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

发布时间:2020-03-02 02:32:4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

——长篇小说《抉择》主人公李高成人物形象分析

中阳纺织集团公司工人~,捅出了公司领导层的~问题后,市长李高成开始秘密调查,结果发现他的老部下、老上级和妻子都与这案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办?在老百姓与亲朋好友之间、在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在正义与~之间,李高成必须作出抉择。经过凤凰涅磐般的艰难抉择,他最终选择了人民,而人民也选择了他。作品以直面现实人生的胆识和勇气,对~分子及其~行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与大无畏的揭露与抨击。从而真实地再现了主人公李高成痛苦的灵魂搏斗与最终的生死抉择,塑造了一位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为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和新的光采。那么,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一人物形象在现实社会具有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呢?本人试从这三方面加以分析。

面对~逼人的气焰,面对一张由夫妻、亲戚、上下级、战友、金钱和权利等各种关系纺织起来的密不漏风的~网,反还是不公?不反,集体的~将发展成为“集团化”的~,最终将“党将不党、国将不国”;反,怎么反,不仅阻力重重,更可能赔上身家性命。但李高成就是李高成,凤凰涅磐般的艰难抉择后,作出了反~到底的决心:“即使毁了自己也在所不惜。①”这就是一个时代与民族脊梁的大写的人,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共产党员市长的性格使然。

首先,具有伟大的人性魅力。一个共产党的干部在这场关系着改革成败、关系着民族兴衰存亡的斗争中,面对公与私、情与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抉择,放在对自身长出的病毒的无情消除和对人民、国家利益的坚决捍卫上,在物欲横流、世风日下的社会形成了独特的个性魅力,因而他无愧于一个新时期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彰显时代特性与挺起民族脊梁的大写的人。

李高成凭着自己的实干精神,在中阳纺织厂创造过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最兴盛、发展最快的时期。他凭着智慧与胆识,渡过了中纺因中美关系紧张而造成的困难阶段;他以自己的清正廉明,让老百姓感亲切,给人一种信任感。正因为如此,他以“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模”的身份,当选省份城市的副市长,并继而当上市长。自从当上副市长、市长以来,他为这个省会城市几乎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从来都没有退缩过,更没有被吓倒过。然而,李高成不同于我们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看到过的那种吒咤风云、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领导干部,也不是我们在其他一些文学作品中所看到过的一身正气,秉公执法,一往无前的当代清官。李高成作为省会城市的一市之长,在这场反集体~的斗争中,经历了从犹豫到最后抉择的人格和人性上的大较量——以李高成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与~分子的卑劣人格的较量,体现了人性的深度。一方面是~问题被揭露后,李高成开始还有些怀疑,不相信自己提拨上来的整个领导班子都有问题。但当他实地调查和了解后确实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便义无反顾走上了反腐之路。即使发现自己竟然是这个无形的“~怪圈”中的一员,也是“纵毁了自己也在所不惜”。正如他的一段内心独白:“面对着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面对着成百上千万的国有资金流失,面对着那么多为国家干了一辈子的职工在痛苦中挣扎,如果对这样的人还存在什么幻想,还感到有所幻想,那就真正等于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等于是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②。另一方面是~分子的嚣张气焰,利用金钱、权力、亲情要挟他,恐吓他,以至扳倒他、打垮他、除掉他!手段之卑劣,用心之险恶,令人不寒而栗。李高成最终在职工们的信任和省市领导的支持下,在个人得失与人民、国家利益中做出了正确的抉择,经受了考验,升华了人格。看完这部作品后,我不会觉得灰心丧气,相反却会感受到一股非常强烈的正气,这主要应该归功于李高成这一正面形象的塑造。李高成的形象既是艺术的,又是真实可信的。作者写出了一位丰满又具有人性深度的李高成,令人信服地点明李高成的正气之源就在于他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信念。在如凤凰涅磐般的“生死抉择”中,李高成最终抛掉“旧我”,成长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有伟大人性魅力的“新我”。

其次,具有坚定的党性和群众原则。李高成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所以能坚持党的原则,保持党的纯洁性;没有忘记自己是共产党的人民公仆,所以能立场坚定,主持正义,为人民利益和~作坚决斗争,不怕牺牲个人利益。

