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模具设计与中国制造2025

发布时间:2020-03-04 00:22: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题 目 学 院专 业 学生姓名

模具设计与中国制造2025

机电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郭智伟 学号 051210707 摘要

模具作为重要的工艺装备,在消费品、电器电子、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产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及塑料零件的90%将由模具完成。我国模具行业近年来均增长速度为21%。今后一段时期,对模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个行业:汽车行业、家用电器行业、电子及通讯行业和建材行业。模具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要比模具自身的价值高几十倍。如汽车行业,目前我国汽车产量超过400万辆,基本车型达到170种,新车型和改装车型将达430种,汽车换型是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1999年7月,国家计委和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当前国家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目录)》,《指南》中列入了电子专用模具、塑料成形新技术与新设备、快速原型制造工艺及成套设备、激光加工技术及成套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例如,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设备,用分层实体堆积等方法,可以将复杂的CAD模型转化为实物,使模具和产品的设计、评价与制造周期大大缩短,企业就能快速抢占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相对应的,不难看出,模具作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和最佳表现平台,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目标下,将成为“工业 4.0”的主流方向之一。 关键词;【注塑机】 【模具加工】 【pro/e建构】 【中国制造2025】

一、工业背景分析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制造业也引来了一个发展的良机,但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然摆脱不了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但就模具设计领域就可见一斑,低端模具方面每年国内大批量的生产,甚至模具厂林立产能过剩造成恶性竞争,而中高端模具方面则完全由国外掌控,国内外模具几十倍的价差令人目瞪口呆。

与此同时,近年来,发达国家们在迎来新一轮技术革新中,仍然将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例如,美国在2012年提出“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又推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德国提出的举世瞩目的“德国工业4.0”;日本提出了“日本制造业白皮书”等等,针对这一大背景,“中国制造2025”在2015年由我国国务院提出,不久之前国务院又公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上近十年来推出了包括0

1、0

2、0

3、04专项在内的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规划,构成了我国振兴制造业的战略与战术部署【1】。

相对应的,不难看出,模具作为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和最佳表现平台,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的目标下,将成为“工业 4.0”的主流方向之一。高档模具这一领域潜力巨大,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是模具生产大国,但由于受制于国际技术壁垒,一直没有成为生产强国。 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金属切削模具产量从2004年的5.1万台增长至2014年的26.09万台,模具产量及产值化率也从2004年的11%、27%提升至2014年的38.7%、61.5%。然而发达国家的模具普及率普遍达到了80%向上,这也意味着我国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时,由于机械行业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而每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约 65%用于购买模具。 第二产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用到模具,例如核电机组、大型化工设备、大型铁路建设、国防 军工行业都需要用到模具。特别是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领域,到2020年,高档模具的装备率将达到80%。目前,我国每年消费的中高档模具数量在5万~6万套,金额在60亿元左右,其中进口量占总量的85%左右【3】。可以说,未来我国模具行业具有相当好的发展潜力、进口替代空间非常巨大。当下,主流的模具其主要特点是集计算机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 和精密加工技术于一体,被应用于汽车、船舶、航天航空及大型自动化生产线。而目前此类高端 模具的主要研发国为美国、日本和德国。

针对高档模具这一领域与2025制造,如上文所说,我们要首先正视自身的模具核心技术缺失,机器人技术更是与国际脱轨多年等事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发奋图强,力争搭上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的顺风车,利用“工业4.0”提出的构想,努力往这一方向靠拢,将互联网+【2】概念引入模具制造领域乃是重中之重。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程度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升集成应用水平,从而扩大市场应用范围【5】;总而言之,中国制造2025与我们每一位青年学生都息息相关,未来正是我们在模具大展身手的时刻。

二、模具工业分析

模具工业是制造业中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技术成果转化的基础,同时本身又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被称为“点铁成金”的“磁力工业” ;美国工业界认为“模具工业是美国工业的基石”;德国则认为是所有工业中的“关键工业” ;日本模具协会也认为“模具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动力” ,同时也是“整个工业发展的秘密”,是“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 。日本模具产业年产值达到13000亿日元,远远超过日本机床总产值9000亿日元。如今,世界模具工业的发展甚至己超过了新兴的电子工业。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冲压模具约占50%,塑料模具约占33%,压铸模具约占6%,其它各类模具约占11%。【6】

