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发布时间:2020-03-04 00:01:50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3 .学会择业求职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误区

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陷入一些心理误区当中,担负一些没有必要的负担,致使求职遇到困难。这些心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焦虑心理。面对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办法,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职业选择自由度大大增加。这导致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也越来越重,从而增强了大学生择业的焦虑心理。一些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当面临择业时,一方面是渴望获得理想的职业,另一方面却是患得患失,忧心忡忡,以致心理失衡,难以自控,表现出焦虑、恐惧和烦躁。在择业时绝大部分学生的个人愿望、能力等自身条件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总会有一段距离,个人的自我期望值与社会期待亦不完全吻合,在这种反差对比面前,心理素质就要经受考验。一般说来 , 适度的焦虑能使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是对自身惰性的进攻,它可以增强人的进取心和积极行动的能力,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如果心理上过度焦虑不安,自己又不能在短时间内化解这些消极情绪,它就会严重影响学生本人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埋没他的潜能和才华,给就业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影响择业的进程,甚至失败。

二是自卑心理。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在择业问题上极容易产生自卑,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在学校期间没有经过各种社会工作、社会活动锻炼的学生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缺乏自信,行动退缩不前,表面上怕别人看不起 , 实际上是自我认识出现偏差所致。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求职者不能正确评价自我,缺乏自信心,勇气不足,没有主见,依赖心强,其结果是这些学生在择业的人生关头,不敢和不善于推销自我,丧失了许多求职成功的机会。这种心态与人才市场激烈地竞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是求职活动中的一大心理障碍。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 , 自卑的实质是自我评价过低 , 自信心差。自卑的学生往往并不是真的能力不如别人,只是过低的自我评价压制了能力的发展和表现,因此,在求职过程中克服自卑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三是自负心理。自负是自卑的反面。由于普遍受到称赞,大学生中有的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在择业时他们常常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愿望和社会需要割裂开来认识问题。由于与社会接触不多,一些大学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要求知之甚少,对自己在求职市场中的真实位置搞不清,把自己的学历、知识作为资本,认为如果到某个单位去求职就是 “ 屈尊 ”“ 赏脸 ” ,所以常常挑剔攀比,提出过分的要求。这一不良印象成为有些用人单位不愿意录用个别名牌大学毕业生的缘故。其根源就在于这些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过高,存在自负的心理。现如今在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已不再是人人称赞的天之骄子,仅从工作经验这点说,众多大学生已经处于不利的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所需要的人才是个人素质和能力的结合,而所拥有的学历并不是决定因素。如果大学生不能及早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形势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 , 那么有些学生将会坐失择业的良机 , 耽误自己的前程。

四是急躁心理。有些大学生求职者在择业时,表现出情绪极为冲动,心境受到多重择业因素的困挠,面对现实处境,缺乏应有的冷静和自控的品质,心情急躁,盲目冲动。进行求职时,缺乏计划性,往往跟着感觉走,对各种信息常作出不思索的反应。面试时,一味强调自我意愿,不能客观地分析社会的需要,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做出冲动的,事后后悔的决定。

五是盲目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在当初考大学时就初见端倪,表现在广大考生对热门专业的趋之若骛。而在大学毕业时,盲目从众心理则表现在 “ 别人如何选择工作,我也这么选择,准没大错 ” 这种思想上。很多大学生都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 , 主观上希望尽早地独立于学校、家长的社会之外,但客观上他们从小到大均在学校和家长的百般呵护之下,缺乏独立性。就业时,许多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觉得还是跟随大众保险一些,他们一方面也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己到处奔波,劳心劳力,于是这种缺乏独立求职的思想观念,致使他们盲目从众。

六是嫉妒心理。在同时争取同一个职位时,有些大学生会因为竞争对手势均力敌,不分上下,担心自己不能赢得胜利,因而通过打小报告、贬损、讽刺、挖苦、造谣、背后使坏等手段来达到击垮对方的目的。这种心理容易导致恶性竞争的持续,不但损害了多年的友谊,还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并且往往落得个 “ 机关算尽,枉费心思 ” 的结果。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预防与调适

以上几种心理误区都是大学生求职容易出现的。所以在求职择业时 , 为避免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应帮助大学生做好择业心理障碍的预防与调适工作。

首先,应培养积极主动的职业意向。不少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带有盲目性,因此对所学的专业及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种朦胧感。直到临近毕业时,这种朦胧的职业意识才趋向清晰和现实,而这种转变又往往是被动、消极的。要使自己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顺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就应培养积极主动的职业意向和较强的职业适应性。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注意搜集社会各方面的用人信息,以及不断调整职业意向。

其次,应调整好就业期望值。在择业时尽量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如果一旦发现理想和现实的职业相去甚远,应及时采取 “ 分步达标 ” 的办法调整期望值,使职业意向和社会需求相吻合 , 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 避免择业的心理障碍出现。

