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日钓鱼岛之争及对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03 07:09:1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日钓鱼岛之争及对策分析

前言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主

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2012年以来

日本政府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

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

谓“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关键字:钓鱼岛;中日关系;海权;争端;对策

一、钓鱼岛问题的历史沿革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

早在明朝,钓鱼岛等岛屿就已经纳入中国海防管辖范围,是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

钓鱼岛从来就不是什么“无主地”,中国是钓鱼岛等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

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趁清政府败局已定,非法窃取钓鱼岛及其附

属岛屿。随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

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

中国收回日本侵占的台湾、澎湖列岛等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业

已回归中国。历史不容翻案。

1951年,日本同美国等国家签订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琉球群岛(即现

在的冲绳)交由美国管理。1953年,美国琉球民政府擅自扩大管辖范围,将中

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裹挟其中。1971年,日、美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

中又擅自把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中国政府对日、美这种私相授受中

国领土的做法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日本政府所谓钓鱼岛是日本的固

有领土,日中之间不存在需要解决的领土争端,完全是罔顾史实和法理,是完全

站不住脚的。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和1978年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谈判过程中,

两国老一辈领导人着眼大局,就“钓鱼岛问题放一放,留待以后解决”达成重要

谅解和共识。

2012年以来日本政府姑息纵容右翼势力掀起“购岛”**,2012年9月11

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

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中国政府公布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并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

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9月15日,我国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

岛屿地理坐标。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钓鱼岛是

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

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

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2012年9月14日,中国海监27船抵达钓鱼岛海域。

当日6时许,由中国海监50、

15、

26、27船和中国海监

51、66船组成的2个维

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

行维权巡航执法。这是我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

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后,中国海监首次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开展的维权

巡航执法,通过维权巡航执法行动,体现我国政府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辖,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二、钓鱼岛的战略价值

1、海底资源

钓鱼岛周围海域不仅海底石油储量巨大,可达30-70亿吨,而且其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年可捕量达15万吨,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这种诱人的憧憬,足以令人为之冒险。进入90年代,随着《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签订,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日本海上扩张意识日益膨胀。而日本实现扩张的策略就是占领岛屿从而获取岛屿拥有的海洋区域。就此日本外务省也承认,如占有钓鱼岛,日本将大大增加专属经济区的管辖范围。以钓鱼岛为基础,日本才可以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多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并进而攫取东中国海油气资源的一半!这就是日本无理强硬坚持钓鱼岛主权归属的首要因素。

2、军事与政治

从军事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钓鱼列岛有着十分重要的军事价值。我东海方向的正面,正好是琉球群岛和台湾岛,它们加上日本九洲岛使我东海海区与太平洋分隔。在战略意义上,该列岛可以为日本利用、作为日再次侵略台湾的桥梁或前进基地;也可以成为我保卫国家东海方向安全、遏制日本扩张势力南下的前哨。对日本来说,一方面,它是一个地形狭窄的岛国,因此防御纵深十分短浅。因此,日本急欲扩大其军事防御的范围,使其军事力量前出四岛建立前沿,才可对其海上安全更加有利。另一方面,日本占领和控制钓鱼岛可以将其所谓防卫范围从冲绳向西推远300多公里。以此日本军队可以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台湾省的军事防御实施舰、机的抵进侦察与监视、从而使我方的防御活动陷入被动。这正符合日本一些人企图推行海上扩张政策的政治意图。

对我方而言,钓鱼列岛处在台湾岛东北最远端,直接与琉球诸岛相对,在地理位置上,它正处于我国大陆与琉球群岛之中,东西各距200海里。从国土防卫的角度上讲,岛屿是大陆的前沿,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如果钓鱼岛再被日本永久霸占,为美日安保体制下迅速发展的日本军事力量得以据此向西扩张,在可预见的将来,很难说其不对我国的安全构成潜在或现实的威胁。从国家利益的长远发展看,大陆与台湾一定会统一。台湾回归祖国之后,台湾海峡对我国国防建设所起的作用将会大大改观,我军将有可能利用台湾岛和台湾海峡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强我国防实力,甚至将其作为中国沿海实施作战的依托。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钓鱼岛的战略价值是重大的,它不仅在于岛屿本身7平方公里的主权标志,而且在于其潜在的经济与军事价值。因此,无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我们都必须保卫钓鱼岛的主权所有,绝不能容许日本的染指和霸占合法化,这乃是国家利益的要求。

三、钓鱼岛问题的影响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国家利益,还牵涉到两国的国民情绪、民族感情等方面的问题。从大的范围看,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两国的合作发展,不仅是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政治文化领域。矛盾的升级必将引发一些冲突和社会问题。分析钓鱼岛问题的影响,我觉得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经济

就经济领域而言,经济全球化、亚太经济区域化以及中日经济的互补性给予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中日密切的经济相互依赖关系已经形成但如果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执意非法争夺钓鱼岛主权,进而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那必将阻碍两国的经济发展。

