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论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20-03-02 21:20:4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重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暨重冶学委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论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计算方法

摘要: 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用的方式, 反映负债经营程度的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过低, 既影响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 也影响权益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更是会影响企业的筹资、收益和发展。它是企业经营者、权益投资者和债权人都关心的问题。本文采用损益平衡法先导出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一般计算公式, 进而论述了现行财会制度下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具体计算公式, 最后采用企业实际数据加以验证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并介绍了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计算方法的应用和某些不足。 关键词: 企业负债最大规模计算方法 l 前言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历程中曾经有过“ 既无内债、又无外债” 的历史, 当时的中国人深深以此为自豪。尽管有这样那样相反的例子, 当我们放眼全世界时, 发现由于资金的缺乏性, 几乎所有的政府和企业都需要靠借债维持生存和谋求发展。负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企业存在形式。反映负债经营程度的资产负债率也称举债经营比率, 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经营者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也影响权益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过低, 对企业经营都不利。一般来说, 资产负债率过高会加大企业筹资难度, 也增大企业财务风险; 过低或根本不举债, 便会错失良机, 影响企业预期收益, 从而使企业停滞不前, 失去发展。通常将资产负债率大于100% , 视为企业达到破产的警界线。但在破产警界线内, 企业负债经营的最大规模是多少, 这是企业经营者、权益投资者关心和债权人关注的问题。 2 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一般计算方法

2 .1 需明确的资金成本和资产收益率一般概念

首先是资金成本概念。资金成本最初是西方现代管理会计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企业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所支付的费用, 包括筹集资金支付的筹资成本和使用资金支付的资金占用成本。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它是投资者提供资本时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从公司的角度看, 它是企业为获取资本所必须支付的最低价格。按资金成本定义, 其有两种表示形式: 一是用总量指标表示时, 资金成本就是企业取得资金来源所支付的成本费用总额, 称为资金成本额; 二是用相对指标表示时, 资金成本就是企业所支付成本费用总额与所取得资金总额的比率, 为区分起见, 称为资金成本率。所以, 资金成本率二资金成本额一资金总额x 1 0 0% = 资金成本额一( 自有资本额+ 负债资金额) x 1 0 0% 。从项目的投资决策角度讲, 资金来源不论是借来的或是企业自有的, 都应考虑资本的最低报酬率问题, 即都要考虑资金成本率问题, 并且还要考虑风险报酬率等问题。但由于我们讨论的不是长期投资决策, 而是企业一般短期经营, 所以企业自有资金可以不考虑, 仅考虑负债资金的资金成本率问题, 即仅考虑负债 经营带来的额外风险这种财务风险。因为短期经营决策通常不改变现有生产能力, 涉及的时间比较短, 并以现有生产能力取得最大利润为目标, 这是财务评价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 我们设定, 资金成本率二资金成本额二负债资金额x 10 0% 。又由于企业取得负债资金时(或经过一些环节后), 一方面增加企业资产, 如增加“ 银行存款” 或增加“ 存货” 或增加“ 在建工程” 等; 另一方面形成企业负债, 如增加“ 短期借款” 或增加“ 应付票据” 或增加“ 长期借款” 等。所以, 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额一负债总额x 10 0% 。实际上, 这是一个总负债资金成本率概念。这就是我们讨论一般情况下的资金成本率概念。其次是资产收益率概念。资产收益率是收益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即资产收益率= 收益额令资产总额X 1 00% 。对于收益额的理解, 一般理解应是指企业利润。这是没有多大异议的, 因为利润是企业经营业绩的综合体现, 又是进行利润分配的主要依据。但此处该用什么作收益额指标, 暂且不论。 2 .2 讨论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指标的一般计算方法

