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集聚区实施方案[推荐]

发布时间:2020-03-04 01:07: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篇1: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方案

旅游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方案

中共栾川县委党校 张丁一

一、机构功能与定位

栾川县旅游产业集聚区是依托栾川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商品研发销售,旅游企业生产观光,旅游服务设施配备等相关产业进行整合,融入资本、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导入外部经济势能,从而形成一个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经济综合体。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经济高效,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的区域经济体。

而旅游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扮演了“管理者+服务者”的双重角色,作为政府利益和市民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必须兼有宏观调控“管理”和微观协调“服务”的双重职能。处理各种矛盾,平衡多边利益,保证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整体思路

“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管理者对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也必须有一个提纲挈领的整体规划。

旅游产业集聚区要发挥集聚优势,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产品的生产成本比其他地方低;生产应达到一定的规模,使产品不仅能满足自身而且能大量外销,满足其他地区需要;产品的运销合理,应是商品的成本加上运到消费地的运费,仍然低于消费地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 对此,管理者应该理清制约集聚区发展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一时的积累,生态环境是万 世的财富。生态环境脆弱性,生态恢复的长期性决定了违背自然规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发展。

“中国最美丽小城”、“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一连串荣誉的背后,既是对栾川得天独厚旅游资源的赞誉,也是栾川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肯定。同时,旅游产业集聚区以展示栾川秀美,做强栾川旅游,提升栾川经济为目的,更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换取一时发展。

因此,旅游产业集聚区必须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严格执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实施产业规划,切不可舍本逐末,遗恨万年。

(二)、正确判断生产需要与建设规模的关系

旅游产业集聚区应以市场为主导,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根据需求结构确定生产结构,根据生产结构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避免不按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产业集聚区前期工作应引导企业在注重生产要素投入同时 做长产业链条,实现外延式增长,建设规模与市场需求相适配时,应引导企业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实现内涵式增长,以保证在市场竞争中始终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 正确看待旅游服务与产业主导的关系 旅游产业集聚区是融合了旅游商品研发销售,旅游企业生产观 光,旅游服务设施配备等多种功能的经济体,就应该是做大栾川旅游的一个配套机构,服务机构。 窃以为,旅游产业集聚区应该建设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换乘中心,所有到县城周边景区旅游的游客必须在旅游产业集聚区,由换乘中心统一发送至各个景区,既缓解了客流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还能避免游客因不熟悉的路况出安全事故,还能够促进栾川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产品销售业的发展,达到多赢效果。 那么,旅游产业集聚区就必将成为栾川旅游的一扇窗口,一张名片,如果把栾川各景区的特色景观按照一定的比例(世博园的方式)在旅游产业园区再现,就等于每个景点在集聚区为游客打开了一扇窗,既展示了栾川形式多样的旅游种类,又能吸引游客自由选择旅游目的地,更深入地了解栾川,阅读栾川。 所以,旅游产业集聚区,应打造成栾川旅游的一张名片,既具有旅游服务接待功能,

又兼具旅游展示推介功能,成为栾川旅游的龙头。

(四)、正确引导产业集聚与周边辐射的关系 旅游产业集聚区既是资本、信息、技术、经营管理等生产要素的 集聚区,也是公共服务、行政办公的中心区;既是栾川县旅游资源的集聚区,也是全省乃至全国旅游产品加工的吸纳区;既是辖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区,也是外来剩余劳动力的接收区;既是城乡物资的交流区,也是农副产品增值的实现区。

集聚区达到一定规模后,能够发挥其自身纽带的作用,产生向周边辐射的效果。做长产业链,充分掘上下游产业,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明确社会分工,利用区位优势,打造专业种植村、养殖村等。从而利用其辐射功能带动相关产业各个环节,乃至周边地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三、目标规划 (一)、近期目标 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前期配套设施筹备与布置,为项目落地做准 备。

