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故宫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10:27:2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典型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鉴赏

鲁版教材 第六课

山东省肥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陈洪文 124943

(一)课程分析

这节课是本册书第二单元《中西方美术作品比较》的第四课,前三节分别是:人物、花鸟、山水。这节课讲的是中西方宫殿建筑的比较,分别选取北京故宫和巴黎的凡尔赛宫作为代表,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差异。

(二)学情分析

所教班级为基础较差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强,好的学习习惯未能养成,在语言的组织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上都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平时备课的时候,我需要将问题设计的尽量简单一些,尤其是在一些相对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在引导上,在衔接上,都必须下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真正的自主思考。在分组讨论的时候,我尽量将表达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很差的同学分开,让一些程度稍好的学生来带着他们思考问题。我相信,如果教师调动的好,他们还是比较活跃的,课堂气氛也不错,如果能够设计的问题恰当,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将美术鉴赏课上好。

(三)学法设计

严格按照诱思探究教学论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积极地讨论,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来。我认为本鉴赏课主要突破口应该在“北京故宫和巴黎的凡尔赛宫”特点的对比上。因为美术鉴赏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我们必须通过分析研究美术作品或者历史古迹来仔细体味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以及所蕴含美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恰当的引导学生,真正做到“以诱达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真正去思考,在思考与交流中学会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品德。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各有所感,各抒己见。教师要少讲,相机诱导,将学生理解引向深入。对学生言之有理的回答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学习目标

通过中西两大宫殿建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学习鉴赏、评价建筑艺术。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建筑视频播放:中国历代建筑。

2.中国从殷商时期开始,历代帝皇都建造了许多宫殿。

其中秦朝有 阿房宫,兴乐宫,西汉: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

唐朝的大明宫,兴庆宫;宋朝的 大庆殿,文德殿,紫辰殿,垂拱殿,嘉明殿,崇政殿; 元朝有:大明殿,延春阁,隆福宫,兴圣宫。

明清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养心殿,坤宁宫、慈宁宫、宁寿宫、垂华宫、英华宫、储秀宫、中翠宫、永和宫、延禧宫、建福宫、咸福宫、寿安宫、等等还有一系列交不上名字的宫和殿。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宫殿北京故宫与欧洲建筑:巴黎的凡尔赛宫。

二、授新课: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故宫:

(一)、故宫

在中国的宫殿建筑中,现存最完整的就是北京明清时代的皇宫——故宫。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的看一下北京故宫的特点。

我们采用“四眼”看故宫的形式。每一眼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第一眼:看颜色: 同学们看图片,找一下故宫建筑中,所用的都是什么颜色?想一下为什么用这些颜色? (互动)在封建社会中,黄色最尊贵,绿色次之。加上代表吉祥如意的红色,充分体现整个故宫的尊贵地位。

第二眼:看格局: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种什么格局?

(师生互动) 整个故宫围绕鲜明的中轴线分开,它使得主次建筑依次排列,秩序严格,层次分明,表现了封建的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

那么它是如何主次建筑依次排列的呢?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幅图: 中轴线的建筑:自南向北: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整个故宫分为前后两大部分。 其中:

1、自太和门到乾清门中间是前朝部分,是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前朝三大殿。哪三大殿啊? (师生互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2、自乾清门到御花园是后朝(后宫)部分,是帝王生活起居的地方。 这里有个重要的知识点是后朝三大殿。哪三大殿呢?

(师生互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 以上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前朝后寝”,它是中国历代皇宫的基本格局。它充分的体现了封建的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

第三眼:看院落:(视频) 院落式布局:整个故宫是个大院子,而内部又有很多小的院子,这种布局形式在中国非常常见,如:北京的四合院。而对于整个世界而言,则是属于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式布局。

这种布局形式有一个特点:整体是很多大大小小的院落,周围都是高高的城墙,所以整个建筑的空间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封闭式空间——封闭式建筑。体现了故宫的等级森严。(师生互动)

第四眼:看局部:太和殿(视频)

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看,哪些地方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位置:处于前朝的中心,充分体现皇帝的中心地位。“九五之尊”(古代有阴阳之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奇数中九为最高,五居中。用“九五之尊”来象征帝王的权威。)

