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发布时间:2020-03-02 22:40: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

——推进地方学区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 课 教 师

完成日期

推进地方学区建设 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摘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并且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县内绝大多数居民为少数民族。也正因如此,这里的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整个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文化教育事业问题。因为地处农村又加上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教育问题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教育结构不合理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日渐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针对上述问题,围场县教育部门进行了客观和理性的总结和分析,找到了良好的解决办法。通过学区建设、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学区建设的发展战略等方法使问题得以解决

关键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学区建设、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围场教育发展的困境与问题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兼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因清代曾设“木兰围场”而得名。全县总面积9219.1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1993年划归承德市,现辖37个乡镇,312个行政村,总人口52.5万。其特点是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贫困人口较多。

2001年前,该县共有小学316所,村以下教学点140个,在校生平均数为104人,其中百人规模以下的小学有113所。初中49所,在校生平均数为529人,其中不足300人的学校有15所,有7个乡镇开办了三所初中。这种分散的学校建制使多数学校办学条件差、管理水平低、教学质量落后,低水平、低效率、低评价现象在多数乡镇普遍存在,使得基础教育向两极延伸的任务更加艰巨,严重影响了围场县教育的整体发展。

随着全县义务教育适龄人口总数的逐年减少,教育结构不合理和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日渐突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人们不断提高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择校生、借读生大量出现,有些家长为了追求优质教育,不惜花高价让孩子到离家较远的私立学校就读。这种状况增加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削弱了乡镇办学的积极性,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的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围场县教育部门进行了客观和理性的总结和分析,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客观原因来说,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校点布局分散,教育投入不足;从主观原因来说,是由于办学思想、发展观念僵化;从方法上来说,是由于重视“点”的达标提高而忽视“面”的协调发展,强调普及而忽视提高,恪守就近入学但措施乏力;从管理体制上来说,是由于过分强调“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从而凸显了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造成县域的教育结构和资源分配不合理及教育机会不均等,严重束缚了县域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

在经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之后,围场县教育行政部门从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入手,在加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提出和实施了“学区建设”的改革措施,结合学校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学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为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与人们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矛盾,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真正实现教育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的目标,围场县在2003年明确提出“区域内集约办学”的思想,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全面调整。同时,为了加强领导和实施的力度,成立以县长为组长、主管县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其具体思路是:从2003年开始,利用五年时间,在全县建成9个“办学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教育优质化、服务社会化”的具有综合教育功能的学区,形成覆盖全县的教育网络,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县域经济的发展、学校规模及辐射范围的实际情况,对全县的学校布局进行整体规划,按照资源集中、发展优先的原则,划分为9个学区。同时制定学区建设的目标,明确学区的职能,确立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区的领导和管理方式。

学区建设的目标是:逐步撤并百人以下的小学和单、双轨制初中,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教育,到2005年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到2007年全县学校数量实现小学100所,初中20所,高中3所,形成村办学前、村村联办小学、乡乡联办初中、高中集中县城的“123”格局,到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把创办一

批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学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县域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1.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学区建设的发展战略

“普九”攻坚及“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使农村每一所学校都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寄托着他们对教育发展的殷切希望。因此单就学校的撤并而言,必然会触及各个方面的利益和感情,不仅工作阻力大,而且容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针对这种情况,县政府首先统一乡镇长及教育内部人员的认识,组织他们到内蒙古多伦县考察学习其寄宿制学校的做法和经验。随后,在部分乡镇进行学校撤并和学区建设的试点。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集约办学”在全社会达成共识:随着国家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明确,“费改税”政策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深入实施,改革中小学办学体制,发展学前三年教育,不仅能使农村孩子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还能解放劳动力,使自己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致富劳动中去。实践证明,学区建设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

2.突出重点,依靠项目拉动“三十工程”

首先是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实施“三十工程”,拉动布局调整,实现办学标准化。“三十工程”是围场县在学区建设过程中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即:利用3—5年时间,在全县建成10所千人左右规模的初中、10所过渡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农村寄宿制小学。“三十工程”完成后,在示范性初中就读的学生将达到全县适龄人数的70%以上,以此来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对列入“三十工程”的学校,政府实行统筹规划,重点督查,重点投入。几年来,围场县利用国家危改和寄宿制学校补助资金重点投入了十多所千人左右规模以上初中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先后建成教学楼、科技楼、综合楼、宿舍楼12座,总建筑面积达到27,244平方米,建成多媒体教室9个、语音室9个,使之基本达到示范学校标准。在农村建成了一批规模、条件达到县城国办小学标准的学校。目前,“三十工程”已建设完成千人左右规模的初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农村寄宿制小学7所。

3.多元投入,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围场县委、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抓住机遇,多措并举,争取国家和省、市的支持,从多个方面筹措资金,加快教育发展。首先是县财政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2002—2004年,县政府共投入资金653万元,为学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二是乡镇政府、村委会通过变卖闲置资产、山林等增加教育投入。三是加强外联,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2003—2004年,共引进市外资金1730.1万元,

其中有危改、寄宿制学校项目,也有逸夫、希望工程。四是先期上设备,后期分批付款。五是开源节流、自力更生。一些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造血功能,一方面通过勤工俭学扩大资金来源,一方面在学校日常开支中精打细算,杜绝不必要的开支,节省办公经费用于学校硬件建设。

三、农村学区建设的实际效果评估

围场县农村学区建设作为统筹县域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且是对区域集中教育资源、高效办学的一种有效探索。

1.缩小区域差别,实现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农村学区建设不仅缩短了围场县的贫困乡镇与发达乡镇及县城之间教育的差距,也实现了在高起点上办农村教育,使县域教育得到协调均衡发展。通过学区建设,使县域内的教育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无论是教学设备、条件,还是师资配备,都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提升了县域教育的总体水平。

2.以规模促效益,提高教育质量

农村学区建成后,学校数量减少,有限的教育投入相对集中,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显示出较强的自我发展实力。全县中小学全部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农村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全部开设英语课。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设施的完善,使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学生家长不再盲目到县城择校,学生的稳定性提高。这既满足了广大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也使教育机会均等不再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逐步加以落实,干部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农村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3.优化教师人力资源配置

农村学区建设符合贫困地区和“穷县办大教育”的实际。通过合理调整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使教育的战线缩短,行政管理人员减少,专任教师增加,不仅解决了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英语既高中扩轨增班所需的师资和音体美专任教师,还调剂解决了学前教师310名,三年内共减少教师编制393人(其中辞职分流209人)。这一期间,仅补充新毕业生95人。仅此一项,年节约人员开支80多万元,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优化。

4.实现县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

农村学区建设实现了县域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寄宿制学校的开办奠定了基础,同时,学区内各级各类学校也把教育有效地向社会、家庭延伸,为当地的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以及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教育质量的提高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寄宿制学校的不断推进,不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

境,也规范了他们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父母、家庭乃至整个自然村,促进了农村良好行为习惯和风气的形成

四、参考文献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著述综目》、《中国少数民族文献学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特别感谢 大力支持,以及

五、致谢引导和帮助。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与困境

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公安县文化事业发展现状

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保障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于奉节县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
《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状和困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