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采风心得2

发布时间:2020-03-03 22:46:0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采风心得

在2010年10月我们艺术学院音乐系08级学生与胡老师、冯老师一起走进了美丽的湘西进行采风,全程一共12天。我们主要去了3个地方,凤凰古城、吉首德夯苗寨以及张家界。了解了苗族和土家族的风土人情与音乐特色。

我们的第一站是凤凰,刚下车就被这里的风景所吸引了。漫步在凤凰古城青青石板街,各种特产及民族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里的织锦、蜡染、扎染、银饰等做工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如民间剪纸作品,按图案的复杂程度来定价格。逛遍古城,似乎进入了艺术的殿堂,不光是古色古香的民俗建筑、独特的民俗风情,也由于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很高欣赏价值的民族工艺而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块土地的神奇。

一代文豪沈从文的《边城》,让我对凤凰充满了期盼,悠悠的沱江,吊角楼,还有那美丽淳朴的翠翠,不知道在我的梦里回荡了多少遍,我觉得凤凰是一座伤城,是一个寻梦的地方,终于,我来到了这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清澈悠然的沱江,古朴的吊角楼顿时印入眼帘,古城是那样的是那样的幽静,但又不乏动态的一面,哗哗的流水声,江边洗衣服的人们的说笑声,有很多拍照的游客, 组成了一副动人的画面。我们就住在靠在江边的房间,一进屋子就听见了哗哗的水声,晚上我可以枕着沱江入睡了,真的很惬意。

来凤凰2天都是下雨,下雨也未必是坏事。 蒙蒙细雨中的凤凰真是别有一番味道。我们穿梭在那些游人罕至的巷子里, ,仿佛每一栋房子,每一块青石,都充满了它的故事,自己仿佛又进入了梦里,其实,来到凤凰,就是开始了梦,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梦。拍了几张有点特色的照片,觉得很满意,又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此情、此景、此人,怎会不让人心动。

之后,我们启程去了山江苗寨。进苗寨前要与苗寨姑娘们对歌,输了的话就要喝糯米酒,这个称之为拦门酒。过了关之后就热情的欢迎我们进寨看表演,上刀山、对山歌、边边场之类的精彩节目一一上演。 苗寨还保持着古朴的风貌,房屋建筑的还完好保留着原有的特色风貌,屋内仍然住着人,对我们游客的到来,住家主人已是见惯不怪了,如果只看屋内的话,让你觉得这还是五六十年代的时光,屋里贴的是那个年代才有的毛主席等领袖的画像,破旧的桌椅板凳,屋顶吊满了苞谷玉米,灶台上吊挂着熏得黑乎乎的腊肉......一种刻意保存的落后与陈旧,还有对这本是宁静的苗寨生活的打扰,这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公平吗?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地发问。给这里德小孩子拍照,居然会自己摆POSS,也许这个孩子慢慢的也被商业化了,我想再过几年,如果我还会来这里。这里就不会这么淳朴了。

下午参观了博物馆,看到了很多苗族的特色服饰。苗族服饰最具特色是女装。出门时,头上戴着青丝帕,身上穿着滚边绣花无领满襟,滚边绣花裤;头帕和上衣缀满银饰,有银帽、银凤冠、银项圈、银手镯、银戒子、银牙钎、银挂链、银腰带等,雍容华贵,落落大方。山江女装,衣着色彩鲜丽,银饰造型精美,是苗族女装的精品。博物馆的馆长还给我们上了一堂课,了解了传统节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对唱。四月八是古代苗族祭祀先烈的圣典。每逢四月初八,苗族人民都要聚集到预定的地点跳鼓舞,对山歌、舞花带、上刀梯,以表对先烈的怀念和继承先烈遗志的决心。湘西有很好的音乐基础,一直被喻为民歌的海洋,传于后世的有山歌、苗族古歌、酒歌、情歌、拦门歌、接龙歌、梯玛神歌、傩歌、拗嘴歌、啄啄歌、摆手歌、椎牛歌、盘王大歌、扯白歌、劳动号子等等,不可尽数。最初是由于民间歌手、词曲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而自发的创作吟咏。本土旅游创作歌曲有《家乡有条猛洞河》、《阿公的酒碗》、《乡情》、《请到我们湘西来》等歌曲。近年来,又创作了《土家酒歌》、《风雨南长城》、《武

