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张衡传导学案

发布时间:2020-03-01 23:15:1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张衡传》学案

主备人:潘晓亮 审核:赵金玲 6月27日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学习有层次有重点的人物传记写法。

3、了解张衡其人及其在科学、文学、政治等多方面的成就,学习张衡高尚的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员径八尺

(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3﹚傍行八道 (4)形似酒尊 2.古今异义

(1)常从容淡静。

古: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 (4)覆盖周密无际。

古:

今:周到细致

(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车,治威严。 古:

今:从车上下来。 3.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 .(2)衡少善属文。 .(3)妙尽璇玑之正。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5)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4.句式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5)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三、课文阅读 1.解释并识记下列句中与官职变动有关的词: (1) 举孝廉不行

举:

行: (2) 连辟公府不就

辟:

就: (3) 累召不应

召:

应:

(4) 拜为上卿

拜:

(5) 再迁为太史令

迁: (6) 再转复为太史令

转:

(7)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徙: (8) 出为河间相

出:

(9) 衡下车,治威严

下车: (10) 视事三年

视事:

(11)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 (12) 上书乞骸骨

乞骸骨:

2.阅读“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至“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一段,回答问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有都柱

都:大

.B.施关发机

关:枢纽、关键 .C.牙机巧制

牙:发动机件的枢纽 .D.京师学者,怪其无征

征:征讨 .(2)选出各项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

)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C.自此以后

D.刘豫州不识天时,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3)从上文中找出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句。

A、例句: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答:

(4)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的?

3.阅读“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至“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一段,回答问题。

(1)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因上疏陈事 陈:陈奏

B.帝引在帷幄

引:牵拉 C.衡乃诡对而出

诡:虚假

D.一时收禽

禽:通“擒” (2)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张衡曾经询问天下人所痛恨的是谁。省略主语“张衡”应为“张衡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B.阉竖恐终为其患。这些宦官害怕(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患。省略动词宾语“衡”,应为“阉竖恐衡终为其患”。 B、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

答:

C.因以讽谏。于是用(它)来讽喻规劝。省略介词宾语“之”,应为“因以之讽谏”。 D.果地震陇西。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省略介词“于”,应为“果地震于陇西”。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不趋附当时的权贵,因而他所担任的官职往往多年得不到提升。本句话充分表明张衡不攀附权贵,洁身自好,不以权谋私。语言凝练平实,从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 B.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本文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和“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C.本文介绍了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详写了其才能和成就。在介绍其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则较简略。这种详略得当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

D.全篇以记叙为主。记叙以时间为经,以张衡的事迹为纬,第4段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记叙为辅。本文以客观记叙为主,但字里行间也渗入了作者的评论。

四、句子翻译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3)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张衡传》学案答案

二、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员”通“圆”(2)(“禽”通“擒”) ﹙3﹚“傍”通“旁”(4)(“尊”通“樽”) 2.古今异义

(1)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2)不去赴任。 (3)特地征召。 (4)四周严密。 (5)方向。 (6)官吏初到任。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当时(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3)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研究透了;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正确的道理 (4)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 (5)名词活用作动词,以目示意 4.句式特点

(1)状语后置(2)宾语前置 (3)省略句 (4)被动句 (5)状语后置 (6)状语后置

三、课文阅读

1、(1)举:推荐。 (被)举荐任官。行:去应荐。

(2)辟: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征召;就:就职,任职。 (3)召:召请来授官。应:应职,接受官职。 (4)拜:任命,授给官职。 (5)迁:升任、调动官职。 (6)转:调动官职。 (7)徙:调动官职。 (8)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9)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10)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11))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 (12)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2.(1)D(D项中征:验证。)(2)C(C为以后,之后。其他三项均为“用”。 (3)例句A为省略句,果地震陇西。例句B为宾语前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1)B(引:请) (2)A(应为省略主语“顺帝”,省略宾语“张衡”) (3)C(详写科学成就,略写政治成就)

四、(1)译文: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

--“举”、“辟”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

(2)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

(3)译文: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 (4)译文: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张衡传导学案

苏武传导学案

苏武传导学案

苏武传导学案

苏武传导学案

张衡传学案

张衡传学案

大铁椎传导学案

呼兰河传导学案

鲁迅自传导学案

张衡传导学案
《张衡传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