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硅工业检查的稽查案例

发布时间:2020-03-03 07:58:5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对我县硅工业检查的稽查建议

XX县国税局稽查局

根据总局2010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的精神和我县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经过慎重分析考虑,我局决定将硅加工业确定为本地2010年税收专项检查的必查项目。

一、行业整体现状

我县拥有丰富的硅资源。其中石英探明储量3.2亿吨、水晶146万吨,其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9.99%,资源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近年来,我县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全国性的硅资源产业高地,硅加工行业已经初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科学化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支柱型特色税源经济。

目前,全县共有硅产品加工企业639家,生产50多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硅产品,主要有灯具、石英管、硅微粉、光学棱镜、电光源产品等。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航天、通讯、石油、冶金、化工等众多领域。其中上规模企业达116家,固定资产过千万元企业27家,XXX等17家龙头骨干企业成为省市级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全县硅加工业年产值高达80多亿元,实现应税销售收入28亿元,税收收入近2亿元。

二、案件检查情况

按照我县2010年税收专项检查工作要求,我们通过与税源管理机构协商,在硅加工企业中抽取了4户企业作为专项检

1 查的案源。

(一)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

1、账外经营,在账簿上少列收入

在检查中,4户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开票、少记收入的问题。不开票的情况主要体现在销售给个别一般纳税人(面向专业市场的低端灯具制造厂)及小规模纳税人或者销售残次品、下脚料等方面。例如在对XXX石英制品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当检查小组采取突击检查的方法在仓库保管人员处发现一本“特殊”的出库单,封面注明“不开票出库单”,而且其他出库单也与会计凭证上的出库单样式及签名均不相同。检查人员就顺藤摸瓜、瞄准目标,在纳税人财务室的电脑桌下找出了装订整齐、真实的出库单等资料。经检查,该纳税人2007年至2010年10月采取账外经营手段,利用真假两套出库单据,少记收入1712882.10元,少缴增值税291189.96元(该企业于2002年前设立,所得税由地税管理,我们己将该案检查情况通报给地税部门)。

2、以购买柴油名义抵运费

在对XXX石英制品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正在与某运输单位打官司,从律师函及相关文书中发现:该公司平时委托一家个体运输经营单位运输货物,由于运费发票不易取得且抵扣税率较低,该纳税人就购买了加油卡,以加油卡支付运费,取得的增值税发票自己抵扣。经检查,2009年至2010年6月该公司用加油卡实际支付运费28万元,少缴增值税4.06万元,

2 列支成本23.93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5.98万元。根据这条线索,在对其他几家硅加工企业检查时,均不同程度地发现了该类问题。

3、基建用水、电未与生产用水、电进行分开核算 由于近年来硅产品市场行情好,我们检查的这几户硅加工企业均有扩建厂房情况。在检查所属期内,在建工程耗用水电与正常生产耗用水电没有进行明确划分,相关的进项税金也未作区分,并已申报抵扣。经检查,上述4户企业涉及该类情况共少缴增值税165355元。

(二)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

由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暴利诱惑,不少实体企业也纷纷加入房地产开发大军。XXX石英制品公司地处开发区与城区接壤处,2008年12月将账面价为598万元的土地评估后对外投资建房地产,评估价为2350万元,账面上未做任何处理。经检查,该项投资少缴企业所得税438万元。

(三)税务处理、处罚结果

2010年对硅加工行业的专项检查,共追缴增值税597396.44元,追缴企业所得税443.98万元,包括罚款、滞纳金已全部执行完毕。

三、查后分析

(一)行业税负较高易让纳税人产生偷税动机

由于硅工业主要原材料为石英,不易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使取得也是较低税率的发票,其他辅助材料更是少之又

3 少,该行业增值税税负普遍较高,一般为6%左右,个别企业甚至达到10%,这就让纳税人萌生了偷税的想法,一有机会能不开票就不开票。例如XXX石英制品公司,其下游一个江阴客户虽然也是一般纳税人,但生产的是低档碘钨灯,主要面向临沂市场销售,一般销售也不开票,进货时价格稍稍便宜些,就不要增值税票了。

(二)鱼目混珠、妄图“合理避税”

