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01 08:37:39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了有《资本论》这本书,知到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一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

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巨大的体系。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在此,我将所得所感,陈述如下。 《资本论》的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

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其实,我们将剩余价值理论换个方法表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整个工作日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时间b。a在稳定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是固定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通过a的增加而增加b;而a在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是续渐减少的,所以在a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不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b在续渐地增加。后面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是,由于a的减少而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然而它被剥削的程度更大了。 或许,大家跟我一样,一开始也知道剩余价值理论,看了《资本论》以后才发现,还有个劳动价值理论。让我再一次发出对马克思的赞叹!然我不得为马克思折服!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其巨大可行性,让我们不得不让其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资本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经管管理劳动,生产精神产品劳动,科学研究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曾被马克思定义为不能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我们要批判性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以上,是我此次学习《资本论》一点所得所感!篇二: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读《资本论》有感 虽然我没有完整的读过《资本论》这本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但是我从图书馆以及网络上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资本论》的资料。看后感想颇多。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

《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 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和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根据,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丈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终济学的研究成果和他所创立的科学的劳 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考察和研究逐步建立起来的。 读《剩余价值理论》,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真谛。《资本论》是唯一一本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类命运的书,也是唯一一本全球政治家和经济学家,资本家和劳动大众都需要认真研读的书。不读《剩余价值理论》就很难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概念的准确解释,便可使这一概念的理论价值大大提高,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大学生学习《资本论》具有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使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经济管理类其他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激励大学生养成勤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反而日益严峻。当今大学生面临就业问题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难找,二是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但是觉得工资太低。许多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甚至有些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工资都比不上农民工。特别是经济危机之后的几年,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难以及工资低的问题日益突出。从马克思主义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资本积累理论分析可知,大学生毕业找工作困难是人力资本投入数量和企业资本积累减少,以及劳动力优化配置不充分造成的。因此,大学

生应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还要重视劳动力转移和优化配置观念上的转变。篇三:大学资本论读后感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资本论 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了解马克思理论思想,必先通读《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资本论》的第一篇商品与货币中关于商品的交换过程中谈到:“商品对其所有者而言是非使用价值的,对其非使用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的交换,从而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价值来实现。可见商品在能够作为使用价值之前,必须先作为聚氨酯来实现。”此观点很精确地阐述了交换对与商品的重要性。

首先,从商品的定义出发。我们都知道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由此可见作为商品与其他东西的区别一是交换,而是是劳动产品。其两者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属性。因为可以用来交换,所以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因为是劳动产品,其中凝聚了人类的无差别劳动,所以商品具有价值。从其属性来讲,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要生产产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被的使用者手里,最后,没有物品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品无用,则其中包含的劳动也没用,也就不形成价值。因此,交换这一过程在这里发挥了很关键性的作用,巧妙的在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同时实现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实现了商品本身的意义。

另一方面,商品交换过程也是创造财富的过程。交换创造财富。正如书中所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财富的获取是通过堆剩余价值的剥夺。商品因为交换过程而从他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他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受咯。这过程在此是一种社会的物质交换。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代替另一种有用的劳动方式的产品。商品到它使用价值的地方就以商品的交换领域转入消费领域。商品因为有交换因此有了货币,有了在市场的流通。商品的直接流通方式w——g——w,但作为资本货币流通形式却是g——w——g,g——w——g之间是有意义的,因为其中g——w——g’,g’=g+g’’即是于原来的支付的货币额加上了一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超过原价值的余额,称为剩余价值。因此,商品以货币为媒介,通过交换,创造了剩余价值。也就是创造了财富。

由此可见,交换是商品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商品实现其意义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践的论证,《资本论》中有的理论虽然存在不足,但是不可置疑的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财富是巨大的,而作为后辈的我们,唯有将这一巨大的财富继续传承下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之以修改,使其更受益于后人。篇四: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重庆邮电大学实践教学经典阅读报告 学 院:

专 业:

指导老师:

组 长:

组 员: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杨志 2012年 4月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

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下面我简要谈谈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你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你好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1、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

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2、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

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3、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

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1、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 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2、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

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3、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

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 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4、经管管理劳动。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篇五: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最为全面的科学论证。《资本论》第一卷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重要的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著作。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恩格斯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那样,对于劳动者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全部领域一览无遗。” 下面我简要谈谈我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你好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你好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

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

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 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推荐第2篇:资本论读后感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资本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资本论读后感篇1: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网站里发现了《资本论》的电子书,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中。我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读后感篇2: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g_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hh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么《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我的感觉是:因为他的许多理论没有道理,又想把他说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让人相信这种没有道理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编造许多的理由,就需要编造许多骗人的鬼话,就必然要把文章写长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正确,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这个理论的论述。

要说明剩余价值,就要先说明总价值,于是马克思给出一个产品总价值的公式:

C\'=c+v+m

在这个公式中,Cˊ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产品总价值,c是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其中v是工人生产的并用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即工资;m是由工人生产而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的剩余价值。大家应当注意到:这个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劳动,而不包含资本家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不承认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付出任何的劳动,是完全的不劳而获。请问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在平时的辩论中,也有许多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劳动。我也写了《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这样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争议,就说明绝大多数人对资本家的劳动都是认可的。可是马克思就不认可,所以在这个公式中也不考虑这个因素。这个事实,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人是很公正的吗?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公式是很严密的吗?显然不是!!

再来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理论,他又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剩余价值率= m÷ 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并且着重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因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增价值,所以应当全部归工人所有,而资本家的所得只能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点点的剩余,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钱,那也是对工人的剥削。

那么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呢?马克思说这个部分应当为0,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总价值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家的劳动完全否定了,在这里,马克思还要把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为什么还要到资本家那里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就应当白白地为工人准备好了一切生产条件,然后由工人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结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许资本家留下那怕1分钱的剩余,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剥削。请问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理论吗?这不是强盗的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哲学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已经逐步地清晰起来,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风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与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里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资本家。所以剩余价值的来源是自然力的结果,而不是对人的剥削。这一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论是多么的荒谬。

如若不信,请大家去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在那里,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了否定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多么的费尽心机,竟然为了这个错误的理论而写了12200多字,而其中关于“最后一小时”的论述,更是无聊的扯淡,就难怪他的这部书会是这么长。但是因为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无论怎么长,怎么论述,都会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实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虑,所以自己就说:“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他所依据的看法对读者并不习惯”等等。

推荐第3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网站里发现了《资本论》的电子书,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中。我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

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推荐第4篇:《资本论》读后感

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网站里发现了《资本论》的电子书,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中。我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研读。其间一些黑暗面的描述真的可以让人不寒而栗。尽管如此,我还是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起码知道了,原来钱可以是那么复杂的东西!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么办?不知道。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推荐第5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第一卷第二十章工资的国民差异 虽然很早就听说了《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但是直到这个学期,因为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课,我才有机会第一次接触并阅读了《资本论》。因为个人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只读了其中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我阅读了第二十章关于工资的内容,有了一些个人的想法。

