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发布时间:2020-03-02 22:28: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作者:李章芹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10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进入不断向市场经济迈进的实践阶段。滨海县滨海港镇作为一个欠发达的沿海小镇,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突破口,通过镇村主导、农民参与、市场运作土地流转工作,切实在土地流转上做活文章,初步实现了土地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目的。下面,我们就以滨海港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为例进行探析。

一、基本情况

滨海港镇地处江苏省滨海县最东端,淮河入海道北侧,是典型的沿海农业乡镇。全镇下辖15个行政村, 104个村民小组, 5.8万人,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 7.5万亩,流转耕地面积 1.6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 21.3 %。

二、土地流转的产生根源

(一)国家相关政策原因

自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发放种粮补贴后,广大农民群众的种地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显著提升,产生了一大批专业型农民,使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二)外部经济发展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成了广大农民摆脱贫困的重要选择。从九十年代开始,滨海港镇就开始出现外出务工者,近年来,外出务工的队伍不断壮大,在少数村已经形成了一股集中外出务工的巨大潮流。在这些外出者当中,不乏一些事业有成者或创业有为者,在城市形成了自己的产业,不愿再返乡种田,直接导致了农村土地的大量闲置。

(三)产业化效益原因

进入21世纪以来,过去那种零散、分散的土地耕植作业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机械化、产业化、集约化的作业模式已经发展成为当今农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方式。随着农业经济效益和产业集群化的拉动影响,少数具有先进发展理念的农民大户强烈要求对农村土地进行集约化布置,通过推进现代农业机械化和新技术的实施,实现农业效益更大的产能。

三、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一是转包、租赁。在适宜农业发展的集中连片区域,对涉及有耕地的农户,以不低于当前最高效大田作物的亩净收益为参照价格,经大户和分散农户协商确定转包费或租金及流转期限,将农户零散土地集中流转给种植大户统一连片经营高效农业。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充分挖掘土地增收潜力,保障被流转土地农民在不投入经营的情况下,土地的基本收益不减,便于他们摆脱土地束缚转产就业,拓宽自我发展空间。

二是土地互换。在推行设施农业过程中,为便于连片种植, 发展专业性生产,在农户自愿的情况下,将村集体“机动地”或经营大户其它地块的承包地与连片实施区块的农户承包地进行互换,最大程度保障被互换土地农民的经营权利和经济利益。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流转过程简便,利于操作,符合当前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

三是股份合作。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和效益分红相结合的分配形式,按土地面积进行分红,年底再按经营效益按股进行分配。该方式不仅集中了上述两种流转形式的所有优点,而且缓解了经营大户的一次性土地流转成本投入,可充分将手头资金用于生产性投入。特别是让流转土地的农民共同分享发展高效农业带来的增值收益,有效化解了农民失地后的忧虑,使他们安心从事其他产业经营。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显著提高。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极大地利用了土地资源,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从土地利用上来看,土地流转后每亩增地 10%左右,节省人工 30%以上;从土地产出效益来看,全镇 1.6万亩土地流转前每亩纯收益 1000元左右, 总收入 1600余万元。 土地流转后有1.4万亩土地用于主导产业培育,平均每亩纯收益达到2000元左右 ,可获得2800余万元的收入。

(二)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前几年,滨海港镇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设施农业发展缓慢,而且由于受土地分散经营、产品不统

一、种植技术不规范、销售零乱等因素影响,设施农业规模效益一直不高。通过土地流转,全镇的主导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夸二蘑菇示范园、木楼四青蔬菜示范基地、龙潭港温氏牧业、干河中药材等农业基地达到 5个,千亩银杏种植园1个。

(三)流转实现了广大农民收益的快速增长。一方面,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让,农民获得了资金的收益,提高了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土地流转带动了农业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例如:滨海港镇木楼村土地流转实施后,成立了农村合作社,流转户农民的人均收入增加了600元。

(四)流转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土地流转使农民脱离土地的束缚,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高效益行业合理流动,使大量有一技之长或有经营头脑、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转向

二、三产业,极大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步伐。目前,滨海港镇 4661户流转土地的农户中有10588人离开土地, 从农业领域转向了非农领域就

业,其中 524人进城自主创业,3103人从事运输业、6961人从事服务业等行业。通过土地流转,全镇外出务工人数和务工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

四、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问题

1、部分村干部及群众对土地流转政策理解不到位,制约了土地流转。在流转过程中引导不力,方法不当。农户心存顾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经营权,影响自己的利益,加上农民的恋土情结,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转出去。

2、流转行为不规范,增加流转纠纷隐患。少数大宗土地的流转,农户虽然与业主签订了书面土地流转合同,但合同文本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对流转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留下了发生纠纷的隐患。

3、流转后缺乏管理,导致土地改变农业用途,流转期满后很难如数退还给农户。少数土地流转后业主缺乏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或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土地复耕困难。

4、流转机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服务。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形成,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服务职能作用没得到发挥,尤其是对协调流转,指导签订合同等服务不能及时跟上,制约着土地流转。

5、土地流转补偿制度不建全。未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土地流转费的确定没有可操作的价格标准,未考虑物价上涨和土地增值因素,长期以固定价格支付土地流转费,容易出现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

(二)几点建议

1、强化制度,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推进流转的规范化,提高流转质量。

2、组建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指导有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组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专业合作社,将土地依法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对外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将土地流转给有资质、讲信誉的业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3、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农业具有高风险特点,为激发产业开发大户从事农业开发的积极性,财政在安排农业专项资金时,对农地流转扶持资金实行单列,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二要争取信贷支持。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一大因素,金融部门本着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为出发点,对有效益的农业开发项目,允许业主用租赁的土地上的附作物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辽宁:加快土地流转 促进农民增收

人民日报评论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做好“文章” 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发展设施农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建议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建议

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采取得力措施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促进农民增收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做好土地流转工作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