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发布时间:2020-03-03 03:47: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的施行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给教师带来了许多难题也给了教师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应对新课改带来的挑战,我们这些即将走上教学岗位的师范生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因为有这些挑战的存在而畏惧新课改或对新课改单纯地持批评的态度,而需要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正视挑战,结合自身实际找到突破点,进而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牢牢把握住这个自身发展与才能展示的机遇。

1.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中面临的挑战

应试教育中,分数决定命运。为了这冰冷的数字,学生付出的是成长的艰辛来茫然,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传递的知识知识框架,教师热情早已泯灭,但竞争残酷,尽管枯燥,单调反复,毫无创意,谁又能敢冒险做出改变呢?没有教师愿意做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着,很多教师都想在学生心灵播下热爱生活与探索、追求科学的种子,但在高考这个指挥棒下,这样的努力也只是微乎其微。时代需要一场变革来打破应试教育中这样尴尬的境地。

任何教育理念若注重以学生为本,那无疑就更接近教育本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统一指向了人的发展。这三个目标交融互进,没有一个脱离学生发展这个总体目标。我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因新课程教育理念变革所带来教师在适应教育理念所面临的挑战的认识: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过去应试教育中,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新课改中,学生仍需要听和练,但在听、练的过程中要求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师生互动”。在新的学习方式下,教师需重新在课堂内外给自己定位,并结合相应的教学材料给学生以引导,让学生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研究来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2新课程重视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我在这里将新旧教材中有关原电池的内容做比较。旧教材中只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介绍了原电池构成——自动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两个活动性有差异的金属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然而,铜-锌原电池只是原电池中的一个特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条件与当前我们所用的电池所需的条件还是有差异的。新教材中,就结合了我们生活实际,为学生指引了电池发现发展的时间顺序变来探究电池本质,通过研究一个个特殊的电池构成,将原电池的构成做了修正为:电极反应的物质、在不同区域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闭合回路,这样的结论适用性更广,更为一般化,还原了原电池的原貌。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认识和启发、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若不抛开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旧有观点,利用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入更新的教学方法,这些只是空谈。

1.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新课程更加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探究精神贯穿与教学始终,令学生深入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新课程注重知识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结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也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带领学生在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游览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欣赏科学的魅力、体会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将学习活动深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以受过教育的人的视角理性、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要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将学过的知识用来更好地服务生活,帮助他人,用创新精神太开拓生或新的维度„„这所有目标的实现都是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为前提的。

新课改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变,尤其是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后教师的主导地位更是不能丢。因为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少、社会经验少、学习方法欠佳、自学能力弱,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骄傲是及时的点播与指导,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那些突发性问题。可以说,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即让新课程在施行上能让学生更全面、在某一方面更深入发展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教师及时转变观念。新课改后,教师的角色更加多样化,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等等。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有效实现角色定位,尽快走进新课程。 2.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挑战

2.1教师在知识掌握与处理上面临的挑战 从新课改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在对学生知识方面的要求也不是过去应试教育要求的那样只会做题而已。教师教学若单纯地拘泥于书本上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机械地传授给学生,是很难让学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并达到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教师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更何况,现在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获得信息的速度也更加快捷,有些知识的获得,学生与教师获得信息只有快慢之分。教师若想将知识更加系统、生动、深刻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只能加强自己专业知识修养,达到融会贯通。

教师是学科发展的主人。并且中学教师在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大使命中占据重要的环节。在知识的掌握上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都要有清晰地了解。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加迅速,教师也应不断学习本学科知识,增强对学科的关注度, 不要让自己与学科发展脱离。让自己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更富时代特征,这不仅反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与国家、社会对人才要求紧密相连。

在知识的处理上,教师应具备提取信息的能力,能从众多信息中找到教育重点以及将社会和生活中现象链接到本学科知识教育的能力,将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生活中处理问题的一些能力。教师也应需要更加注重知识的衔接,将知识形成体系,以及新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才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2.2课时的规划与利用 变革需经过时间的检验,而新课改后课时的规划与利用是新教师在实践上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下面是我对课时的规划与利用两个方面的分析。

2.1.1课时合理规划

相比课改前的教学新课改对学生的发展要求也更高,更多元。新课程的教学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传递了。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对学生的要求大大提高,并希望给学生的一生带来深远影响。尽管内容的数量与过去差不多,但多元的目标必然需要多元的教学形势;与此同时,课时的数量却没有增多。课时的规划成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可避免地问题:如何在与过去相同的课时数进行更多元形势的教学,是教师在合理规划课程上普遍要面临的挑战。

每节课的内容不同,目标偏重有所差异,课时分配上孰轻孰重是教师必然要考虑的问题,况且现在很多中小学有很好的教学条件有限,资源还不是很丰富,在课时规划上需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

2.1.2课时的有效利用

教学课时虽然已从总体上规划好了,教学目标即每个学生更好发展的实现离不开每一环节的质量保证,即每节课的高效利用。这样的高效利用包括:

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得到他们应有的发展,在这方面,教师除了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素养,过硬的教学技能外还需要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深入了解作保证。 各个环节的环环紧扣,及教师教学应注重课程间的紧密联系,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课前应确认好学生的发展基础,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不能脱节。

以上只是我更具自己所见所列出的新课改下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和我的认识。然而,我还未真正走进新课改的课堂,相信,还有许多问题和困难我没有发现。尽管如此,我不会畏惧,我将继续学习、探索并积极参加相关实践,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为走进新课程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涂运芳。转变教学观念,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改之前的思考。物理教学探讨。第28卷总第400期

2.敬文彬,黄青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素质构建漫谈。教育时空

3.张爱平,李婷婷。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读与写杂志。2009年3月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新课改下 教师面临的挑战

班 级:09级化学4班

姓 名:简怡芸

学 号:40907223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师

新课改下教师如何备课

新课改下教师更需要什么

中国公共卫生的成就及其面临的挑战(下)

集邮面临的挑战

成本会计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改下教师面临的挑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