企业要维持生存, 最起码的条件是能够维持企业的简单再生产循环, 也就是说, 企业至少要保持利润水平为零。因而企业负债经营的资产负债率最大规模, 应是在按资产收益率计算的收益额同按资金成本率计算的资金成本额相等情况下的指标。由于资金成本额二负债总额x 资金成本率二资产总额X 资产负债率x 资金成本率; 而收益额二资产总额x 资产收益率, 所以, 一般计算公式为: 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二资产总额x 资产收益率资产总额x 资金成本率X 1 0 0% 举例说明: 假设某企业1 9 9 5 年年均资产总额3 0 0 0 万元, 年利润1 5 0 0 万元, 年均资金成本率8% , 年支付资金成本额1 5 0 0 万元。若我们这样计算: 年均资产收益率= 一5 0 0 + 3 0 0 0 0 x 2 0 0%= 5%; 年均资产负债率最大规模= (3 0 0 0 0 x s%) 二(3 0 0 0 0 x s%) x 1 0 0%= 6 2 .5%。这种计算方法是否合理呢? 下面的讨论会给出答案。 3 现行财会制度下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具体计算方法 3 .1 资产收益率指标中收益额的计算范围确定

前已述及, 对于收益额的理解, 一般理解应该是指企业利润。但实际工作中, 利润指标有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之分, 到底采用哪种利润指标合适呢? 本人认为, 采用什么指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用途, 并考虑指标的同口径或可比性原则加以选择。在此采用不含财政补贴收入但包括退回企业增值税的利润总额较合适。这是因为, 财政补贴收入是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资产毫无关系的收入, 而增值税是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收入;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注此处不含财政补贴收入) + 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考虑投资收益能使计算资产收益率保持子母项同口径; 营业外收支, 虽然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支, 但其收支多少, 关系到企业和国家的利益, 也反映企业管理水平; 净利润= 利润总额一所得税, 仅反映企业所得。

而仅考虑利润总额作为收益额又是否合理呢? 若仅将利润总额作为收益额来计算资产收益率, 按前面举例, 当资金成本率为8% , 资产收益率5% , 资产负债率在62 .5% 时, 则企业不亏不盈, 即正好在利润为零的平衡点上。事实上, 该企业并不是这样, 而是有利润1 50 万元。因此, 可以肯定, 在此仅用利润总额作为收益额来计算资产收益率是不妥的。这是因为现行财会实务中, 利润总额是已扣除了资金成本额的缘故。依举例, 利润1 5 0 0 万元是已经扣除了资金成本额150 万元后的帐面利润。如果不计这笔资金成本额开支, 它的收益额应该是3 0 0 0 万元, 则资产收益率为1 0% 。否则, 有1 5 0 0 万元利润怎能说不亏不盈呢? 所以, 在计算资产收益率中的收益额取值时, 应将不含财政补贴收入的利润总额加上资金成本额, 即收益额= 帐面利润总额一财政补贴收入+ 资金成本额。虽然采用什么指标和指标的计算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加以界定。但此处将资金成本额视为收益额, 可能一些人难以理解。实际上这是不难从理论上说明的。大家知道, 社会再生产过程才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也只有社会再生产过程才是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企业的经营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收益, 一般是指收入减成本、税金后的收益, 其中成本不包括借款利息。因为借款利息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收益而不是成本。资金成本属于利润分配范畴, 它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当企业资本有一部分为借入资金时, 这部分收益就转移给放贷者, 作为债权人的收益。也就是说, 资金成本额在此作为收益额, 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3 .2 对于资金成本率具体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在一般资金成本率概念中, 我们引进了西方现代管理会计学中关于资金成本的概念, 即资金成本率= 资金成本额十资金总额x 1 0 %二资金成本额二(自有资金额+ 负债资金额) x 10 0% 。由于讨论的不是项目投资决策, 而是企业一般短期经营, 况且财会实务中对自有资金也不计息, 因而最后得出: 资金成本率二资金成本额一负债总额X 10 0% 。前己述及, 这实质上是总负债资金成本率概念。事实上, 现行财会实务中, 不论是企业的流动负债或是长期负债, 均包括融资负债和非融资负债两个方面。更确切地说, 负债总额包括了计息负债和不计息负债两部分。对于流动负债中的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预计负债、其他流动负债等项目; 长期负债中的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其他长期负债; 以及递延税款贷项, 一般是不计付利息的。目前, 计息的流动负债一般仅限于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计息的长期负债一般仅限于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一部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按照现行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专项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金额较大的发行费用; 为购建固定资产向银行借款的手续费发生金额较大的; 为购建固定资产除上述发行费用和银行借款手续费以外的辅助费用中金额较大的, 以及借款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汇兑差额等, 在满足资本化条件: 1 为购建固定资产而资产( 现金、非现金资产、承担带息债务形式) 支出已经发生; o 借款费用己经发生;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己经开始。在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 应当予以资本化, 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因此, 长期负债中的应付债券、长期借款要注意剔除资本化因素的部分负债额。总而言之, 要区分计息负债和无息负债两种不同性质的负债, 同时, 在计息负债中要确认属于生产经营的或是资本化的负债。在计算资金成本率时应按非资本化的计息负债额作母项, 同时, 计算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指标时也要考虑不计息和资本化的因素。根据我国现行财会制度,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 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它与西方资金成本额概念很接近, 计算中可将财务费用视同资金成本额。所以, 资金成本率二财务费用-平均非资本化计息负债额x 100% 。这样, 资产收益率一( 帐面利润总额一财政补贴收入+ 财务费用) +平均资产总额x 10 0% 。