2、政治

就政治发展而言,从1972年两国正式建交至今,我国的政治关系经历了从紧张到缓和,又到紧张的局面,特别是小泉纯一郎从2001年4月上台以后,不顾中国人民的反对,连续4年参拜靖国神社,从而使两国关系达到白热化状态,导致中日领导人的高层互访一度中断。这也是两国关系恶化的消极影响。由此,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两国之间处理不好,势必造成新的对峙局面的形成。所以,缓和矛盾,处理协调钓鱼岛问题是紧迫的,这件问题的妥善处理对于促进两国的政治发展,开创和谐友好新局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世界局势

就世界局势而言,中日双方的冲突并不是局部性的,况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国家之间都有着联系,这也使得部分国家为了利益而干涉中日问题,一旦局部引发冲突,将会引起连锁反应,牵涉到更广的领域。再者,中日钓鱼岛问题中,日本争夺主权的目的还在于掠夺资源,更是给一些图谋不轨的国家以干涉的动力,错综复杂的关系容易引发大的冲突。所以,处理好钓鱼岛问题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世界的和平。

四、钓鱼岛问题的应对策略

综上分析,由于钓鱼岛纠结复杂的历史问题,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以及其深远的影响,期望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让步是不现实的。而且由于美国的偏袒,日本有进一步在钓鱼岛问题上加强主权宣示和实际控制的冲动。另一方面,钓鱼岛问题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的核心利益所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基本立场,决不可能与日本妥协。从政治上讲,近代屈辱的历史使中国人民懂得,一个国家丧失主权,人民就没有尊严和地位。因而可以预见,中日钓鱼岛争端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解决,而且有复杂化的趋势,因而我们需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积极采取对策:

1、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只有经济发展还不够。如果把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经济力量只是构成硬实力的一个方面,与其同样重要的硬实力还包括科技和军事力量等。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历史性地强调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另外,以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导向力为主要内容的“软实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

2、文、武配合

“文”的方面,是指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论证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从现有历史资料看,中国人最早发现和命名了这些岛屿,在明清两代的使琉球录和中、日、琉的一些图志中均载明这些岛屿是属于中国的。

“武”的方面是指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宣示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首先,必须加强渔

政、海监等执法力量。在钓鱼岛海域,日本屡屡挑起事端,致使争议非但未被搁置,共同开发更是无从谈起。鉴于此种现实情况,渔政、海监除了要在钓鱼岛海域定期巡航之外,还必须对渔业、海洋调查等活动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样不仅宣示主权,也使国家尊严得以维护。

在外交层面,需要与俄罗斯进行配合。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不断挑起事端除了源于对利益的贪婪之外,与其借力美日军事同盟是分不开的。美国担心中国的崛起威胁到他在西太平洋的统治地位,加强了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并对华实施遏制政策。同样,美国加强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以及美国主导北约东扩和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建设都威胁到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尽管中俄结成军事同盟可能还为时过早,但共同的战略利益基础决定中俄有在外交上相互配合的现实必要。况且,俄日之间还存在“北方四岛”问题,并且与钓鱼岛问题存在着一定相似性,即争端都是因“二战”和“冷战”而起。因而,钓鱼岛问题在外交上借力俄罗斯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五、对钓鱼岛问题及中日关系的展望

钓鱼岛问题由来已久,从中日关系大局出发,稳妥处理和解决钓鱼岛问题是中日两国的共同任务。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中日之间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意见差距较大,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暂时是不可能的。日本坚持制造冲突的行为不仅会阻碍其本国的发展,恶化同中国的关系,而且,这种行为也是徒劳的,并不可能改变我国对钓鱼岛主权的事实,更不可能使其从中获利。从现阶段来看,钓鱼岛问题只能尽量被缓解,中日之间的关系将围绕这一问题的发展而变化,所以中日关系很微妙,很敏感。所以,我国要在准备多方面积极应对日本近来染指钓鱼岛主权的行为的同时,寻求稳妥有效的途径确保我国对钓鱼岛屿的神圣主权。 参考文献 【1】刘中民、刘文科:《近十年来国内钓鱼岛问题研究综述》

【2】关捷:《日本与中国近代历史事件》

【3】阎学通、金德湘:《东亚和平与安全》

【4】田桓:《战后中日关系文献集》

【5】鞠德源:《钓鱼岛正名》

【6】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利斗争与和平》

【7】康威·汉得森:《国际关系》

【8】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海研究中心:《钓鱼岛问题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浅谈中日钓鱼岛之争及对策分析

姓名

学号

专业

系别

中日钓鱼岛之争(学术论文)

我论中日钓鱼岛之争

中日钓鱼岛之争 我的分析与看法

中日海洋权益之争前景分析

中日海洋之争

中日钓鱼岛纷争

钓鱼岛之争演讲稿(推荐)

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

中日钓鱼岛问题之我见

浅谈中日钓鱼岛争端

中日钓鱼岛之争及对策分析
《中日钓鱼岛之争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