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真实的林则徐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9:2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真实的林则徐

-------重读林则徐有感

导语:我不知道我该不该这样写,但是我只想还原历史上真正的林则徐。

林则徐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大众心目中“英雄”的林则徐;一个是历史上真实的林则徐。 第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除去林则徐之前,不敢在广东作战,除去林则徐之后,当然就开战。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第二个历史上真实的林则徐则开始懵懂,后来却慢慢的觉悟了。他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他知道中国应该以夷制夷,然而他又不敢公开的提倡这些主张,他怕士林清议,他重视自己的名誉更甚于国事。

历史的残酷性就在这儿:历史不记过程,只记结果,道光励精图治,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他签的,历史耻辱柱上的第一人就是他。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是剿夷派的领袖,只是因为未曾签过城下之盟,近代第一个民族英雄就非他莫属。这是中国历史最复杂、最痛苦的一部分,我们往往不能直面,通常是找几个替罪羊,说我们近代本来不错,就是几个坏蛋把国家、民族给出卖了,于是,整个民族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固守旧时代的士大夫 VS 揭幕新时代的改革者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林则徐是得到过最多赞誉的政治家。维新派称颂其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1949年后从开国领袖毛泽东到改革开放后的创业者,又都称赞过林则徐的变革开拓精神,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评价最贴切,那就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但是这一切真的是这样吗?蒋廷黻认为:林则徐只是不愿承认落后的旧时代精英、林则徐作为一名一品大员,已有充分的权力和能力,但他对于改革没有实际行动,连公开宣传都没有。林则徐他知道中国落后于世界,可他却不想让人知道;他不能使“向西方学习”成为一种社会的舆论和行动,相反,林则徐还要遮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中国人一直存在于一种迷幻的错觉之中。在这种错觉之中,林则徐的自身形象得到了维护,可是一个民族从落后中奋起的时机却被耽搁了。

挽救帝国经济的禁烟VS 拯救民众健康的戒毒 英雄必然是完美的,清官必然是爱民的,好人就是不能犯错的„„这些观念充斥着我们的头脑,所以,林则徐的大政绩“禁烟”更是与现代的“禁毒”联系起来,好像他早早就对提高人民体质、保护百姓健康挥洒了无数的同情心。其实这也是个美丽的错误,官员的思维顺序,“国家”排在“百姓”前面本就是顺理成章的。

事实上林则徐禁烟只是为了为解决当时社会“白银外流”问题 。林则徐向道光皇帝提交了“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明确呼应了黄的看法。林说,“鸿胪寺卿黄爵滋所云岁漏银数千万两,尚系举其极少之数而言耳”。论证的主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可以说,林则徐对白银外流规模的估计比黄更为严重,而且比黄更加担忧白银外流会愈益严重,并会给清王朝的经济基础带来毁灭性冲击。一向以禁烟著称的林则徐,在晚年也赞同允许内地种植、生产鸦片。他所反对的只是吸食洋烟而不喜欢土烟。同治十三年(1874)二月,林则徐表示“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民嗜洋烟而不嗜土烟。” 严禁弛禁殊途同归VS英雄汉奸斗争不断

中国民间文化的语境里,忠臣和奸臣往往是伴生的,有杨家将总有一个潘仁美,有包青天就得有个庞太师。。。。。。所以林则徐就有了一个琦善。

在当时,道光皇帝禁烟态度极其坚决, 清政府内并没有真正的反禁烟派。人们把一场如何禁烟的全国大讨论,曲解成禁烟派和反禁烟派的大交锋,并以是否同意对吸食鸦片烟者处以死刑作为两派的标准,显然是不科学的。这场讨论,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讨论的过程以至最后的结果,都是为了严禁鸦片的贩运和吸食,并不是一次禁烟和反对禁烟的大争论,更没有在政治上形成主张禁烟和反对禁烟的两大派别。而且所谓“反禁烟头子”琦善禁烟力度仅次林则徐 ,仅在1838年8月至11月,他就在天津起获烟土15万余两,仅低于主政广东的邓廷桢(26万余两),居全国第二。而林则徐只是因为禁烟之事被提拔,所以才被历史铭记。

战败非偶然 无力可回天VS 弃用林则徐 昏皇种败因

鸦片战争四个字,国人可谓耳熟能详,再是对历史不感兴趣的人物,读过教科书也总会有些印象。但要说这仗本来可能打不起来,也和鸦片关系不大,无论谁指挥都可能打不赢„„恐怕就真没多少人知道了,当然,就算知道也很难接受,怎么着咱们也是反侵略战争啊?只可惜,胜败与否,还真和正义与否啥没关系。

鸦片不是战争起因,林则徐全面禁止贸易点燃战火 ,林则徐于1840年初奉命正式封港,断绝中外之间全部贸易往来。这种全面的禁止一切贸易一直持续了四个多月,矛盾的焦点已经不再是鸦片的问题,而是闭关锁国与自由贸易的冲突。清政府与实行炮舰政策的英国政府已经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分歧的地步,也正是因此,鸦片战争开始了。

总结: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林则徐又该承担多少责任呢?林则徐看到了中外的悬殊,虽然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中国的武器装备不如外国人、要“以夷制夷”上面。因此尽管他在广州也有仿制西洋战船、大炮的举动,可是他不能振臂一呼,使“向西方学习”成为一种社会的舆论和行动,相反,林则徐还要遮掩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中国人一直存在于一种迷幻的错觉之中。在这种错觉之中,林的自身形象得到了维护,可是一个民族从落后中奋起的时机却被耽搁了。但是若要如此说也不尽然 ,我们用今人的眼光和思路来评价林则徐,可能有失公允,中国社会的保守力量实在太强大了,国人在没有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之前,是不会轻易改弦易辙的,仅凭林则徐一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我只能说,他没错,只是他终究没能走出旧时代,在短暂的“开眼看世界”之后,他回归了自己的士大夫阵营,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名言

林则徐家规

林则徐画像

《林则徐》读后感

林则徐禁烟

真实的林则徐
《真实的林则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林则徐故事 林则徐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