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沙道沟镇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21:02: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沙道沟镇新农合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新时期政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的一项重大举措。我镇作为西部较贫困的镇级行政单位,新农合的实施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新农合运行情况与取得的成绩

自2007年响应党的号召着手实施新农合以来,我镇认真贯彻执行县政府下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细则》与《宣恩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工作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群众参合率逐年提高的同时,农民获得的实惠也越来越多。

2014年度,全镇参合人员60641人,参合率高达96.56%。2014年1月1日至7月31日,我镇共计住院病人4773人次,住院费用15459304.18元,报销8105141.19元,报销比例达52.4%。乡镇住院2580人次,人均1185元住院费,农合人均报销819.8元,农民人均负担365元;县级住院1035人次,人均3757.2元住院费,农合人均报销2148.3元,农民人均1608.9元;州级住院656人次,人均9844.3元住院费,农合人均报销4276.43元,农民人均负担5567.9元。

新农合运行至今,在国家保障制度的不断升级完善、各级人民政府的落实与多方探索、镇政府与村委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村民参与积极性逐年提高之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农合的实施,虽然需要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宣传,但是也离不开政府对政策的落实、各基层党员干部的入乡宣讲。自从新农合工作开展以后,基本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农民看病不再是难事,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也可以得到部分报销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体会到了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国家强大后所带来的好处、实惠,感受到了党和政府为民办事的良苦用心与坚定决心,也真正实现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得发展的三赢局面。为民服务的同时,也夯实了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卫生医疗事业得到发展。新农合的实施,是衔接80年代解体、90年代恢复发展的农村公共医疗的又一项惠民机制。以前荒废无人的村卫生室开始得到合理利用,为农民就近看小病、购买药品提供了方便。

(三)运行机制日趋完善,新农合良好运行。新农合以大病统筹为主,个人缴费、集体扶持、政府资助三项联合筹资机制得到建立,为新农合的长期运行提供了良好保障。封闭运行,层层监管,农户交纳的个人资金由财政划归国库;住院基金与门诊统筹基金实行多级审核(镇合管站一审,县合管办二审,财政局三审),审核通过后拨付给医疗机构或农户一本通上;监管的加强,使得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与医疗费用得到有效监控。新农合资金专款专用,收支账目明细,确保了基金的安全,让有限的资金切实有效地用在农民看病上。

二、新农合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农合在我镇运行以来,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广大农村居民的看病就医提供了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尴尬问题,有效地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但是,新农合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着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制约着新农合的良好运行与进一步发展。

(一)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是政策走向落实的通道。新农合作为一项惠民政策,代表着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居民身心健康问题的热切关注,而其实试效果,直接与宣传力度相挂钩。政府干部与村级干部对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干部在新农合宣传过程中存在走过场、怕下乡、不深入、不积极等问题,泛泛的政策宣传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新农合的全面覆盖也就因此受到限制。

(二)接受能力不足。接受能力是工作得以开展的窗。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不高,对信息的快速接受能力缺乏,尤其是年迈老人,有很多只上过小学一二年级,甚至没读过书,不识字。窗口开得窄,农民对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接受能力自然低下。

(三)个人意愿不高。意愿是政策走入农村的门。新农合能否深入开展,决定性因素在于农民自身。部分农民因为认为自己身体好,极少生病,又新农合是一项基于农民自身意愿的政策,不具强制性,所以不愿多花冤枉钱。另外,少数人因重大疾病获得的补偿过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部分村民的参合积极性。

(四)资金运行机制不良。资金的良好运转是新农合的根。农合资金控制着新农合的命脉,也牵引着乡镇医疗机构的双足。新农合实施以来,层层把关的严密操作流程虽然确保了基金运行的安全,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行效率的低下,导致运行不畅。同时,由于我县采用总额预付的方式,“按月拨付、年终结算,超支不补、结余留用”, 预付总额分解到每个月,预拨给各乡镇定点卫生院,各乡镇定点卫生院再根据各村卫生室实际发生的门诊补偿金额及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分配。门诊统筹基金总量按乡镇当年实际筹集基金总额的20%提取。总额控制,超支不补,其余由医院自己承担,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疗机构接收病患人次与报销药品费用的积极性。另外,报销比例过高,85%的比例让我镇中心医院与武陵医院的发展脚步严重受滞。

(五)看病就医意识不正。意识是主导百姓看病就医的魂。现如今,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逢病就医,小病大养情况仍旧存在,如感冒这类自愈疾病,非要住院输液,摆着自己交了钱就要享受良好的医疗服务的心态,无形中加大了农合资金的压力。更高级的医院意味着更好的治疗,部分参合农民便抱着这样的心理不惜多花钱,不惧舟车劳顿,也要赶去县级,甚至州级医院就诊疗养。如此,既加重了二级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任务,又使得一级医院乏患常见疾病的病人医治,更使得农民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开销增大,本该享受到的优惠减少,更可能因此成为负担。长此以往,整个医疗体系必会产生诟病,导致县、州级医院压力越来越大,乡镇医院有能力的技术人才流失,收入减少,甚至拖垮乡镇医院,最终导致整个新农合体系崩溃,医疗卫生服务回到新农合实施之前的境况。

(六)配套人员、设施、药品缺乏,机制不完善。整个配套体系是新农合的体。我镇49个行政村,参合人员达6万多人,可合管站的工作人员却只有两个,在平时信息核对、报销审核、医院查房、住院资料审核、病人回访、诊所管理,以及9间药店督查的繁重工作下,显得有些力有不逮。由于山村地处偏远,难通网络,缺乏卫生场所,使得卫生室工作人员在信息核对(手工录入)与工作开展方面极为不便,同时也影响着老百姓的参合积极性。药品配送不及时,基层采购计划审核过长,基药品种不全,招标商家为谋取利益,不生产提供一些便宜药品(如青霉素),许多常用药(补血药、退烧药等)严重匮乏。运行机制的不完善,给新农合的进一步运行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

三、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农民是新农合利益主体,宣传工作的落实程度直接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对新农合的认知度,关系到新农合的参合率,决定着个人资金交纳的多少,这对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决不可放松懈怠。随着新农合制度的不断推进完善,一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化,需要基层领导干部持续开展宣传工作,优化宣传方案,不定期地走访入户,与百姓面对面讲解,用群众听得懂的言语解说政策,为百姓去疑解惑;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让惠民政策从群众中口中传开。宣传不可停留纸面,工作要做到位、落到实,使群众真正理解到新农合“互助共济”的实质与惠民的主旨,提高农民参合的积极性,为新农合注入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

另外,为保证新农合的健康运行,避免基于农民自身意愿而将“小病大养”情况的发生,减少基金的不必要浪费,杜绝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抬头,有必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政府文件,以及医疗机构等多方面多层次对参合农民“合理看病”进行宣传,以实现农村群众“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建设目标,力求除某些重大疾病外不随随便便往州级及州级以上的大医院跑,既减轻二级医院的医疗卫生压力,也使得一级医院得以恢复生命力,扩大规模,吸收人才,更好地推进新农合的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

(二)

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十四道沟镇党员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调研报告[推荐]

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调研报告[1]

农村合作医疗报告

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研

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小编推荐)

沙道沟镇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
《沙道沟镇农村合作医疗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