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资本论》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20-03-02 13:07: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资本论》绝对剩余价值理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是马克思耗费毕生心血所完成的鸿篇巨著。书中马克思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严谨的数学分析为手段,结合大量历史和现实数据与材料,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个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书中对于剩余价值理论的研究,启发了工人阶级的觉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地位。因而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之作。自其问世两百多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也已大大深化。但是《资本论》对于资本主义运行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断时至今日依旧闪耀着光辉。

马克思是一位具有崇高历史使命感和深厚人文关怀的思想家,他出身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亲眼目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下所过的悲惨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同情,他受教育的经历以及自身努力勤奋的性格又赋予了他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厚实的学术积累。因此,纵观马克思整个学术研究生涯,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这两个核心。《资本论》作为政治经济学的鸿篇巨著,同样如此。马克思在完成唯物史观的探索之后,为进一步寻找无产阶级解放的理论,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在“劳动的火焰”中萃取武器。他得到的武器就是剩余价值学说。本书的第三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全书非常重要的一章,在本章中马克思阐发了剩余价值的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剩余价值研究的理论前提

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研究的理论前提,这一思想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他认为,是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既构成了财富的物质内容,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随后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富论》中采用了这种观点并对它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发,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相当完备的价格理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从分工引出交换,再从交换引出价值并第一次明确使用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概念。亚当.斯密认为 “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是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又是二元的。一方面,他认为,“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商品的价值决定于“获得它的辛苦与麻烦”;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商品价值“等于它使他们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或等于它所能购买到的“劳动的价值”。

马克思继承了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思想中的科学成分并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他强调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具有巨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认为劳动在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中具有无可争辩的地位,揭示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动力与条件。他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论„„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在他看来,形成价值的人类劳动不是一般的劳动,而是经过市场的选择被证明是社会所需要的、必要的劳动。因此,是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这种理论解释了商品生产过程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关系,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具备上述的前提,就可以考察工人劳动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同时,商品中包含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意味着商品的价值量可以根据它所包含的劳动时间来进行计算。这就为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提供了手段。

二、“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全章脉络

马克思在全章的写作中遵循了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思维方法,在探讨资本主义生产之前,首先着眼于一般性的人类劳动。“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然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需要三大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首先,人类劳动不同于蜜蜂采蜜或者蚂蚁搬家等动物的本能活动。它受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控制,被意志驱使,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类活动。“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时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成了房子。”劳动的第二个要素是劳动对象,马克思将劳动对象区分为天然形成的和后天改造的两种,那些“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过劳动只是同土地脱离直接联系的东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比如土地,水等。另一种是已经经过人类劳动改造过了的劳动对象,马克思称之为原料。比如矿山中开采出来的矿石或者山林中砍伐的木材,这些都属于原料的范围。劳动对象的第三个要素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到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资料是劳动者身体的延伸,与整个生产过程紧密相连,它的改造和进步是生产力发展最直接的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生产资料生产。”同时生产资料还反映了生产背后的社会关系,是“劳动借之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综合劳动的三大要素,劳动过程就可以抽象为人以一定的目的和意识为出发点,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产生使用价值的过程。

在劳动过程中,马克思重点论述了原料和产品在多个劳动循环中的发展变化,为随后不变资本的研究埋下了伏笔。马克思认为在多个前后相连的劳动过程中,使用价值的角色是变化的。当一个使用价值作为产品推出劳动过程的时候,另一些使用价值,以前的劳动过程的产品(比如原料),则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劳动过程。同一个使用价值,既是这种劳动的产品,又是那种劳动的生产资料。比如车床是车床制造这个劳动过程的产品,同时又是制造其他机械的劳动资料。“所以,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还是劳动过程的条件。”“一个使用价值究竟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特定的作用。”在新的劳动过程中,旧的劳动产品作为使用价值消失了,作为新的使用价值的新产品被消费掉了,但是它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作为新的使用价值的一部分被保存下来。用一般劳动的要素来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会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具备合目的性的特征,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进行生产,整个生产过程是资本家意志的体现。资本家将他购买的生产资料加到同样是他付给工资的工人的劳动力上,并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归为己有,因此在资本家看来,“劳动过程只是在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劳动过程是资本家购买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是归他所有的各种物之间的过程。”

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是要获得商品的交换价值。他要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商品,还要保证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要大于他为生产这种商品所付出的用于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货币。因此,“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商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把货币转化为商品,把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结合到一起时,就把价值转化为资本,转化为可以增值的价值。马克思以棉花生产为例,通过大量计算,发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并不单纯是生产过程,它同时也是价值增值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

