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日海洋之争

发布时间:2020-03-01 18:36:3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日海洋之争

海 权

公元630年(唐贞观四年)日本开始向唐朝派遣使节,自公元630年到894年间,日本共任命过20次遣唐使。

1592年4月13日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妄图实现他以朝鲜为跳板,征服中国的野心。

1894年8月1日 日本对中国宣战,甲午战争正式开始。

1895年4月17日 中国战败,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在日本下关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1900年8月14日 由日本等组成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至1932年1月,东北全境沦陷。

1937年7月7日 日军悍然挑起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展开了全面抗战。

1937年9月5日 日本海军发表封锁全中国沿岸宣言。

1937年12月13日 日军侵占南京,在南京进行大屠杀,被杀害者达三十万人之多。

1945年9月2日 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月22日,邓小平副总理访日,23日,中日交换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

1998年11月25日,江泽民主席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日本,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宣言,宣布两国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2004年的12月中旬也就是距二战胜利60周年仅有数天时,日本政府决定将在2006年后不再批准新的向中国提供无偿资金合作项目(2003年为52亿日元,全球排名第九)。10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通过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在这份十年来第一次彻底修改的防卫大纲中,日本第一次把中国视为威胁。日本国内种种迹象表明,某些势力正在努力颠覆日本战后树立的国家观念,重新回归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军国主义传统。日本政治风向的变化不能不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亚洲国家的疑虑。可以说,日本对华援助的政治象征意义和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价值观远远大于对华援助的经济含义。另外把与之有极为密切的经济联系的中国当作威胁为自卫队发展寻找借口的行径,更是充分暴露了日本的军事野心。正因为如此,日本政府的决策,有可能会给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本次选译的几篇反映日中海上力量对比的文章,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虽然文章中能看得出日本人一贯的狭隘与偏见,但也反映出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普遍看法与基本心理,相信读者朋友能够批判鉴别,姑且作为一次“参考消息”吧。

向海洋进军——中国的海洋战略发展历程

● 竹田 纯一 张 坤 译

从历史上长期的大陆思想禁锢中走出的中国,现在正在将注意力向海洋转移,并以其迅猛的势头频繁地开展海上活动,不断提高自己在东亚的海上影响力。

近十年,中国GDP年增长率持续保持在7%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在海运、造船、水产、旅游、资源开发、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广泛领域的实力都得到了增强。海洋监控和海难救助等管理体系业已完善。

另一方面,在东海的海域管辖权尚未确定的情况下,日中都加快了资源开发的速度,加之今天的日本,对其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罪行的回避、否认态度,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都导致了两国之间民族主义矛盾日益显著。资源竞争、民族矛盾,都潜伏在两国海军军事实力逐渐增强的前提下,导致新一轮地区军备竞赛或者引发偶发性军事冲突的隐患。

中国和日本彼此间将如何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战略挑战,双方能否达成信任、构建新的合作关系,都将是未来两国关系走向的焦点所在。本文就此以中日两国的海上综合实力现状对比剖析,对决定未来东太平洋命运的大国间的关系前景作以展望。

回归的海洋梦想——从纪念郑和谈起

2005年是中国明朝郑和组织远洋航海600周年。郑和是明朝的回族宦官,从永乐帝朱棣恩准,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间,由他组织了七次极具规模的南下远洋航海。

他的航迹自东南亚到印度洋、波斯湾、非洲东海岸遍及30多个国家。郑和的船队由200多支船组成,他把这些“宝船”携带的陶瓷和丝绸送给当地的统治者,作为代价要求他们向明朝朝贡。这种以明朝皇帝为中心向海外推广“华夷秩序”的活动,创造了中国在海上活动最辉煌的时代。

但是当时明朝的儒派认为远洋航海是一种浪费,随着这种力量的逐渐增强,明朝转而采取禁海政策闭关锁国。到了清朝,这种政策更是变本加厉。结果遭到了海外列强的海上入侵,最终沦为了半殖民地。郑和提出的“财富取于海,危患亦来于海”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验证。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从2004年起到2005年7月,中国的海军训练舰“郑和号”欣然担当了溯长江、访旧都南京活动的先遣。为踏寻郑和的航迹,仿照古代帆船建造的“绿眉毛”号从江苏太仓市出发将进行为期一年的航海纪念活动。

基于中华思想中的复兴意识,在今天的中国存在着一种重塑海洋地位、洗刷历史耻辱的强烈的民族爱国主义情绪。这种情绪通过对海军力量的重视、对主权和统一的坚定主张以及对步入“海洋强国”的愿望中都得到了明显反映。正如国家海洋局王曙光局长,在2004年7月,国家海洋局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建设海洋强国是近代饱尝屈辱的中华儿女的崇高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素之一”。这个讲话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民族心态!

