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个案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3 13:39:0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例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人际关系焦虑是因人际交往紧张引起的一种情绪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现实或想象的人际情境感到过分担心、紧张、焦虑甚至抑郁,还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并对社会功能产生影响。在本案例中,大一新生王某因与宿舍同学关系相处不融洽而出现过度焦虑等心理、生理症状。根据对临床资料的评估,结合心理测验,做出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其进行治疗,达到了的预期的咨询目标。

关键词:大学新生 人际关系 焦虑 合理情绪疗法 角色扮演法!

一、一般情况

王某,男性,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诉

1、主诉

这两个月来,严重失眠,影响学习,很苦恼。

2、个人陈述

小时候得过鼻炎,总是流鼻涕,觉得别人都很讨厌我。后来因胃炎多次住院,因此认为自己是最倒霉的。从小父亲对我要求很严,总拿我和邻居家小朋友小朋友比。看到他们考好了就说我笨、没出息,永远也赶不上人家,还经常打我,说我和妈妈都是他的累赘,我觉得很受刺激。我一直很努力,但高考前因胃肠炎住院,最后只考上了一个收费的民办学院。上大学后我的成绩排在前几名,但人缘不好,总受到同学们的孤立,没有朋友。有一次与一个朋友在饭堂发生摩擦,气急之下我打了他几拳,把他的鼻子打破了。后来大家都说我欺负同学,都不理我,我只好走读,每天回家。一个月后我发现住宿的东西都没了,听说是被扔了,我就报警了,一时间在学校内引起轩然大波,几乎没有人跟我说话了。我觉得我对每个人都很好,但他们却都对不起我,甚至反过来和我作对,我真的想不通。最近两个月,我总是失眠。有时整晚都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不想和别人说话,上课也听不进去,学习效率下降,有时真不想去学校了,但又觉得没出息,人家会更瞧不起,所以心理很矛盾,很烦恼,情绪不高。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发现

王某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情绪不稳定。

为其作SCL-90及SAS和SDS测评。

(1)SDS量表标准分为62,显示有轻度抑郁症状。 (2)SAS量表标准分为65,显示有中度焦虑症状。 (3)SCL-90量表总分171(超过160),总均分1.9,阳性项目数47(超过43)。 躯体化:1.4;强迫症状:1.8;人际关系:2.3;抑郁:2.1;焦虑:2.4;敌对:2.1;恐怖:1.7;偏执:1.6;精神病性:1.6;其他:1.4。说明谢某焦虑情绪明显,人际关系比较敏感,伴有抑郁和敌对。

四、病因分析

1、生物原因

王某,男性,19岁,患过胃肠炎

2、社会原因 (1) 环境原因。 (2) 家庭教育严格。 (3) 负性生活事件影响,鼻炎、胃肠炎、高考失利、与同学矛盾、物品丢失。 (4) 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未得到父母、老师和同事的理解和帮助

3、心理原因

(1) 存在认知错误:自己是最倒霉的,觉得别人讨厌自己,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 (2) 情绪方面:受苦恼的情绪困扰,情绪不稳定。 (3) 行为模式: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4) 个性方面:个性偏执、敏感多疑、追求完美、患得患失。

五、评估诊断

1、心理状态评估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近期人际关系紧张,焦虑不安,伴有抑郁和敌对,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欠佳。

2、诊断

对该求助者诊断的依据如下: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

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要求解决问题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紧张、失眠、烦躁等症状。心理问题由现实刺激引起,心理健康问题无泛化、回避,社会功能受到轻度损伤,仅出现学习效率下降,病程时间短,近两个月,并非有躯体疾病引起。逻辑思维正常,没有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也有求治的愿望,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只有近一个月的时间。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明显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测验SAS显示有中度焦虑症状,SDS显示有轻度抑郁症状,SCL-90显示焦虑情绪明显,人际关系较敏感,伴有抑郁和敌对,略有偏执,强迫和精神病性呈阴性。根据求助者的症状结合测验结果诊断为焦虑情绪,当属一般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无主动就医,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要求解决问题,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持续时间较长,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抑郁性神经症患者表现为心境低落或悲伤、兴趣或快感缺失,并伴有睡眠紊乱,精神不振,自我评价过低,甚至有自杀观念与行为等,且症状至少持续2年以上。本例求助者虽然有抑郁情绪,但抑郁症状不突出、也不占主导地位,持续时间不长,没有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排除抑郁性神经症。

(4)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与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本例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情绪,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月,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咨询目标

经双方共同商定,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① 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改变不正确的认知;② 帮助其改善宿舍人际关系,促进行为改变,增强适应能力。③ 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到中国常模(SDS﹤53, SAS﹤50)以下。 (2) 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

① 帮助求助者接纳别人、接纳自己,过有理性的生活;② 提高其应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技巧,促进心理健康发展;③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2、适用原理与方法