马克思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马克思首先指出了“工资的形式就把劳动日分割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一切痕迹都消去了;在工资雇佣劳动上,甚至剩余劳动或没有报酬的劳动,也表现得好像是有报酬的„„货币关系隐蔽了工资雇佣劳动者的没有报酬的劳动。”马克思在这里揭示了工资的奥秘,在劳动力价值向工资的转化过程中,资本家通过货币关系巧妙的剥削了工人的劳动。。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在这里我想谈谈今天中国的工资制度。随着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攀升,贫富差距悬殊,尽管原因众多,但是与今天的分配制度有很大的原因。劳动者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社会上对党政机构和垄断企业的高收入非常不满,民众的“被剥夺感”强烈,危及社会稳定;同时,劳动者收入偏低,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也制约了经济转型。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幅度过大、速度过快。在短短 20 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严重、收入差距超过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虽然“贫富差距突限” 在“合理的限度”只是一个模糊概念,但是显然,我国贫富差距较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的学者提出,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国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要提高劳动报酬,就必须“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上下功夫”,加快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加大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健全集体协商机制,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既得利益集团已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

推荐第6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现在让我们从书本里回来,看一下这个伟人的墓志铭吧。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马克思的墓志铭 记得很久前,老师问我们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是神马,当时我们这些傻孩子胡说一气,有的猜是医学,有的人猜是农学,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完后,教室里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我们看着老师,老师也看着我们,就这样默默相视了一会,老师笑着对我们说:其实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是哲学,对于这个答案,我们确实没有想到,对于当时的我们,哲学之于我们真的宛如对古人对电视机的概念,那么陌生,那么模糊,不过庆幸,我们上了大学,可以真实的接触哲学,可以和它心对心的交流,自后哲学对我们也不再陌生,我们也领略了历史上各个历史名家的风采,和大师的交流,真的是一场心灵的盛宴,真的我们乐在其中。不管出于任何理由,我这得有机会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看了资本论。或许之前这种巨著的厚实感真的让人有一种压迫感,一种难于接近的感觉,但是细细看看,它的魅力真如 一坛老酒,越久弥香。回到资本论这个话题,这本书果真是一本皇皇巨著。以历史主义唯物观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了资本主义的根本——即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剥削,以及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给我们对一个新世界的展望。世界的一切真的很简单,但是也真的是复杂无比。

而这一切的主导者,不是钱,不是货币,而是货币的缔造者——humanbeing。

价值,也许我们会简单的认为他就是价格,其实那真是大错特错了,价值或许可以转化为价格,或许也可以转化为资本,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价值绝不等于价格。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因为社会交换而变得又有意义,价值起源于商品。晋代陶渊明书画了桃花源的仙境,自给自足。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不会产生价值产生。所以最后那种生活被打破,这倒不是因为人们刻意的追求那种生活,打破原有的生活节奏。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类似于商业雏形的交换并非人们可以所为,那到底是神马原因,大家都很迷惑。其实真的那个没法否认,社会在进步,历史在进步,当原有的的生活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的时候,真正的变革就产生了。或许那真的就是人性,由人主导的历史车轮必将受到人性影响,不管人性善恶。人们追求享受,追求个性。当你试想一下,当你路过邻居家的果园,看见树上的水果,你怎么想,你肯定想得到它,想咬它一口,当然前提是你没有或是很少吃这种水果,否则你得味蕾不会分泌唾液,使你产生想吃它的冲动。这个是生物学告诉我们的知识,所以最后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水果偷了来吃,当然你会面临别人放狗咬的风险,所以安全起见,你决定用自己的一部分东西去换水果。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果树的主人也恰好需要你的东西,这样就成交了。各取所需,商业的雏形——来源

于物物交换。并且如何或是怎么来确定交换产品数量则取决于商品的价值。价值说也奇妙,说也简单,就看我们赋予它多大的意义。

人说回来,不管人们自称是万物之灵也罢,万物的尺度也罢,人终究是一种伟大的动物,学会了创造,也在不断地历史实践中积累经验,最终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前面提到了价值,是人们平等交换的条件。结果人们生产力不断提升,生产了太多的商品,即更多的价值,所以最后又牵扯除了剩余价值一说,剩余源于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人创造能力的觉醒。所以越来越大规模的生产随之产生,最终资本家产生了。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性的结果,不断追求前进,但是却力抗不了自己的自私欲望。不断地压榨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将其转化为资本,占有的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最终和社会化大生产形成矛盾,酿造了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危机。通过这样伟大的论述,不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新世纪的希望,为此不断的付诸实践,最终被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所接受,而且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其中吸取了教训。改良自己的资本主义制度。一部伟大的论著,在他死后的若干年变为现实,这就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应该做的,不仅解释了这个世界,同时让我们的这个世界焕发了光彩。

不管是作为一个论著还是就马克思本人的生平而言,都是为人称道的一笔,坎坷的人生不算神马,曲折的道路也不算神马,记得在伦敦大英历史博物馆无数的日日夜夜,造就了这个伟人,

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自己,也许当时你的日子过得寒酸,过得节俭,过得窝囊,但是今天你已被世界绝大数人所接受,所赞许,所陈赞。真的想说,你的这辈子,真的光彩

推荐第7篇:资本论 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我在读马克思的经典名著《资本论》前,觉得很难。因为觉得它很“孤高”,“高不可攀”。可现在它成了一项任务,我只有硬着头皮读了。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滋味。到了大致读完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那么“高深”。现在就跟大家分享我的体会吧。

可能大家觉得难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翻开难。由于资本论给大家留下了一种很难的印象,所以大家很少去把它翻开,这样就没有开始了。大家可能认为那么厚的书很枯燥,其实,那本书那么厚的原因在于马克思列举的大量的事实,所以,事实使它有较强的可读性。二是脱离背景。大家现在看资本论也许没什么感触,但是,在当时,很多工人是含泪把资本论读完的。他们会有很多共鸣,知道了自己苦难的原因。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想一想,也是能够理解的。

通过目录来看,出现最多的词语是资本,最核心的概念是剩余价值。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资本论的脉络是很清晰的。用一个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

指明了出路。“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光是一本社会发展的预言书,也是一本不可多的的经济学著作,其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令人折服。下面就我体会较深两处粗略谈谈。

一:使用价值概念的扩展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按其形态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使用价值以实物形态作为其存在形式,另一类使用价值以物的运动作为其存在形式。实物使用价值是物化劳动,所消耗的人类劳动物化、固定于其中;而运动使用价值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具有有用性的物的运动,这种使用价值“随着劳动能力本身活动的停止而消失”。运动使用价值正是第三产业所创造使用价值中的一种。总之,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之一。任何物品要想成为商品都必须具有可供人类使用的价值;反之,毫无使用价值的物品是不会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的自然属性。