这场反~斗争所面临的对象和矛盾是非常的特殊、复杂和艰巨,从而使李高成这位省会市长在斗争中犹豫、徘徊、疑虑而难于抉择,显得有些手软,下不了决心。但又由于其没有脱离在苦难中的广大工人,没有忘记也没有脱离善良的女工——奶妈夏玉莲,从而给予了他力量。是她们唤醒了他作为共产党员的良心,使他最终坚定立场、下定决心,作出了抉择。但所有这些也就对共产党员李高成形成了一个严竣的考验,看你最终能否站在受苦难的工人一边,能否坚定其走群众路线和坚持党性原则。

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党员,因而能对工人阶级具有真诚的爱,所以才能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命运;同时也就能始终以工人的思想为思想,以工人的立场为立场;他的良心的基础就是对工人们对党对国家的良心。如果心中离开了工人,也就离开了党,那也就必然失掉了党性。《抉择》的开头,当市长李高成接到中纺集团公司工人要~的消息时,他拨通总经理郭中姚的电话,要他迅速办好几件事,其中就有:“公司所有的干部,包括公司公安人员,一律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若要是有那个工人受到伤害和出了什么事,一定要严肃查处,从严惩治”。又说“但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是什么目的,市委市政府保证不会追究责任,更不会秋后算帐,揪辫子,穿小鞋。一定要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绝不要把群众人为地往“梁山”上逼……”③。当我读到市长李高成的这些批示时,非常感动,这不只是一种高姿态的指示,而且从字里行间就能感到李高成对工人的爱。而这种爱也就最终决定了李高成在这场反~的斗争中能毅然抉择站在工人一边。

再次,他还具有远大的抱负和深刻的思想。在当中阳纺织厂厂长时,李高成就躇

踌满志,傲视群雄,并发誓要把中纺在他手里变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企业,而且也实现了这个愿望。正是通过这一誓言的实现,他走上副市长、市长的位置。之后,他同样是一个有目标、有抱负的一市之长。市委书记杨诚跟他在山顶上俯瞰全城时说,“这座城市是你花了五年时间,辛辛苦苦才建成现在这样子……”李高成说,“这离我们心中的城市,还差得远呢!”这种公开张扬个人抱负、个人成就、个人目标的心理,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新的性格的表现。不像过去的干部或领导者,一讲起成绩就全部归功党的领导、集体努力的结果,虽然那些方面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作者要描写的李高成就是除了政治信念和人格理想之外,还要凸显他的抱负和成就感。他不是谦谦君子处处后退的标准化官场人物,而是一个既具有企业家精神又有很强政治理想的现代领导者形象。他希望这个人物要让观众与读者感到陌生,感到有一种不完全认识的感觉,然后产生一种新鲜感。

同时,他还是一个相当深刻的思想家。在小说前半部分,他面对工人的控诉、中纺领导班子的辩解,思来想去,反复掂量,既对自己充满自责,又对社会种种不良风气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检讨。在后半部分,面对种种压力和危机,他更对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对反~斗争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甚至找到~分子郭中姚,问他究竟为什么要搞~,问他难道就不怕共产党会找他算帐,对于~的主观动机进行了认真和了解的反思。这些描写,在总体上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永不后悔的生死抉择”④。是的,正是一个充满人性魅力的共产党员,一个永远站在人民一边的好公仆,一个勇于向任何~挑战即使毁了自己也在所不惜的好市长才能作出的抉择。但是,这种品格是怎样形成、这个抉择又是怎样诞生的呢?

