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研究方案

发布时间:2020-03-03 11:36: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小学英语语篇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 研究背景

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好几年,与课程改革前相比,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如果让学生随意说几句英语,仍然错误百出;虽能够背诵一些对话与课文,如果听到的句子和学过的稍微不一样,只能朝它目瞪口呆;如果让学生即兴写一篇小短文,他们仍然束手无策。面对这种现象,笔者陷入了思考中: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真谛?我们的教学是否贯彻了课程改革的精神?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创设学习情景、开发实践环节和拓宽学习渠道,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的统一。”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化“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深入学习、反思和研究,我们发现,以往的课堂教学太注重单词、句型的教学,忽视了让学生在具体的语篇中感悟语言,学生学到的语言是支离破碎的,那么教他们如何去运用呢?换而言之,这些现象与学生脱离语境学习语言有一定的关系。

语篇教学是指在具体语境中教学单词和句型,主张把单词融入句子中教学,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语篇教学并非单纯的语篇知识的教学,它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以语篇教学为契机,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综述

国内外专家都曾对语篇教学进行过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语篇意识的缺失会给英语教学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McCarthy 和 Carter(1994)认为:由于传统的句子语法的语言描写不能反映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所以传统的基于句子语法的语言教学模式也不能真正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基于句子语法的语言知识并不能真正满足语言教学的需要。仅凭借丰富的语法知识和词汇知识,英语教师很难胜任英语教学的任务。结果只能是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不系统、不完整,对所学语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不利于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的转化,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使用语言获取信息,不利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最终无法有效实现EFL教学的课程目标。

语篇意识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的保证。在谈到语言能力培养时,桂诗春(1988)指出:“一种误解是认为语言能力不强是由于词汇量不够大,其实词语是不能孤立学习的,词语的意义是在与其他意义组合中而存在的;第二个误解是以为掌握了结构就能掌握意义和用法;第三种误解是认为句子的意义就是一个个词的意义累加起来的”;“语言能力不等于词汇能力和语法能力,层次高一点的外语教学无不是意义的教学”。

三、关键词的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关键词的界定

1、语篇 语篇是一次交际过程中,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形式上看,语篇是一个按语言系统的规则构成的复合语言符号体系;从功能上说,语篇相当于一个交际活动。

2、语篇教学 语篇教学是基于语篇语言学立足整体概念,从语篇层面实现信息交流的思想,强调外语教学要从宏观角度把握。

3、有效教学 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原理

教育心理学认为,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周密细致地进行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学生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学生的求知欲也愈加强烈,尤其是遇到新的内容,它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2.图式理论

图式是认识或心理或智力结构,这种结构把有机体所察觉到的事物按照一般的特性组织到“群”中去,可以把图式简单地看作概念或类别。认知心理学家把构成特定情况的事件和行动的发展顺序的意义单位称作图式或框架。图式是认知构架,它使信息有条不紊地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给预测提供依据。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就需要运用学生自己脑子里储存的知识。因此,图式理论是语篇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学生图式理论的不断增加,又能促进语篇的整体理解。 3.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产生的各种可变因素,它还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学习是通过学习者的认知,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学习是由一系列过程所组成。

四、研究目标

通过语篇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志在探索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培养语感,提高英语能力;同时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丰富语篇教学经验。

五、研究内容

1、立足教材,训练学生英语语感和口头表达能力。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道格拉斯·布朗(1987)在他的语言教学原则一书中指出:“语言的最高境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而是掌握语言形式以完成语言交流功能。”训练中,我们可以从A部分情景会话板块入手,通过读、听、视、说多种形式的训练组合,营造轻松的口语学习气氛,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地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意识。我们要研究如何通过A部分的情境,对话题进行表演、复述、转述、续写等的研究和实践。

2、立足课堂,积极探索适合学生语言发展能力提高的语篇课堂模式。

要求语言课堂教学从设计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围绕语篇来进行,始终以“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来指导语言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首先要以“语篇即语言”的语言观为指导来设计一个语篇大纲,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共同组织和建构语篇。并且以语篇教学为契机,探索出语篇教学中的实际方法,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立足学生,积极研究实施语篇教学,提高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材料。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积累法等,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大约为两年时间完成(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整个课题研究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11月-12月)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及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搜集有关语篇教学的理论以及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成果形式是体会文章。

第二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0月)实施阶段。 按照方案进行研究和实验,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完成部分案例,召开课题组成员研究报告会,并收集部分实验资料。对研究情况进行反思,修改实施方案,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再次收集整理部分资料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筛选、融合、反馈。

第三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总结提高阶段。完成研究报告,整理案例和资料,召开课题组成员研究报告会,写好结题报告。

七、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 实验总结,科研论文,课堂教学

终结性成果: 实验总结,科研论文,课堂教学

八、保障措施

1、加强对英语课题实验的管理和指导,做到英语教研机构健全,英语课题研究人员落实职责分明,分工合作,相互促进。

2、抓好过程的管理,保证研究的规划化,及时进行小结,记录完备,资料完整。

3、加强学习,提高研究人员整体素质,特别是能否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研究的质量。

4、及时请教有关专家,为课题有效实施提共保证。

5、不同阶段,用不同方式评价英语课题研究工作的紧张情况和取得的成果,通过综合、反馈、分析,形成英语语言交际教学研究总结。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1、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

可行性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主要研究方案 方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