第三,应培养自信心。自信心的来源于对自己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当一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以及潜能的发展方向,那么对于未来就会充满信心,对于自己的发展也会充满自信。这种建立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的自信心能够消除大学生的自卑和自负心理,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第四,应培养竞争意识。参与竞争需要极大的勇气,因为面临竞争就可能面临失败的打击。很多时候,大学生良好的择业机会白白错过就是因为在竞争面前犹豫了,退缩了。当你充分了解自我,拥有自信后,参加竞争就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了。

第五,应培养变通与适应的能力。变通与适应的能力也是现代人优良的心理品质,拥有这些品质能够减轻许多的择业心理压力。比如,当你在一次激烈的竞争中失败了,你可以通过变通的能力合理调整自己的择业目标,将坏事通过良性转换成为对自己有利的生活经历。如果一个人缺乏变通和适应的能力,一味强调个人的职业意愿,那么他很有可能因为固执和狭隘而错失其他机会。

第六,应培养决策能力。择业不良心理的产生(焦虑,急躁,盲目从众等)很多时候是由于大学生决策能力水平低的原因。加强决策能力的锻炼是消除这些不良心理的有效途径。这就要做到:一,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不要慌乱,冷静下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面对任何选择时,都要时刻紧扣住自己的现实状况,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急于作出决定。在抉择的关键时刻不手软,要知道任何选择都要付出代价,机会一旦溜走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回来,因此,冷静分析,果断决策,这将是你事业蒸蒸日上的开始。

第七,应培养豁达开朗的心境。当看到别人有好的职业选择时,与其嫉妒,还不如祝福。要知道嫉妒并不能另自己的心理平衡,反而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痛苦。不如用一种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毕竟人有一生的时间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更何况随着个人择业观念的不断变化,可能今天计较的这个职业并不是你最理想的选择,即便是,这个选择也不会是唯一的。当你以豁达开朗的心境对待这个问题时,会发现其实自己同样拥有广阔的天空。

思考题:

1、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的择业观是什么?

2、择业求职要作好哪些心理准备?

3、在求职择业时,大学生容易出现哪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应怎样预防与调适这些不良心理? 心理活动 :

职业生涯规划五步法

许多职业咨询机构和心理学专家进行职业咨询和职业规划时常常采用一种五个 “What” 的思考模式:从自己是谁开始,然后顺着一路问下去,共有五个问题:

(1)What are you? 你是谁 ? (2)What you want? 你要什么 ? (3)What can you do? 你能干什么 ?

(4)What can support you? 环境允许你做什么 ? (5)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 你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 回答了这五个问题,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找到它们的最高共同点,您就有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您有兴趣,现在就可以试试:先取出五张白纸、一枝铅笔、一块橡皮;在每张纸的最上边分别写上以上五个问题;然后,静下心来,排除干扰,按照顺序,独立地仔细思考每一个问题。

( 1 ) “ 我是谁? ” 回答的要点是:面对自己,真实地写出每一个想到的答案;写完了再想想有没遗漏,认为确实没有了, 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 2 ) “ 我想干什么? ” 这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个心理趋向的检查。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逐渐固定,并最终锁定自己的终生理想。可将思绪回溯到孩童时代,从人生初次萌生第一个想干什么的念头开始,然后随年龄的增长,回忆自己真心向往过想干的事,并一一地记录下来,写完后再想想有无遗漏,确实没有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

( 3 ) “ 我能干什么? ” 这是对自己能力与潜力的全面总结。一个人职业的定位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他的能力,而他职业发展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他的潜力。对于一个人潜力的了解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去认识,如对事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把确实证明的能力和自认为还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都一一列出来,认为没有遗漏了,就进行认真的排序。

( 4 ) “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 ” 环境支持在客观方面包括本地的各种状态,比如经济发展,人事政策,企业制度、职业空间等;人为主观方面包括同事关系、领导态度、亲戚关系等,两方面的因素应该综合起来看。回答要稍做分析:环境,有本单位、本市、本省、本国和其他国家,自小向大,只要认为自己有可能借助的环境,都应在考虑范畴之内;在这些环境中,认真想想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搞明白后一一写下来,再以重要性排列一下。 ( 5 ) “ 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 做法是:把前四张纸和第五张纸排开,认真比较第一至第四张纸上的答案,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答案用一条横线连起来,您会得到几条连线,而不与其他连线相交的又处于最上面的线,就是您最应该去做的事情,您的职业生涯就应该以此为方向。并在此方向上以三年为单位,提出近期、中期与远期的目标;再在近期的目标中提出今年的目标;将今年的目标分解为每季度目标、每月目标、每周目标、每天目标。这样,您每天睡前就可以对照自己的目标进行反省,总结当日成就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修正明天的目标与方法,第二天醒过来后稍加温习就可以投入行动了!这样日积月累,没有不能实现的规划。

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试

大学生择业心理

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

大学生择业心理研究

浅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的心理误区

大学生择业心理与择业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心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心理

心理误区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