陵的春天》、《醉凤凰》、《走进里耶》等优秀歌曲。

山江苗歌主要分为劳动歌、祭祀歌、苦歌、情歌等。形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结构严谨,可分为长歌与短歌,韵律严格。特点:1句式固定。七字一句,两句一联,三联一部,四部一首。一首标准的歌具有二十四句。2押韵独特,对应押韵。3翻遍重唱。腔调可分为大调和小调,也可称作高腔与平腔。

山江苗歌的高腔是长腔,苗语叫“呆萨”。曲调的抒咏性很强,适合男女青年演唱,一般在赶边边场、四月八苗歌节对唱。乐句组成,加上起腔、加腔、节奏非常自由,类似散板。旋律悠扬婉转,音程跳度较大,这种一般都是一段曲调,多段歌词的分节歌。歌词内容多半是歌颂爱情与生活。在欣赏苗歌的时候,不光是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演唱者的声音,歌词更是一个亮点。

平腔苗歌在苗语中称“弥萨”,意为苗歌大调。在演唱风格、用腔和发音上与高腔有很大的区别。平腔也是一段曲调,多段歌词的分节歌。但高腔苗歌只有2句一联,三联一部,四部才是完整的一首。平腔适合在大型的场面演唱,在演唱的时候都是请苗歌师即兴编词,一般为两人一组的对唱形式。苗族人常常这样比喻:“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天又三夜,只唱完一只牛耳朵。”

苗族民间歌手没有经过正规的严格训练,但他们善于控制利用气息。演唱者要求气息深,以字引气,以气拖声。这个就是拖腔,可以拖长时间想后面即兴的歌词,也可以让听者消化。唱好每一个起音,等于完成了歌曲的一半。唱完之后以哟喂~这种吆喝的形式结束。

第二天我们启程去了德夯苗寨。首先参观了鼓文化博物馆。了解了吊鼓、塞吐、腰鼓、瑶族长鼓、象脚鼓、铜鼓等,之后去看了他们的服饰表演,学习了打苗鼓和用叶子吹出音乐,教我们的小伙子可以用叶子吹出动听的旋律,甚至是音阶。我们吹了许久连个音都吹不响,看来还是要苦练啊。晚上看了一场规模比较大的篝火晚会。看苗族的婚礼,吃火炭,阿哥阿妹的载歌载舞,还有苗鼓表演,最后一起围着篝火拉起手来跳舞,在火光的照耀下尽情的舞动。

下一站是张家界。去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天公不作美,第一天依然是大雨,爬山爬到腿软,不过风景非常的迷人。到了晚上我们集体去看了魅力湘西的演出,演出效果非常得震撼。有苗族鼓舞、爬楼、茅古斯舞、女儿会、哭嫁、湘西赶尸以及巫术表演等。哭嫁,是土家族特有的风俗,从古一直沿袭至现当代,它通过哭唱的方式,将姑娘隐藏在心底的复杂心理、细腻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婚前半月至一月,新娘即开始哭唱,其形式有一人哭、二人对哭、多人一起哭等。哭唱的内容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人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颂,有对未来的憧憬,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哭嫁的内容也不断翻新。终于目睹了土家族“哭嫁”这一千古绝唱,但是他们不叫歌,只是一种风俗习惯。土家姑娘在接到男友通报结婚的日子前十天半月,邀亲邻依次围坐,哭起嫁歌来。有哭祖先、哭爹妈、哭兄嫂、哭姐妹、哭媒人、哭自己。哭的形式是以歌代哭,以哭伴歌。歌词有传统模式的,也有聪明姑娘触景生情的即兴创作。内容有回忆母女情,感谢养育恩,诉说分别苦,母教女为人处世等。我们欣赏的是一段母亲哭女儿的歌,母亲边哭边唱,女儿趴在母亲腿上只哭不唱。这表现的是真挚的母女情,催人泪下!

