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登岳阳楼 Word 文档 (5)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5: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登岳阳楼教案

类型:高一教案

加入时间:2006年5月2日8:52

------------------

登《登岳阳楼》

《无题》

教学目标: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掌握律诗和绝句的特点。

4、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重点:

1、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和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2、领会《无题》中所表达的身受阻隔的痛苦和心有默契的喜悦和悲喜交集的心理。

3、背诵两首诗歌。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投影器等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登岳阳楼

一、导入

由上一课时导入

二、初步感知

1、回顾作者及作品

杜甫;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

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2、关于律诗和绝句

(见课后练习五)

3、背景

此诗作于代宗大历三年(768年)冬,当时杜甫57岁,漂泊于湖南一带,正值国家*,人民多难之际,他个人境况又异常困苦,加之既老且病,心情悒郁苦闷,杜甫晚年饱经磨难,却在诗歌创作,特别是律诗创作上日趋成熟。这首五律正是诗人晚年诗歌艺术造诣高深的代表作之一。

4、熟读、背诵、了解大意

5、找出押韵的字,并指出押何韵。

6、找出对偶句,并分析其特点。

二、分析理解

※首联:

1、分析对仗。

2、上联反映了诗人怎能样的心情?下联呢?

明确:上联:心仪已久的仰慕之情

下联:如愿已偿的兴奋之情

今昔对比

3、律诗开头两句本可为必对仗,作者却破格写成一联且自然流畅,是何用意?

明确:加强“今”“昔”对比,突出今日登楼赏景,夙愿得偿的兴奋之情。

※颔联:

1、分析对仗。

2、此联主要写什么?

明确:描写洞庭湖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大意?

明确:吴楚这片辽阔的原野从这里东南分割,天地万物在你的怀抱中日夜沉浮。

4、上下联各侧重写什么内容?

明确:上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下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

5、“浮”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明确:自然贴切,使意境更加辽阔雄浑,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颈联:

1、分析对仗。

2、大意?

明确:亲朋好友没有一个字的音讯,年老多病只有一叶孤舟相随。

3、主要内容?

明确:写登楼沉景而生在感慨。

分析:在宏大壮阔的洞庭湖面前,诗人顿感自己的涉小无助,自然联想到自己艰难的处境,“无一字”,突出了孤独;“有孤舟”表现了悲苦。写湖景壮阔→叙处境凄凉,触景生情,前后对比,诗境顿时不同。这是诗人的精心构思,有意拿二者对照,前后映衬,借此引出更深的思索和感慨。

※尾联:

1、大意?

明确:北面的关山仍然饱经战火,倚靠着楼窗远眺,我不禁涕泪交流。

2、内容?

明确:抒发诗人忧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感慨。

3、此联与颈联有何联系?

明确:由颈联自伤凄苦到尾联不禁感时伤世,这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由“亲朋无一字”,作者联想到正是连年的战乱,造成音书不至前后形成对比。山河依旧,国难家愁,年老多病,壮志难酬,怎不叫人悲从中来,怆然涕下。尾联绾上结下,对拓宽诗的意境,深化其思想内涵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小结

此诗并非一般的游兴之作,而是一首表现诗人热爱祖国河山和人民的重大主题的抒情诗,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多难的国家出力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

※写作特点:

1、对比强烈。

2、对仗工整。

3、用字精当。

4、感情深沉。

三、巩固练习

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

2、完成课后练习。

该文章转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daodoc.com/ziyuan/0604/20065285253.asp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

为什么?(4分)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

(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新颖。(意思对即可) 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

(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翻译: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醉后凉风四起,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最新)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111

登岳阳楼说课稿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教案

登岳阳楼 Word 文档 (5)
《登岳阳楼 Word 文档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