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浅谈复式教学中.4.17

发布时间:2020-03-03 04:05: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浅谈复式教学中“先预后学再教”的体会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大石崖小学教师---吴延金

我想,让自己的学生在面对将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时能立于不败失地,除了良好品质的塑造和学业上的成就,还需要从小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兴趣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诸方面笔者探究了几年供同仁们鉴于商榷:

一、“先预”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先预、就是上课前学生独立思考课文。独立思考是成功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从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仅能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打好基础,而有利于他们当前的学习。教师应多让学生做自由选择,从小事开始自己做主、自己思考。比如:低年级学生先预课文时自己选择喜欢的课文,应年龄特征首先鼓励他们把全书中最简单、最易学的词语、古诗背诵,然后激发他们寻找稍长的散文、童话背诵,最后把整套书中的内容全部背诵。自己做主能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让低年级学生按照教师要求上一课背诵一课,学生对较长课文无兴趣背诵甚至讨厌背诵。我注重预习,中高年级学生预习课文不光学生会读、会做,而且学生模仿“老师”面对某物体看做“学生”进行讲课法预习,预习课文要求学生做到三三三一法,预习做到三个结合:结合教课书、结合相关资料、结合课外知识;预习做到三个操作: 实际丈量操作、绘图操作、实际计算操作;预习做到三个动手:动手剪贴、动手对比、动手制作模型;

预习课文做到一个动口:动口说普通话。

二、“后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后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己预习的知识讲给大家听。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大家“讲课”,通过一次一次地因势利导法和大家争论法,使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锻炼。课堂上让学生讲已预习的课文,必须以学生能接受为前提和起点,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目标。比如:小助手组织分配自己讲喜欢的课文,学生当“老师”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了展示自己的风彩,学生利用预习的新内容讲课。而教师就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直接教学中去,教师完成直接教学后参与到“小老师”的教学,向学生一样倾听授课。教师的参与学生胆怯、语言不精练,还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遇到类似情况教师耐性地听,让“他”的学生去发现、去争论,教师更不要打乱授课学生的思路。因此,在培养学生大胆口头表达时,还能提高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心情,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当学生讲得最开心、最尽兴的时候,学生的手、耳、大脑等器官都会最大限度地得到使用。

三、“再教”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再教中,要找出多种假设对促进学生的学习非常有效,发现问题、找出多种假设,在这一点上教师是领路人的角色,教师提出问题,提供反馈、鼓励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办法。每当学生讲完后无论讲得多不好,教师首先采取六二二分成法评价。六成是表扬性评价;二成是不足性评价;一成是课堂出现知识性错误性评价。这样的评价要使学生从恐慌的心理得到平静。 教师要用因势利导法平等友善对待学

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在此基础上教师善于抓住时机,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假设,能促使学生自己学会积极地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在相互信任和开放沟通的气氛里,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能最有效地完成一堂满意的课。

总之,“先预后学再教”的活动中,学生的成长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会影响到性格和品质的形成,作为教师不能不重视培养学生驾驭生活,完善自我的能力。后学的培养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能力。美国心里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三十靠才能,百分之七十靠人际关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让学生走出孤独,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课题。

2009.4.25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

4.17 中房演讲稿 定稿

复式教学论文

复式教学理论

复式教学论文

复式教学翻译

复式教学反思

浅谈复式教学中.4.17
《浅谈复式教学中.4.1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复式课堂教学 浅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