塑料模具工业是随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塑料工业是一门新兴工业。自塑料问世后的几十年以来,由于其原料丰富、制作方便和成本低廉,塑料工业发展很快,它在某些方面己取代了多种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水泥、橡胶、皮革、陶瓷、木材和玻璃等,成为各个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材料。

目前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中都广泛地使用着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近几年来由于工程塑料制件的强度和精度等得到很大的提高,因而各种工程塑料零件的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预计今后随着微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汽车的微型化,塑料制件的使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大,塑料工业的生产量也将迅速增长,塑料的应用将覆盖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尤其在国防和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世界的塑料产量已超过有色金属产量的总和。【7】

塑料模具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塑料模具,它主要包括由凹模组合基板、凹模组件和凹模组合卡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腔的凹模,由凸模组合基板、凸模组件、凸模组合卡板、型腔截断组件和侧截组合板组成的具有可变型芯的凸模。模具凸、凹模及辅助成型系统的协调变化。可加工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系列塑件。用塑料模具生产的主要优点是制造简便、材料利用高、生产率高、产品的尺寸规格一致,特别是对大批量生产的机电产品,更能获得价廉物美的经济效果。塑料模具的现代设计与制造和现代塑料工业的发展有极密切的关系。随着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塑料模具工业也随之迅速发展。

在我国,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整体来看,中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需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却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还有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供过于求的趋势。 加入WTO,给塑料模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带来更多的机会。由于中国塑料模具以中低档产品为主,产品价格优势明显,有些甚至只有国外产品价格的1/5~1/3,加入WTO后,国外同类产品对国内冲击不大,而中国中低档模具的出口量则加大;在高精模具方面,加入WTO前本来就主要依靠进口,加入WTO后,不仅为高精尖产品的进口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同时还促使更多外资来中国建厂,带来国外先进的模具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培养中国的专业模具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6年,中国塑料模具总产值约3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约58亿元人民币。根据海关统计资料,2006年中国共进口塑料模具约10亿美元,约合83亿元人民币。由此可以得出,除自产自用外,市场销售方面,2006年中国塑料模具总需求约为313亿元人民币,国产模具总供给约为230亿元人民币,市场满足率为73.5%。进口的塑料模具中,最多的是为汽车配套的各种装饰件模具、为家电配套的各种塑壳模具、为通信及办公设备配套的各种注塑模具、为建材配套的挤塑模具以及为电子工业配套的各种塑封模具等。出口的塑料模具以中低档产品居多。由于中国塑料模具价格较低,在国际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所以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前景很好,近几年出口年均增长50%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8】

2.1 我国模具工业发展和技术现状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全国(未含港、澳、台统计数字,下同)模具生产及进出口发展情况如表

1、表2:

中国模具工业概况

由表可见,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口模具。

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如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天津通信广播公司模具厂等厂家成功地在29~34英寸电视机外壳以及一些厚壁零件的模具上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了C-MOLD气辅软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上海新普雷斯等公司就能为用户提供气辅成型设备及技术。热流道模具开始推广,有的厂采用率达20%以上,一般采用内热式或外热式热流道装置,少数单位采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难度针阀式热流道模具。但总体上热流道的采用率不到10%,与国外的50~80%相比,差距较大。

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系统,如美国EDS的UG II、美国Parametric Technology公司的Pro/Engineer、美国CV公司的CADS

5、英国Deltacam公司的DOCT

5、日本HZS公司的CRADE、以色列公司的Cimatron、美国AC-Tech公司的C-Mold及澳大利亚Moldflow公司的MPA塑模分析软件等等。

从模具钢市场分布格局来看,高档市场这一占主导地位的模具钢市场,迄今为止国内产品的占有率很少,而这一市场将是国内模具业发展的趋势,潜在市场很大。据市场调研,国产模具钢与国外相比,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国产的通用性模具钢H

