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思修论文《基础》

发布时间:2020-03-03 17:30: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4-2015年第二学期《基础》课考查卷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14-2班 任课教师:何小春 姓名:卢家敏 学号:15 成 绩: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的必要性

恋爱观简单地说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生由于远离父母外出求学,因此很容易产生孤独感。进入学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把对父母的情感依赖转移到交往的异性同龄伙伴身上,所以便确立了恋爱关系。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大学这个特殊时期,有一个正确的恋爱观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二、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分析

根据某项对多所大学在校生的问卷调查,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有以下特点:

1.恋爱观总体趋于健康, 但传统的爱情道德观念淡化

调查结果显示,69.8%的学生认为爱情意味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或关心、包容对方,60.1%的学生认为选择恋爱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品德修养,42.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伴侣。 2.谈恋爱现象普遍化

调查结果显示,99.6%的学生认为周围的同学几乎都谈恋爱, 可见在大学校园里谈恋爱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而在对大学生的恋爱态度进行调查时,91.7%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谈恋爱持赞同态度, 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潜意识中对恋爱的渴望和需求在不断滋长, 他们认为谈恋爱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3.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恋爱态度较为认真,恋爱动机比较好。同时,大学生的恋爱动机呈现多元化,在恋爱动机选项上,选择追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的学生 占 33.3% ,选择寻觅结婚对象的学生占26.8% ,选择寻找学习动力的学生占 7.9%,选择满足生理需要的学生占4.4% 。

三、9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成因分析

1.学校环境层面上的原因

1 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靠专职辅导员来开展。近年来高校扩招比例逐渐增大,在校大学生的增长比例远远超过高校专职辅导员增长的比例,这就导致专职辅导员承担更繁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无法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思想辅导,进而导致学生恋爱过程中的问题“无人问津”和“草草了事”。学校教育内容的枯燥、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模式的单一,导致90后大学生恋爱目的模糊不清,恋爱行为标新立异,恋爱结果不可预测。

2.家庭环境层面上的原因

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尽管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逐渐脱离了对家庭的依赖,但是家庭仍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向父母“交差”的是学习成绩,父母关心的也只是学习成绩,因而忽略了他们在大学期间的道德修养。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他们与父母的沟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他们认为父母不理解子女,相互之间有代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教育在大学生身上的缺失,因而导致大学生对恋爱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3.个人层面上的原因分析

处在象牙塔中的90后大学生,一方面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接受从小被灌输的“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被“性解放”“性自由”等不良思想不断侵蚀。有的同学谈恋爱只是为了“和同宿舍同学竞争”,为了“更有面子”。90后大学生把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主体意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自由意识、经济生活中的竞争意识不自觉地融入谈恋爱的过程中,因而导致了传统道德制约和个人情感宣泄之间的矛盾。

四、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正确引导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恋爱的主流还是比较积极健康的,但是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也存在一部分不积极的现象,个人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应加强性健康教育。青春期的冲动容易使热恋的大学生情侣在好奇与尝试的心理驱使下失去理性与清醒,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伴随着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期间性行为现象很正常的心理的产生,健康的性教育迫在眉睫。许多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不以为然,对此,学校应多开设一些性健康教育的讲座、心理咨询室等,家长更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性观念教育与引导。大学生情侣在恋爱过程中要牢牢抓住道德这根准绳,互相尊重,互相负责,越过道德的底线是对双方都不负责任的体现。学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道德观念,引导其慎重对待爱情,培养他们的人格,使其在性成熟的基础上实现

2 人格成熟。

2.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大学生恋爱观的形成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因素,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渗透作用不可忽视。尤其是家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婚恋言行对孩子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感动态,以平等的姿态进行适合的沟通和引导, 而不是一味地教训和批评。社会媒体应加强对书报和网络传媒的监管,多发行积极、健康的刊物,塑造活泼、向上的社会氛围。

附:校园公德状况调查 活动内容简介:

一、目前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的主干群体,80%左右的被调查同学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意识,仅有10%的同学公德意识薄弱。

二、大学生公德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社会公德习惯缺失。2.社会公德意识不够。3.诚信意识欠缺。4.法治观念缺失。

三、校园公德缺失的原因

1.学校教育的缺陷造成了学生校园公德观念的缺失。2.家庭教育功利化思想制约了学生良好校园公德行为的形成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行为弱点是其校园公德缺失的内在原因

四、关于加强大学生校园公德意识的建议

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与素质,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园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校园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公德意识,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懂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攻起,带头践行公德规范。还应该加强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教育。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和校园,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正确的道德教育,不要将一些自私利己、时时提防他人的错误思想教给孩子;作为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有关加强公德教育的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并让他们从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此外,国家仍要大力倡导和谐。和谐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国家的形象。同样,校园公德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窗口。因此,大学生在提高自己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公德意识。

3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

思修论文《基础》
《思修论文《基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