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新乡常新之路.1.15

发布时间:2020-03-03 08:08: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新乡长新之路

隔河相望,黄金区位如何形成产业对接优势? 经济冬天,中部最佳投资城市能否再创佳绩? 农业大市,统筹城乡发展怎样走出特色道路? 资源弱市,七大产业集群缘何同时强势崛起? „„ „„

四大优势促进产业对接

问:从今年元旦起,郑新公交正式开通。这意味着,继郑汴之后,郑新成为中原城市群融合的新热点。对此,你有什么感受? 李庆贵:新、郑两市在产业上互补性很强,合作领域也很宽广,融合聚集意愿非常强烈,加快一体化进程是大家的共同心声,这次郑新公交开通,应该讲是走出了两市一体化的重要一步。 问:这种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庆贵:首先是区位,新乡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城市和新-郑-漯和新-焦-济两大产业发展带的交汇点,加之曾为平原省省会,传统的经济联系存续至今并逐步加强,新乡无疑处于承接郑州与豫北经济板块的枢纽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其次是交通,新乡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郑新之间铁路、公路交通便利。三是科教,新乡市高校数量与在校生数量仅次于省会郑州,居全省第二,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高素质人力资源优势。四是产业优势,新乡市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2家,以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特种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 1 造业已形成规模。不仅在全省占有重要位置,并且可以实现与省会郑州的产业互补。

问:除此之外新乡与省会郑州对接的措施还有哪些?

李庆贵:下步工作中,新乡将会充分发挥与省会郑州一河之隔的地理交通优势,呼应郑州,错位发展,抓好产业互补,优先打造郑新产业带,尽快与郑州对接,努力促进中原城市群核心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新乡市规划建设的产业聚集区中,有4个省级以上园区、15个产业聚集区布局在郑新产业带上。我们把桥北新区作为新乡市副中心城市和新郑对接重要支点城市规划建设,继投资12亿元的省农科院高效农业实验示范基地之后,38家省属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项目陆续入驻,一批高校的研发基地项目正在洽谈。如今桥北新区正在成为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的技术研发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黄河公铁两用桥及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也必将加速郑新一体化进程。

以城市品牌促进招商引资

问:招商引资是许多城市经济工作的重点,对此新乡市有何措施?

李庆贵:近年来,新乡坚持将引资项目双带动确定为全市发展主战略,全力招商引资,强力实施项目建设,发展动力和后劲明显增强,开放型经济蓬勃兴起。我们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坚持延伸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企业和产 2 品竞争力不断提升。

问:新乡被誉为中部最佳投资城市之一,招商引资上,新乡有何优势?

李庆贵:新乡的优势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上面所说的区位优势、园区优势、科技人力优势。二是产业配套优势。新乡是中原城市群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工业结构合理,产品配套能力强。三是园区优势。新乡市拥有5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数量具河南省第一位,园区基础设施完备,是产业聚集的重点区域,已经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重要载体。四是成本优势。新乡市水、电、人力、物流等成本低于沿海发达城市,企业商务成本较低。六是环境优势。新乡是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和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经过多年发展,城市面貌大为改善,发展优势日益明显。

问: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其招商引资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乡在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何举措?

李庆贵:我们坚持“以创促改、以创促建、以创促转”的指导方针,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城市品牌,新乡对外形象实现历史性重大提升。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荣誉,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先进市已通过公示。“厚善、崇文、敬业、图强” 3 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选择新乡、选择成功”的口号叫响全国。

问: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方面,新乡做了哪些工作? 李庆贵:近年来,我们坚持转变发展方式,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针对新乡以加工工业为主的特点,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我们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组织结构、完善所有制结构为重点,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并重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健全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打造战略支撑产业,初步构筑了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问:新乡市文化资源丰富,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新乡市有何举措?

李庆贵: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文化产业投资公司,以文化旅游业、印刷包装业和传统文化工艺品制作业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以东方文化商业步行街、《大长垣》电视剧为标志的文化产业品牌。旅游资源方面,我们在着力打造潞王陵、百泉、比干庙三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建设南太行、牧野古文化、沿黄生态三大旅游带,国内游客接待量已经由2003年210万人次增加到2008年的87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03年4.6亿元增加到2008年29.6亿元。

农业大市的统筹城乡之路

问:近年来新乡市在统筹城乡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 4 路,这是如何实现的?

李庆贵: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之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核心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策。新乡市总人口557.89万,其中农业人口349.63万,占总人口的62.67%。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在新乡这样一个农业大市,统筹城乡发展路子怎么走,步子怎么迈。在进一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我们突出了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发展壮大产业聚集区、通过中心城市带动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等重大措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问: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如何找到突破口?

李庆贵:是的,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对于迅速打开局面乃至全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市委市政府研究,我们把新型农村住宅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坚持城乡一体规划,将全市3575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重点推进城市周边重点镇、干线公路两侧、产业聚集区等重点区域内的329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2008年启动的127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竣工面积250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044户。明年我们还将启动202个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

问:统筹城乡发展,包括新型农村住宅建设以后,都牵涉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问题,这一点如何解决?