1、按照“集中安置、身份转换、生活稳定、群众满意”的原则, 完成拆迁、征地协调工作,同步推进安居工程安置拆迁人员。 拆迁将使很多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拆迁遇到阻碍,既有中国农民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更多的是在失去土地后对拆迁后生活无依靠的担忧,解决迁移人口的后顾之忧,必须为他们找到有发展前途,长期可行的生产及生活出路,使其生活水平,经济收入略高于移出前,这也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措施:在拆迁补偿基础上,协调部分身体素质、技能素养、劳动 态度达到上岗标准拆迁人员到企业务工,联合劳动人事局、职业中专等相关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从而使更多的拆迁人员能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保证社会稳定。

2、协调有关部门推进交通、电网、通信、供水、排污、河堤加固、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3、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土地、环评、规划、用工等项目落地前的准备工作。

4、制定科学的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的环保标准、安全标准、能耗水耗标准和产品技术、质量标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关联企业进行招商接触。

5、协调税务、公安、国土资源、工商、电业、自来水等单位设置派出机构,搭建社区服务平台。

(二)、中期目标 按照“签约工程抓开工,开工项目抓生产,投产项目抓技改”的要求,招商引资任务,制定项目落地时间表,督促项目落地,正常运转,经济效益显现。

1、加快园区建设,重点推进旅游研发中心项目、旅游公寓项目、星级旅游酒店项目和汽车站(换乘中心)项目建设,完善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保证集聚区内基础生活服务得以实现。

2、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按照据点式布局,吸收符合标准的旅游产品加工企业入驻。为企业入驻做好服务,以期能顺利投入运营,利用其影响力,吸引下游企业或关联企业顺利入驻,从而做大做强产业链条,达到“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的目的。

3、帮助地方旅游企业深入发掘地方旅游特色产品,并进行商标注册、原产地申报,选择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具有不可复制性的旅游产品做成拳头产品,争取做到名优标准,扩大影响力,并利用品牌效

应,推出系列产品,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

4、吸引高科技研发人才和先进管理团队,并使先进经验、科研成果能顺利服务生产,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持续支撑,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引导企业开展旅游产品加工观光游,实现产销展一体推进,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进行旅游包装,从生产环节就能见到旅游效益;打造以山水游为主导,溶洞游、滑雪游、红色游等多种旅游文化相化相生的旅游文化创意园。

6、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为集聚区良性发展、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三)、长期目标 坚持“重在提升,重在持续、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原则,保证产业集聚区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栾川各项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1、重点关注产业链条上薄弱环节和瓶颈环节,即引起产业结构优化的产业和部门,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完善突破,保证旅游产业链条连贯畅通,产业发展持续给力。

2、通过依法管理,保证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实现权责利的统一,经济责任之间形成强有力促进与制约。

3、深化三个联合,即:原料产地与加工企业联合;生产企业与学校、科研单位联合;生产和流通联合。并引导

企业由物资联合协作向生产和科研联合协作快速过度。

4、按照“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原则,避免出现产业趋同化,避免出现规模扩大盲目化,避免出现产业比例失调,保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5、维护公共利益,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各类投资行为,企业间能“扬长避短,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6、开拓眼界,互通有无,不固步自封,墨守陈规。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向兄弟产业区学习,争取在各类考评中走在前列。

7、通过长年努力,把栾川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成一个“支撑产业突出,功能定位准确,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度假、观光、商务、公务统筹兼顾的不可复制的国内一流的旅游产业集聚区。 篇2:加快鲁山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实施方案

鲁山县产业集聚区整改方案

根据省发改委5月23日调研总结会议的精神,针对我县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深入分析,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如下改进方案: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主导产业发展质量

针对已入驻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等现状,立足现实,优化升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主导产业质量。

1、明确主导产业。围绕一主(新型建材)二辅(轻纺、旅游产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依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招大引强,实行针对性招商,集中引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的大项目、招大引强。

2、建立招商队伍。县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招商局、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工商联、旅游局、农业局、文化局、工商局等10个单位,每个单位成立一个招商小分队,人数2—5人。队长由派出单位1名科级干部担任,工作期限暂定一年,长期在外招商。