一件涉税事宜,本来应该缴税的,但如果操作的“好”,就可以合理避税,这也是当前不少企业趋之若鹜地参加各类税收筹划辅导班的原因。本案中纳税人以加油卡支付运费便是一个典型案例。假设运费为100元,正常情况下可抵扣7元增值税,但如果去买100元加油卡来支付的话,可以抵(100/1.17)*0.17=14.53元增值税,又省事又如此暴利的“赚钱”手段,何乐而不为呢。(在目前的税收政策下,理论上租车供油是可以抵扣增值税的,但实践中各种错综复杂的路况根本无法区分油钱和租车钱各是多少,因此绝大多数租车供油情况都是虚假的。)

(三)纳税评估弱化了税务机关执法的刚性,更易让纳税人心存偷税侥幸

纳税评估用意是为了强化税源管理,降低税收风险,减少税款流失,不断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的一种手段。但在实际执行时,往往会弱化税务机关执法的刚性,更易让纳税人产生偷税的想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评估管理办

4 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5】第043号第二十一条 “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要移交税务稽查部门处理。”当评估部门发现纳税人有偷税情况时,纳税人就主动补缴了税款(往往是用自查补缴方式),再移交给稽查部门立案检查,怎么查?税款己缴过了,也就不存在征管法所定义的偷税概念了。更有甚者,自查补缴时往往将税款所属时期推后至上一申报期,仅需缴纳一点点滞纳金。这种情况让纳税人的偷税成本大大减少,更是助长了纳税人的偷税风气,反而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纳税环境。

四、稽查建议

针对上述行业检查情况及查后分析,我们向税政管理及税源管理部门发出了加强硅工业日常管理的稽查建议。

(一)加强出库单等重要的销售凭证管理

出库单是每个企业发出货物后索取货款必不可少的重要凭证。目前有不少企业账簿上的出库单极为简洁、雷同,一般都是会计根据开票情况后补的,根本反映不出企业真实的业务情况。在此建议税源管理部门:

在日常巡查中,不仅要多了解企业生产、财务情况,而且要重视对仓储部门的监督,加大对出入库单据的检查力度,经常抽查一下企业仓库管理部门与会计间单据的传递,确保其传递真实、完整、保管完善,从源头上杜绝企业账外经营的漏洞,从根本上解决纳税人的偷税动机。

(二)统一部署,检查纳税人大量购买加油卡现象 针对硅加工行业购买大量汽柴油抵扣现象,建议税源管理部门部署一次专项检查,除了纳税人生产使用外,重点检查租车加油情况。

(三)加强与工商、土地管理等部门联系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升温,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房地产开发的大军,实体企业以土地投资房地产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建议征管部门在与工商部门信息交换、共享的基础上着重采集一些房地产企业涉及本地股东企业的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土地管理部门沟通联系,取得相关信息、资料后也可以布置一次专项检查,以便及时清理税收征管“死角”。

(四)建议优化评估程序,强化税收执法刚性

针对纳税人经评估被发现有重大偷税行为后立即进行自查补申报的情况,建议税源管理部门优化、细化评估程序,在纳税人补缴税款前就移交稽查立案检查,确保税务处罚到位,体现税法的严肃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县良好的纳税风气。

五、反馈及成效 在《稽查建议书》(国税稽建字[2010]18号、22号)发出后,引起了我局国税各部门的高度重视。首先一篇名为《警惕利用加油卡偷税有扩散苗头》的文章就上述案偷税手段在《中国税务报》(2010年10月16号)发表,引起广大税务干部及纳税人注意。其次是我局某管理分局也发现不少企业在没有任何车辆的情况下居然从加油站取得大量汽柴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疑点,经评估约谈后企业也说是租车另外提供加油,分

6 局虽然仍旧怀疑但又没有相关证据,接到我们的稽查建议后立刻理清思路,从租赁合同、约谈运输单位方面出发从而确认了企业利用加油卡抵顶运费的问题,几户企业一次性补缴税款32万元。

这次行业检查的成果以及稽查建议成效引起了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部署以下工作:一是在辖区内开展企业购进油料情况专项检查;二是加强与工商、土地部门沟通联系,进一步步解以土地投资房地产的情况;三是将上述几个案例向社会暴光,加大我局税法宣传的力度。

目前,通过这几个方面工作的开展,我局税源管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管理人员在日常评估及巡查中也能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我局辖区内税收环境在2010年底步入了一个更为健康发展的新时期。

税务稽查案例

税务稽查案例

发票稽查案例

国税稽查案例

用电稽查、用电检查工作总结

稽查业务流程(检查环节)

用电稽查、用电检查工作总结

高速公路稽查案例手册

走进税务稽查 (案例)

稽查案例北京国家税务局

硅工业检查的稽查案例
《硅工业检查的稽查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