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教子有方:四爱(博爱,慈爱,疼爱,溺爱)浅说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3: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子有方:四爱(博爱,慈爱,疼爱,溺爱)浅说

一、博爱:即圣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之义2014-10-26 家庭六步教育

一、博爱博爱者统乎志界,乃广益之爱也,即圣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之义,虽然也得由近及远,不可背亲向疏,必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之子吾知爱之,人之子,吾岂不爱欤!民胞物与,一体同亲,方为大同之现象。方今圣贤大开普度之门,有教无类,一拜门墙,皆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曲予成全,托起下愚,同归中道,导之以伦理,调和其性情,挽人世之颓风,补天地之正气。此大圣人一片婆心,所谓博爱者也,吾侪宜效法之。

博爱诗云: 博爱俨然圣教隆,普天化育沐春风。 视人子女皆如己,一体亲仁乐大同。

【教子有方】

二、慈爱:要使儿童成大器,先从心上启良知。

二、慈爱 慈爱者近乎意界,乃对于子女,道义之爱也。在儿童教育之期,即应培养其根本,化其性情,勿俾其有恶劣之沾染、乖张之特性。小儿如小树般能栽培其根,灌溉以水,则枝叶自荣,而花果亦丰矣。培根者,即“君子上达”,乃奉祖先,孝双亲,做善功德也。溉以水者,即明师,施教育,俾其有正当学识,知尽伦常也。所以父称为慈者,因为能正小儿之性,教之以道也;母称为悲者,因为能除小儿之苦,养之以法也。在八种福田之中能孝父为种慈田,能孝母为种悲田。所以人能配三才、赞化育,悉慈爱之力,宜深思之。

慈爱诗云: 义方教子是仁慈,挈领提纲道莫离。 要使儿童成大器,先从心上启良知。

【教子有方】

三、疼爱:即“小人下达”不以父母为心,竟以儿女为事,不培其根,不做德也;

三、疼爱 疼爱者竟落心界,乃乖情之爱也。即“小人下达”,不以父母为心,竟以儿女为事,不培其根,不做德也;不润以水,不施教也。德不做则根基不牢,教不施则枝叶不茂。欲思子孙,扬名显亲,光宗耀祖,不亦难乎!慈爱者属阳光,光照万物,故有生发之象,主儿女发达;疼爱者属阴火,火炽万物,故有焦灼之状,主儿女旺。往往见有父母疼爱子女不合中道,在幼稚髫龄,即丰其衣,美其食,娇生惯养,以纵其性,怕儿女受屈,不肯严加教育,以任顽皮,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也。此等子女,有三种坏处,若非夭殇,定然多病,即令长大,亦不成材。为人父母者,宜猛省之。幸勿疼爱可也。

疼爱诗云: 疼爱亲心阴火磨,娇生太过失中和。 伊谁上达培根本,所以人间逆子多。

【教子有方】

四、溺爱:此等人,视他人子女如草芥,见自己子女如宝珠。

四、溺爱 溺爱者堕落身界,乃纵欲之爱也。此等人,视他人子女如草芥,见自己子女如宝珠。溺爱之人,不但不孝双亲,并且不济亲友,一切方便不作,片善不修,除子女及产业外,毫无当其意者。因之对于子女溺爱不明,恰如阴水浸物,决无生旺之气。尤惯小儿骂人打人,爱小窃物,任意损坏玩物,糟践食品,无长无上礼节全失。俗语云: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头顶着怕吓着,口含着怕化了。在幼小之时,他父母即培之以阴,领之以悖理,及至长大,他再近墨者黑,交些坏友,恶习成性,倒行逆施,殃及四方,累及亲友,不守国法,不近人情,使天地伤心,世人切齿,祖宗为之叹息,后嗣遗有灾殃。此皆糊涂父母,溺爱子女之害,宜儆戒之。溺爱诗云: 溺爱因亲理未明,漫云儿女是生成。 摧伤正气亏天地,只怪源头水不清。

【老人无德,一家灾殃】【子女不孝,没有福报】【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

溺爱不是爱

“爱与溺爱”话题作文材料(材料)

关于”爱与溺爱”的作文

以心换心,以爱博爱

对待下属既要慈爱又要严爱

【教子有方】经典教育PK爱和自由之四《教育的终极目标》

你可以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

四爱

工作总结以心换心 以爱博爱

这六种爱孩子的方式都是溺爱

教子有方:四爱(博爱,慈爱,疼爱,溺爱)浅说
《教子有方:四爱(博爱,慈爱,疼爱,溺爱)浅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