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领导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

发布时间:2020-03-03 10:04: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领导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

勤者,政之所要;廉者,政之本也。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一个领导干部能力再强,工作再勤奋,如果在廉政上出了问题,就丧失了根本;一个干部再廉洁,但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必然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既要干净又要干事。

一、关于廉政

廉作为一种朦胧的为政道德活动,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了;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是在阶级社会产生以后,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及贪贿现象的盛行应运而生的。自尧舜时代开始,就出现了中国廉政思想文化的萌芽。商朝提出重民用德,不任用贪财聚货的人,而任用努力为臣民生财造富的人。西周时期提出考察官吏政绩以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廉为标准。春秋时期,廉政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管仲提出了以民为本的论点。战国时期,商鞅推行法令统一,让官吏不敢枉法为邪。孔子、孟子等这一时期的儒学大家也是廉政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并实践和发展了廉政文化。三国时期,诸葛亮提出七察了解人才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正是受廉政文化的长期影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清廉守正、爱民如子的清官廉吏,如春秋时期不贪为宝的子罕、汉代悬鱼拒贿的羊续、明朝两袖清风的于谦、清朝的一代廉吏于成龙等。他们恪守廉洁的精神和为政清廉的故事为世人所景仰和传诵。

腐败是廉政的反义词。人类历史上,腐败问题一直是侵蚀社会健康肌体的毒瘤。古今中外,政权的没落,无不与统治者的腐败有关;执政地位的丧失,无不与政党的腐败有关。从中国历史上看,统一中国的封建帝王秦始皇,开始是代表了历史发展要求的,但他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人民怨声载道,传位秦二世即亡。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纳谏任贤,成就了贞观之治,但是,唐王朝后来的统治者渐渐忘乎所以,沉醉于声色犬马,官吏贪污贿赂成风,导致了唐王朝的寿终正寝。从国际上看,苏联的红旗一夜落地,印尼前总统苏哈托、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韩国前总统卢泰愚的下台等等,都是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所致。历史事实告诫我们:廉政兴邦,腐败亡国。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执政地位的巩固。

二、关于勤政

勤,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做事尽力,不偷懒。勤政,简而言之就是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勤于政务。它是一种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精神境界和行为方式。勤政是历史悠久的吏治品德,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居官为政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之一,是对为官者提出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责要求。

《尚书》中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早在商朝时,盘庚就告诫百官,要各自恭恭敬敬对待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否则就会大祸临头。春秋时期,孔子对为政者提出勤勉为公,不厌倦懈怠的要求。自西晋开始,人们将清、慎、勤三者联系在一起,视为从政箴言。宋人真德秀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欧阳修认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更加强调了勤对于国家以及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晚清名臣曾国藩认为身心俱勤方为勤,他在《劝诫委员四条》中说: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二曰眼勤,三曰手勤,四曰口勤,五曰心勤。自古以来,勤政就是人们给予为官者最适当的角色道德评价之一,其重要性及意义不言而喻。

官勤则事成。从古到今,大凡有作为的官员无不以勤当头。勤政为民者,历来为王朝正史乃致稗官野史所称道,有的甚至演变为民间佳话,广为流传。如三国时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等。他们勤政敬业的精神,让世代怀念和称颂。

官不勤则事废。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某夜,一官员昂然步入阎王殿,自称在人间所到之处,只饮一杯茶水,极为廉洁,无惧鬼神。阎王笑道,若不向百姓索要钱财即为好官,那还不如立于老爷大堂一角的木偶,它杯水不饮,岂非比你更好?官员争辨:我虽无功,亦无罪。阎王说:你一生处处明哲保身,对民间许多冤案因怕触动官宦人家而不敢审理,岂不有愧于民心?这从侧面说明,老百姓对那些只讲廉政而不讲勤政的官员也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的。

纸上谈兵、虚谈废务,这历来是治国理政的大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果饱食终日,贪图安逸,无所事事,精神不振,无事业心、责任感,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廉洁从政,廉政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起码的要求,是履职的底线。但只做到廉政,不当贪官,这个要求太低了。只有做到既廉政又勤政,做出实绩,才能体现出干部的表率作用。特别是领导干部,具有相应的决策权、指挥权和影响力,对一个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党和国家的好干部,才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好官。

