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婚嫁礼俗

发布时间:2020-03-02 03:31:3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婚嫁礼俗

闲而无事,多有乡愁,特将我们仇湖这一带婚嫁礼俗多年来怎样逐步演变的,撰文而共飨之。

访亲

一般情况下男方先到女方家访亲。访亲的目的就是了解双方的基本情况。客气的人家准备茶食,茶食分细茶和粗茶。细茶就是糖果(京枣、雪枣、麻饼、云片糕等)。粗茶就是馒头、米糕等点心。如果同意可以尝一点,但不能大吃,更不能当饭吃。如果不同意,一般的不尝,推说肚子不饿,嘴的不渴。被访者一般要包喜钱,如果同意可以收下,如果不同意坚决不收。

送缘(圆)茶

访亲后如果不同意就告诉媒人两孩八字不符,五行相克,属相不和。如属鸡的和属狗的是鸡犬不宁,属蛇的和属马的是蛇盘马脚等等。男方比女方如果大六岁,叫“六重”。如果双方同意就称两孩八字相配,五行相生。在媒人的斡旋下,就可以送缘(圆)茶。送缘(圆)茶是表示可以订亲,相当于意向性协议。男方到女方家送一定数量的礼金和礼物。礼物中桂圆和茶是必须送的,双方小范围内办顿酒席,双方可以走动,结为亲家。

结贴儿

送缘(圆)茶后,就考虑结贴儿。结贴儿就是男女双方孩子出生的年、月、日、时辰写在贴儿上,贴儿就是订亲的证书,男女双方的八字也就成了。相当于签订了正式合同。结贴儿男女双方要大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等于向社会公布两家成了亲,两孩订了婚。男方送女方的订婚礼金和礼物是经媒人协商过的,数额一般都是可观的,有的女方订亲就要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现在有的在订亲前就必须在城市里有房子、有轿车,否则就订不了亲。

做大节(也叫押节)

订婚后,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和春节男方都必须要到女方家做大节,也叫押节。如果儿子不在家,父亲或兄弟都可以代替去,如果不去,表示婚姻就出问题了,另一方就要找媒人问清楚,出了什么问题。

做端午节时必须要有粽子,做中秋节时必须要有月饼和藕。

通话

结婚一个月前男方必须和媒人一块儿到女方家通话。通知女方在什么时间内结婚。通话的目的,一是让女方知道,提前做好嫁姑娘的准备。二是要避开姑娘来月经的期间,俗话说:“红人拜堂,家破人亡”。三是要挑一个吉利的日子,结婚的时间,大多数是男方确定大体时间,女方确定具体时间。四是基本商订好结婚的相关事宜,尤其是女方索要的礼金。

结婚

铺房: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女方的嫁妆运回来,并铺理好新娘房,以免正日忙乱。再穷的女方子桶(马桶)是必须陪的。意思是姑娘到男方家传宗接代的,再一层意思是不陪子桶,姑娘到男方家屁股都无处蹲。其它的嫁妆别人都可以搬动,唯独子桶是新娘倌必须搬的,其他人不可以代替。也有的人家正日嫁妆和新娘子一块儿乘船或乘车来的。

暖铺(仄铺):正日前一天夜里新郎必须请一位年轻的男性来同睡。意思是新床必须两人睡,暖一暖铺,仄一仄床,一般请的是姐夫或妹夫,其它年轻的亲戚也可以。

暖轿:男方正日前一天晚上要有暖轿酒,就是请媒人、抬轿子的或撑轿船的,现在是开轿车的驾驶员以及亲戚朋友。注意的是暖轿酒媒人为最大,坐的席口是最大座,因为新娘子进了房,媒人撩过墙,过了这天晚上媒人的作用就不大了。人馋揽媒做,狗馋舔磨膛,过了这天晚上招待媒人次数也就不多了。过去的媒人主要是想吃(做个媒人十八桌半),现在有的媒人拿佣金。