2005年,将有很多诸如海洋博览会等国家级的纪念活动,这也是中国方面弘扬爱国主义和树立海洋意识的宝贵时机。

国家海上力量的构成要素

Sea power在汉语中是指“海上力量”,根据上下文可以翻译成“海权”或“海洋大国”等等。是指与海洋相关的范畴及非常广泛的综合力量。

那么,中国所重视的海上力量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中国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杨金森研究员以《海上权力史论》为基础,在题为《国家海上力量建设》的论文中分八个方面提出了三十项指标。简单介绍如下:

* 国家战略(民族的海洋意识,政府的海洋政策)

* 资源(海岸线延伸,海域面积,资源)

* 自然力(水文,海洋气象,海底地形)

* 科技能力(船舶,技术研究人员,测量仪器)

* 支援能力(环境保护,海况预报,信息提供)

* 经济活动能力(产业种类,设备能力,就业人数)

* 军事能力(海军力量,运输能力,动员能力)

* 政府调控能力(法律,工作人员,管理机构)

对于上述观点的权威性,本文不能全面地进行讨论,仅以围绕中日海上竞争的相关内容为中心,先回顾一下中国海上力量发展的轨迹并尝试着整理出一些思考方向。

“向海洋进军”——新的国家战略

由于冷战时期美苏的封锁和国内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被压制在大陆上,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在海洋战略领域上无所作为。

早在建国前毛泽东主席就强调指出“中国人民必须建设自己强大的国防,除了陆军,还必须建设自己的空军和海军。”但是在当时人民解放军没有大型的舰艇,造船技术水平低下,海洋专业人才短缺,没有能力渡过台湾海峡彻底统一中国。所谓的海军只不过是由缴获的一些破旧舰艇和沿海部队组成的海防力量。而具备外海作战能力的051型(旅大级)驱逐舰首舰济南号(满载排水量3,670吨)竣工已经是1971年以后的事了。

在对苏一边倒的时代,中国的对外贸易运输主要通过西伯利亚的铁路,所以当时对海洋的关注很少。但是随着中苏矛盾的加深,毛泽东转变思路往海上寻求出路。在1959年的内部讲话中他指出必须造大量的船,建设海上铁路,建成强大的海上供给、战斗力。

1961年成立了国营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COSCO),开始在西方探索远洋航线。1960年第一艘国产万吨远洋货轮东风号(17,000吨)在江南造船厂竣工。1962年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远洋货轮跃进号(22,100吨)仍然采用了苏联设计。不幸的是,这艘船在第二年驶往日本九州的门司港的途中触礁沉没。

1964年,又成立了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海洋局。组建了海洋科学考察船队后,1965年综合考察船实践号(3,167吨)竣工,1972年大型考察船向阳红05号(13,650吨)竣工。国务院地质部石油探测船勘探1号、中国科学院的物理考察船科学1号也是在同时期建造的。时至今日,已经初步打下了海洋考察能力的基础。

1968年,根据ECAFE(联合国远东经济发展委员会)的调查,在东海可能储有大量石油资源的推测终于得到了证实。钓鱼岛突然成了焦点,中国从1971年开始行使对它的主权。

1973年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围绕专属经济区展开了激烈讨论。日本追随美国重视“公海自由”原则,所以对此不太关心,中国则代表第三世界坚持主张扩大本国的管辖水域。

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海军开始了实际意义上的进军南海的行动。在《旧金山条约》(1951年)签字之际,日本失去了对已占领长达20年之久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控制。周边各国纷纷主张自己的主权,中国也于同年8月发表声明,指出: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一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在西沙群岛中实际上由中国控制的只是宣德群岛(包括最大的永乐岛),而永乐群岛是由当时的南越政权控制的。

中日钓鱼岛之争(学术论文)

我论中日钓鱼岛之争

中日海洋权益之争前景分析

中日钓鱼岛之争及对策分析

中日钓鱼岛之争 我的分析与看法

安乐死之争

名实之争

北极之争

中日对比

中日对照

中日海洋之争
《中日海洋之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日海洋争端 之争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