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倾听的策略探究

发布时间:2020-03-02 16:59:0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倾听的策略探究

浙江省 缙云县 舒洪小学舒历勇

[ 摘要 ]倾听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倾听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学生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经。本文分析了影响倾听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有效性的五种策略;明确目标;创设氛围;合理选材;适时评价;榜样示范。

[ 关键词 ]科学实验教学倾听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变,科学课堂活泼了。科学教师细心呵护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帮助他们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

实验前:

教师:“接下来,请组长来领取材料来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同学们在做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组长已迫不及待的上前领取材料,小组成员兴奋开了,叽叽喳喳讨论,老师的话被淹没了„„

实验中:

两位学生用材料进行实验,边做边交流,其余一位同学在翻铅笔盒,另一位同学凑在他耳边朵边说悄悄话„„

实验后:

教师:“哪一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怎么做的?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一生(边做边说):我们小组把气球套在烧杯口,然后„„”底下有许多同学恍若末闻地摆弄实验材料„„

此种现象,不由得使人深思。近年来有的教学过于倡导张扬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学生的表现欲本来就强,总是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管自己的意思是否与别人讲的一致。有时候学生虽然在听,但是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想抓别人错误的地方进行反驳,而常常忽略了别人说的完整内容。科学课中探究活动特别多,在交流时,学生经常只顾自己的事(或者继续实验或者私下交流),没有专心去倾听别人汇报的内容。难道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不用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吗?我想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二、倾听的内涵

从教育心理学的范畴来说,倾听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手段,是培养塑造健康心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我们每天都在听,可是不一定都在倾听。听与倾听不同,听是一种生理过程,倾听则是入耳入心的生理活动,也就是用心的“听”。

北京大学心理治疗课程的徐浩渊博士认为:倾听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过程中,倾听者除了“竖起耳朵”听同时,脑子也可高速运转,理解讲话者的确切含义,在适当的时机提问、交流。因而倾听是全身心地投入、专注地听。

三、倾听的意义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听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地重要性。

其次,学生的倾听是课堂活动有效进行的保证。在活跃的科学课堂中,学生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倾听是一种品质,是综合素质的一种。倾听中课堂教学中学生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

四、科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倾听有效性的因素

1、对倾听的认识偏差。

我们平所说的听生课是指简单的用耳朵听。学进入学校,就已经会听课,我们错误的把这种听课理解成倾听。上课时,学生即使能端正坐好,从头到尾,如果不融入兴趣、思维、情感等主动性的因素,这样的听课也只是被动听课,成效不大,甚至会出现“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现象。倾听能力包括理解别人口头表达的信息和能在头脑中将语言转换成意义这两部分。听和理解力是倾听的基本要素。课堂上,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认真听讲”的状态,要引导学生最大程度的处于积极倾听状态,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对科学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科学课中探究性的活动较多,学习常常在实验中进行,而实验中牵涉到的材料很广,所以给造成造成一种错觉:科学课就是玩玩的、做游戏的。事实并不是这样,科学课提倡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亲历科学,将知识领会和升华。在科学实验“玩玩”的过程中,听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听听教师的观点,做到探究活动的有序、互动。我们的许多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3、学生倾听过程中的主观障碍。

首先表现在自我中心: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孩子们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喜欢表现自己,不喜欢听别人说。在别人说时,常会插入自己的意见。

其次表现在个人偏见:学生常会按照自己心里的尺度去看待别人。对自理能力强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会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个人喜欢来,这时往往表现出愿意倾听的态度。反之,学生的倾听态度也不同。

再次表现在先入为主:在倾听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最先提出的观点非常重要,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当“第一印象”与自己的观点相同,则表现出愿意倾听的神态,当“第一印象”与自己的观点大相径庭,则可能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而不愿意继续认真倾听下去。学生的这种只喜欢听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意见,对不同的意见置若罔闻的态度,常常会使他错过聆听他人观点的机会。

五、科学教学中提高倾听有效性的对策与方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中,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也不同。那么,我们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让学生正确表现,培养倾听能力,提高倾听有效性呢?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明确目标,引导倾听行为。