二:劳动价值理论的还原关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马克思在>(一卷)P52指出,“只有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马克思认为劳动价值是由人类自身机体所产生的,是人的劳动能力的价值体现,是由人在劳动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显然,人类机体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活资料的消费,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维持与发展,必须以消费一定数量、一定质量、一定形式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为前提。一般情况下,人在劳动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时间越长,劳动强度越大,劳动复杂度越高,为补偿这些劳动耗费所需消费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一般劳动者的劳动量耗费与“社会必要的补偿性生活资料使用价值消费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的一个阶段。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它反映了人类自私自利和追逐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

以上是我读《资本论》的一点拙见。

推荐第8篇:资本论读后感

我今天下午看了《资本论》,感触也是比较多的,他主要的特点是汇集了各家之所长,再加上他理解的东西,通过学习,给我的理解带来了帮助。

一、劳动价值论

(1)价值: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量决定的。作者从商品入手,阐述了价值,他认为商品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做为交换商品的筹码,等价交换其他所需要的东西。他还分析了价值的形式和货币,认为从他的交换形式是从个别的偶然现象到一般的价值形式,而它的最高形式就是货币,货币可以使商品流通更加便捷,更加直接,它表明社会生产的不同阶段。

(2)剩余价值

随着技术、劳动力和工具的发展人们制造商品已经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的商品可以换成货币,货币积蓄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形成了资本。资本是从劳动力、合作分工、工具的革新等等来的,他说增加剩余价值可以有两种方法,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和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延长工作时间的方法已经不适合了,现在国家的劳动时间已经规范化,但是我们资本家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效率,来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还可以用工具革新,新的生产方式、管理组织形式、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等等来提高工人们的劳动效率。

(3)资本的积累

资本积累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它不是满足资本家自己的嗜欲,他是为了投入资本来赚更多的钱,投入新的生产,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生产资料和可变资本,不是像《国富论》把剩余价值都可以转化为可变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造成阶级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一方造成生产过剩,另一方则造成生存的压力,他说:“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是用最残酷无情的野蛮手段,在最下流,最卑鄙和最疯狂的贪欲的趋势下完成的。”可见他对资本家深恶痛绝,但是我们为这本书是为资本家写的,对资本家怎样剥削工人有指导作用。

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学说

他主要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进行分析,将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和消费品的生产,他认为全部商品的价值总量是同价格总量相符的,然后价值(社会的)可以变为价格(个别的),这要经过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三、关于地租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大多数土地由少部分人占有,所以土地资源面对工业化浪潮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现在农民把一部分工资交给资产阶级,自己却当一个田户,这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谷物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所造成的,在资产阶级社会制度下,小块土地所有制,不断的衰退,它排斥了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社会的积聚和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等等。

他的著作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为我们公民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实现的目的。

推荐第9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赵虹博 3120000402

摘要

《资本论》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论》中既有“倾向性的结论”,也有“正面的叙述”。所以,对《资本论》的研究,可以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选择不同的研究视角。在阶级斗争的时代,可以将研究视角集中于《资本论》中与阶级斗争相关的部分。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对《资本论》又有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挖掘与深入。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思想;经济

Abstract Das kapital is a theory of inexhaustible, inexhaustible treasure, such as Marx pointed out that both the conclusion of \"bias\" in the Das kapital, also has the account of \"positive\".Therefore, the study of Das kapital, according to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choose a 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In an era of cla struggle, the Angle can be focused on the aociated with the cla struggle in the Das kapital.After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Das kapital has mining and further to the theory of market economy.Key words: capital; Marx thought; economic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的学说,其发展至今已经有170余年的历史。但无论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发展中,经历了多少被检验和被校正的过程,蕴含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经典著作,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南。这些经典著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体现着经典著作者,攀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1]。这些经典著作指引后来的人们,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其中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资本论》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运行规律的内在矛盾和历史趋势,用科学理论阐述了从资本主义社会转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资本论》所阐述的科学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基本理论指南。列宁指出:《资本论》是一部“叙述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的和基本的著作”。恩格斯指出:“任何人,不管他对社会主义采取什么态度,都不能不承认,社会主义在这里第一次得到科学的论述”。所以,《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作是当之无愧的。

在转型发展的当今,我们也可以研究《资本论》转型发展理论。转型发展理论有特殊和一般,特殊的发展有各个领域的转型发展,如经济的转型发展,政治的转型发展,也有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和阶段的转型发展。一般的转型发展即每个国家都要经历的转型发展,如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有一般性。有时,研究特殊过程的转型发展可以抽取出一般性的转型发展[2]。《资本论》关于转型发展的理论包含着一般性规定,这些一般性的转型发展对一切社会有指导意义,同样可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资本论》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英国为典型,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分析为立足点,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逐步发展到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研究了资本生产、流通过程与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并研究了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论》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自由资本主义的特征和规律的同时,科学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些基本特征和经济规律。这是所有人类社会的共性,其中也包括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自己也认为“社会的经济发展规律如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应该把握这种规律,必须遵循这些规律。《资本论》虽然没有专门预先论证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方式,但有关未来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规律在《资本论》中却有很多预示,其中一些己经被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马克思没有具体论述过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只是在《资本论》的“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部分中,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特征作了明确的提示:“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4]。我们把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称为“社会所有制”,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论述了这种所有制的本质。马克思认为社会所有制的本质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社会所有制中,实现所有权的主体是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劳动者。从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关系看,资本主义私有制通过资本原始积累而剥夺劳动者的财产,从而对劳动者的个体所有制进行了否定,这是第一个否定。在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所有制下,劳动者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财产,重新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是第二个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这个“否定”是比前一个“否定”更高层次的“回归”。第二,在社会所有制中,行使所有权的方式是联合起来共同占有。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所有制只有通过将其改造为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才能消失”。总之,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的本质是保障劳动者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劳动的所有制。

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本质规定中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归不同所有权主体(所有者)所有。生产资料所有权主体是“整个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劳动者),又称“自由人联合体”,而非孤立的单个人或社会部分成员联合体。消费资料所有权由劳动者个人通过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的方式来获得,即“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第二,所有权的获得只能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即“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第三,所有物不同,所有权的行使方式和收益方式也不同。生产资料所有权行使方式是“直接占有”和“共同占有”。“直接占有”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而不是通过某个社会代表来占有;“共同占有”是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成为全社会生产资料共同且平等的主人[5]。消费资料则是劳动者自己个人占有。生产成果中的生产资料收益归全体劳动者共同享用,而消费资料收益则通过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的方式由劳动者独自享用。第四,所有物不同,所有权的转让方式也不同。生产资料所有权主体是全社会劳动者,生产资料由他们共同占有,所以不存在转让。消费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在按劳分配阶段,可以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转让给他人或“自由人联合体”。而在按需分配阶段,个人之间的交换几乎不存在,只存在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与“自由人联合体”等价交换消费资料。不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需分配,都是劳动与劳动的交换。第五,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利益,即为了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概括地说,未来社会的所有制体现了“人本精神”,即不断追求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所有制消灭了产生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关系的异己的所有制,纠正了“物”奴役“人”的这种颠倒的关系,使物成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手段,使人成为物的真正的主人,而不是相反。