建筑手段:吻兽、金丝楠木(直径1.6米)、金銮宝座、蟠龙藻井(太和殿上的蟠龙藻井,是在八角井上设一圆井,当中为一突雕蟠龙,垂首衔珠,称为龙井,是清代建筑中最华贵的藻井)。 这些细节的装饰使得太和殿既富丽堂皇又尊贵无比。

中国传统的建筑就是以(木)材料为主。太和殿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

小结:以上“四眼”的内容充分表现中国宫殿建筑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中国皇权至上的等级观念。

中国几千年皇权至上的思想造就了中国的宫殿建筑是这样的,那么西方的呢?接下来,相比较我们看一下西方的宫殿建筑:

+

(二)、巴黎凡尔赛宫

按照法国人的说法,没有参观过凡尔赛宫,就不算真正到过法国。可见它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就采用“三步走”的形式,看一下凡尔赛宫。

1、鸟瞰:

(1)凡尔赛宫是“U”字形建筑,向两侧延伸。属于清晰的对称格局。

(2)相比较中国故宫的院落式布局来说,凡尔赛宫属于什么建筑形式?—— 单体建筑、内部连通。(师生互动)

(3)相比较中国故宫的封闭式空间来说,巴黎的凡尔赛宫则是属于(

)空间? —开放式空间——开放式建筑!(师生互动)

看到这里,有同学可能问:是中国的故宫大还是巴黎的凡尔赛宫大呢?

中国的建筑是在平面上的延伸,而西方建筑是在空间上扩展的。

2、走近:

(1)相比较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来说,西方的宫殿则是以(

)为主材料

(2)整个建筑是集综合功能于一身的宫殿。耗费巨资——奢侈。其中,中间部分:王宫:举行仪式典礼的地方。两翼则是宫室和政府办公处、剧院等。

3、内部:

这个巨大的宫殿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位于“U”字形底端的72米长、10米宽的“镜厅”。这里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白色和淡紫色的大理石装饰墙面,两侧的壁柱由绿色大理石雕成,柱头和柱础则用铜铸成,在外表镀金。屋顶和墙壁交接处的花环和天使形象也是金色的,尤其令人赞叹的是镜厅的一面是17扇朝向花原的巨大的拱形扇门,另一面则镶着与拱形扇门相对的17面镜子。(镜子的由来——奢侈、等级观念)以上几点体现了凡尔赛宫的最大特点就是——奢侈!

小结:以上三步表现了西方宫殿建筑的特点同样体现皇权至上的等级观念。

(三)、小结(课件展示)

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不同特点与风格,归根到底是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

(四)基本能力拓展(课件展示)

1、故宫始建于(

)朝,历时14年建成,后经多次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2、故宫旧称(

)。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与(

)、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

3、材料:中国古典建筑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今天,由于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建筑工艺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造成对自然木材的砍伐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木制建筑工艺已经成为珍贵的文明的载体。

(1)世界最大的木制结构建筑是(

A 保和殿

B 滕王阁

C 惠灵顿老市政大厦

D 太和殿

(2)1971年第七届世界森林大会决定将每年的(

)定为世界森林日,以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

A

3.12

B

3.15

C

3.21

D

3.22

(五)作业:选择一处你所喜欢的宫殿建筑,描述他们的建筑特色。

(六)课后反思

欣赏西方宫殿建筑就像欣赏一件雕塑,面对的是一个独立的完整形体。而中国的宫殿建筑的美,则是通过多个单体建筑之间的烘托对应、庭院之间的流通变化,显露出建筑的总体气势和空间变化。

此外,中西宫殿建筑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规模宏大、装饰豪华。 同学们或许会有疑问:为什么会这样?请听下面的一个小故事:

西汉建国以后,百废待兴,丞相萧何负责建设长乐宫、未央宫。建成以后,汉高祖看后说:“太劳民伤财了。”萧何说:“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显示你的赫赫战功和无比的威势。” 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任何宫殿建筑都是为了显示皇权的威严。

总之,通过不同的角度观赏故宫与凡尔赛宫,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并让学生对建筑的直观审美经验与对建筑的形式风格、文化内涵的理解结合起来。

《故宫》教学设计

故宫教学设计

《故宫》教学设计(优秀)

北京故宫教学设计

六年级故宫教学设计

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走近故宫》教学设计1

《故宫》教学设计 三疑三探

六年级《故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故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故宫 教学设计
《故宫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