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祝寿礼俗

发布时间:2020-03-02 12:22: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祝寿礼俗

博山民间祝寿风俗,一般从六十岁开始,家中若有高寿老人,讲究一点的人家既是到了六十岁也是不祝寿的,以此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旧时大户人家祝寿甚是隆重,子女或亲朋在决定给“寿星”庆祝寿辰后,较讲究的预先发请帖给其他的亲朋好友,请帖要大方、庄重、措词精炼达意、内容明确。祝寿礼品范围较广,最常见的有寿糕、寿桃(如季节不当也有用面粉做成桃子样的寿面)、糕点、寿联和大红寿幛等。若恰逢五世同堂的人家老人祝寿,亲朋还会送上一块写有“五叶衍祥”四个字的大牌匾额,意思是五代人繁衍生息,会带来幸福吉祥。

主办庆寿活动的人家,预先设立“寿堂”,寿堂正中用红纸或红绸布剪贴一个“寿”字或挂一副书法家书写的“百寿”,两旁张挂寿联。按照传统旧习俗寿辰庆祝活动从寿辰的前夕就已开始,亲朋祝寿礼品先行送到,当天晚上先由女儿、女婿设宴为“寿星”祝寿,并款待宾客,此叫“暖寿”。次日为寿辰正日,宾客云集为“寿星”道贺,殷实家庭通常提前去餐馆预定寿宴,届时餐馆用手提盒子送至主办家庭,寿宴席终,当宾客道别时要带上主人回赠的一点纪念物品,如“长寿面”等,该习俗传承至今。

3、生孩子习俗

博山历史悠久,生活风俗浓郁,传承至今历久不衰,这里将生孩子习俗做简要介绍。

(1)送祝米

孩子出生后由女婿到丈母娘(岳母)家报喜,告之母子(女)平安,临走时家人让女婿给产妇带上煮好的熟鸡蛋和红糖以做食补。

孩子出生后六天、八天或十天最长十二天开始送祝米,由孩子姥姥家准备好一对小枕头、一对小猫褂、一对小兜兜、六尺平纹布(尿布)、一对夹被子、一对小棉被,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备好600个鸡蛋,条件一般的备好200个或100个或60个鸡蛋以及大米、小米和面条,用食盒、箢子或红包袱肩挑车运,亲朋好友一起前往甚是隆重。返回时讲究不能空手走,于是主家回压一点大米、小米和染着红色的熟鸡蛋,面条是不能回压的,因为面条寓意顺畅的意思,是留给大人和孩子的。

(2)走满月

孩子满月后第一次剪发俗称“铰头”,还有一个不雅之称叫“挪尿(sui)窝”。铰头有一个仪式,即家族长辈一般是姥姥和奶奶一个持瓢一个持剪刀,铰前七(次)后八(次),然后铰铰嘴铰铰鼻铰铰眼铰铰耳(仅象征性的晃一下),口里不断念叨着“婶子剪挣大钱,娘娘剪做大官,奶奶剪长得欢,铰铰嘴不骂人„„”。铰的头发放在瓢里,由于铰头讲究不能空着,所以长辈们得拿点钱放在瓢里,仪式完毕后定良辰吉日由舅舅接妗子(舅妈)迎,回娘家住上个三五日,走时给孩子的鼻子上抹点墨灰,从姥姥家返回时由姥姥给孩子鼻子上擦点粉,意思是:黑狗去白狗来带他妗子那粉来,即带走外祖家的文脉。

(3)送百岁

孩子诞生100天吉祥称呼“百岁”,是人生第一个节日,此时姥姥家给孩子做最好看的衣服,讲究一点的人家做两身棉衣服,裤脚上绣上猫头,并送一副银手镯及脖子上挂的银质长命锁或麒麟挂件,其寓意是辟邪、一生平安、吉祥如意。吃的则是蒸的花馒头或点上红点的糖馅火烧,以示吉祥。亲友前来祝贺多为送衣送钱,吉祥祝福声满屋绕梁、声声不断,主家大办酒宴热闹非凡,酒足饭饱后亲友们带上主家备好的回压物品,一般为用红色陶瓷盆盛装由大小黄米和红枣糗的米糕、火烧和面条等,各奔自己家里。

4、合婚酒

暂缺

5、祭宗族

博山人对祖先的祭祀非常重视,每年从清明节开始至年末岁尾大致有四次祭祀活动。

清明节祭祖扫墓、春游踏青,家家户户男男女女提前一天在家备酒被菜,大户人家讲究一点的依照先人大小辈份用大、中、小三种海碗制作祭祀菜肴,每套4-6碗,荤素搭配,上坟时一般由家里成年男丁前往,仪式主要有排放供品、上香、磕头跪拜、烧黄表纸、添新土。上坟要压坟头纸,将黄表纸叠成小方块压在祖先的坟头上,表示这家人家有后人来祭祀。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也叫“中元节”,这是博山人继清明后的又一重要祭祀先人活动,这一节日最早是纪念五谷神后稷“教民稼穑”而设,并请祖先作陪,后演变为请祖先来享用。这种祭祀是在堂屋前张挂先人画像灵位并供奉各种食品并上香磕头跪拜,完毕后再烧纸钱,送至路门口。也有人家上坟祭祀。

农历十月初一,冬季开始,辛劳一年的博山人粮食归仓,上坟告谓先人,备酒菜供奉,用五色纸剪裁成“冥衣”在坟前焚烧,谓之“送寒衣”。

腊月三十除夕前夕举行祭祖活动应是一年来最隆重的一次,有家庙祠堂的大户人家可在此举行祭祖活动,一般人家有的前往祖坟祭祀,亦可在自家堂屋举行,举行前将堂屋收拾的干干净净,较为讲究的人家将八仙桌套上大红桌衣,太师椅套上大红坐垫以示庄重,把祖先牌位或画像依辈份请至前台,供奉各种供品,一般六至十碗菜,寓意“六六大顺”或“十全十美”,菜品可荤素搭配,荤菜一般有整鸡、整鱼,寓意“大吉大利,年年有余”,素菜一般有豆腐,寓意“都来福”,放点芹菜,寓意“勤来财”,放点油菜,寓意“常有财”,放点韭菜,寓意“长久有财”,放点白菜,寓意“进百财”等等,每碗菜的顶部都放上点海米、木耳,意为山珍海味,它体现了博山人对美好生活的无比憧憬和向往。

祭祀礼仪:摆供品、上香、压坟头纸(去祖坟祭祀的)、发钱粮(烧黄表纸)。仪式开始一般由族人长者率家里晚辈众男丁依大小辈份依次排队前往门外大路口,朝“先人”墓地方向持香举三举,意为请先人回家,回家途中每逢入大门或二门口时须在门口两侧各插一炉香,以示引路,进堂屋后族人长者将手持香火放入台前香炉内,然后子孙后辈依次前后排列磕头跪拜,完毕后送“先人”至大路门口,烧纸后返回。

另外孩子结婚,考试金榜题名等喜事,许多人家也前往祖坟进行祭祀告谓先人。

婚嫁礼俗

丧葬礼俗

闽南礼俗

寿庆礼俗

传统丧葬礼俗

福州结婚礼俗

成语与礼俗

土家族婚嫁礼俗

东营市婚姻礼俗

欧洲部分国家礼俗

祝寿礼俗
《祝寿礼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祝寿习俗 礼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