3.3 现行财会制度下负债经营最大规模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 综上所述, 本人认为, 不亏不盈点的等式应该为: 资产总额x 资产收益率二( 资产总额x 资产负债率一不计息负债额) x 资金成本率。所以, 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 资产总额x 资产收益率十不计息负债x 资金成本率资产总额x 资金成本率X 10 0% 其中: 资产收益率二( 帐面利润总额一财政补贴收入十财务费用) 一平均资产总额x 10 0% ; 资金成本率二财务费用令平均非资本化计息负债额x ro o% 。以上就是在现行财会制度下, 计算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的具体公式。应该可以说, 低于最大规模的资产负债率指标都是可以的。但至于低多少合适, 这要根据企业的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和营运能力指标全面考虑, 在利用负债经营获取收益和承担风险之间作出权衡, 通过确定最佳资金结构, 进而确定适宜的负债比率。 4 运用企业实际资料对具体计算公式的验证

4.1 利用某大型企业19 9 5 年度实际数据加以实证 ( 1 ) 利用( 财会报表》的资产负债表计算有关平均指标 据公式: 年平均数二【(1 月初+ 2) 十1 月末+ ..十n 月末+ ( 12 月末令2) 〕于12 得: 年均资产总额一7 1759 .68 万元, 年均负债总额= 58 746.17 万元。已知该企业19 9 5 年度仅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四种债务计付利息、手续费等, 并且无资本化负债额。因此, 年均非资本化计息负债额= 42238 .12 万元。

(2 ) 利用《财会报表》的损益表查找有关指标查知, 该企业1 9 9 5 年度财务费用5 6 0 7 .7 万元, 利润总额巧7 .36 万元, 财政补贴收入60 万元, 财政补贴收入已计入利润总额。 (3 ) 利用上述指标数据计算有关指标

实际年均资产负债率= 5 8 7 4 6 .1 7 一7 1 7 5 9 .6 8 X 1 0 0%= 8 1 .8 7%; 年均资产收益率= (1 5 7 .3 6 一6 0 0 + 5 6 0 7 .7 7 ) 一7 1 7 59 .6 8 X 1 0 0% = (5 16 5 .1 3 令7 1 7 5 9 .6 8 ) X 10 0%= 7 .2 0%; 年均资金成本率= 5 6 0 7 .7 7 二4 2 2 3 8 .1 2 X 10 0%= 1 3 .2 8%; 年均不计息负债额= 5 8 74 6 .17 一4 2 2 3 8 .1 2 = 1 6 5 0 8 .0 5 万元。 (4 ) 计算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