此外,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是时间上继起的两个社会,也是现实空间上并存的两个社会。《资本论》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研究时段的,而马克思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内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存。这种并存也使二者存在一些共性,这些共性既包括一些经济组织、方式、具体制度,也包括某些共向的经济规律和经济运行方式,其中的典型就是市场经济[6]。《资本论》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高级商品经济阶段,即市场经济的特征和规律,也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特征和规律。这些一般性特征和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资本论》中,可适用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有:

一、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提供了理论源泉。《资本论》中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对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供了科学指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分阶段的,从其起点起,经历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资本主义比较发展阶段。虽然只涉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但其中包含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却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揭示,马克思后来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不同于高级阶段。根据这种区分,列宁进一步发现,社会主义也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区分。这对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供了理论源泉。

第二、《资本论》包含的关于一般过程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商品经济的研究,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经济包含有特殊的资本运动和一般的经济发展过程。后者不以特殊的社会形态为转移,但没有它们的一般规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证商品生产(在那个时候商品生产尚未发展到市场经济的阶段)的一系列基本规定、机制、杠杆对资本运动的巨大影响作用。这些规定对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运行、宏观平衡、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指导[7]。《资本论》中指出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供求理论等一般规律的解释,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有着直接的理论指导。《资本论》中关于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机制和微观运行机制也有着理论指导意义。

当然,《资本论》的这些研究和所揭示的各种规定,都不能直接地套用到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不言而喻,社会制度和基本的运行条件都己经发生了性质的根本变化、阶段的变化,所以都要发生转型。只要我们科学理解《资本论》的转型发展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这些宝贵的理论都是能继承和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朱春燕. 《资本论》的劳动权思想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J].社会主义研究.2011(01)

[5] 李成勋. 要特别关注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读《资本论》笔记[J].当代经济研究.2010(12)

[6] 刘新刚,李林英. 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资本论》研究——寻求理性与价值的现实整合[J].探索.2010(06)

[7] 郑伟林. 虚拟资本与经济危机:重读《资本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推荐第10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最近读了马克思花了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资本论》里的一点点内容。

其中几点我印象比较深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就这部书的历史意义,恩格斯曾说:“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第11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的统治

题记:事物在其表面上,往往以与其本质相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记得以前看到某个西方政治著作家的话,说集权和极权的区别在于,集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专制,而极权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专制,因为它深入人心,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从心里认同这种专制独裁。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资本所统治的极权社会。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作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资本家用一定量的预付资本,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从而以工资的形式取得自己劳动的报酬。这一过程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公平的:资本家和工人,分别作为劳动力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的交易;资本家可以选择雇佣这个工人,也可以选择雇佣那个工人,工人可以选择受这个资本家雇佣,也可以选择受那个资本家雇佣。表面上看来,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

但是,在这表面之下,掩盖了事实的真相,那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它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资本家所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大秘密,就隐藏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差别之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读后感 www.daodoc.com)比如,在一个10小时工作日内,工人以10000元的原料,生产了20000元的产品,那么,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10000元(20000元减去10000元)。劳动力的价值,是指劳动力的维持费用,即: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体力和脑力,在一天之中所要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比如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了一天,获得5000元的工资,那么,这5000元就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

工人为资本家劳动10小时,创造了10000元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平均每小时劳动创造1000元价值。而他实际上获得的工资却只有5000元,也就是说,他只有5小时在为自己劳动,而剩余的5小时,全部是无偿的为资本家劳动。这剩余的5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的利润的来源。——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则资本不可能增殖,资本家不可能获得利润。

在雇佣劳动中,劳动者(工人)的所有劳动都表现为为自己的劳动;他为资本家提供的无偿劳动(剩余劳动)掩盖在他的工资的面具之下。在奴隶劳动中,奴隶的所有劳动都表现为为奴隶主的劳动;即使是奴隶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也表现为奴隶主的财产。在徭役劳动中,农民在一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劳动,在另一段时间内在地主的土地上为地主劳动,即服徭役。

在雇佣劳动和奴隶劳动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点仅在于,雇佣劳动的成果表现为劳动者自己的财富,而奴隶劳动的成果表现为奴隶主的财富;前者是隐蔽的剥削,后者是赤祼祼的不加掩饰的剥削。在徭役劳动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

典型的奴隶劳动,如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和内战以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奴隶制。在奴隶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奉“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和其他的劳动资料一样,都是奴隶主的财产的一部分。在雇佣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奉自由、平等。我在稍后会论及,为什么这种自由平等的理念,落实到现实中,会成为它的反面,甚至形成现代社会中资本的极权统治。

通过对雇佣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平等的商品交换规律,会演变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买方和卖方在对等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交换,起初并没有产生任何问题。但是,当交换的商品变成劳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时,异变便开始了。劳动力的使用形成劳动,而劳动创造价值,因此,劳动力便可以与资本进行交换。(劳动力本身不是价值,它不可以与代表价值的资本进行交换。)这里的欺骗性在于,工人天真的以为资本所购买是他的劳动,他得到资本所付的工资,他与资本间的交易就算完成了、两者就扯平了。而实际上,工资所购买的,并不是他的劳动,而是他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只是他的劳动的一部分,即他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而他在自己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之外所创造的价值,则无偿的为资本家所占有了。

因此,在劳动(劳动力)的买卖这一特殊的商品交换过程中,拥有资本的一方,日益富裕,享受着社会进步的果实,而拥有劳动力的一方,日益贫穷,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一切历史必然性的悲剧皆落到了他们的头上。正如在奴隶劳动之中,物质生产过程的所有血泪都是奴隶的血泪一样。

命运是否真的存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说是有命运的。奴隶不能摆脱他作为主人工具的地位,(注意,不要把个别奴隶的解放,甚至跃升为奴隶主,等同于奴隶地位的改变;横扫罗马本土二十年的汉尼拔,也曾是奴隶哩。)这是奴隶的命运。而奴隶的现代后裔,雇佣工人,则再也不会重复祖先们那种直接隶属于人、作为工具而存在的命运了。他们变成了隶属于资本的奴隶,但在面对他人时,他们可以有权宣示自己的独立了。

宗教把命运神化为永恒,正如资本把它的剥削权力神化为永恒一样。在基督教,现代的资本家打上了上帝选民的印记,而雇佣工人,则等待着末日审判那未知的命运。说白了,资本就是现代社会的上帝。

现代社会,就其性质而言,是排斥多神教的。一元化的基督教,是最适合资本的宗教。

顺便提一下,关于财产继承权的问题。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曾经饱含人类同情的善意关怀,说过这样的话:政治权力的继承已经成为过去,经济权力的继承是否也有一天会消失呢?父亲把政治权力传给儿子,是不合法的,那么,父亲把经济权力传给儿子,又为什么是合法的呢?罗素说,我看不到政治权力

和经济权力两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或者说他希望,经济权力的继承,也终有一天会消失。

