中熬出一篇篇符合老师要求和规范的作文来。如此写作,怎么不与“苦恼,”“害怕”联系起来?作文教学并非是一件苦不堪言的差事,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它就是一件轻松而愉快的工作了。

二、参加人员。

兴庆区第五小学全体语文教师。

三、具体流程。

导语: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规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能文字顺从地表达内心呢?请各位老师结合本年段学生学情、写话、作文的不同要求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做法。

分年段交流:

1、低年级交流,形成经验,多媒体展出。(游戏、故事等)

2、中年级同上。(巧用评价、观察体验生活等)

3、高年级同上。(社会热点、校园动态等)

总结: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明确了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必备的一点,就是要注意帮助他们明确作文的目的,激发他们的内动力,变作文成为他们迫切需要的人际交往手段。这样,作文训练就同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了,同他们的社会交际活动直接相关了,成为学生乐于做的事情了。相信只要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让学生“乐说、善写”便不再是一件难事。

1、设计导入力求新,激趣。“情不动,故辞不发。 ”学生面对作文往往苦思冥想,觉得无

从下笔,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所写事物还处于陌生状,没有情感,没有写作的冲动,尤其没有情感的冲动,自然难以下笔。写作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导入,唤起学生对所写事物的认知、情感,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为了写好《我的老师》这篇课文,我带来了小时侯和老师的一张合影,通过投影让学生欣赏,这时学生一个个盯着照片,好奇地欣赏着,并窃窃私语,争着猜测照片上的人是谁?这时,我打开音乐,满怀深情地说道: “同学们,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张普通的照片,每当空闲时,我都会端详这张照片,不自禁地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小学老师,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照片上的中年妇女。 ”这时,只听到学生不断地发出惊讶声,稍停片刻,我接着说道: “同学们,我的小学生活已过去了很多年,但照片上这位老师却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下面请同学们听这样一个故事 -----”这时台下鸦雀无声,学生屏息凝听,讲完后,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自发地响起,我有些许感动,没有想到这一创新设计会带来如此效应,接着我要求学生回忆并说出生活中印象最深的老师,只见学生托腮沉思,满面春风,继而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这样的导入 “动之以情 ”,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使之迸发出真实的情怀。

2、运用多媒体力求新,激趣。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课堂,它有声有色,形象直观,可化静为动。在作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再现生活情景,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写作兴趣,在兴趣中促使学生投入观察。鲁迅先生说过: “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可见,观察也是何等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写课间的某个活动时,我事前没有通知学生,在学生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摄下学生活动的几个场面,如:跳绳、打羽毛球、踢毽子、爬杠等,拍的时候有意捕捉学生活动时的细节,如动作、神情、语言以及围观者的种种表现。上课时,我先慢放画面,而后放大某个重要的特写镜头,并适时地让画面定格,这样的慢放、放大特写、定格都是为了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趣味观察;再提出相应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语言思维的积极性。这时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热情四射,看完后,要求学生完成习作,很快,一幅幅扣人心弦的比赛场面跃然纸上。

3、体验生活力求新,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而如果学生如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就会腹中空空,脑中空洞,无写作之本。陆游说: “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这诗外的功夫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和认识。因此,我们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如指导写秋景的文章,我带领学生走出了校园,置身于自然,学生心情荡漾,在秋景中漫步,畅游。他们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扫视辽阔大地上的金黄稻穗、爆裂的豆角;倾听潺潺水流轻柔的流淌声、收割机的轰鸣声;再俯视脚下那飘落的、静静沉睡的片片黄叶,饶有兴致地拾起,玩弄,细赏,想秋天的景,秋天的人,定在学生心灵深处放飞,化为语言文字的也应是真话、实话、心里话了。

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之反映。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味生活,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4、实践活动力求新,激趣。

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又是孩子们生活成长的摇篮,更重要的是在实

践活动中学生玩的天性得以暴露,进而玩中实践,实践中体会,体会中感悟。冰心老人说 :”专心地学习,痛快地玩。 ”因此,我认为实践活动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束缚,让他们自由展露,驰骋思维,挥洒情感,真实行为,只要目的达到即可。如在指导学生写某个比赛的作文时,我在课堂上举行了扳手腕比赛,学生情绪高涨,个个跃跃欲试,扳手腕的同学大显身手,尽情拼搏,双方双脚死死抵着地面,小脸憋得通红,你来我往,不分胜负,周围同学挥舞手臂,呐喊助威,这情,这景,这活生生的画面是生活的写照,也是写作的活水源泉,这时实践活动也成了一种写作需要,写作乐趣,一切有血有肉的文字得以生动再现。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内动力,是习作的支点,其实也只有当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写作。

二三年级作文教学才正式起步,是小学生从口头语言转而发展成书面语言的一个关键环节。学生进入写话的起步阶段,需要用书面语言来规范语言文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从说到写又是一个跨越,就像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时不时还要摔跤。因此,我们也应该像对待刚学步的孩子那样,看待他们最初的作文,用鼓励的、欣赏的、宽容的目光,培养其写话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