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西和县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发布时间:2020-03-02 09:45: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西和县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中共西和县委 2011年11月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辖6镇14乡,38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0.1万人。全县现有基层党组织674个,党员15422人,其中农村党员9103人,女党员1921人。近年来,在省委组织部的有力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乡镇换届选举,大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科学执政能力、领导干部发展富民能力、基层党组织带民增收能力和党员干部服务发展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使全县基层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一)突出“四个重点”,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把党建工作列入县委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坚持齐抓共管。县委常委会坚

1 持每季度研究1次基层党建工作,县委党建工作委员会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了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履责配合抓基层党建工作的格局。二是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完善了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县级领导党建联系点制度、党建工作现场观摩评比制度、党建工作考核制度、党建述职评议制度和党建人员经费保障制度等七项制度,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加强落实督查。每名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乡镇和一个村级党组织,坚持经常深入联系点定点指导帮扶;制定出台了《西和县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把党的建设目标和经济建设目标紧密结合;县委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现场观摩评比,交流经验,寻找差距,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四是强化工作保障。把党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全县投入党员教育培训、村级活动场所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困难党员关爱帮扶等党建工作经费300万元。配齐配强20个乡镇党委组织员、专职组织干事。为推进党建工作提供了必要的经费和人员保障。

(二)狠抓“四支队伍”,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大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农村党员队伍、致富能手队伍和便民服务队伍”四支队伍建设,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一是全面加强和改进村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机制,探索建立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双承诺、双

2 评议、双考核”一体化激励考评新机制,制定了《西和县村组干部报酬和办公经费发放管理办法》,实行“基础工资+绩效报酬”的薪酬模式,坚持按绩取酬,多劳多得,从根本上解决了村干部工作压力不足、动力不够的问题,充分激发调动了村干部一门心思谋发展、全力以赴干事业的工作热情。近两年来,全县384个级班子和1241名村干部承诺并完成事项4000多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精心组织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批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了村级班子,村干部平均年龄从换届前的45.6岁下降到了42.5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从换届前的84.6%上升到了98.3%,致富带头人比例达到了63%,村干部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二是多渠道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围绕壮大队伍、优化结构,去年新发展党员712名,35岁以下和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分别占到了77%和80%;扎实开展“双千干部”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举办各类培训班50多期,培训党员3000余人;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4000多名农村无职党员陆续有了发挥作用的平台;开展党代表“双评议”、定期视察调研和联系群众三项活动,为闭会期间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探索了有效途径;建立了“西和县困难党员扶助基金”,扶助困难党员50多名,拨付扶助资金4万多元,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全面增强。三是高度重视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本着为农村经济发展发展聚人才、打基础,为农民

3 群众致富立标杆、作示范的原则,扎实推进“双培双带”工程,积极开展致富技能和项目的指导、培训和服务,全县先后有1800多名致富能力较强的优秀青年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外出务工返乡创业人员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本村或本乡镇的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县农民创业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四是探索创新便民服务队伍建设。以建设服务性型村级党组织为目标,组织在全县广泛组建便民服务队伍351支,吸纳村组干部、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有一技之长热心村级公益事业的群众5000余人,先后为群众提供无偿义务服务、低偿便民服务和社会公益服务8000多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坚持“六化管理”,着力规范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组织生活经常化。坚持从“三会一课”抓起,建立了组工干部和乡镇班子成员参加村党支部会议制度,督促村支部开展经常性活动,定期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党员述职、民情提案、票决决策、民主评议等活动,保证了党员参加活动、接受教育、参与监督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二是决策议事民主化。以四议“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抓手,着力解决“事怎么定、钱怎么花、人怎么管”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健全完善了党支部工作职责、村民议事规则、党务政务公开制度等民主管理制度,成功解决村级遗留的大事、难事170多起,制定村级发展规划60多个,全县群众对“四

4 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满意度达93%,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三是村务党务公开化。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基层党组织推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对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党务公开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全县设置党务公开栏400多个,216个村级组织开设了“村级广播站”,向群众公开党务960多件,充分调动了全县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和人民群众投身全县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基础档案标准化。按照“三盒档案、四本记录、十二种表册”的要求,对384个的村级文书档案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规范管理,为全县3000多名村组干部建立了个人档案,实现了村级档案资料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规范化管理。五是便民服务规范化。紧紧围绕“硬件设施完备、服务事项全面、制度管理健全、队伍建设到位、服务对象满意”的目标,大力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建设乡镇便民服务大厅20个,村级便民服务室351个,实行 “一体化”办公、“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把各项事务的办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了便民服务实实在在,工作流程明明白白,服务措施扎扎实实。六是活动阵地多元化。抢抓灾后恢复重建机遇,着力改善基层组织运行条件,实现了村级组织场所、社区活动场所、远程教育站点、农家书屋和文化共享工程设备“五个全覆盖”。建立了村干部值班制度,实行乡镇干部驻村坐班制度,村干部值班、集中办公制

