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鱼台县民间信仰调研报告(版)

发布时间:2020-03-03 15:32:2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鱼台县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我国的民间信仰根基深厚、影响广泛,尤其在农村受到普遍认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应对民间信仰加以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其社会整合与凝聚的功能,使之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加强对民间信仰的跟踪管理,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我局就民间信仰管理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县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民间信仰是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它以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并深深植根于民间。从一般意义上说,民间信仰它没有明确的创始人,也没有固定的信条、教规、组织形式等。但它又具有一定的宗教信仰属性,因此许多民间信仰源于宗教历史的早期形态即自发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受到道教和佛教的影响相当深远,所以又具有宗教信仰属性。

我县民间信仰历史悠久,种类多,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以各种形式散处民间,主要活动是烧香、驱祸、许愿、祈福。 从整体上而言这个信仰群体大多处于社会底层,收入很低,抵御风险能力弱,天灾、人祸、疾病、意外事故等往往使他们缺乏安全感、稳定感、保障感,加上教育程度和社会资源有限,没有能力改变现状,只好向神、祖先寻求安慰,寻找寄托和庇护,最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信仰。 我县民间信仰的基本类型。一种是对上天及诸神的信仰。这种信仰历史悠久,已成为了一种传统风俗,多由长辈老者对“老天爷”及诸神进行祭祀,上供、烧香、磕头,祈求平安、财运等。第二种是对祖先的信仰。这种信仰是普遍存在的,既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仰,又将其过度扩大,甚至“神化”,护佑子孙后代。第三种是影响比较大的“神坛”,这种场所大小不一,一般都是私设的,没有任何备案登记手续,通常有固定数量的信教群众,逢初

一、十五都要去神坛烧香,以求趋吉避祸。

二、我县民间信仰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的民间信仰态势基本是稳定的,民间信仰活动是正常的。但是,也必须看到,我县的民间信仰活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民间信仰尚不规范

突出表现在:民间信仰没有经典,教义、教规,活动内容混杂,给封建迷信活动以可乘之机。

(二)有些场所管理混乱,

某些活动多由农村老年人组织,大多数年龄偏大,封建迷信思想较重;某些场所被巫婆、神棍所把持,利用迷信思想大肆敛财;有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组织不健全,制度也没有,财务不公开,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借机敛财或贪污。

(三)一些地方违章乱建出现反弹 部分民间场所,未取得合法手续,属于私设。近年来,通过专项治理工作,私设聚会点的行为基本得到遏止,但在一些地方又出现反弹现象。

(四)青少年参与时有发生

有些场所未成年人参与,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烧香许愿和迎神等民间信仰活动,有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思想进步。

三、我县民间信仰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努力挖掘和利用民间信仰正面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一要积极挖掘民间信仰中对弘扬民族精神有利的因素,剔除迷信因素,引导民间信仰者移风易俗,走出对神灵、菩萨的盲目依赖信仰的误区,使民间信仰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二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娱乐活动的作用,诸如舞龙灯、耍狮子等,取代农村老年人组织的各种祭拜活动,使文化娱乐活动成为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三要深入剖析供奉神灵的历史文化内涵,扬其做善、行仁义、忠诚勇敢、无私无畏的精神,贬其封建迷信思想因素,选其有利、有益部分,为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积极引导,分清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为倡导社会新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作贡献

1、加强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使广大信众分清宗教、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搞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引导他们自觉地接受党和政府的领导,开展正常活动。

2、倡导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对民间信仰中夹带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同时要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大宣传力度,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特别要淡化民间信仰的神秘色彩,科学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奇异现象和巧合现象。

3、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从某种角度看,民间信仰升温是农村文化匮乏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是农村文化却严重滞后,投入不足,设施不多、专业农村文化人很少,特别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太少,这就使得民间信仰活动有了生存空间。因此,要大力发展公益性农村文化事业,积极构建覆盖农村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把重心放在村一级的文化建设上,将公用的文化场地纳入到农村规划中;增加对文化设施的投入,要对农村广播室、文化室、体育场地等进行改造,建设一些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跟上农民群众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健康发展。

4、用好善款,回报社会

要引导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正确使用个人捐赠、缘金等方式筹集到的资金,除用于场所日常开支外,积极引导场所的资金参与诸如修路架桥、兴办学校等社会公益事业,化弊为利,最大限度地消除消极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三)规范管理,建立法制化长效管理机制,为社会安定稳定创造良好环境

1、进一步加强对民间信仰管理工作的领导

一是建立有关领导负责的民间信仰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成员由宣传、统战、民政、公安、综治、文明办、民族宗教、国土、城管等部门组成,经常研究民间信仰政策、法律法规在当地的落实情况,及时处理民间信仰活动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健全县、镇(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强化责任,形成上下左右联动,在机制上保证民间信仰问题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二是在县、镇(乡)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实行属地管理,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三是健全民间信仰工作管理机构。建议各级民宗工作部门设立民间信仰工作机构,增加编制和人员经费,促进民间信仰工作更好地开展。

2、积极探索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管理方式

一要加大对民间信仰场所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力度,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其活动必须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二要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政府有关部门要督促和帮助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档案、环境保护等制度,并接受所在地政府有关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检查。三要加强财务管理。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财产和合法收入属于该场所集体所有,其使用应当按照有关制度和财务规定,主要用于该场所开展正常活动和兴办公益、慈善事业等,并接受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四要加强报批备案等工作。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在举行大型民间信仰活动前要向当地政府民族宗教部门提出申请并备案,民族宗教部门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主办大型民间信仰活动的场所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在活动举办前向所在地公安机关备案。

3、要坚决制止乱建滥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现象 鉴于乱建滥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现象存在、且有“反弹”的情况,建议在继续深入开展“乱建滥建”专项治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建立防“反弹”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具体负责,把治理乱建滥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任务落实到镇(乡)、村,决不让其任之乱为。对于乱滥建活动场所的牵头人,要针对不同对象,区别对待,对一般群众和热心人士要进行宣传教育;对借乱建滥建活动场所收敛钱财,蒙骗群众的神棍巫婆应严加惩处,以示警戒。

4、要进一步防止部分地方民间信仰活动过热 各级党委、政府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制定一些村规民约,包括不能让未成年人参与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不能铺张浪费,不能搞封建迷信活动。村“两委”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情况,及时汇报和制止将要进行的大型宗教和民间信仰活动,防止其活动过度、过滥和潜在安全隐患。

镇民间信仰调研报告

鱼台县企业税负情况调研报告

邯郸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推荐)

民间借贷调研报告

蒙古族民间信仰 论文

上海民间信仰研究

关于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徽州民间信仰调查报告

请求批复民间信仰场所的报告

鱼台县民间信仰调研报告(版)
《鱼台县民间信仰调研报告(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