三、如何做到廉政勤政

廉政和勤政,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领导干部缺一不可。

(一)补精神之钙。廉政勤政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个理想信念问题。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总开关、事业成功的动力源、拒腐防变的顶梁柱、干事创业的指路灯。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坚定的理念信念,就会削弱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也就更谈不上廉政勤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可怕的滑坡。党员领导干部秉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观点主张、价值取向和灵魂归宿,当理想丢失、信仰动摇,就会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美丑不辨,导致自私自利、贪图享受、消极腐败等不良思想的泛滥,有的甚至违背党员领导干部的本质要求,站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我们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在锤炼辨别能力、政治定力、实践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自觉把满腔政治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做饱学之士。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增加知识积累,更是关系到执政水平、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毛泽东同志说,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加强学习是领导干部培养和提升廉政勤政能力、胜任领导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不二之法。不刻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必定要落后,就成了毛泽东同志批评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从而也就不会有成熟的理论素养,工作起来就会底气不足,当然也就不能熟练地驾驭局面,就不可能肩负起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历史任务。作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只有坚持学习,才能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先进的文化陶冶自己,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思维能力,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悟得更透、做得更好。

(三)修为政之德。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德。所谓官德,就是领导者在运用权力、执行公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及应有的德行,是领导者政治信仰、职业道德、思想作风和行为风范的总和,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在领导干部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官德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恪守官德,是滋润思想的雨露,是走向成功的动力,是抵御诱惑的盾牌。为政之道,德不可废。做官必先做人,做人必先修身。领导干部的官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包装出来的,也不是被提拔之后自然形成的,需要通过不断正心、修身、立德才能获得。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为政、以德树威、以德服众,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努力成为道德情操高尚、忠诚履职尽责的表率,不断升华人生境界,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品格和纯洁本色。

(四)扬清新之风。老百姓认识和评判一个政党,最直接、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其作风。革命战争年代,日穿草鞋,夜打灯笼的苏区干部,唤起了千千万万的工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长期锤炼,锻造了一支所向披靡的人民军队。当年,解放军进入大上海时,指战员不扰民,和衣而卧,露宿街头,深深震撼了惯见官骄兵逸的上海市民,使新政权迅速站稳了脚跟。毛泽东同志一句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道出了共产党人创造历史的奥秘。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决果断刹风整纪,从出台实施八项规定入手,在全党开展了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深感一股简、实、勤、廉的新风扑面而来。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践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传承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体现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把心思用到解决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来,把精力用到维护群众利益、解决民生困难上来,以良好的作风正党风、以淳正的党风赢民心,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绳,汇集起推动赶超跨越、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五)干为民之事。领导干部的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但只要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敬业无私,就能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衡量领导干部的好与坏,对群众而言,尺子永远只有一把,就是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干事。广大领导干部只有在工作中为人民多思考、多办事,人民才会认可,才会拥护,才能筑牢我们党执政的根基。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勇气,胸怀建功立业的思想,多做有利于长远发展的事,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树立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思想,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勇于担当、敢于担责、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既要当好善谋全局的指挥官,又要当好身先士卒的排头兵,扑下身子、干在一线,奋发有为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力争在任期内办好一批实事、做成几件大事,切实干出不含水分、经得起后人评说的业绩。

(六)走法治之路。法治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才能带动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学法、用法和自觉遵守法律,才能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真正统一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要正确认识权力与法律的关系,树立对宪法和法律的敬畏与信仰,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正确对待和行使权力,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做秉公用权、奉公守法的模范,决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转变观念,革除一切与法治要求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树立正确行使权力、真正为人民谋利益、坚持以人为本的全新观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

(七)留清廉之名。对领导干部而言,勤政为民是天职,廉洁自律是底线,底线不守,天职无存。只有坚守廉政这条底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干事,才能保有勤政的资格,筑牢勤政的根基,把住勤政的方向。清正廉洁是保持党员干部纯洁性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同志在参加**省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为自己和小团体谋取私利,甚至到了欲壑难填、蛇欲吞象的地步,其中的动因不就是一个私字吗?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贪如火,不遏则僚原;欲如火,不遏则滔天。实践证明,谁能把贪欲踩在脚下,谁就把正义扛在了肩上。我们要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得失和进退,既不因功成名就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也不因一进失意而斤斤计较、心理失衡,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坚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保持廉洁从政的清醒头脑,始终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律,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领导干部既要埋头又要抬头

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既要“选”又要“管”

既要GDP,又要绿色GDP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既要自己冲上去 又要“保障”他人冲上去

既要一心干事又要一身干净演讲稿

既要容人,又要容己!(哲理美文)

对待下属既要慈爱又要严爱

领导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
《领导干部既要廉政又要勤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