除了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二者之间的对比,他找不出本质的区别外,罗素没有给出任何关于这个论点的论证。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为什么经济权力的继承会走政治权力的继承那条老路,走到最后全社会都认为它是非法的。——除了惊叹罗素这种天才的类比和想象力外,就是一串问号了。

但在马克思这里,我找到一点线索。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资本家和工人,一个拥有资本(劳动资料的所有者),一个拥有劳动力。劳动不再像文明初期那样,是劳动力对劳动资料的主动、自觉的占有,而异化为了后者对前者的强制的、有计划的压榨。资本家把财富传给子孙,实际上是把剥削他人的权力传给了子孙。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改变,“财富的继承直接意味着剥削权力的继承”这一规律便不会改变。资本从父亲的手中传给儿子,换一个角度来看,更易于理解事情的真相:资本把自己的代表从父亲换成了儿子;人的生老病死丝毫不会影响资本的增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继承权背后所隐藏的真相,那就是:这仅仅只是一个资本所有者变化的过程,就像A把手头持有的股份转让给B一样,问题的实质没有任何改变。

因此,即使现代社会的法律规定废除继承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会有丝毫影响。

但是,历史的来看,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时,继承权才会消灭;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继承权就会自然随之消灭。在现代社会,要强制的消灭继承权,只有带来反面的效果,正如罗刹国曾经搞的集体农庄、老毛曾经搞的人民公社一样。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样的政治权力传承模式,可以在古时候获得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即使实行选举制、规定领导人任期的古罗马,在其灭亡之后的一千年岁月里,其民主制会被西欧人弃之如敝屣。

即使有传说中尧舜禅让制的光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没对皇帝的家族继承问题提出过疑问。不要据此断定中国古人愚昧、中国古代思想家没水平,连民主都没人提。今人笑古人政治权力的继承,而后人也将笑今人经济权力的继承。今人笑古人不知政治领域的民主,而后人也将笑今人不知经济权力上的民主。某些借此贬低中国文化的所谓教授学者,只不过是落在世界历史的资本主义角落里坐井观天的可怜虫罢了。

当然,从马克思(1818-1883)的时代到今天,虽然仅仅一百余年,但现代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曾说,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在看来,事实并非这样简单。马克思的估计有点儿乐观了,他低估了技术进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促进。

20世纪的技术进步,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这种技术进步,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有可能,(有人说二战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二战可以说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但绝不是反应物本身。)而技术进步反进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它焕发青春活力。普通人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变得更加富有,主要是得益于技术进步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增长一方面减少了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其总的劳动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大大的加强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另一方面使得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量上有巨大的增长。即是说,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相对的增长了,但绝对的减少了。

要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需要论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机器对人类劳动的保存(只有在大工业中,在机器生产中,人类才得以保存过去劳动创造的价值。),这里暂不打算涉及。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论中很大篇幅便是对大工业生产的研究。绝不能说马克思没有观察到技术进步的作用,只是他当年看到的技术进步,相比起20世纪的来,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些以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否定19世纪马克思的研究的人,只能说明他们没有认真的阅读过马克思。观察一个人对另一个论著的批评是否恰当、水平有多高,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翻看另一个人的论著,只看看这个人的批评本身就够了。大部分人的批评是自说自话,连对手的观点都没搞清楚就开始瞎掰。比如,把现代经济学与马克思的理论直接对立起来的人,一定就是在玩盲人摸象的把戏。

在本质上,现代社会并没有变。虽然它自19世纪以来在生产力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它仍是资本主义的。

关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是水平最高的。比如马尔库塞写过《单向度的人》,提示现代人的所谓自由的虚伪性,一方面是自由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限制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完整的阅读过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虽然大学里曾十分钟情于他们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属于社会文化批判,与马克思的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批判不同。但是,正是有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文化批判才有可能。要深入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马克思是不可不读的。理解了《资本论》,对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就更易理解了

第12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一)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概括地讲,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要如下。

第一,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工业化初期,社会生产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比例相对较小,劳动形态主要表现为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物质生产领域的体力劳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虽然马克思也涉及到对非物质生产领域(服务贸易行业)的分析,但由于当时这些部门在整个社会生产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响力微乎其微,所以当马克思在谈到服务贸易时说:“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劳动过程的知识含量不高。工业化初期知识、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劳动过程的脑力支出、知识含量不高,简单的、以体力支出为主的、按时间计算的劳动是主要的劳动形式。因此,马克思还不可能对科技创新劳动在创造价值中的独特作用加以系统论述。

第三,指挥、管理劳动还不能作为独立的劳动形态。工业化初期,随着产业革命和生产力发展,一边是资产者财富的积累,另一边是无产者贫困的加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之初,面对的就是无

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尖锐斗争,劳动价值论创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会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当时,指挥、管理主要还是资本家的职能,而资本家行使指挥、管理的职能与剥削目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而绝大部分劳动者是被指挥、被管理、被剥削的。因此,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挥、管理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独立劳动形态来研究。

(二)当代劳动特征的变化向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

第一,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又被称为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从事的劳动可称为服务性劳动。第三产业问题,是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时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经济现象。第三产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则是马克思未曾预料到的经济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统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的一些新兴国家,第三产业产值所占的比重已达60%~70%。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大大提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向理论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服务性劳动是否是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否都创造价值?

第二,科学研究劳动。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进人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如果坚持认为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就会严重压抑和打击这些人员的积极性。

第三,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相适应,马克思重在研究和论述物质生产劳动。马克思也提过“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没有进一步研究和论述。现代经济条件下,人们物质生活的消费得到了较大的满足,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精神产品的生产部门得到很大发展,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生产任务,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精神劳动是一种艰辛的、探索性的复杂劳动,它创造了精神产品,而这种精神产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僻求。对于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来说,应当把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作为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和探讨。

第四,经管管理劳动。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生产范围扩大,产品日益精细、丰富,就越来越需要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经营管理劳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时代,对管理的要求更高.,现代经济社会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专门化的知识储备。同普通工人的简单劳动相比,管理活动是管理人员从事的复杂劳动,管理劳动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而是高级的脑力劳动。因此管理劳动不仅创造价值,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

三、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现实可行性

(一)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在于: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二) 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有关生产劳动的论述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启示,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

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三) 我国学术界的五次争论为劳动价位论的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范围讨论有五次,包括涉及“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和“生产劳动”等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的前三次讨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关于“价值创造源泉”问题、世纪之交由“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再掀热潮的后两次讨论。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13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了有《资本论》这本书,知到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一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经过十几天的仔细阅读,让我收获匪浅!