此次之行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观看的由谭盾作为艺术指导的大型音乐剧《天门狐

仙》。《天门狐仙》的主舞台就与奇峰、峡谷、森林、流瀑溶为一体,共同形成一个纵深数公里、横宽和高差均逾千米、世界唯一的一座高山峡谷大舞台!剧中的中心舞台搭建在溪谷之上,望之就如一颗横卧的古树浮于涓涓溪流之上,与周围的天然山石完美相融。舞台面积总10000平方米,不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演出舞台,而且全部采

用玻璃钢设计,灯光照射下通体透亮、色彩变换,营造出一幕幕令人惊异的奇幻场景。 炊烟袅袅的人间世界依山而建,10余家原汁原味的土家木屋,黑瓦雕花小窗,木栏护屋,还有串串玉米、辣椒,连片形成具有湘西特色的村寨。所有木屋均用特殊材料制成,晚上随着灯光也能任意变换色彩,异彩纷呈。而远处的梯田、木桥、水车,也遥遥地与村寨相呼应。根据刘海砍樵的故事改编,融入了桑植等地的民歌和土家的民风、民俗,在大型的真实场景中,表演的歌舞剧。以灯光和背景的大型营造以及歌曲独特风格为胜。

全剧共分4场。下面是相关的解说词:

有一种爱情:为你而生;有一种誓言:生死相随;

有一种信仰:真爱无界;有一种坚持:只为你一人风情万种

夜幕降临,月亮升起,伟岸神奇的天门山宛如一道天然屏风慢慢展开,变幻出另一种

奇幻绚丽...乐声响起,雾岚飞烟在奇峰间萦绕,飞瀑流泉在峡谷里奔涌,花草树木在翩翩起舞,100位银饰盛装的土家少女在欢快灵动的大自然中声如天籁,讲述着那被清风传送了千年万载的爱情故事:

狐王选妃

天门山下,密林中紫气升腾,万狐之王开始选妃,无数妖媚的狐狸粉墨登场,摇曳的身姿展现着万种风情。正巧这时,山中修炼千年的白狐,此刻正化作圣洁清纯的女子,从冉冉升起的圆月里款款走出。明眸皓齿,柳腰娉婷;舞姿曼妙,飘然若神。冷酷孤傲的狐王顿时被深深吸引,以象征王权的宝珠相赠

旷世奇缘(仙山奇遇)

另一边的土家山寨里,汉子在劳作,婆娘在烧火,樵夫在唱着山歌,少女在河边洗衣。

单纯快乐的人间生活引起白狐仙的无限神往,她悄悄地来到山寨窥探,不料却被猎人追赶。年轻的樵夫刘海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身体掩护白狐仙快跑、快跑、快跑...刘海与白狐在梦中结为夫妻。

矛盾重重(背叛旋风)

魔境与凡间、天道与情意、仙界与俗世,重重矛盾如大山重压,将两颗相爱的心层层

阻隔。谁知道这里有多么神奇,谁见过那只雪白的狐狸,谁走进那座梦想的天门,谁听说那对唱歌的夫妻……

千年守望

天门仙境,旷世奇缘;千年白狐,万年守望!悲伤、欢乐、笑容、泪水交汇出了一段感天动的爱情故事...

总之,这次采风让我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希望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全班一起

出去学习,共同进步。

采风心得

采风心得

采风心得

采风心得

采风心得

采风心得

舞蹈采风心得

景德镇采风心得

艺术采风心得

上海采风心得

采风心得2
《采风心得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采风心得总结 心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