5 李庆贵:我们一直在探索一条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此,我们努力在产业聚集区上做文章。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原有工业基础上规划了37个产业聚集区,这些产业聚集区辐射全市半数以上乡镇、三分之一以上的行政村和100多万农村人口。2008年产业聚集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18亿元,吸纳农民就业10多万人,很好地解决了辐射范围内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的问题。

问:除了在这些产业聚集区就业的农民之外,怎样促进其他农村人口的增收问题?

李庆贵:我们坚持内外并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在内部促增收方面,一是结构调整促增收。我们相继实施粮食优质化工程、“1346”小麦高产开发工程以及开展奶业发展年活动。二是机制创新促增收。发展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三是科技创新促增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在外部促增收方面,一是劳务输出促增收。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了新乡海员、长垣防腐、长垣厨师、新乡技工等知名劳务品牌。二是中小企业发展促增收。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特色经济为主导、中小企业为主角、以产业聚集区为平台,构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新格局,2008年新增私营企业961家,个体工商户7904户,吸纳农村劳动力79.6万人。

问: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城镇化规模上,新乡市有何举措?

6 李庆贵:首先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为此,我们构建了以市区为中心、长垣、桥北新区为副中心、其他县城为卫星城、重点镇为基础三级配套的市域城镇体系网络。市区建成区面积增加到89.3平方公里,人口发展到100万人。在县城和重点镇开展新城杯竞赛活动,整体面貌不断改善。涌现出以起重机械和卫生材料为主的魏庄镇、丁栾镇,以商贸旅游为主的小冀镇,以水泥建材为主的孟庄镇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特色经济小城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较200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问:城镇化以后,如何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李庆贵: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我们对农民关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计划生育、合作医疗等给予精心考虑。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农村低保制度,2003年在全省率先推行全市范围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为全国唯一地市级试点,2008年又启动了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到2010年,我们将实现土地被征占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享受城市社保标准。

问:为了应对这次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针对此,新乡有何措施?

李庆贵:2008年下半年,新乡市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里的经济调控决策部署,突出投资和消费的主导拉动作用,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投融资机制、煤电油运保障机制、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和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等五大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强化经 7 济调控,促进工作落实。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参加的贷款风险评估制度,防止简单收贷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加强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指导和监测分析,保证重点企业平稳运行,鼓励本地企业新上项目,增强创新能力,强化应对危机能力。通过狠抓经济调控,及时消除和减轻了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确保了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经济处于总体向上、平稳较快发展的时期。

问:下一步,有何打算?

李庆贵: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确保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一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投资拉动。在全市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组织专门队伍狠抓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三是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以加快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为重点,落实相关政策,积极促进房地产发展与消费。四是调整优化产业机构,重点培育制冷、生物医药、电池、特色装备制造、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主导产业,提升竞争力李。

问:2006年,新乡市提出了建设“生态新乡”的目标,为此,新乡采取了那些措施?

李庆贵:一是建立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机制。制定下发了《新乡市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将节能减排作为系统工作列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推进节能减 8 排的有效机制初步建立。二是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在全部关停小造纸厂的基础上,水泥立窑生产线全部推毁炸平;一次性爆破拆除22台34.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提前三年完成“十一五”关停任务;八个县(市)全部建成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对列入全国、全省节能计划的企业开展节能审计,挖掘节能潜力105万吨标准煤;先后有50多家企业投资6亿多元新上了一批先进的污染治理工程;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水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问:两年多来,这些活动取得了什么效果?

李庆贵: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可以说“生态新乡”建设效果初现。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和二氧化硫年度减排任务均顺利完成,空气质量

一、二级天数占全年的80%以上,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居全省前列。新亚集团、黄河畜牧奶牛小区纳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赵固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式起步;目前我市的四条省控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100%达标;我们还完成退耕还林44.3万亩,太行山绿化12.4万亩,凤凰山森林公园初具雏形,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3.1%,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跻身全国十个森林城市。

问:城市生态建设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当政府努力抓的时候会迅速好转,但是一旦松懈下来,就会前功尽弃,新乡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李庆贵:我们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狠抓节能减排,把节能减排任务分解到每家企业、每个项目,实 9 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排污企业和减排项目单位的监测,不断开展专项整治,狠抓节能技术改造,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努力在五年后,森林覆盖率达到29.44%。城乡生态环境居于全省前列。

资源弱市的创新模式

问:和三门峡、平顶山等等这些资源型城市相比,新乡市矿产资源比较少,对于资源弱市来讲,如何实现持续发展?