3、明确招商目标。全年计划围绕主导产业落实招商引资项目10个以上,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其中,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招商局、产业集聚区管委会5个单位,每个单

位引进资金15亿元以上,工商联、旅游局、工商局、农业局、文化局5个单位,每个单位引进资金5亿元以上。

4、明确招商对象。结合各单位工作性质,进一步明确招商对象。

旅游局、文化局重点面向旅游商品加工和文化产业;

农业局重点面向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业;

工信局、招商局重点面向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加工产业; 商务局、工商局、工商联重点面向纺织服装产业;

发改委、产业集聚区重点面向新型建材加工产业;

同时明确各责任单位以分工项目的产业链为主,也可兼顾其它项目。

5、明确招商政策。制定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招商小分队管理办法,明确具体奖惩意见,印制招商宣传折页,对招商队员招商知识及技能进行集体培训。

6、明确经费保障。县财政局每月定期为招商小分队所在单位拨付3000-5000元经费,不足部分规定单位另筹,以确保经费到位。

7、健全推进机制。县产业集聚区招商选资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各招商小分队日常工作的调度、管理、协调工作,并及时掌握招商动态,做好统计和跟进工作。各派出单位一把手每周产业集聚区周例会上汇报招商结果,各小分队每月定期用外地座机向县产业集聚区招商科汇报当月工作情况。县委、县政府每2个月定期听取各招商单位工作汇报,督促进度,年终对全年招商引资情况进行总评,兑现奖惩。

二、完善相关机制,强力突破区中村改造及新型社区建设制约瓶颈

为加快建设步伐,率先采取制定建设方案、成立机构、落实编制、完善相关机制等举措强力推进:

1、制定方案、成立机构。针对我县产业集聚区新型社区建设问题,我县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县制定了鲁山县产业聚集区整体推进城乡一体新型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新型社区建设指挥部和产业集聚区新型社区建设办公室,并批复10名编制,成立专门常设工作机构,准备开建汇源、露峰、辛集和北部四个新型社区。一期建设汇源社区和露峰社区两个示范社区,涉及7个行政村,可安置24896人,置换建设用地1300亩;二期建设辛集和北部两个社区可安置28824人,可置换建设用地6000亩。

2、确定建设模式,积极推进。按照统一规划,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要求。依据统筹规划、一次到位、适度超前的原则,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共建共赢、持续发展的新路子。通过招商谈判,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建成后移交政府管理。

3、制定具体实施步骤抓落实。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摸底调查、宣传发动、选址、招商阶段(6月15日—7月10日)。二是招商谈判、制定方案阶段(7月11日—8月30日)。三是签订协议、规划设计、新区开建阶段(9月1日—10月20日)。四是实施搬迁阶段。

4、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成效。首先成立县级领导干

部牵头,社区所在地党政一把手和相关县直单位参加的汇源社区和露峰社区2个新型社区建设分指挥部,负责新型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顺利推进。

二o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篇3: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

豫政办 〔2010〕38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四月十日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程2010年工作方案

为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10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以深化规划、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落实政策为抓手,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形成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高潮,使产业集聚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引领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2010年力争全省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40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1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形成2个主营业务收入

超500亿元、5个主营业务收入300—500亿元、1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00—300亿元、2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00—2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整体竞争能力明显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环保设施、标准化厂房和服务设施建设,完成近期规划建设区内与产业发展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000亿元。

——集聚发展能力。主导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配套能力进一步增强,建设一批龙头企业项目,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融资平台建设。融资和担保体系基本建立,融资能力明显增强,力争每个产业集聚区融资平台融资规模超过3亿元。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专项规划。优先抓好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规划和近期规划建设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4月15日前完成近期开发建设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和生产区、生活区、商务区等功能区专项空间设计工作,5月完成全省产业集聚区电网建设规划,上半年完成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及景观系统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二)加快推进项目建设。1.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把起步区和近期规划建设区作为优先开发区域,率先完成道路、

