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毛邓三第十一章

发布时间:2020-03-02 06:53: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选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 )

B.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 )

C.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 )

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

A.党的十五大 ( )B.党的十六大 (√)

C.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 )

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A.《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B.《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

C.《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

D.《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 )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改革开放 ( )

B.坚持以人为本 (√)

C.坚持民主法治 ( )

D.坚持科学发展 ( )

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

B.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 )

C.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 )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 )

6.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

A.发展和谐文化 ( )B.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 )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A.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

C.坚持改革开放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

8.“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 )

C.《全世界和谐》 ( )D.《论十大关系》 ( )

9.“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讲这段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

A.陈云 ( )B.邓小平( )C.周恩来 ( )D.毛泽东 (√)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

A.公平正义 ( )B.诚信友爱 ( )C.民主法治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

11.第一次把“和谐”写入我国现代化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的党的文件是()

A.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 )

B.中共十三大报告 ( )

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 )

二、多选题

1.50年代中期,毛泽东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著作是()

A.《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 ( )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C.《论十大关系》 (√)

D.《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 ( )

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包括()

A.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解决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 (√)

B.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以解决全国城乡各阶层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矛盾 (√)

C.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以解决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 )

D.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以解决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 (√)

3.和谐社会就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

B.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

C.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 )

C.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D.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

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

A.生态良好 (√)B.生活富裕 (√)C.生产发展 (√)D.生态平衡 ( )

6.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

A.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B.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

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D.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

7.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

A.中国革命战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 )B.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

C.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B.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D.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

三.辨析题

1.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正是因为我们党毫不动摇地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带来了今天中国的巨大变化。

(2)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条件。(3)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四、简答题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怎样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答案:(1)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是无差别社会,更不可能是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建立一套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化解矛盾、规避灾难并由此促进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2)在当前,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原因特别是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研究,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各方面群众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的长效机制,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确保群众合理的利益要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答案:(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2)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五、论述题

1.试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答案:(1)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

一、公平与效率的统

一、活力与秩序的统

一、科学与人文的统

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2.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做出部署,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二,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三,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社会和谐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六、材料分析题

1.材料1:200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其中一项主要议程就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会议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2:胡锦涛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民日报》2005年02月20日第一版

材料3: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1)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党为什么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呢?(2)为什么说形成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是什么?怎样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答案:(1)①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②首先,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其次,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最后,只有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2)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3)①维护和实现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环节。②一是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二是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三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四是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五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毛邓三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

毛邓三第十一章
《毛邓三第十一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