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2

发布时间:2020-03-02 15:23: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态坏境基本概况。

2.了解青藏地区的各类资源的分布以及开发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其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2.分析青藏地区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3.能根据所学知识体会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边疆、建设边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过度人为活动对当地生态坏境的影响。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

【媒体选择和设计】

本节课使用的电教媒体为幻灯片,在幻灯片中主要包括 4 部分内容:文本、图片、音乐、视频。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手段,整合大量的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雪域高原的魅力,置学生于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在欣赏、感悟中学习新知识。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回忆复习第一节内容:

一、世界屋脊

(学生活动)阅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提问)

1、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2.本区有哪些主要山脉? 3.本区内都有哪些重要的河流?

二、高寒气侯

(承转) 海拔高是本地区地形最突出特征, 这种地形条件对当地的气候产生了极大影响。 (课件展示)不同高度的气温差异 (学生活动)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学生计算并回答)

(课件展示)青藏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温差异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冷) (课件展示)高寒气候 (简要讲解)

导入:展示志愿者到高原上拾捡垃圾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

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 (学生)得出答案,举手发言

1、生态环境保护

让学生阅读P87-P89内容,初步了解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如何,现在有了哪些变化,人们针对这些变化采取了什么措施。 (展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片)

教师阐述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2、资源的开发

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进行讨论,该区有哪些自然资源。 介绍“聚宝盆”——塔里木盆地

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以保存, 所以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 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有高山冰雪融水滋润的 带和河流沿岸 ,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地降 绿洲,以及盆地边缘的河流沿岸,沿着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储量的1/4左右。 简要介绍

矿产资源: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能源资源:水能、太阳能、地热能。 老师自述

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他们持续的发挥良好的效用,会造福于我们自己,也会造福于子孙后代。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该区的生态环境正遭到严重的破坏,一些野生的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出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被猎杀的图片) 提问:针对上述现象,你想说什么?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 但这些特点又是相互关联的。 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不放弃, 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为什么青 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请同学们在课后积极搜索材料解答这些

问题, 同时也可以提出更多关于青藏地区的其他问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关于煤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探讨

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处理好农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论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能源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农村生态与环境保护教案

漠沙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调查研究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2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