只可惜,由于阅历和时间的关系,使我无法对《资本论》进行深刻的了解。众所周知《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巨大的体系。

《资本论》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在此,我将所得所感,陈述如下。

《资本论》的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指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干活付钱”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干活付钱”并不是“等价交换”,工人为资本家劳动所创造的财富远远大于自己所得的报酬。例如,一个工人一天劳动所得为8元钱,而他在一天之内为资本家所创造的利润远远不止8元,可能是16元,也可能是24元,还可能更高。

那么,究竟什么是剩余价值呢?马克思的《资本论》里面的一段话“其中的G′=G+△G,即等于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我把这个增殖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作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第二段时间,工人超出必要劳动的界限做工的时间,

虽然耗费工人的劳动,耗费劳动力,但并不为工人形成任何价值。这段时间形成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以从无生有的全部魅力引诱着资本家。”马克思又进一步论述,“把价值看作只是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劳动,这对于认识价值一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样,把剩余价值看作只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只是对象化的剩余劳动,这对于认识剩余价值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使各种经济的社会形态例如奴隶社会和雇佣劳动的社会区别开来的,只是从直接生产者身上,劳动者身上,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形式。”在这话里,很明了地将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挂钩起来,从而得出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

这种深入透切的分析,使我清楚了解到资本家是如何榨取剩余价值,即剥削工人。马克思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讲述了工厂主是如何一点一滴剥削那些工人,如何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所有的工人们财产与劳动成果。也明了的叙述了资本家们是如何用工资的形式隐藏了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如何把工人的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清晰的告诉所有的劳动者,你们被资本家们骗了。你们被资本家盗走了财富却浑然不知。

其实,我们将剩余价值理论换个方法表示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如:整个工作日A=必要劳动时间a+剩余劳动时间b。a在稳定的生产方式的前提下是固定的,所以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然通过A的增加而增加b;而a在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是续渐减少的,所以在A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不变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b在续渐地增加。后面的情况所造成的后果是,由于a的减少而使劳动力的价值降低,然而它被剥削的程度更大了。或许,大家跟我一样,一开始也知道剩余价值理论,看了《资本论》以后才发现,还有个劳动价值理论。让我再一次发出对马克思的赞叹!然我不得为马克思折服!

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不同商品进行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脑力体力的耗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价值的源泉;三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能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商品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彻底的一元价值论。

其巨大可行性,让我们不得不让其发展与创新。马克思同历史上的经济学家,特别是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方法论上的重要分水岭。马克思认为,经济范畴是经济现实关系的科学抽象,而随着经济的现实关系的变化,经济范畴也应当相应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经济生活、社会经济结构、生产方式都不是“结晶体”,而是一个“变化的机体”。因而,人们认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变化规律的范畴,也不是永恒的,而是处在不断变化发展和否定的过程中。有些经济范畴的内涵,会随着经济现实的变化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性质,有些经济范畴只说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随着历史的发展,实质上它已不再适用,这时它只会作为人们认识经济现象的历史痕迹保留下来,而一些新的经济范畴会代替旧的经济范畴。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是立足于商品经济社会的,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理论反映。没有商品经济社会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劳动价值论。我们应该看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是长期的、有阶段性的,这一发展过程必然决定着劳动价值论要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所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但是,按照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服务性劳动、科学研究劳动、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经营管理劳动,由于都不直接创造物质产品,都不创造价值。这一原创含义,与现实经济活动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马克思的资本论遇到了一系列挑战。经管管理劳动,生产精神产品劳动,科学研究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曾被马克思定义为不能创造价值的劳动,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资本论》指导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也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每一种学说,每一种论述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既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全盘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资本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我们要批判性的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上,是我此次学习《资本论》一点所得所感!

第14篇:资本论读后感

以后的几天,我一直试图把我从它那里得到的知识整理出来,好让自己的头脑中有个比较直观、清晰的印象,便于记忆和思考,资本论读后感。我不打算专业研究资本和经济,所以只要有个印象就足够了。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g_

怎么办?不知道。 T^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hh

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

我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读了《资本论》。如果不读《资本论》,我就会一直觉的马克思很伟大,很正确,也就可以很顺心地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上生活,没有了那么多的烦恼。

要读《资本论》的初衷,是觉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灵魂,马克思的理论一定很伟大,很正确,很严密,通过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自己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然而读过之后,才觉得马克思这个人很不公平,有许多理论都是很没有道理的,我说他的理论是强盗的哲学,一点都不过分,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有了这种思想,对有些事就看不惯,就想说,而说了又有许多本本主义者的反对,就给自己增加了许多烦心的事。

当然也有人认为《资本论》那么长,很厚重,很严密。这些人或者根本没有看过《资本论》,或者看不出他的欺骗性,或者就是为了自己的即得利益而昧着良心瞎吹捧。

那么《资本论》为何要写那么长?我的感觉是:因为他的许多理论没有道理,又想把他说成是有道理的,又要让人相信这种没有道理的理论是有道理的,就需要编造许多的理由,就需要编造许多骗人的鬼话,就必然要把文章写长了。

为了证明我说的正确,就让我们来看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这个理论的论述。

要说明剩余价值,就要先说明总价值,于是马克思给出一个产品总价值的公式:

C\'=c+v+m

在这个公式中,Cˊ是在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产品总价值,c是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的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新生产的价值,其中v是工人生产的并用来补偿劳动力耗费的价值,即工资;m是由工人生产而被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的剩余价值。大家应当注意到:这个公式中只包含工人的劳动,而不包含资本家的劳动,是因为马克思不承认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付出任何的劳动,是完全的不劳而获。请问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吗?

在平时的辩论中,也有许多马克思的支持者,也是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而不是完全的不劳动。我也写了《论资本家也是劳动者》这样的文章,但是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的争议,就说明绝大多数人对资本家的劳动都是认可的。可是马克思就不认可,所以在这个公式中也不考虑这个因素。这个事实,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人是很公正的吗?能够说明马克思这个公式是很严密的吗?显然不是!!

再来看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率”的理论,他又给出这样一个公式:

剩余价值率= m÷ v=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并且着重说明:“剩余价值率是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的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按照马克思的这种说法,因为v+m全部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新增价值,所以应当全部归工人所有,而资本家的所得只能为0,而不能留下任何一点点的剩余,如果留下了,那怕只留下1分钱,那也是对工人的剥削。

那么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呢?马克思说这个部分应当为0,这就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商品总价值中,马克思已经把资本家的劳动完全否定了,在这里,马克思还要把资本家预付的生产资料在价值增值中的作用完全否定。其理由是:只有人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而包括劳动工具在内的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不会创造价值,“在价值形成中不起任何作用。”既然如此,那工人为什么还要到资本家那里去工作呢?