13、D

2、LD、P20、PMS、SKD61等品种内在质量均能达到美国模具钢通用标准ASTMA681,属国际一般水平。【9】

近年来,国内己较广泛地采用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钢,如:P20, 3Cr2Mo, PMS,SM I、SM II等,对模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直接的重大的影响,但总体使用量仍较少。塑料模标准模架、标准推杆和弹簧等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并且出现了一些国产的商品化的热流道系统元件。但目前我国模具标准化程度和商品化程度一般在30%以下,和国外先进工业国家已达到70%-80%相比,仍有很大差距【10】。技术比较见表1

2.2 我国模具工业存在问题和主要差距

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但设计制造水平总体上落后于德、美、日、法、意等工业发达国家许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总量供不应求

国内模具自配率只有70%左右。其中低档模具供过于求,中高档模具自配率只有50%左右。

② 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均不合理 我国模具生产厂中多数是自产自配的工模具车间(分厂),自产自配比例高达60%左右,而国外模具超过70%属商品模具。专业模具厂大多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形式,而国外大多是“小而专”、“小而精”。国内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模具占总量比例不足30%,而国外在50%以上。2004年,模具进出口之比为3.7:1,进出口相抵后的净进口额达13.2亿美元,为世界模具净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③ 模具产品水平大大低于国际水平,生产周期却高于国际水平

产品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寿命及结构等方面。 ④ 开发能力较差,经济效益欠佳 造成上述差距的原因很多,除了历史上模具作为产品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及多数国有企业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之外,还有下列几个原因:

①国家对模具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

虽然国家已经明确颁布了模具行业的产业政策,但配套政策少,执行力度弱。目前享受模具产品增值税的企业全国只有185家,大多数企业仍旧税负过重。模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设备要缴纳相当数量的税金,影响技术进步,而且民营企业贷款十分困难。

②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投入太少

模具行业是技术、资金、劳动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掌握并且熟练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张。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重视不够,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眼睛盯着创收,导致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致使模具技术发展步伐不大,进展不快。

③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进步较快,已能提供比较成套的高精度加工设备,但与国外装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虽然国内许多企业已引进许多国外先进设备,但总体的装备水平比国外许多企业低很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妥善的解决。

④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程度低,协作能力差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模具专业化水平低,专业分工不细致,商品化程度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0﹪左右,其余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畅,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对模具制造周期有很大影响。【11】

2.3 展望我国模具工业发展的发展方向

在信息社会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快速方面发展,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生产向着专业化、信息化、数字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方面发展;模具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针对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通过进一步搞好模具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创新,抓住我国模具价格较低的竞争优势,大力提高模具的开发效率,增加大型、精密、复杂和长寿命等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的比例,今后我国模具技术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发展方向应该是:

(1)高速、高精、复杂和长寿命模具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例如超精冲压模具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精密塑料和压铸模具制造技术等;

(2)优质模具材料的研制和正确选用,以及先进表面加工和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3)模具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及进一步推广应用; (4)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RP/RT)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5)CAD、CAM、CAE的广泛应用及其软件的不断先进和CAD/CAE/CAM技术的进一步集成化、一体化、智能化,从而提高模具设计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1】沈烈初.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J】中国机电工业 .2015.10 【2】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J】中国工业经济.2015.6 【3】谢桂珍.《演绎中国版“工业 4.0” 模具成主流 方向之一》【J】机电商报.2015.7 【4】屈丽丽 .《机器人:站在“中国制造2025”的风口》【J】中国机电工业.2015.8 【5】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推动机器人发展》【J】中国工业.2015.9 【6】陈剑鹤.模具设计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7】屈华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8】 余强.Pro/E模具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申树义主编.塑料模具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张佑生,王永智.塑料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11】 郭新玲.带孔零件注射模分型面的三维设计【J】.模具工业.2005,(2);3~6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我与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

浅谈中国制造2025

浅析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复习题

模具设计与中国制造2025
《模具设计与中国制造202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