5 度、定期组织培训,经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效益。

(四)构建“三大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紧紧围绕省委《全省统筹城乡基层党建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精神,以统筹城乡基础党建工作试点县为契机,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搭建联动平台,促进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相协调、工作相呼应、成效相促进的良好局面。一是健全组织设置体系。按照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行“支部+协会”、“支部+基地”、“支部+农村合作组织”等设置模式,科学组建种植、养殖、营销、加工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1个,组建经济林果组、蔬菜种植组、淀粉加工组、长途贩运组、劳务输出组等“党群共富组”1300多个,带动农户 4万多人,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是建立人才共育体系。坚持把人才支农、扶农、强农工作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在加强对省市挂职锻炼干部管理教育的同时,选派18名副科级干部和101名大中专毕业生到村任职,推荐15名80后年轻优秀干部到市直单位和乡镇挂职锻炼。把新农村建设与干部培养锻炼结合起来,从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和科技干部中,抽调了50名农村工作和50名农业科技特派员,派驻全县5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帮助村“两委”班子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协调资金项目,帮助

6 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累计投入创建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了一批创建项目,使示范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改变,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构建“双联双促”体系。充分发挥城市党组织的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城市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范围,先后组织100个县直单位、10社区,7个企业的1000名机关党员与200个村的1000名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县直机关党组织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真诚合作,倾情帮扶,用实际行动为农村党员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800多万元,帮助30多所村级活动场所完善了附属工程和办公设施,发展特色产业项目76个,兴建人饮等基础设施170项,为困难户和困难党员办实事139件,实现机关和农村双向互动,双向促进。

二、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紧扣“创先争优聚合力,立足岗位促发展”的主题,以创先争优为动力,以干事创业为平台,以加快发展为目标,在各项工作中创先争优,整体活动呈现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

(一)健全“三项机制”,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

一是健全动力机制,加强组织推动。按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全县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关于在全县

7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组建了活动领导小组和督导组,完善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全面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各方配合、齐抓共管、合力争创的工作格局。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确定1个乡镇、1个部门、1个村(社区)和1家企业党组织为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按照县委统一要求集中一周时间深入联系点蹲点调研,加强具体指导,做到领导在一线服务,干部在一线创业,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绩在一线体现,实事在一线办理,形象在一线树立。成立以县委常委为组长的6个督导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认真解决问题,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注重发挥行业部门的职能,成立了县直机关、教育系统、经委、非公企业四个行业领导小组,将任务进一步明确,将措施进一步细化,将要求进一步具体,保证了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

二是健全激励机制,明确创争导向。县委把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县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奖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把创先争优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使创先争优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衔接、相一致,形成了正确的考评导向,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西和公众信息网、西和党建网、西和有线电视台开辟活动专栏,县创先争优办开通短信宣传

8 专用平台,积极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精神、重大部署和工作要求,及时报道活动进展情况,发送创先争优手机短信30次25000多条,编发活动简报68期,制作专题片15部。同时,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总结挖掘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充分激发了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比先进、当先进、比学习,比工作、比创新、比奉献的浓厚风气。通过开展向先进典型的学习活动,树立了创先争优的良好导向。对活动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使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创有目标。

三是健全评价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制定了《西和县创先争优活动考评办法》,建立领导点评制度,开展了党组织和党员自评、领导点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四评”机制。围绕“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对全县674个基层党组织和15000多名党员,采取随机、定期、专项、分类、现场等不同的点评评议方式,以经济社会发展、班子建设、民主管理、党风廉政建设、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党员的德、能、勤、绩、廉以及执行能力、效能业绩、廉洁从政和公开承诺等方面为内容进行点评评议,建立健全点评和评议台账机制、整改落实机制、奖罚机制、督查机制、公开机制等后续长效机制。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共作出承诺2800多条,广大党员共作出承诺2万多条,承诺