如果老舅爹来了,最好不要和媒人坐同桌,因为老舅爹也要坐大位。

究竟桌位哪儿最大?要看在什么房屋,什么房间,什么桌子,什么位子。一般情况下,堂屋最大,堂屋里明间最大。桌子大小要看灶在哪个方位,如灶在东面,明间西北的桌子最大。然后是东北的桌子,靠门口的桌子最小。桌位最大的是西面北侧的位置。具体大小顺序是①西面北;②西面南;③东面北;④东面南;⑤北面西;⑥北面东;⑦南面东;⑧南面西。其它桌次以此类推。如果是“摆朝席”。明间中间的桌子,桌缝是东西方向(与敬祖宗祭祀一样),其它桌子缝是南北方面,“朝席”是最大的桌子。坐北朝南的桌位最大。俗话说:“老舅爹请咯朝南坐”,意思就是最大的桌位请老舅爹坐。现在没有摆“朝席”的,老舅爹也难得朝南坐。

如果是鼎桌(圆桌),最里面的桌子最大,面朝门口的桌位最大。如果在饭馆,靠主持台或舞台中间的第一桌为最大,面朝台子的桌位为最大。

另外要注意的是宴席上不要上蛋类的菜,以免说瘫话。更不要上豆制品等菜类,如百叶、团粉、豆腐干儿这些丧事的菜,要上的是糕、粽、团、圆这些喜宴点心。

讲究的人家办喜事盘子要成双上菜,盘子要成双撤。

晾嫁:姑娘出嫁前三天就要睡在铺上不起来,正日前一天,女方要请晾嫁酒,要把亲戚请来陪嫁娘子。女方亲戚在这以前要分别请嫁娘子,晾嫁期间嫁娘子要少吃少喝,保养身体,防止生病。因为在出嫁的途中不得解手,尤其是路途远的更要注意。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家有个邻居的姑娘出嫁,坐的是花轿。途中要解大手,花轿中途是不可停下来的(停一次,新娘子嫁一次)。新娘子没有办法,只好解在随身带的手帕里,放在轿角落处。成了当时的笑料。

迎亲:里下河地区

五、六十年前迎亲的工具,有的用花轿,但最多的还是轿船。轿船上贴上红双喜和红对联。凡是有洞眼的地方都用红纸贴起来。撑轿船的必须是双人双篙。迎亲人数成单,回来人数成双。船到女方河口,放爆竹,通知女方接船。轿到门前三分气,没气也得装气。第一次女方故意不接,则再放爆竹,连放三次,女方放爆竹也就接了。人上岸后,双篙必须整整齐齐放在河边。迎亲的人到门前,进不了屋,嫁娘的弟妹们关好门,留下一条缝,要“开门封”。新郎第一次“开门封”不上足,嫁娘的弟弟妹妹们就高喊“涨”。“开门封”涨到一定数量后,还是开门的。现在一般情况下“开门封”多少事前就商量好的。

进门后,送的礼物叫“开面”。其中必须有一条用几尺红布裹着的蒲席或竹席,名曰“还伢娘席子”。这红布将来可以做小儿的毛衫儿。

中饭吃过后,嫁娘子还睡在被窝里,男方就到门前放爆竹,吹鼓手就卖力吹奏,这叫“催妆”。一般要催三次,嫁娘才起身打扮。起身时要做两件事:一是嫁娘子必须请人用缝衣线把脸上的汗毛扯掉,称为“开脸”,也有的称为“扯脸”。二是把额前的“刘海儿”,俗称“姑儿”用梳子梳到头顶上去,把长发在脑后梳一发髻,谓曰“上头”。表示从少女到少妇(额前的“刘海”是姑娘的标志)。嫁娘子换上红衣、红鞋上轿,这时嫁娘身上带一本老皇历,叫“三官经”,路上可避邪。细心的母亲做两块手帕大小的红、绿布放在嫁娘子身上,以备同房时用。嫁娘子上轿时必须搭哥哥的鞋子走上一段路,由哥哥或弟弟驮上轿,娘家人并用条帚把轿角刷一刷,用湿布把轿脚抹一抹,防止把娘家的泥土带走。

