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二泉映月

发布时间:2020-03-02 03:22:4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欣赏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了解音乐家的生平以及不同的音乐形象和风格,通过对比、分析,加深体验音乐的内涵,拓宽学生的视野。

2.引导学生从主题旋律、节奏、音色、结构等方面去感受与分析,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感受阿炳在苦难中永不放弃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的高尚情怀。(哪怕对着泉水,哪怕对着月光,阿炳也要思考,阿炳也要追求,阿炳也要热爱!因而月光下,泉水旁,那连绵不绝的琴声就是他不折的脊梁,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超越音乐的,是超越时空的,在孩子心灵深处悄然播下的一粒“种子”。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这粒“种子”就会生根发芽,成为流淌在他们血液中,驻扎在精神里的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其实就是对乐曲《二泉映月》最美的理解,最诗意的诠释——留驻在心灵间的力量)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体会音乐风格与内涵。 难点:启发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要求学生课前从网上、书上查阅收集关于二胡、《二泉映月》和作者华彦君的资料,先分组相互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然后老师请代表上来交流。

二、赏析《二泉映月》

(一)欣赏第一部分 引子和主题

1、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说过,这首曲子应该跪下来听。今天,黄老师把阿炳拉的这首乐曲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这50多年前的录音。(播放录音)

2、这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俗称瞎子阿炳拖着久病的身体为我们留下的录音,他是我国唯一一位留下录音的民间音乐家。听了他的录音,你仿佛看到什么? 【教学说明】播放的音乐是阿炳自己拉的原版录音,它和其它几首乐曲成为阿炳仅存于世的绝响。音乐是用钢丝录音机录制的。因为身体的缘故,阿炳多年不演奏乐器了,手头也没有乐器,是采风的音乐家从乐器店买了琵琶、二胡,阿炳练习了3天后,才录下来的。音乐中夹杂着钢丝弦转动的“嘶嘶”声,给了孩子历史久远的感觉。音乐本身就具有情境性,孩子们在音乐情境中想象着当时的场景。

3、(出示阿炳画像)这就是阿炳。看一看他的形象——

脸上的那副墨镜、头上的那顶礼帽、身上破旧的长衫、背上的琵琶,腰间的二胡,成了无锡城里永远的风景。

(二)初步欣赏,感受情绪。

复听乐曲第一部分,从给出的选项中 找出你认为与乐句情绪相对应的形容词句

(三)学唱主题,加深感悟。

1、乐曲开头的旋律自上而下,给人以无限惆怅之感。乐曲第一段由a﹑b﹑c三个大的乐句组成。a乐句音乐于平稳之中透露出感伤色彩和沉思性质,恰似那盲艺人在泉水旁边回首往事。接着出现的由两小节组成的b乐句音量突然宏大起来,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它仿佛是作者回忆起惠泉山的雄姿,又好似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无限感慨,对过去日子提出的疑问。然后旋律在高音区流动,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音乐情绪柔中见刚,更为激昂。加上演奏中弓法的变化,各种滑音的使用,展现出悲恻﹑自傲交集的情绪。

2、跟琴用U来哼唱,

3、这段主题一共有3个乐句。现在跟着黄老师唱一唱谱子,请你特别注意前一句的句尾和后一句句头所用的音符有什么特点 【教学说明】教师范唱主题乐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又一次感受和熟悉了音乐主题。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边听边观察前一句的句尾和后一句句头所用音符相同的特点,形象地感受了该曲所用的“鱼咬尾” 的手法。

4、(在句头句尾添上“鱼形图”)这是民间音乐中常用的手法,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鱼咬尾”。

5、我们再跟着伴奏唱一唱,将你所体会到的情感用歌声表达出来。(学生用M哼唱,老师加入歌词)

6、我们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歌词。边读边体会哪些词歌词写得特别好,生动刻画了阿炳的形象?(边找边唱)

7、老师觉得加上你们的伴唱更加好听。伴唱能否稍作变化?(出示色块图,请学生加以创编)

【教学说明】为了让孩子记住乐曲的主题,也为了让孩子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教师在旋律中添上色块,孩子通过自己的创编,在深灰色度处加‘啊’、空白处停、浅灰色处唱“M”为老师伴唱。歌曲是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短短几句歌词,让孩子穿越了时空,更真切地体会到阿炳万千的思绪,永恒的情感。

(四)、欣赏全曲,整体感受

1、下面请你完整欣赏《二泉映月》,当你听到我们刚才演唱的主题,就跟着音乐一起哼唱出来。

2、(学生听,老师贴“标志” □ □ □ □ □)注意听听有什么变化?

3、总结:这个主题音调反复出现了6次,每次都有变化,称为“变奏”。(翻牌出现引子、主题、变奏

一、变奏

二、变奏

三、变奏

四、变奏五)

(五)拓展欣赏,升华感受(机动安排)

1、我们再来欣赏电影《二泉映月》的片断。(播放电影剪辑片段《二泉映月》)仔细观察电影中的阿炳是如何演奏的?情绪如何?

2、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注意倾听音乐、关注阿炳的神情、阿炳的心情。

【教学说明】电影真实再现了阿炳在二泉边创作演奏的情景:他独坐泉边,无神的眼眸里透着淡淡的忧伤与渴望。没有人在意他,没有人了解他,只有身边的二胡伴着他。清冷月辉下,阿炳轻提琴弓,凝神屏气,一曲发自肺腑,震撼心灵的旋律,随着手指的颤动,倾泻而出。

2欣赏几首不同版本的《二泉映月》,仔细听运用了什么表现形式?形式变了,音乐情绪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点击欣赏片段)

【教学说明】教师截取了不同演奏形式和演唱形式表现的《二泉映月》,旨在让学生再一次感受这部经典作品。通过浏览式的欣赏,了解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演奏演唱阿炳的《二泉映月》,在每一天,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这首永恒的弦歌。通过浏览式的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演奏和演唱形式发生变化,乐曲的情绪也带来相应的变化。通过浏览式的欣赏,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感受。

3、复习吹奏《彩云追月》

六、概括总结

(播放二胡与人声版本的《二泉映月》)

阿炳把《二泉映月》留给了民族后含笑而去。日本的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断肠之感,对这首曲子来说是太确切了,听这首曲子应该跪着听。”说完,指挥家离开椅子,双膝跪下,双手垂下,曲子结束,片刻宁静之后,指挥家抬起头已经泪流满面。一腔悲愁映残月,愁曲绕梁终不绝!从弦上流出的悲伤,使中华民族的情感成为了千古绝唱!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读后感

二泉映月抒情散文

《二泉映月》读书笔记

《二泉映月》读后感

《二泉映月》听后感

二泉映月有感

《二泉映月》读后感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二泉映月作者 映月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