所以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资本家就应当白白地为工人准备好了一切生产条件,然后由工人在这种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而生产的结果全部由工人拿走,不允许资本家留下那怕1分钱的剩余,只要留下了,那就是剥削。请问世界上还有这么不讲道理的理论吗?这不是强盗的哲学,又会是什么样的哲学呢?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劳动工具的认识已经逐步地清晰起来,认为使用生产工具的本质就是人对自然力的利用,包括风力、水力等等自然形成的自然力和科学技术这些人造的自然力。所以就是人力与自然力共同创造价值,而且在现代生产活动中利用自然力的比重越来越大,利用人力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这里的人,即包括工人,也包括资本家。所以剩余价值的来源是自然力的结果,而不是对人的剥削。这一事实,更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剥削论是多么的荒谬。

如若不信,请大家去看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在那里,大家可以看到,马克思为了否定生产资料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多么的费尽心机,竟然为了这个错误的理论而写了12200多字,而其中关于“最后一小时”的论述,更是无聊的扯淡,就难怪他的这部书会是这么长。但是因为理论本身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无论怎么长,怎么论述,都会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其实他自己也是做贼心虑,所以自己就说:“乍一看来,假定不变资本等于0是很奇怪的。”“这种方法虽然很简单,但他所依据的看法对读者并不习惯”等等。

第15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这个寒假中,为了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我阅读了马克思的著作——《资本论》 ,对之颇有感触。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最终都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始终坚信不移,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就是实现人性社会。

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然而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哲学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是就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世界的普遍危机的加剧,马克思哲学迅速的传遍各地,借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创立的苏联的大力传播达到了巅峰。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经典巨著,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

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同时《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自身范围内也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正确的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

然而《资本论》并不是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它的出版,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迎来了无产阶级的新的斗争历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在这部书中,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详细而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揭穿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秘密”,暴露了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工人阶级的丑恶本质,指出了工人阶级之所以极其贫困的原因。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资本论》第二卷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这是在资本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来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资本论》第三卷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各种具体形式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这是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

《资本论》第四卷是系统地分析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学说史。

《资本论》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中心突出,结构严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科学体系。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资本论》是一个艺术的整体。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生和发展,揭露了它的内在本质和矛盾,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和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其基础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根据这一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科学地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和消灭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资本论》以深沉犀利的笔触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普遍规律,对资本主义及其辩护士进行了严厉的指控,是具有鲜明的党性的著作。马克思的思想武装了全体工人阶级,并在政治经济学上完成了一个伟大的革命。全书所涉及的有关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和文化的研究,都反映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和阶级斗争学说。《资本论》可谓是一部天才的哲学著作。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赖以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资本论》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到,这个人就是马克思,他攀登到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一览无遗。

《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获得全人类的意义,他不仅为19世纪的人类所拥有,为20世纪的人类所重视,而且,作为人类的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在以后人类各个世纪中,它都将被继承、被发扬光大。

在新时期的环境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使必要的。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客观历史条件与现时代存在巨大的差别。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130多年前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新情况、新问题涌现出来,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了新的实践土壤。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对生产的装备应用程度和在经济生活的普及程度,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劳动价值论中的经济范畴会随着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商品经济现实关系的一种确切反映,是科学体系发展的必然途径。 马克思为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和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

“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资本论》提供的是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条,《资本论》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用理论去引导实验,用实践去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建国后,几代领导班子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坚定不移的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跨时代意义,它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和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为我们未来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坚持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坚持实事求是,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第16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正文字数:1349

从2008年9月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波及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一个后果是,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里,可谓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和本质,从媒体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说法,其实看过《资本论》之后,发现其中早已论述得很清楚:和以往历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样,这次危机的根源还是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

若仅观察美国,可能会得出相反结论,因为在美国次贷危机是消费过度的结果。只要放眼全球就会发现全部真相。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形成国际经济大循环。危机前的经济增长是靠美国过度消费、中国过度生产来推动的,而美国的过度消费又是由透支未来的消费信贷支撑的,这种模式注定不能持久。当美国的过度消费突然中断,中国制造没了用户,就表现为生产过剩。可见,无论资本主义如何发展,都逃脱不了马克思100多年前的预见。

其实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资本,价值是这部书的主旨。通过目录来看,出现最多的词语是资本,最核心的概念是剩余价值,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其实资本论的脉络是很清晰的。 用一个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从《资本论》里,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

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出路。“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结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说到金融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性和客观必然性。世界很多国家都提高了经济的国有化程度。例如美国就以国家入股的方式,实际上将几大金融机构和汽车巨头国有化。但国有化并不是我们要的公有制,因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没有改变。要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资本,还需要先改变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这才是应对经济危机的治本之策。 社会主义公有制不是乌托邦。今天我们通过《资本论》不仅是要加深对当前的经济危机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为世界人民的根本幸福做贡献。

第17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货币与剩余价值

最近看起了在新中国建国历史中曾发挥重大指导性作用的《资本论》,这本书曾让世界震惊,因为它引发的思想颠覆,让无数资本家的统治政权被推翻,同时也让许多共产政权建立起来。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进入作者给我们建立起的新世界。

卡尔·马克思,一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将无数受着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无产阶级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带领他们走向那个美好光明的大同世界。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是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与革命理论家。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他笔下的《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而这本全名为《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著作。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个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了。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反复提及“货币”一词,货币不过是人类社会在商品经济发展中,衍生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马克思明确了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只不过是一种具有一般价值尺度的商品,并强调货币形态与一般价值形态在交换过程中并无本质区别。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商品,一种可以为任何一个人私有的外界物。社会的权利因此就变成了私人的私有权力。”马克思也提出“价值形态是基于劳动二重性提出的概念,而货币形态又是商品交换中价值形态发展的最后形态。”因此我们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资本论》中的另一重要概念“资本家”,在《资本论》中,“资本家”的内涵体现在资本家与资本、供人、劳动的关系中,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资本的异化,同工人阶级对立并最终被工人阶级消灭,资本家在历史上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而“资本家”的外延部分主要研究了他的产生、分类和灭亡。因而,《资本论》不光对无产阶级起了积极作用,也对指导资产阶级不断完善自身弥补不足发挥了巨大作用!

谈及《资本论》,不得不提的就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概念体系”。资本论就是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和线索写成的巨著。马克思提出“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以及为生产工人必要生产资料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它们的劳

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既不为工人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分,它们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产生相对剩余价值。”这一观念启发了更多资本家,也对社会起了一定的点醒作用。

《资本论》与新中国的建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资本论》是一部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书,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石之一。他的到来,让近代中国领导人物们的思想受到共产主义的影响,让新中国走上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就我个人感触而言,我认为《资本论》的先进性,在于它深刻分析了价值、货币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以较为精准的语言,将资本世界的实质,娓娓道来,让更多的人民了解资本家的生产方式与个中道理,点醒了更多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战士,让我们能更直观的看待世界经济发展的奥秘。以政治经济的眼光看待问题,因为经济结构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结构形态正是由经济发展的程度而决定的。

《资本论》一书是一本有着大智慧的书,非一二日即可参透之物,因此,我还需要向其不断学习,反复研究,才能让自己的思想更为先进,更能融入时代的潮流。

最后一马克思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收尾:“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其后。一个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

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第18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

——大二读书心得和笔记(寒假)

机械091钱天良08030509109

对于阅读《资本论》这本书要从我加入“青年马克思大学生骨干培训”开始说起。很荣幸我能到院里参加这次培训,这次培训也主要学习关于马克思的一些理论知识,而《资本论》这本书恰恰是马克思理论的代表之一。所以,我就开始阅读和研究此书。因为《资本论》篇幅太多,内容比较深奥,我大二上学期并未能看很多,因此只能留到这个寒假来阅读和研究。