在进行科学教学时,要抓住机会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弄明白:听是尊重别人的意思。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每个学期初,我都会对学生讲清倾听的意义,强调倾听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交流活动比较多,我经常会提醒学生别人在发言的时候,你们该怎么办?与自己的意见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地方?还有更好的意见吗?有补充吗?学生明确了目标,倾听的成效提高了。像一名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忙着自己的事的现象减少了。这样在交流中,学生的收获才会更大。

2、创设氛围,激发倾听欲望。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学生认真倾听的前提条件。科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良好的倾听氛围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探求真理的热情与潜力。科学教材涉及的广泛内容、教材中提供的精美插图、实验中的各类器材等,都可以为创设情景服务。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导入:

师:(出示萨克斯)我给大家吹一段音乐,大家猜一猜乐曲的名字。(师吹) 生:(师吹了一小节)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老师一个人演奏不好听,需要同学们帮我伴奏,有哪些方法?

生:拍手、跺脚„„

师:现在需要一位指挥家,谁愿意?

(一生自告奋勇,师生合奏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刚才老师用吹的方法制造了声音,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制造了声音呢?生:„„ 这个片段中,学生常有见过萨克斯,一出现,情绪就被调动了起来。吹奏的又是学生喜欢的乐曲,就更来劲了。合奏一曲后,教师很自然的利用这一情景引入新课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被积极调动起来,像这样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师自身特长创设氛围导入新课,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倾听的欲望,让学习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3、合理选材,吸引倾听注意力。

科学课中材料的选取和组合, 以及交给学生的次序都有讲究。一种材料预示着一个现象,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它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材料选择的合理以及材料呈现时机的合理,不仅调控课堂的节奏,也会强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倾听的成效。

如《了解空气》(第一次)教学中,为了证实空气存在我们周围,我为每组资准备了塑料袋、气球、注射器、塑料杯,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存在我们周围,并为每组提供出污泥而不染。实验中,学生为了自己的喜欢抢夺了起来,每个人有了一件后都自管自的“玩”了起来。实验结束后交流时,当一生在汇报,其余学生还在不停的利用水“玩”着手中材料,连“听”都没有做到,更别说“倾听”了。实验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

在《了解空气》第二次教学中,我利用同样的材料,做了适当的处理,结果完全不同。在实验初呈现四种材料,要求每组选择一种材料,用多种方法来证实空气存在我们周围。学生经过小组协商选择了喜欢的材料进行探究。我看到每组的学生聚在一起实验着、讨论着,开小差的学生明显减少了。在实验进行到一定程度,我又提供了水,学生探究的热情又高涨了。实验结束后,我要求组长把实验材料归还,并准备汇报。结果在最后的汇报交流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选择同种材料的小组间互相补充,不同材料的小组间专注倾听。第一次教学中的不和谐现象避免了。像探究活动较多的科学课中,教师对材料的处理一定要合理,利用材料,吸引学生的注意事力,使学生产生倾听下去的强烈愿望。

4、适时评价,激励倾听主动性。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获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条金科玉律”(苏霍姆林斯基)。适时的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下面的评价,也就是表扬,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曾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位有经验的老师说过,一节课下来,也许学生其他的什么都不记得,但是惟独表扬,学生还铭记在心。”可见正面表扬的作用了。例如在实验探究活动后交流环节中,老师可以评价汇报的小组:“你们组观察仔细,特别是„„”也可评价听的同学:“第几小组在别人汇报时,在认真倾听„„”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激励学生倾听的主动性,逐步养成听的习惯。在评价中,也可以客观的指出学生不足,如:“你们这次实验中,大家都积极参与了,但是有一个地方注意一下会更好,就是„„”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非但不会灰心,反而会促进他们更认真的关注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评价,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别人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榜样示范,构建倾听平台。

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会倾听,做学生的榜样,无论学生说的好,还是说的不好,都要专心去听,中途打断别人讲话即打断了讲话者的思路,同时也对讲话的人不尊重,学生一般不会直接提出“请你让我把话说完“的请求。当然,根据学生的讲话,也可适当指导,同时不还可以用非语言信号(眼神、含笑点头等)与学生交流。当学生感到老师在倾听自己的发言,定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当其他同学感到连老师都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自己就更应该认真倾听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同学们乐于表达,同学们也乐于倾听。

总之,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听众”状态,激起学生“倾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倾听的有效性。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探究(优秀)

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LC061309浅谈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有效交流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论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究策略

怎样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倾听的策略探究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倾听的策略探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