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关于对高师声乐课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

发布时间:2020-03-01 20:11:4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关于对高师声乐课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音乐人才类型的需要也发生了转变,传统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下产生的音乐毕业生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从高师音乐毕业生毕业工作后面临的工作需求和问题方面入手,反向思考怎样才能培养出更适合现在社会需求的高师音乐人才,并从技能训练的方法、模式、艺术实践练习方法、方式等方面着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高师声乐课;教学模式;社会需求;技能训练

作为一个声乐表演者或是声乐教育者,从声乐的角度来讲,如果没有高超的声乐演唱技术、丰富的表演经验和高深的音乐修养,要想在艺术上有所造诣那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以往声乐教学基本上都是比较注重声乐技能技巧的训练,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在音乐学院的学习中能够掌握相对熟练的技巧,在其他方面则涉足较少。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情,即使是伟大的艺术家、专业剧团的专业演员都是在舞台上不断摔打锻炼铸造而成的。许多高师院校出去的声乐专业毕业生,只注重声音、会独唱不会合作等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我反思了一下,为什么在高校教学中,经过了漫长的4年的集中式训练,反而觉得效果欠佳,甚至屡屡觉得现在的学生对专业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缺失了呢?学生毕业出去以后,很多也会感到或多或少对自己的工作产生障碍感,会有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和社会上需要脱节的感觉。是不是主要原因就出在我们的学生太缺乏艺术实践和脱离生活呢?在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在期中考试或者期末考试才会上台表演,而且因为是考试,与自己个人成绩直接挂钩,这样的表演心里负担也比较重,而且加上间隔时间长,学生各方面的熟练程度都不够,所以很多时候效果欠佳。基于此,我在教学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验。例如:要求学生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外尽可能地多听课,并且做好笔记;教学生时,除了基础的声音训练外,会更注重教学理论环节的讲解;按照学生不同的程度和年级定期安排观摩音乐会或是歌剧表演。我想,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与未来工作环境相同的情境,应该对他们更早地接触社会、更快地适应未来会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试想一下,成为一个中小学音乐老师前后会大致遇到哪些问题和情境:

工作面试(主副专业展示、说课)→工作教学中备课、讲课(歌唱课、欣赏课、乐器课)→各类型的比赛、演出(教师技能大赛、节日演出等)→合唱、舞蹈、音乐剧的排演等等。

提取其中能在大学声乐课中训练并解决的环节是面试中主专业展示、歌唱课、技能比赛和演出、合唱训练、音乐剧中演唱环节的排演。从上面这些可以看出,想成为一名中小学的音乐老师,必须是技能与素质并重才行。那么,在我们平时的高师声乐教学环节中,就应该将这些环节设计进去,并得以训练。

一、个人课

要成为技能与素质并重的人才,技能当然不能绕过去或者是轻视。在传统歌唱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声乐技能训练方法的讲解。因为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对声音训练的原理、方法、问题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例如: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唱歌前练声,但是为什么练声不知道,每一条练声曲老师希望解决的问题也不知道,所以毕业以后自己成为老师替学生训练时,只是照猫画虎,不知原理,当然也就不能替学生解决太多的问题了。我建议学生除了每次自己声乐课后必须记笔记以外,还要求在没有别的课程冲突的情况下尽量互相听课,并可以提出问题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讨论。4年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对正确声音的概念都比较清楚;普遍都会对声乐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够给出一定的解决办法;丰富了自己的作品量,增加了对许多不是自己声部作品的了解。

二、小组课

适当增加小组课的训练。例如:按声部集体发声,在共性规律中指明发声的技巧、方法、步骤。适当进行齐唱、重唱、合唱的练习,扩展学生的声乐演唱视野,提高艺术品位,并获得合作的技能。

组织互助小组,以老生带新生的模式进行,在课余时间有老生给新生上课,定期在教师和其他同学们面前进行公开教学展示。这样,学生由被动地位变成主导地位,培养了学生对声乐教学的听辨力、应变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

(一)增加艺术实践机会

每月定期举办学生的个人独唱观摩。这个是学生展示个人学习的机会,不论天赋、程度深浅,给每个学生均等上台机会。观摩后进行综合总结,除了声音技巧、表演方式,还在整体造型等给出意见,并请同学们自评和互评。

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生个人或者是几人组合的音乐会。这对增强个别天赋好、程度深的个人2.演唱能力大有裨益。

每学期举办一次主题音乐会。全权由学生策划、组办,主题可以由教师牵头,也可以由学生自发创作设计。采取老生带新生的模式,教师指导。以年级为单位,每个年级至少全权设计和举办一次这样的活动。这样下来,学生逐渐都积累一些组织活动的经验和能力。

(二)加强外界的沟通与合作

鼓励学生走出去,多参加比赛和参与外界的演出,每次假期都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完成后会给予相应的奖励,例如:增加平时成绩的分数,又或者是奖励专业课。

以上的这些步骤完成下来,我感觉学生都有了一些或大或小的变化,不会对考试、上台产生恐惧的情绪,绝大部分同学都显得比较从容、稳定,心理素质普遍提高,也更喜欢和愿意上台了。

参考文献:

[1]赵青.优秀声乐人才培养初探[J].

[2]赵慧敏.声乐教学中的基本功训练[J].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与创新[J].

(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高师声乐集体课和个别课比较(毕业论文)

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翻译)

“和谐互助”模式下的试卷讲评课的做法与想法

声乐课教学教案

对课例《Season》的评价和想法

谈高师声乐教学的几点体会(优秀)

高师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法应用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个别课与小组课的比较

对慕课的看法

对“同课异构”看法

关于对高师声乐课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
《关于对高师声乐课教学模式的一些看法、想法和做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