在看此书之前,我们应该对此书的作者卡尔·马克思有所了解。他是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犹太藉律师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幸福的。在1835—1841年之间,他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并取得法律专业的硕士学位。他1843年开始研究经济问题,陆续写了一系列经济学手稿。经过不多的积累,在1865年完成了《资本论》的全部草稿。

对于刚刚完成的草稿,马克思在修订中总是反复推敲,一改再改。有时为了丰富几个句子,也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他每天都在英国博物馆的图书馆里撰写和修订,由于工作量太大,晚上多半都是工作到早上四点钟。在吃饭的时候,如果脑海中出现新的词时,他又匆匆的回到图书馆,没有吃太多的东西。在这种种困苦的包围之下,他于1867年9月,修订出版了第一卷以后,没多久就与世长辞了。

之后,马克思的友人恩格斯承担起了《资本论》草稿修订的艰巨

工作。恩格斯花了12年的时间整理并出版了第二卷和第三卷以后,

没来得及整理第四卷,恩格斯也与世长辞了。这第四卷又该谁来整理

和修订呢?后来,又有人接过去整理和修订。由考茨基编辑出版,将

其称为《剩余价值说史》;再后来,又由前苏联重新编辑出版,将其

称为《剩余价值理论》。

要研究《资本论》之前,我们应该知道整本书的组成结构。《资本

论》全书包括四卷。全书正文和脚注加起来一共380多万字。其中第

一、

二、三卷为理论部分,共250多万字,第四卷为史论部分,共

130多万字。

阅读和研究《资本论》也有一段时间了,我想分享一下它对我的

影响和笔记。

读了《资本论》让我认清了自己在以后社会中的地位,让我能正

确理解身边的人和事,让我的目标更明确,制定的策略更准确。

对于现在生活在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

的地位是怎么样的。正如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理解

一个人,你首先要去理解他的社会关系。大学校园常被称为半个社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知道我们在大学校园的地位,主动的去理解

他人的校园关系,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圈子更为

和谐。就提《资本论》书中说到的一段话。“在中国,农民是彻底被边缘化的一群人。随着工业话的进程采取资本主义方式,农民的出路

只有一条:破产。农民受到的剥削越来越严重,农村的生存资源越来越少,导致农村经济的萧条和农村社会关系的解体。其实,农村经济的萧条是导致农村经济解体的基础原因。如果一个人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难,他必然很想得到别人的帮助,而他帮助别人对他来说就有很大的压力。有这种心里体会,就可以理解农村的人情世故和人情冷暖。我们能去怪别人趋炎附势?能怪别人势利眼?能怪别人不讲亲情么?生活在那种社会地位,自私和无耻已经成为生存的本能”。扪心自问,我做过的和他们做的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也许只在于我会反省自身吧。高考对于我来讲绝对是我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虽然读的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是毕竟是成功地从农村爬出来了,从那一亩三分地上解放出来。虽然前途乃不明朗,甚至还有很大的风险,但接触的人和事的层次显然比农村中 高很多,机会因此也多很多。 由于第一次读《资本论》,而且还是浅层理解,所分享的感受也有限,所以理论的成分多一些。后面接下来的是我在阅读时做的笔记,基本是经典理论。

(1) 经济运动规律

a.投资作为资本来经营,必然追求利润最大化;

b.提高利润率,必然扩大生产规模并为降低成本而节约资源;

c.实现利润而占领市场,必然进行市场竞争;

d.为市场竞争取得优胜,必然推进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 e.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必然促进生产力发展;

f.社会生产力发展,必须为现代化社会向更高阶段过渡而创造条件。

(2) 商品的二元素

a.使用价值:商品的用性。

b.价值: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凝结。(值钱)

(3)货币的五种职能 一.价值尺度——>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或多少。 二.流通手段——>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任何商品。 三.货币贮藏——>货币可以贮藏起来备用。 四.支付手段——>货币可以用来偿还债务。 五.世界货币——>货币可以越出国界,在世界行使职能。 (4)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a.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的价格是波动的。 C.供求关系引起商品价格的波动。 {供不应求—>争相购买(消费者)—>价格高于其本身价值} {供过于求—>竞相推销(经营者)—>价格低于其本身价值} (5)价值规律 a。第一重含义:就一种商品来说,生产一种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决定该商品总量的价值及其实现为货币的必然性。

b.第二重含义:就每个商品来说,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及其等价交换的必然性。

(6)价值规律的三方面作用 第一:调节作用。(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由效益或亏损的行业,转移到收益大或效益高行业。)

第二:促进作用。(一方面为追求效益,势必努力加强经营管理,力争减少劳动耗费而降低成本,分秒必争而提高效率。另一面为实现效益,势必千方百计地增强竞争能力,从而积极改进生产技术而提高商品的技术含量,重用人才而不断推进技术革新,为占领市场创造条件。)

第三:分化作用。(价值规律以物质利益为动力,激发商品生产经营者凭投入和效率实现收益。投入多而效益高者,收益大;投入少而效益低者,收益少。

第19篇:《资本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王硕

学号:读书笔记090320092739

《资本论》读后感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篇不朽的名著。《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写成的科学巨著。它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阶级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资本论》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科学原理都是对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问题的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于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而当时的生产方式、劳动形态、商品形式和财富构成等都与当今有着巨大的差别。因此,分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能脱离对那个特定时代特点的分析。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恩格斯:《〈资本论〉英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他接着说,“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马克思指出,“随着劳动过程本身的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它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马克思又同时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的概念缩小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他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上面论述表明: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也是随其研究问题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生产劳动这一概念的含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社会化大生产总体劳动中,生产劳动的范围不只是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还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动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

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此外,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这种区分本身,即同劳动独有的特殊性毫无关系,也同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借以体现的特殊使用价值毫无关系。”马克思在考察服务劳动时,曾明确指出,服务是“以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在今天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含义也应当有所发展和变化,必须探讨和重新认识服务性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

《资本论》科学地分析客观事物的矛盾,对于我们今天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无疑是大有益处的。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二十一 世纪的我们,更要秉承《资本论》的精髓,将之投入到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当中。它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将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第20篇: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读后感。《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因此,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搞技术大革命,唯生产力)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心血写成的一部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引导到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确立。《资本论》武装了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整个一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它凝聚着马克思的全部心血和智慧,是他献给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一部最重要的科学文献。它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成为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大思想武器。《资本论》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资本主义却从《资本论》中汲取营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在自身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认识到了经济过程的动态性,并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而且发展了关于经济活动的封闭理论,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 他同时还是第一个将经济和历史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学家,而《资本论》就是他这种创举的体现。同时《资本论》也没有简单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般过程归结为它们的共同基础——物质生产过程,而是从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引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正如列宁所说:“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马克思使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辩证分析,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生、发展和克服的过程,从而透彻详尽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学说,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在《资本论》中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资本论》的方法不亚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发现。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曾发现有机自然界的进化规律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论》也发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著述的伟大的科学巨著,是人类历史上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国际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总结。它的出版,宣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末日,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
《21世纪资本论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