首先,他的成长经历是其性格形成和抉择的出发点。李高成从基层走来,他是新中国第一批纺织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分配到大型纺织企业,干了近10年的技术员,又任车间主任,总工程师和副厂长等职8年。接着,又到大型厂中阳纺织厂任党委书记兼生产厂长职务,成为当时省里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他在厂时,中纺曾经创造了有史以来的辉煌:干部团结,队伍整齐,患难与共,心心相印。李高成带头廉洁自律,在全省大中型企业中率先制定了领导成员上下班不坐车的规定。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40里路,上下班风雨无阻。中午同工人一块吃食堂,晚上下班回家总要超过10点。厂里的工人,包括其他厂的工人们,对此无不受感动。后来当了副市长、市长,将近10年的时间,他几乎为这个省会城市付出了一切。在分管工业的那几年里,他大刀阔斧、旗帜鲜明地引进外资,深化改革,使20多个犹豫不决、裹足不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轻装上阵,大胆开拓,从而在社会上引起了剧烈的震撼和强烈的反响。在李高成手里有过多少令人难忘的大举措、大建设:市内二环和三环路的兴建,市中心大街的拓宽,六座市内立交桥的动工;50公里过境高速公路的建设——他的才华与魄力以及无私坦荡的胸怀都是有口皆碑的,也形成了很高的威望。因此,当他病倒时,才能有几千人聚集在医院的大门口守望。我们的人民从来不会忘记为他们做过好事的人!

这一切穿插在书中的交代与叙写,即其成长经历;这一切并非他的故事中心,然而却是他出现在这场反~斗争中的背景,是他在这场斗争中做出最后抉择的出发点,也是他性格发展的依据。因此,虽非重心,但对塑造李高成这一形象的完整性来说,却又是断然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一切铺垫,李高成的最后抉择以及反~斗争的胜利都缺乏了说服力。

其次,内心灵魂斗争的胜利是其作出抉择的决定性因素。在这场反~斗争中,李高成面对的是自己的妻子、提拨自己的后台和自己提拨的中纺领导集体这一特殊对象,但更重要的是同自己的灵魂作斗争。激烈的政治斗争,难以取舍的心灵倾向,使其内心经过了艰难的内心煎熬。

作者在大量的内心独白中,主要通过对比手法完成了李高成经受的这场灵魂革命。社会上,一方面是极度的奢靡享受,极度的暴利盘剥,在“青苹果乐园”半个夜晚就可以消费两万元。李高成的计算:“在农村可以买到十亩地整整二年的收入,差不多可以娶一房媳妇,可以买到十头牛,可以让一百个失学儿童再重新走进课堂,在中纺可以让二百个工人领到一个月的生活费!⑤”他选拔的干部——中纺领导都住在超豪华的小楼,过着“美舒雅”的生活。这一幅幅图景使李高成惊骇、愤怒;而另一方面,是发不了工资的工人,有那么多在中纺干了一辈子的老工人,老干部,他们至今连彩电冰箱都买不起,至今仍然住在50年代的小平房里;还有好多工人病了连药都买不起,他们的孩子连学都上不起;他们的日子实在难熬啊!他一晚上一晚上地睡不着觉,他的心里就像刀绞一般的痛苦。作为市长,即使是没贪过国家一分一厘,他也觉得自己有罪,早就应当辞职!一方面是~的集体,像蛀虫一样贪得无厌地要把祖**体蛀光。为了不败露可以耍尽阴谋诡计,这使李高成摒弃了一切幻想;而另一方面,几乎一无所有的老工人们都能在艰难中义无反顾的维护中纺,维护他们过去的好厂长、现在的好市长,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正义!这使李高成获得了力量,坚定了自己做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好干部,做一个清白、真诚、大写的人的信念。书中通过许多鲜明有力的对比,促使他战胜自我,取得与自己灵魂作斗争的胜利,最终完成了他的抉择过程。

“为了老百姓,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也不放弃自己的立场与信仰”,“这一抉择可能要牺牲自己,这同战争年代的堵枪眼并没有两样”⑥。我以为这正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在现在和未来的反~斗争中必须回答的考卷,即共产党人的立场与信仰的抉择!这一抉择的主体在当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这场艰难、严重的政治和道德选择的矛盾,是以前的历史阶段所没有也无法想象的。作为这一抉择的主体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李高成在反~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要战胜的是他自己的妻子吴爱珍、妻子的后台也是提拔自己做市长的省委副书记严阵和中纺领导的集体~。与此同时,他更要战胜自我、做出抉择。虽然,在李高成的身上,寄托着作家的感情与观念,愿望和理想,然而,作家在塑造这一人物时,并没有从理念出发,而是一切