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二资产总额x 资产收益率+ 不计息负债x 资金成本率资产总额x 资金成本率X l《X)% 7 17 5 9 .6 8 x 7 .2 0 % (即5 16 5 13、7 17 5 9 6 8 ) + 16 5 0 8 .0 5 x 13 .2 8% (即5 6 0 7.7 7 * 4 2 2 3 8 .12 ) 7 17 5 9 .6 8 x 13 .2 8% (即5 6 0 7 .7 7、4 2 2 3 8 .12 ) X 1 0 0 % 516 5.1 3 + 2 1 9 1 .7 0 X l《X)% 二7 3 56 .83 9 52 7 .22 X 10 % = 7 7 .2 2 % 9 52 7 .22 (5) 验证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指标的合理性

首先, 验证按这些指标计算的利润总额与实际数是否相符: 该企业1 9 9 5 年度损益表帐面利润1 57 .36 万元, 但已计入有财政补贴收入6 0 万元, 实际亏损4 42 .64 万元, 即实际利润总额= 1 57 .36 一60 = 一4 42 .64 万元。验证: 收益总额= 7 17 5 9 .6 8 7 .2 0% (即5 1 6 5 .13 一7 1 7 5 9 .6 8 ) = 5 1 6 5 .1 3 万元; 财务费用= 4 2 2 3 8 .12 x 1 3 .28 % (即5 6 0 7 .7 7 令4 2 2 3 8 .1 2 ) = 5 6 0 7 .7 7 万元; 所以, 利润总额一5 16 5 .1 3 一5 6 0 7 .7 7 = 一4 4 2 .6 4 万元。可见, 按这些指标计算的利润总额与实际数完全相符。其次, 验证实际资产负债率超出最大规模指标, 必然出现亏损: 由于该企业盈利水平低, 包括资金成本额(即财务费用) 在内的年均资产收益率仅有7 .2 0% , 而年均资金成本率高达1 3 .2 8% , 加上, 实际年均资产负债率达81 .8 7% , 超出最大规模指标7 .22% 的4 .65 个百分点, 所以, 出现亏损。亏损额一资产总额x (实际资产负债率一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 x 资金成本率= 7 1 7 5 9 .6 8 X [8 1 .8 7% (即58 7 4 6 .1 7 令7 17 5 9 .6 8 ) 一7 7 .2 2% (即7 3 5 6 .8 3 十9 5 2 7 .2 2 ) 」x 1 3 .2 8% (即5 6 0 7 .7 7 令4 2 2 3 8 .1 2 ) = (5 8 7 4 6 .17 一5 5 4 12 .1 5 ) X (5 6 0 7 .7 7 十4 2 2 3 8 .12 ) = 4 4 2 .6 4 万元。可见, 亏损额与实际也完全相符。因此, 该企业亏损成必然。

4 .2 利用该企业2 0 01 年度盈利情况下的实际数据实证

上述同一企业2 0 01 年度财会报表查找并计算的有关数据为: 年均资产总额1 3 1 2 60 .64 万元, 年均负债总额9 3 9 5 4 .15 万元, 年均计息负债额6 5 6 5 0 .07 万元, 该企业无资本化负债额。另外, 查知该企业年帐面利润总额为1 08 1 .95 万元, 年财政补贴收入2 0 万元己计入利润总额, 即实际利润总额二1 0 51 .95 一20 二85 1.95 万元, 年财务费用为3 5 2 0 , 19 万元。根据以上数据, 我们计算得出, 该企业实际年均资产负债率二7 1 .5 8%、年均资产收益率= 3 .35 %、年均资金成本率一5 .3 6%、年均不计息负债额二2 8 3 0 4 .05 万元、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二84 .1 1% 。验证: 收益额= 1 3 12 6 0 .6 4 x 3.3 5% (即4 4 0 2 .14 于1 3 1 2 6 0 .6 4 ) = 4 4 0 2 .1 4 万元; 财务费用= 6 5 6 5 0 .0 7 x 5 .3 6% (即3 5 2 0 .1 9 令6 5 6 5 0 .0 7) = 3 5 2 0 .19 万元, 利润总额= 4 4 0 2 .1 4 一3 5 2 0 .1 9 = 8 8 1 .9 5 万元。可见, 该企业2 001 年度按照这些指标计算的利润总额也与实际数相符。因此, 现行财会制度下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指标的具体计算方法是合理的。