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区外设施的互通对接。在全省产业集聚区结合迁村并点,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加快多层标准厂房、商务办公用房、职工公寓、公共食堂等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将产业集聚区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和廉租住房项目优先纳入争取国家资金和政策支持范围。

(三)加强平台建设。1.强化融资平台建设。加大国有资产整合力度,充分利用省财政奖励补助资金和省、市、县税收返还资金,对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注入增资,积极引进国内外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等战略投资者,增强产业集聚区融资平台资本实力,力争2010年每个融资平台的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加强银企合作,扩大融资规模,力争所有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签订授信协议。支持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2.强化信用担保平台建设。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吸收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资本,成立一批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发挥省中小企业担保集团作用,为集聚区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增信服务,提高其融资担保能力。加强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开发适合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融资担保产品。加快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力争每个产业集聚区成立2家以上小额贷款公司。3.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特色主导产业定位,重点建设土地整理、技术研发、检验检测、信息网络、交易市场、职业培训、环保监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和质检站。支持建设劳动力技能培训、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研修平台。实现产业集聚区固定网、移动网和互联网全覆盖,

开展数字化产业集聚区试点。建设环保监测服务平台,建成产业集聚区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系统。

(四)健全组织机构。4月制定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进行体制创新,规范完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职能。各地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模式,上半年建立健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及其内设机构,确保机构、职能、人员到位,形成精简、统

一、高效的工作机制。(五)开展升级竞赛。4月完成专业园区备案,制定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和功能标准;研究制定产业集聚区考核和综合评价意见,经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审核后公布。

三、组织实施 (一)切实落实各项政策。省有关部门和省辖市、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制定的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并根据各自职能,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

(二)加强配合联动。省有关部门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加强协调配合,协同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建立定期通报制度。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对省有关部门和省辖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定期通报。 篇4: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实施方案编制指导目录

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实施方案编制指导目录

第一章 总则

(一)实施目的

(二)方案概况

(三)编制依据

第二章 集聚区现状

(一) 现状位置及面积

(二)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

(三)产业发展情况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情况

第三章 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的优势和条件

(一)实施背景及必要性

(二)申报优势及条件

第四章 集聚区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二)规划区域及面积

(三)发展目标

(四)发展定位及产业发展方向

(五)功能布局

(六)其他情况

第五章 集聚区企业及项目情况

(一)主要企业及拟入园企业情况

(二)集聚区建设总体情况

(三)重点建设项目情况

第六章 政策支持及保障措施

(一)政策支持情况

(二)保障措施 篇5:永城市产业集聚区2013年工作方案

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建设2013年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推动我市产业集聚区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13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集聚区转移”的目标,强力搞好六大建设(基础建设、项目建设、社区建设、平台建设、环境建设、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建设水平、提升基础功能、提升整体形象、提升项目质量,抢抓机遇、集中力量,克难攻坚、全力奋战,形成集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共同建设产业集聚区的局面,使产业集聚区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引领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建成全省一流的示范集聚区。

二、主要目标 2013年,我市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20亿元,实现税收12亿元。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5个,3亿元以上的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20个,新增就业人员6000人。

三、重点任务

(一)按照集群集约的要求,抓好项目建设

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好、关联度最高”的要求,围绕“四个注重”(即注重工业项目、注重主导产业、注重产业集聚、注重招大引强),结合我市实际,切实加强招大引强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加快项目建设,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千方百计推动煤化工、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面粉食品加工和钢铁铸件五大产业集群更好更快发展。同时,按照洽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设、建设项目抓投产的思路,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

1、洽谈项目抓签约。对于正在洽谈的衡山集团二氧化碳收集利用项目、张氏新材料公司年产5万吨磷酸三辛酯项目、华星集团农业产业化种植及产业链加工园区项目、蒙哥马利电梯生产基地项目、鑫麦园年产5000万包鲜湿面及30万吨营养专用粉项目等意向项目,采取人盯人的战术,加强沟通衔接,力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2、签约项目抓落地。建立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每个签约项目确定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牵头,一个单位具体服务,一名副科级干部为项目联络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全程式”服务,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同时,对于已经签约的重点项目,排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节点、开工时限、完成投资等目标,督促各个时间节点进度情况,千方百计促进项目早落地、快落地。力争科信电缆、博得实业两