上轿后,妈妈和女儿都要哭一哭,否则生的孩子是哑巴。人坐在轿子里,脚放在米匾里,不能移动,否则移动几次嫁几次。

新娘子上轿船后,轿船要在娘家河口绕上一圈,名曰“打朝”。回去的轿船不要走老路,如果只一条河,回去时走另一侧。每遇到一座桥都要放鞭炮,答谢桥神放行。 轿到男方门前用贴了红纸的箩筛,用沾油的红纸捻点上火,在箩筛外面对着轿四角照照,表示驱邪,这箩筛用后挂在新房门前一个月。

现在的新娘子戴上墨镜,下轿后撑着阳伞,以示避邪。 新娘子进门前还有一个接宝的程序。姑娘上轿时,嫁家给一定的钱握在姑娘的手上叫“押宝”。新娘子来到男方门前时,左手上握着娘家的钱不进去。这时婆婆应给媳妇的右手塞上等额或超额的钱。给少了,媳妇就不动步,这叫“接宝”。进门槛时,新娘子用脚狠狠地踢门槛,表示今后不怕男方人。进了门要跨火盆,表示今后日子红红火火。然后是三拜堂。此时前面桌子上放一只斗,斗内插一杆秤。可避邪和富裕。拜堂时到进房前,新娘子盖着红盖头,也得闭着眼睛,否则看到什么卖什么。进房后,吃一次果子茶。男方让人拿着果子在新娘嘴边擦一下,不让她吃,以免嘴凶。娘家人有时偷一个果子让她吃。有的新娘子抢着喝新郎的茶,意思是今后嘴快,男人欺不到她。

人们争着看新娘子,意思是看了新娘子眼睛好,姑娘媳妇们抢着擦新娘子的粉、雪花膏,意思是擦了后面皮白。但新娘子裹了红布的镜子任何人不得照。

新娘子进房后,要请一个十来岁的男孩用手或竹竿将新娘房窗户上贴的红纸撕破。撕的方法是先戳个洞,由下而上撕成条状挂下来。寓意新娘子将来生儿子。

闹洞房:首先闹的是公公和婆婆。有的预先给公公准备好扒灰耙。用红绸布做成带子斜背在公公身上,用硬纸做成仿宋的官帽,戴在公公的头上,用新娘子的粉、雪花膏、口红涂在公公的脸上,有的甚至加上锅灰和油彩将公公打扮成扒灰佬儿。扒灰奶奶要戴一副一边有镜片、一边没有镜片的墨镜,表示今后一只眼睛睁,一只眼睛闭。公公手里提着锣,领着奶奶在家里、院子里或到左邻右舍附近“游街”。扒灰公公手里敲着锣,嘴里喊着:“我是×××扒灰公公。儿子不肯,跟他算成本。媳妇不肯,要耐心等。老东西不肯,请她滚”。

有的将苹果吊起来,让新娘子和新郎踮起脚尖来啃苹果。苹果是圆的不容易啃到。刚啃到时,苹果被操作者提起来,新娘子和新郎倌就亲个嘴。有的甚至要求公公和新娘子啃苹果。

现在农村一般不搞这些恶作剧,大都到饭店搞一些仪式。大多数礼仪公司很文明,但有的礼仪主持人一次又一次让新郎和新娘子亲嘴接吻。有的甚至要公公和新娘子拥抱。更有甚者要公公跪在新娘子的脚下。

送房:送房一定要在夜11点钟前。因夜11点钟后就是第二天的日子。炮仗放了后,就不得闹新房。但也有的小伙子躲在新娘房的窗户下偷听小俩口的房中窃窃私语。

送房时喜娘(我们这个地方叫“搀妈”)要说一些“鸽子”。铺上男方睡的那一头,要丢一些硬币和红枣、花生、桂圆、豆子四物,表示富裕和早生贵子,而且将新娘子枕头放在男方这一头,意思是俩人睡一头。有的事先叫小男孩在新郎倌那头解小便,新郎倌只好与新娘子睡一头。

睡觉时,同时脱衣,便把各人的鞋放在高处,以免夜间穿错。新娘子当夜不能在马桶里大小便,因为子桶(马桶)里填满了炒米、万年青、柏树枝、桂圆、花生等物。但在马桶内另放一只小马桶(俗称马儿),称为马胆。现在是小塑料桶。