从生活实际出发,按生活逻辑本质真实地揭示了李高成对妻子对孩子对家庭的温馨情感;描写了他对严阵的言听计从。他总是以为是严阵提拔了自己,他不能恩将仇报;描写了他对杨诚的揣测和戒备;描写了他对如果动摇自己的威信、地位、自尊后的空虚感;描写了他对自己去留问题的思考;甚至也描写了他官愈当愈大,从而距离人民也愈远,其结果是自己的敏锐性和警惕性薄弱了;以致当他终于明白了严阵原来是要将中纺作为榨取对象,才将他提拔到市里这个阴谋的时候;当他终于明白了妻子等借他之名,干了那么多贪赃枉法的勾当的时候,他惊骇了!特别是妻子收下30万元的红利钱,是他们预谋好的,让李高成停止调查中纺行动的交易钱。围绕这笔巨款,作者重点描写了李高成的内心矛盾冲突,他的灵魂经受了十天的煎熬。

在李高成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共产党员的信仰、正气和人格理想。同时他处身在一张复杂、矛盾的网络之中,面临着一场艰难、严重的政治和道德选择。这种矛盾是以前的历史阶段所没有,也无法想象的。李高成是出身平民的高级干部,是凭着实干上来的。他干练、机智、有点火性,不是四平八稳的一个人。他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对群众、基层充满感情。因此,在面临严重的矛盾时,他会挺身而出、拍案而起,甚至砸盘子、翻桌子,与~分子不共戴天。这些性格就充分体现了这一形象的现实性和时代感。

其实,具有深刻的真实性。居于矛盾漩涡中的李高成,显得真实而有深度。他既有浮云蔽日时的惶惑和内心冲突时的痛苦,又有一个当代共产党人面对党和人民利益的坚定抉择,这使他渐渐明晰的心路历程,具有极大的可信性和感染力。像李高成这样的正面英雄形象和新人形象,创造的难度是相当大的,把握得不好,会罩上“假、大、空”的灵光,穿上“高、大、全”的外衣,流于概念化,这是我们所反感的。而另一种可能是,更多的渲染他面对现实矛盾的无奈,则无法体现其思想的主动性。而在张平的手中,就很好地解决了真实与理想的关系。真实,是表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理想境界的根据;理想,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在现实生活的严竣考验面前的抉择中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从这部作品看,李高成这个人物写得是何等的好!当然,欣赏这个人物,并不是要将他变成某种模式,生活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再次,具有高度的代表性。从其成长经历看,从车间主任到市长,他都是通过自己的实干精神,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并以其无私无畏、坦荡胸怀和指挥才华与工作魄力而有口皆碑,深得百姓爱戴,比如当厂长时。他的成长经历代表了千千万万党员干部的成长过程。另外在这场反~斗争中,他更代表着众多的清官,如杨诚、王省长、万书记等在糖衣炮弹、裙带关系的迷雾包围圈中如何狠下一条心,舍得一身剐,与~作斗争,突出重危。在这场斗争中,如何反,不是件小事,弄不好,赔上自己不算,且动不了~分子一根毫毛。但不反,国家、人民利益,党的颜色还能保持不变吗?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灵魂经受血与火的洗礼和生与死的考验后,最终突围而出,张扬正气,鞭挞丑恶,捍卫了党的信仰和信念。

“我宁可毁掉我自己,也绝不让~分子毁了我们的国家,毁了我们的人民,毁了我们的党,毁了我们改革的伟大事业。⑦”这铿锵有力的声音让人振聋发馈,浩然正气,可贯长虹。它体现了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共产党人的崇高人格、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李高成无疑是最有时代特色、最具思想光彩、最富性格魅力的新的典型人物形象。是千千万万廉政勤政、反腐倡廉的党的好干部的光辉缩影。巴尔扎克说得好:“典型人物是从他们的时代的五脏六腑孕育出来的”。李高成形象的塑造成功,正是作家对时代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感悟的结晶。也必将帮助我们了解和热爱我们这个时代,帮助人们努力推动历史前进的步伐。

备注:

1、①②③⑤⑥引自小说《抉择》,张平,1997年8月,群众出版社;

2、④⑦引自电影《生死抉择》。

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演讲稿

生死抉择

生死抉择观后感

生死抉择观后感

生死抉择 观后感

《生死抉择》观后感

《生死抉择观后感

“生死抉择”观后感

生死抉择1

《生死抉择》观后感

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
《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生死抉择 共产党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