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青少年吸烟心理

发布时间:2020-03-02 04:45: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报告,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疚病约有300万人,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预计到2025年,与烟草有关的疾病造成的死亡将要达到1000万,其中700万在发展中国家,仅在中国就将达200万。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68.9%),女性为7%,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个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湖北省对武汉市、部州市四所中学3108名学生的调查结果别更为惊人:其中,尝试吸烟率达21%,高中学生尝试吸烟率达57%,而高三学生竟达72%。为什么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不少青少年还要不惜代价亲身体验呢?这其中的心理原因是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

1、好奇模份心理:刚刚步入青春期少年,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同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L。不少吸烟的家长未重视自身行为给孩子的影响。无意中轻率地流露出“成年才可以吸烟”的思想,不少青少年在这种心理驱使下,把吸不吸烟当作是否成熟的标志,开始模仿成人吸烟。还有不少青少年是在同伴的影呐下,你吸我也吸,从而相互模份学会吞云吐雾。

2、交往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此风对青少年影响明显。如在某大学调查表明,男生间相互敬烟已成为习惯,无论路遇,还是同学串门互访,总离不开香烟来沟通。甚至有的学生在干部竞选、评优、评奖等都离不开“香烟开路”。许多同学认为:“烟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减少陌生,提高办事效率。”可见,烟已成为当今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粘合剂。

3、虚荣心理: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有的女生说:“男生抽烟的姿势好看,给人一种成熟洒脱的感觉。”不少男生在这种心理暗示、鼓励下,为赢得女生好感,顾不得“抽坏身体抽臭嘴”。

4、夸耀攀比心理:在当今商品社会影响下,大款们摆阔气、讲排场,致一些有经济背景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而另一些人为了不被看轻,显示自己能耐,也硬着头皮盲目攀比,买进口烟或买国产高档烟的占29.8%。

5、消愁心理:青少年期往往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但又对社会往往有着较高的期望值。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竟错误认为,所谓

世界, 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 出现心理失衡。 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 快乐,即所谓“一抽解千愁。”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 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烟”。

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 因而在学习紧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的竟错误认为,所谓 吸烟有害身体不过是宣传而已,并不可信:我父亲抽了几十年,至今也没什么癌 症;隔壁冯大爷从不吸烟,最近却死于肺癌。吸烟未必有什么危害。 总之,青少年吸烟心理是各种各样的,这里面即有个人本身的原因,也有社 会原因;即有家庭教育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原因。但不论造成抽烟的心理因素如 何,皆与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殊不知,青少年正处在生 长发育时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身体各器官对烟草中有害物质极为敏感,吸烟 给他们的心理、生理带来的不良后果要比成人严重得多。因此,不少城市最近公 布的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规是大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 在加强对青少年 吸烟问题的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同时,我们还希望教师和家长们,要以身作则,首 先自己戒烟,然后再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 利于健康的清新环境,真正地把青少年从烟雾中解放出束! 吸烟心理 吸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需求、一种习惯和一种心理依赖, 吸烟时的动作也能反映出自 我的内心文化。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吸烟是一种特殊语言、一种人 际交往的最佳润滑剂。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着多个“世界第一”,然而,据调查数据 显示,中国吸烟人群的结构和吸烟心态的背后却是贫穷、焦虑以及生存压力。 香烟,给人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它对维护人的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的作用是巨大的,是毋 庸质疑的。 如果没有烟草, 人的选择有两种可能性, 一寻找另外的精神替代品,如酒, 毒品, 性等,二是更多人会精神崩溃和心理病态。 香烟,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人心理支持,缓解现代社会带来的压力焦虑。同时可能让人上 瘾,对人的身体(生理)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但这是过度吸烟造成的,它仍然是人的选择。 吸烟心理在中国 亿人吸烟群体蕴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心态。 中国 3 亿人吸烟群体蕴含着复杂的结构和心态。 多年来,中国烟草一直保持着多个“世界第一”:烟叶种植面积第一;烟叶收购量第一;卷 烟产量第一;卷烟消费量第一;烟草利税第一;死于吸烟相关疾病人数第一。 2010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协助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 2010 年上半年组织 进行了这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吸烟人群达 3.01 亿,每两个中国男性中就有一个吸 烟。 3 亿不仅意味着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 也蕴含着中国吸烟人群复杂的结构以及吸烟心态以及 背后的贫穷、焦虑以及生存压力。 城乡 67%的吸烟人口在农村, 67%的吸烟人口在农村,两倍于城市 的吸烟人口在农村 据中国烟草总公司对 183 个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农村吸烟人数两倍于城市。据统计,城市 现有吸烟人口约 1 亿人,占吸烟人口总数的 32.76%;农村现有吸烟人口超过两亿,占总数 的 67.24%。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农村的吸烟率都显著高于城市的吸烟率。 性别 山西省男性吸烟最多, 山西省男性吸烟最多,天津女性吸烟最多 中国共有 18 个省、市、自治区的吸烟率高于全国的平均吸烟率。华北、东北地区的城乡吸 烟率普遍高于其它各地区,其中城市男性吸烟率全国之最为山西省,其次为辽宁省,再次为 云南省,分别为 59.89%,59.68%,59.20%;城市女性吸烟率全国之冠为天津市,其次为黑 龙江省,再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 14.15%,10.09%,8.97%;农村女性吸烟率全国之首