第二天新娘子仍坐床,两人在房内吃饭,第三天早晨就分朝了。让新娘子认识夫家的长幼和亲友。俗话说:“三朝里的媳妇,月子里的孩儿”。意思是在朝里就要给媳妇立规矩。在月子里就要调教好孩子。

分朝后,新娘子要到厕所倒马桶,尽管没有用,还是要做个样子叫“传子”。在朝里新娘子必须坐在马桶上给新郎倌缝一条短裤,以显示新娘子的女红,也寓意“裤”就是富。三朝后马桶就可以用了,有句歇后语:“新娘子的马子——三日新”,说的就是新娘子的马子只有在朝里三天是新的。

分朝后,新娘子还必须到厨房用火叉搅一搅灶膛。到泔水缸搅一搅泔水,以显示厨艺,今后持家务。

回门:第六天夫妻双方才到女方去回门(也有分朝即去的)。两人走在路上中间不得插人。当天必须日落前回来。这个月必须二人夜夜睡在一起,这叫“不空房”。也有一个月才回门的。

现在很省事。新娘子带回来后,所有仪式加快完毕,就打发二人回门,称之为“一天圆”。

男方在回门后,要进行一次请朝会亲的仪式。也有回门时就跟女方家说好,不再来“请朝”了,女方家就派新娘子兄弟等同辈的亲戚到男方家“做朝”,用包袱将新娘子在家时的旧衣服带去。以前长辈是不去“做朝”的,尤其是母亲,一直到新娘子“坐月子”,母亲才会去,带着糖罐和猪油坛去。

现在也不谈“请朝”,“做朝”。正日的晚上双方的亲戚都到男方家或饭店,这叫会亲。

婚后一个月,新娘子叫毛脚新娘子,不得到别人家去,一个月后,夫妻再回一次娘家称为“复门”。

男方的亲戚可在这一个月内宴请新娘子,叫“请新娘子”。 交生日:女儿嫁到夫家后,女方的家长要到男方去,并带去礼物,这叫“交生日”。

送夏:结婚的第一年,娘家给女儿送些夏布、扇子等夏天的用物,这叫“送夏”。

俗话说:“养个女儿要还四十五年的债”。

现在婚嫁礼节太简单了。男女双方大多数是自谈为主,不要媒人,甚至父母参谋的权利都没有。谈不上送圆茶、结贴儿、订亲、做节等形式。拿了结婚证,商量日子后,女方中午设宴,男方晚上设宴。有的请个证婚人,有的连证婚人都没有。放了鞭炮,新娘子入了洞房,一切都结束了。

婚礼最大的变化是交通工具。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是轿子或轿船。

七、八十年代是自行车和轿船。九十年代到二OOO年是摩托车或轿船。现在一律是轿车,而且要名牌的。

宴席招待上,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富的人家是六碗八碟,穷的人家煮点萝卜饭,炒几个小菜而已。现在宴席一般放在宾馆里,少的40-50桌,多的100多桌。餐标少的1000多元,多的

四、五千元,甚至上万的。

彩礼、嫁妆因时代不同而不同。上世纪

三、四十年代男方拿不出女方要求的彩礼,采取抢亲的办法。具体的办法是男方找几个年轻力壮的人,发现姑娘一个人在家或人少时,首先扯断姑娘的裤带子,背起姑娘就跑,抢到家后立即同房,女方赶到后熟米已煮成熟饭,生了孩子后再回娘家。

到了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彩礼要的是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嫁妆是16条腿:三门橱、五斗橱、梳桌、灯柜。

现在的三大件是钻戒、轿车、楼房(是城市里的商品房或别墅)。 婚嫁礼节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迁,但婚嫁礼节的文化还是很厚重的,还必须要传承的。

土家族婚嫁礼俗

萧山区婚嫁礼俗的调查研究

十一、东莞婚嫁礼俗之记述

婚嫁

祝寿礼俗

丧葬礼俗

闽南礼俗

寿庆礼俗

传统丧葬礼俗

福州结婚礼俗

婚嫁礼俗
《婚嫁礼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