这个伴随着价值增值过程的生产过程主要是由工人来完成的,工人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不但有目的的把生产资料不断转移到新的使用价值上并保存下来,还时刻不断的在创造着新价值。“把新价值加到劳动对象上和把旧价值保存在产品中,是工人在同一时间达到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从保存旧价值的角度上来说,工人通过劳动将制造旧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加入到新的产品当中去,“他通过自己的劳动加进价值„„而是由于他的劳动是一般的抽象的社会劳动;他加进一定的价值量,并不是因为他的劳动具有特殊的有用的内容,而是因为他的劳动持续了一定的时间。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在新的产品中保留的是它本身耗费的人类劳动,也就是它的价值。生产资料在丧失自己的使用价值的同时并不丧失价值,它丧失了自己原有的形态,在产品中形成了新的形态。“在劳动过程中只有生产资料丧失它的独立的使用价值同时也丧失它的价值,价值才从生产资料转移到产品上。”马克思把这种劳动产品之间新旧价值的转换称作“现实劳动背后的轮回”。工人生产新的价值,需要一定的有用形式作支撑。因此这种旧价值的保存,是新价值创造的基础。马克思把这种在生产中不改变价值量的,用作原料、辅助材料、劳动资本的部分称作不变资本。

当然资本家不会允许生产在将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之后便就此停住。因此劳动过程在生产出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并把它加到产品上以后,“还要越过这一点继续下去。”不仅要创造劳动价值,还要创造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产品价值超过消耗掉的产品形成要素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而形成的余额。”产生剩余价值的部分资本,“它再生产自身的等价物和一个超过这个等价物而形成的余额,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本身是可以变化的,是可大可小的。这部分资本从不变量不断转化为可变量。因此,被称为可变资本。资本的这两个组成部分,从劳动过程的角度看,是作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区别的,从价值增值过程的角度看,则是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的。” 通过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定义和阐述,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可变资本,是由工人的劳动力创造出来的。同时也为量化资本主义的剥削程度奠定了基础,这个量化的标准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或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或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劳动创造出来的。在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转移到产品中去,并没有发生价值量的变化;而可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则实现了价值增殖,即带来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率是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同它所带来的剩余价值之比,剩余价值率能够表明雇佣工人所创造的价值有多少被剥削,有多少归自己,表明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所以,马克思又把剩余价值率称作剥削率。 由于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工人的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或可变资本价值价,而剩余劳动则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率又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剩余价值率的变动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工作日的长度、劳动的标准强度和劳动生产力。在这三个因素中,如果一个不变,另外二者发生变化,或者其中两个不变,一个发生变化,或者三个因素同时变化,可以产生种种不同的组合。并且,三个因素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不同,这些组合就更加多种多样。 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了工作日的长度问题,工人的一个工作日可以划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工人生产劳动力价值,而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工人生产剩余价值。为了最大程度的争取剩余价值,资本家们都会想方设法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缩减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是有最低限度的,与此相反,整个劳动时间的延长有最高限度。这个最高限度取决于劳动力身体的界限和社会道德界限。

三、绝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论》问世两百多年以来,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无产阶级坚持不懈的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加上科技革命对于整个生产力发展的极大推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已经由单纯依靠增加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追求绝对剩余价值向改进生产技术、改变管理方法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向转变。然而,无论生产方式如何改变,绝对剩余价值始终是剩余价值的基础,是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逐步建设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行公有制经济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放宽从前对于个体私营经济的限制。这些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同样是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不可否认,这些企业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扩大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现象。前年震惊全国的富士康13连跳事件,据媒体的跟踪调查和曝光,也与企业追求绝对剩余价值有很大关系。在富士康工作的普通工人基本工资是每月900元,大概合每小时5元钱多一点,平时加班费为6元/小时,双休日8元/小时,节日12元/小时。如果他们每天只工作8小时,那么,只能拿到这900元的底薪。如果他们想赚取更多的钱,他们就不得不选择多加班。大部分工人们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1个月一般只有一天休息。每月收入的一般都要依赖加班费,而这些加班费还经常出现拖欠现象。同时,富士康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把所有生产环节细分,每一个工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几个动作。这样等于变相增加了工人劳动时间。富士康还使用多种办法压缩工人用于满足身体需要的时间,一线员工被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生活。吃饭必须在20分钟内完成,要洗的衣服也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送至规定的地点,每天专门的洗衣公司会回收三次。这样高强度的劳动严重损害了工人的心理,使他们成为劳动的奴役,无法在劳动中获得快乐和收获,许多青年工人面对压抑的环境和沉重的工作选择了轻生。

“资本只有一种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不变的部分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富士康13连跳背后这些现象的曝光,应当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政府应改变过去以企业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为尺度的企业评价标准,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管力度,明确职能,加强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用制度和法律来监管和约束企业不正当行为。社会应提高对私营企业工人生产生活状态的关注,用舆论来监督和限制企业无限度追求绝对剩余价值的做法。全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向现代化的文明方向发展。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学习心得(推荐)

资本论

资本论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书笔记

《资本论》学习心得
《《资本论》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