为黑龙江省,其次为吉林省,再次为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为 29.09%,27.57%,16.40%;而 农村男性吸烟率全国之最为贵州省, 其次为云南省, 再次为山西省, 分别为 72.85%, 69.62%, 68.03%。 职业 男性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最高,女性教师吸烟率最低 男性体力劳动者吸烟率最高, 按照不同职业的划分,男性吸烟率以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为最高,然后是商业工作人员、办 事人员、行政干部、农民,专业技术人员、教师的吸烟率最低。女性吸烟者中,有职业的妇 女吸烟率普遍较低,中老年无职业妇女的吸烟率最高。 地域 戒烟广告 西部吸烟人口最少,东部吸烟档次最高, 西部吸烟人口最少,东部吸烟档次最高,中部吸烟人口最多 而若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贡山一线为界, 将整个国土分成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 由于受 自然条件、人口基数、宗教信仰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全国的吸烟人口约有 90%分布在东南半 壁的各省市;若将整个国土分为东部沿海、中部内陆、西部边远三个区域,则吸烟人口最多 的是中部内陆地区,卷烟消费档次最高的是东部沿海地区,西部边地区,相对而言,吸烟人 口较少,卷烟消费档次也最低。 收入 高收入与低收入吸烟比例最多, 高收入与低收入吸烟比例最多,均属高压力阶层 而据广州市控制吸烟协会对外公布的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小学或初中文化的现吸烟率是 1 9.49%,高中、中专的现吸烟率为 18.5%,大专以上的现吸烟率为 14%;15 岁以上的男性吸 烟率:文盲为 67.83%,小学文化程度的为 66.47%,中学文化程度的为 53.75%,大学文化程 度的为 44.47%;女性吸烟率也以文盲半文盲中老年者为最,知识女性吸烟率较低而低收入 者即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 500 元的现吸烟率为 26.8%,高收入者即人均收入高于 5000 元的 现吸烟率也高达 22.7%。 [2] 吸烟心理 - 解析原因 某种意义上说, 某种意义上说,他(她)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 们抽得不是烟,而是焦虑。 不仅是越穷越吸, 不仅是越穷越吸,更是越焦虑越吸 譬如调查同时还显示,男性、40—49 岁者、无业人员、农民、工人,文化程度低(小学或 初中文化),离异/分居,低收入人群的现吸烟率较高。但事实上吸烟不仅是因为贫穷,也 因为焦虑和压力,高收入者的现吸烟率也高达 22.7%。同文化低一样,穷只是一个表象,更 深层次的原因是调查没有显示出来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公平感的缺失。某种意义上 说, 他们抽得不是烟, 而是焦虑。 各国经验都表明, 烟民的多少实际上就是国民的幸福指数。 男、女吸烟和非吸烟人群都认可吸烟是人际关系压力 在古人就有

“往往以烟枪敬客,恬不为怪”的说法。而统计资料表明,中国男性吸烟人群认 为吸烟有助于交际应酬的前者有 67.8%。认为烟是空闲的消遣品的有 64.7%。中国女性吸烟 人群和非吸烟人群在吸烟认识上,认为吸烟有助于交际应酬的,前者占 52.14%,后者占 37.45%。因此,我国现有的这支庞大的烟民队伍的总量与结构,必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未来 中国的烟民总量与构成产生很大的影响。 吸烟是符号消费:借吸烟满足阶层“焦虑” 吸烟是符号消费:借吸烟满足阶层“焦虑” 有些人以抽高档烟摆阔挣面子, 而且香烟与个人的消费能力始终成比例。 有钱的人抽好一点 的烟。 香烟的价格层次培养了人们用香烟标示人身层级的文化需求。 抽高档烟的人被视为有 钱有势,抽低档烟的人被视为瘪三。由于高层人士的身份需求,高层人士不放弃抽烟。而下 层人士倾向于模仿上流社会人士的行动模式的内驱力是天生的, 从而培养了大量的低收入层 次的模仿者。在布迪厄看来,社会总是处于区隔——混同——再区隔的文化抗争中。而布希 亚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符号消费,人们消费的不是香烟本身而是香烟层级符号。 女性吸烟大多为对独立与平等的焦虑 男性吸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吸烟驱除不良情绪,控制自己的紧张、焦虑,不少人在自己情绪 低落、悲伤时吸烟量增加。而女性则不同,她们之所以吸烟,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吸烟表示自 己自立、与男性平等、新潮,或希望通过吸烟减轻体重。女性吸烟者中真正像男人一样具有 “烟瘾”的其实非常少,他们更注重的是吸烟活动本身给自己带来的时尚感,而不是烟草本 身给身心带来的满足感。 [3][2][1] 注释与参考: 注释与参考: [1]^中国公众科技网:吸烟是一种心理习惯,2010 年 7 月 16 日 [2]^人民网:青少年吸烟心理探析,2005 年 5 月 30 日 [3]^网易:吸烟心理:焦虑和贫穷

解读青少年吸烟心理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吸烟的心理分析

为了控制青少年吸烟

青少年吸烟危害更大

调查问卷 青少年吸烟

青少年吸烟与吸毒

青少年吸烟英语作文

中学生吸烟心理探秘

关于青少年吸烟的调查报告

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性

青少年吸烟心理
《青少年吸烟心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