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就业干预问题

发布时间:2020-03-02 14:25:2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就业要不要政府干预?

-----古代二个故事的启示

樱雪丸著的《日本明治维新》中说日本“在江户时代,为了照顾一些身体上不便的人,幕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其中有一条规定说,盲人可以合法放高利贷。”说明那个时候为了让残疾人也有事可做,有饭可吃,政府规定某些行业如放高利贷只允许特定的人从事,而不让其他的人竞争。这是否违背平等竞争原则呢?对社会而言是好是坏?

无独有偶,我国古代又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是太史公作的史记里,在《循吏列传》中记载的即公仪休的故事,说:公仪休做鲁的相国,看到自己家人却在纺织布匹,大为气愤,休了自己的妻子。在公馆中吃到“葵”菜,也很生气,跑到园子中拔掉了葵。为什么如此不近人情?公仪休有一个很庄严的理由是:“我已经吃上国家的俸禄,这些就足够生活了。你们自己织布、种菜,那么那些专门织布的妇女、专门种菜的农民靠什么生活?这不是抢夺了他们的生计么?”。这是古代官员不与民争利的典型。关于官员不能与民争利,西汉的董仲舒还专门进行了理论论证,他说“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因此“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

可见,在儒家文化圈内,对官与民、民与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早有定论,真可谓是“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尊重每个人的生存、就业权利,国家要制定有助于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政策法规。

可是现实中的社会由于受西方以利润为中心的经济学和政经不分的政治学的影响,到处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无视经济学的基本功能是为了“长养人民”。于是社会上到处是官员本人或者他们的子女、亲属开办各种企业,“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这样的商人与其说是在经营工商业,不如说在经营权力,买卖权力。他们凭借特权从事经营活动,普通工商业者当然不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结果就是社会的贫富分化日趋加剧。人与人之间就业也没有限制,残疾人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因此,国家的职能到底是什么?西方有两种理论,即 “契约国家”理论与“国家掠夺”理论(或称“国家剥削”理论)。而我国古代是“圣人国家”理论,认为圣人设教化民,设官治民,设政养民。我本人认可中国古代的国家观,认为国家的职能要“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无需逻辑证明,这是无数的治乱实例证明了的。政府应积极实施收入调节、就业干预、贸易限制、消费引导,真正能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构建人人幸福美满的和谐社会。

最后,也劝我们的一些学者,跟别人学习时不能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买椟还珠的错误。要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学、经

济学是博大精深的,虽然没有民主因素,但郡县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民本思想(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轻民本)等等对世界影响深远,好比包办婚姻也是婚姻,专制政治文化也是政治,而且对社会管理而言专制与民主缺一不可的,可谓众谋独断。中国也急需来一个现代的“文艺复兴”,只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能吸收现代元素重放光芒,为全人类后工业化时代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中华崛起才能真正实现。正如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说的:“二十一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两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能”。

一例小学生行为问题干预案例

就业心里问题

就业问卷调查问题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及早期干预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

家庭暴力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文献综述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及干预

中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分析与干预

专题七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

就业干预问题
《就业干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防治干预工作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