5 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具体计算方法的应用和不足 5 .1 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计算方法的应用

应用该方法时, 首先应根据企业近期财会报表、会计帐簿、会计科目分析有关负债项目, 区分企业的计息负债和不计息负债。特别要搞清计息负债中是否有资本化负债内容, 查找有关负债的明细科目和借款合同, 以确定基准期的负债额。然后根据非资本化计息负债结构及其相应的各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率, 计算出整个非资本化计息负债额的综合资金成本率, 即KW 二艺WIK i (KW 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 W: 为第i 种来源资金占非资本化计息负债额的比重, K, 为第i 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率)。同时, 根据财会报表确定基准期的资产总额。其次, 根据企业预期资金平衡计划中的借款、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发行债券计划数, 以及筹资的费用预算等内容, 分析计算预期需增加的非资本化计息负债额、不计息负债额、资产总额、资金成本额等指标, 并计算出预期增加的非资本化计息负债的综合资金成本率。再次, 根据企业预期利润目标和上述内容, 在分析的基础上, 汇总计算基准期和预期增加的各有关数据, 包括资产总额、收益额、资金成本额(也可取计划中的财务费用)、资金成本率、资产收益率。最后, 根据汇总的有关指标计算预期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上述过程是在分析企业近期报表资料、找出问题、找出差距的基础上, 根据企业预期目标和管理需要多次进行才能完成的。指标计算完成后, 要根据分析找出的问题、差距和管理要求, 制定企业经营策略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计算出预期的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资金成本率要作为计划期调控企业经营的参考性指标, 并及时修正计算有关指标, 制定具体措施, 以便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提出的是, 如果辅以敏感性分析方法, 分析计算出计划期的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资金成本率, 不计息负债额这些因素变动对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的影响程度数据并列表反映, 可能对制定企业经营策略、调控企业经营, 以及月度执行更为有帮助。 5 .2 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指标的意义和不足

计算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指标, 主要是为企业经营提供预警信息和前瞻性指标。将报告期实际资产负债率与最大规模资产负债率指标对比, 可以发现资产营运乃至整个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便调整和制定企业经营策略、资产营运策略, 以及调整资金结构。事前通过分析后, 计算出预期企业负债经营的最大规模指标, 作为企业经营的“ 参照物” , 对于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但是, 由于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指标的计算公式采用的是一种损益平衡法导出, 又由于损益平衡法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 它没有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 这就不可避免的给计算方法带来缺陷和不足。另外, 一个企业的不计息负债额也不应该是企业追求的方面, 这些负债额过大, 必然影响企业形象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而更重要的是, 应该正确合理的审视债务, 把负债视为一项义务, 积极履行清偿负债的义务。 参考文献

【1〕李辅国, 论企业负债经营预普指标的计算方法, 《水口山管理》水口山矿务局内部季刊1 996 年12 月4 期; 《企业管理探索与展望》,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 0 0 年3 月版 [2 」《管理会计》曹冈编著,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 94 年4 月版 [3 」《企业财务管理》许彦珍主编,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 9 年3 月版 [4 」《企业会计制度(2 0 01 )》财政部制定,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1 年2 月版 [5 」《企业会计准则(20 0 1 )》财政部制定,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 0 01 年7 月版 [6 ] 水口山有色公司1 995 年、2 0 1 年财会年报及有关会计资料, 公司财务部编报

论负债经营的利弊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研究

浅析企业的负债经营

负债经营毕业论文

浅析负债经营

浅析企业负债经营的利与弊

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

企业负债经营战略的分析

论文企业负债经营问题研究

企业适度负债经营适度性研究

论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计算方法
《论企业负债经营最大规模的计算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