9 兑现率达98.9%,公开承诺事项得到有效落实,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围绕“六个坚持”,丰富活动载体,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坚持把加快科学发展作为创先争优的主要任务。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创先进,深入开展“三项活动”,全面推进“十项重点”工作,灾后重建和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和征地拆迁、新农村等各类示范点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植树造林、公路大建设、惠农政策落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业企业管理与税收征管、计划生育等十项重点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增效工程、文化旅游壮大工程、城镇建设跨越工程、新农村建设推进工程、交通建设提速工程、扶贫开发攻坚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社会事业促进工程和平安西和创建工程”十大工程,富庶、文化、生态、平安西和建设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成为推动西和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是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创先争优的根本目的。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先争优活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了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主体、村级便民室为基础、村便民服务队为重点的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的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了便民服务全覆盖。积极开展“一诺双评三公开”活动,全面推行党员承诺制管理,通过因人而异“定诺”、多种形

10 式“督诺”、搭建平台“践诺”等方式,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创先进、争优秀。大力开展“双帮”、“联村交友”、“联邻帮扶”活动,全县112个县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党组织与34个灾后重建重点村、35个重点扶贫村、20个后进村、15个特色产业村建立了帮扶联系卡, 2177名机关党员干部与2617户贫困户、132名致富能手、96名种养大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广大机关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资金、人才和智力优势,积极为全县384个行政村引进致富项目160余个,提供致富信息800多条,兴办实事700件,培训、帮扶困难群众20000余人(次)。

三是坚持把破解难题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立足在破解难题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集中解决了一批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以解决村级班子软弱涣散、党务村务管理混乱、矛盾纠纷突出、党员作用发挥难、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在全县摸排出29个后进村,由县级领导带队进村入户进行整顿,转化提升后进村23个,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和好评。针对农村中小学校和卫生院党组织机构设置不规范、组织生活不健全、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难的问题,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校和卫生院党的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改进措施和目标要求,全县卫生、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得到大幅度提升。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

11 访”,由县委常委和政府副县长包案,成立专门的工作组,主动深入到困难多、矛盾多、群众意见大的村社、单位和群体中去,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心贴心沟通疏导,积极排民忧、解民难、化民怨,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

四是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创先争优的重要动力。深入开展了 “六查六看”、“千人双评议”、“政策法规大宣讲”、“项目建设环境大整治”、“机关作风大查访”、“行政效能大提升”、“环境卫生大扫除”、“塑造西和形象大宣传”、“三抓五治”和“美在西和行动”等10项活动,全面落实机关标准化服务和规范化管理十项制度,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中全面推行“七不让”公开承诺制(即:不让工作在我手里延误,不让信息在我手里中断,不让错误在我身上发生,不让不正之风在我身上出现,不让办事的群众在我这里冷落,不让发展机遇在我手中错过,不让西和干部的形象在我这里受损),有效解决了土地征用管理、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建设环境、特色产业开发、惠民政策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干部廉政勤政以及部门办事程序效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320多条,精减审批(办证)项目21项,取消收费项目28项,并对纪律松弛,长期不上班的3名乡镇领导干部予以免职,极大地优化了全县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形成了人人关心发展环境、个个争当西和主人、齐心协力塑造良好形象的新风正气。

12 五是坚持把兴办实事作为创先争优的具体行动。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落实在创先争优具体行动中。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十个一”责任制(联系一个乡镇、一户企业、一所学校、一项产业、一个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一个灾后重建重点村、一户贫困户、一户致富带头人,一个普通教师、一个普通工人或个体工商户),有效地推动了领导干部与联系服务基层群众工作的深入开展。以“五个超常规”工作措施(超常规调动领导力量、超常规建立灾后重建绩效考核机制、超常规解决存在的问题、超常规开展工作、超常规调度灾后重建项目所需资金),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按期总体完成了灾后重建任务。在大力开展农村“三抓、四改、五化、六通、七有”建设,(三抓即:抓增加农民收入、抓基层党建、抓精神文明建设,四改即:改水、改圈、改厕、改厨,五化即: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六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通电视,七有即:有村级组织活动室、有文化室、有卫生室、有政策咨询室、有日常事务管理室、有信访维稳室,有内保室),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去年以来,县、乡、村各级党组织根据各自工作重点,兴办各类好事、实事500多件,解决了2万人的饮水问题,1万多户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解决了72个村5万名多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40个村3万多名群众走上了水泥路,把创先争优活动成果真真落实到了人民群众得实惠上。

13 六是坚持把树立典型作为创先争优的积极导向。按照“全省叫得响、全市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的要求,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在基层党建、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工业发展、交通建设、特色产业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社会事业等各行业、各领域创建了一批科学发展示范点,示范带动了全县整体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以创建“十星级党组织和十星级共产党员”为内容,以争做“百个十星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百名十星级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的创“双十”争“双百”活动。通过争星达标,升级进位,在全县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创建一批十星级基层党组织和十星级共产党员。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县委组织部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基层党建工作汇报材料

西和县基层党建工作汇报
《西和县基层党建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