根据本例的实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并非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该理论又被称为ABC理论,即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不合理信念,C代表诱发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本例求助者与宿舍同学的相处出现一些问题(A),从而认为宿舍所有的人以及班级的同学也因此都排斥她、孤立她(B),并导致产生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等困扰(C)。因此,及时采取目标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合理情绪疗法进行矫正,可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为其带来明显帮助。

负面的生活事件和没有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使得王某产生负面的想法,认为大家都对他不好,自己被孤立了。从而使住宿的矛盾夸大化。本案例通过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再现宿舍的人际相处情境,让来访者体会自己和对方角色的不同,让来访者能换位思考问题,改变原来不良的交往模式和态度,从而达到修复宿舍人际关系的目的。

六、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

(1) 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

(2) 求助者具有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 (3) 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 (4) 咨询师本身的特征。

(5) 促进求助者色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60分钟,共咨询4次。 咨询收费:学校咨询免费。

七、咨询过程

本例的咨询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诊断阶段(收集相关信息,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咨询阶段(运用有关理论和技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巩固阶段(做好咨询的回顾与总结,巩固咨询成果,使求助者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而言,共有下述几次内容。

第一次咨询:

1、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

②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③确定主要问题;

④引导其进行自我思考。

2、方法: 会谈法

3、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收集、核实相关资料,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②确定咨询目标,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③与求助者交谈,了解其有关资料,探索其心理现状;

④建议立即停用减肥药,通过运动达到减肥的目的。

⑤布置家庭作业:请求助者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个性特征是否对人际关系的相处有影响;

第二次咨询

1、目的

①通过尊重、热情、真诚的态度及共情技术,加深咨询双方关系。

②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并非所有的人都排斥她,也并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喜欢她。

2、方法

会谈、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

①向求助者反馈家庭作业,与求助者共同逐条分析造成心理冲突的种种原因;并帮助其进行个人、家庭和社会原因的归类分析。

②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ABC理论,让其认识到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让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困扰负责任;

③求助者领悟:平时与舍友相处不够融洽,与其中一个舍友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引发矛盾(A),引起自己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且失眠(C),不合理信念(B)是:“舍友和班级同学都排斥我”(以偏概全)以及“舍友和班级同学都应该喜欢我”(绝对化的要求)。

④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帮助求助者正确、客观全面看待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相处过程要获得每个人的喜爱的不合理信念。

⑤布置咨询作业:A、记录舍友和同学排斥自己的表现以及舍友和同学的友好行为;B、完成“合理的自我分析”作业。 第三次咨询

1、目的

①进一步改变不合理信念。

②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的人际交往模式,改善人际关系。

2、方法 会谈,角色扮演法

3、过程

①反馈咨询作业,与之讨论并给与支持和肯定。 ②采用角色扮演法,让求助者与由咨询师扮演的舍友进行宿舍情境下的交往互动。然后由咨询师扮演求助者的角色与由求助者扮演的舍友进行交流。咨询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角色扮演中求助者的言行,通过交往态度和交往方式的比较,让求助者意识到知道自己的交往方式的不合理性,并让其通过模仿新的人际交往模式以改变原有的交往模式。

③与求助者讨论人际交往的技巧,鼓励其主动与宿舍和班级同学进行交流。

④布置咨询作业:将在角色扮演中和讨论中学会的人际交往方式和技巧用于实践中,主动发起与舍友和同学的交往,并记录下舍友、同学的反应,以及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四次咨询

1、目的

①巩固咨询效果。

②进一步探讨人际交往策略。 ③结束咨询。

2、方法 会谈法

3、过程

①讨论求助者的家庭作业,赞赏其主动与人交往的积极改变。帮助求助者认识到宿舍人际交往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希望她能学会宽容,友善,学会换位思考,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②巩固咨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合理信念,鼓励求助者的改变,肯定进步,指出努力的方向。

③咨询师总体评价,求助者自我反思评价。 ④咨询结束。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本案例在收集、整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诊断操作步骤,对求助者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诊断结论,运用认合理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法,使求助者形成了正确的认知,并学会了人际交往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实现了咨询确定的目标。

1、求助者自我评价:焦虑、紧张的情绪已经得到有效缓解;逐渐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和态度,能积极主动与舍友交流,并得到了舍友的认可;睡眠改善,注意力集中,在专业学习上进步较快,并且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2、咨询师评估:根据回访和追踪观察,求助者精神状态有了明显改善,与舍友个关系也得到了改善,学习积极性提高,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

3、心理测验结果:SDS量表标准分45;SAS量表标准分35;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1.7,抑郁1.4,焦虑1.5,敌对1.4。心理测验SDS、SAS标准分均在中国常模以下,SCL-90各因子均呈阴性,说明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技能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技能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马建青,王东莉.心理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杨凤池.杨凤池焦点咨询对话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学生个案分析报告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

个案分析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个案案例分析报告

心理分析个案案例分析报告

个案社会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问题学生个案辅导分析报告

个案分析报告
《个案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