个十亿元以上项目2013年4月完成一期厂房建设,2013年6月底前投产。

3、落地项目抓进度。把亿元以上落地项目全部纳入市重点项目管理,优先提供土地、环境容量等指标,力争迅速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项目联络人制度,实行倒逼机制,倒排工期,制定项目进度管理台账,督促项目加快建设进度,确保龙宇国贸仓储及保温材料项目、鹏达燃料项目、国龙矿建扩建项目、结晶器铜管项目、陆霸汽车、鑫祥丰、汇丰等在建项目按期建成投产。

4、在建项目抓投产。对于40万吨醋酸项目、20万吨乙二醇项目、预脱盐水项目、正宇矿用支护产品项目、佰力通矿山机电设备生产项目、华源液压坑道钻机项目和恒达服饰项目等在建项目,明确时限,加快推进,加强督导,用心服务,积极协调,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达效。

(二)按照超前超常的要求,抓好基础建设

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产城融合水平、提高承载支撑能力”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提高产业支撑和人口集聚能力。

1、按照“七通一平”的要求,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道路建设。以打通出省通道、完善道路网络、提升互联互通能力为重点,加快产业集聚区道路与区外道路的互通对

接。2013年8月底前,完成南外环路、南内环路、东环路、建材路等4条道路的建设任务。二是桥梁建设。2013年12月底前,建成中原路沱河大桥。三是电力建设。以输变电站工程和输变线路建设为重点,满足集聚区企业用电需求。产业集聚区22万kv变电站确保12月底前建成。四是供热、供水、供气设施建设。已建成道路供热、供水、供气管网2013年6月底前建设到位,新建道路供热、供水、供气管网与道路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建设。五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铝精深加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确保12月底前建成。六是弱电管网建设。已建成道路弱电管网入地2013年6月底前完成,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到位。七是绿化亮化建设。2013年3月底以前全面完成集聚区已建道路的绿化和路灯安装工作,新建道路绿化和路灯安装工作同步进行。

2、按照“宜居宜业”的要求,搞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综合服务中心和职工公寓建设进度,力争2013年12月底前投入使用。汽车站、医院等生活配套项目2013年2月底前启动建设。新建第九小学、一所高中和三个幼儿园,满足集聚区内群众及入驻企业职工子女教育需求。

3、按照“集约节约”的要求,搞好标准厂房建设。新建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作为中小企业孵化基地。

(三)按照全程全面的要求,抓好平台建设

以破解瓶颈制约,提供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服务为目标,

重点加强投融资平台、信用担保平台、土地收储平台、质量检测平台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1、融资担保平台。注入1000万资本金,增强金城发展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实力。加强与各商业银行沟通协调,争取贷款授信额度。年内,完成2亿元的融资任务。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切实解决企业建设发展融资难问题。

2、土地整理平台。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年内,确保完成5000亩的新增耕地指标和用地指标。

3、质量检测平台。重点推动建设省级以上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促进提升产品质量,使产业集聚区质量检测能力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年内确保省级煤矿机械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投入使用。

4、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育自主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发展创新型集聚区。完善吸引科技人才的优惠政策,促进各类人才向集聚区流动。

5、职业培训平台。支持企业培训中心、就业训练中心建设,搞好与永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姻”,培训高水平技术工人。

(四)按照宜居宜业的要求,抓好社区建设

以推动产城互动发展、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按照建设新型社区要求,加快推进集聚区内村庄整合。

产业集聚区

产业集聚区

固始县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

产业集聚区工作计划

产业集聚区简介

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

产业集聚区 演讲稿

集聚区基本情况汇报

产业集聚区建议

产业集聚区工作总结

集聚区实施方案[推荐]
《集聚区实施方案[推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