李庆贵:作为非资源型城市,我们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持续发展不竭的活力源泉,因为新乡矿产资源较少,所以对创新的理解我们应该更为深刻。有媒体就曾报道新乡“新乡之新在于常新”。

问:那么,新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庆贵:一是产业创新。坚持集群集约发展,注重结构优化,走出了一条非资源型城市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二是科技创新。发挥高校和研发机构数量优势,强化产学研结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科研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建设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努力把新乡建成“中原硅谷”,保持新乡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突破跨越崛起的体制障碍,健全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四是城市管理方式创新。在城市管理方面,创新性地将全市区域划分为169个网格,明确人员,明确责任,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

10

问:要保持创新的可持续性,培育创新基因,打造创新的环境也非常重要。

李庆贵:是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努力提升发展软实力,这些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弘扬 “厚善、崇文、敬业、图强”的新乡城市精神,现在推崇首创、鼓励创新、大气包容、服务发展的人文环境十分浓厚。这就为我们城市实施“创新兴市”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

问:起重、防腐、冷链等产业集群的强势,让新乡在全国的产业版图上占据一席之地,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 李庆贵:近年来,我们立足资源短缺、包袱沉重的市情,咬紧牙关,苦练内功,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各项工作,强力实施引资项目双带动战略,一大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37个产业聚集区发展迅猛,新郑一体化桥头堡桥北新区初具雏形,为新乡未来发展搭建了载体、拓展了空间,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同时依托37个产业聚集区、特色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强化产业集中度,培育壮大了起重、制冷、电池、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机械振动、纺织等七大产业集群。

问:在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方面,新乡市做了哪些工作? 李庆贵:一个是重点培育龙头。引导龙头企业围绕产业发展趋势,谋划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二是提升创新能力。重点做好集群内国家级、省级 11 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和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等规划定位和跟踪服务。三是创建区域品牌。编制七大产业集群国家、省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培育目标,开展重点服务。四是完善服务体系。高起点作好七大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基地、创业辅导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业市场、物流中心和行业协会等谋划实施。

问:在产业集群下一步发展中,新乡市有哪些规划?

李庆贵:我们这些产业集群目前还处于“规模小,布局散,配套性差的”发展阶段。面对今年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推进企业间重组与协作,作为全市龙头企业低成本扩张的良好机遇,作为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困难的重要措施,作为提升该市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出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新乡市将用3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战略重组,加强专业化分工协作,在制冷、特色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煤化工五大产业中,培育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带动作用大、充满活力的企业集团,形成大型企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中小企业配套支撑更加有力、产业链条更加完备的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一谷(冷谷)五基地”。彻底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实现销售收入和利税的快速增长。 问:那么,新乡未来的城市定位是不是与此有关?

12 李庆贵:是的,未来新乡将强力推进冷谷、生物制药与新医药基地、电源产业基地、特色装备基地、煤化工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基地的发展,致力于打造中原地区科技研发中心、现代农业示范中心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以“一谷六基地两中心” 的发展定位,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努力走以不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新闻背景:

产业集群引领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乡市拥有起重、制冷、纺织、电池、汽车及零部件、医疗器械、振动机械等七大产业集群。2008年,在恶劣的国际大环境下,全市七大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310亿元、利润110亿元、利税131亿元。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0个,其中百亿元以上的2个。

事实上,新乡的产业集群发展可以称得上是中部地区的典型,这七大产业集群也仅仅是新乡产业集群的代表。目前,新乡市共有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12个,30亿元以上的7个,100亿元以上的2个。长垣起重机械产业集群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 。产业集群的形

13 成与发展有利地促进了新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新乡产业集群的发展的背后,是新乡市委市政府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为非资源型城市,近年来,新乡市把发展产业集群作为主抓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内配套率。在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下,特色明显、专业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迅速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链条内存量资产进一步优化,产业整体竞争力不断提升。

长垣县是新乡市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长垣县在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的情况下,培育壮大了起重、防腐、建筑、花卉、卫材、厨师、食品等七大优势产业。其中,起重装备制造业是长垣县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产业布局面积100平方公里,是全国唯一的\"中国起重机械之乡\"。

产业的聚集,最重要的是产业要素的聚集。在产业要素的聚集上,产业园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5年,依托省委、省政府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确立了全市“一轴五带三级三十七个产业聚集区”总体格局。通过调整工业布局,着力推进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新乡经济开发区、小店工业区、长垣起重工业园区等5个省级工业园区、桥北新区和市区为中心的37个产业聚集区。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数量居全省首位。以市区为中心的制冷产业聚集区、长垣县的起 14 重和医用卫材产业聚集区、新乡县的振动机械聚集区、沿太行山脉的水泥生产基地、牧野区及凤泉区的电池及原材料产业聚集区等,依托当地在资源、产业等方面的独特优势逐渐成长壮大,已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

新乡市产业集群强势崛起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规模小,布局散,配套性差。面对08年严峻的经济形势,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推进企业间重组与协作,作为全市龙头企业低成本扩张的良好机遇,作为中小企业应对当前困难的重要措施,作为提升该市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出路。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新乡市将用3年的时间,通过实施战略重组,在制冷、特色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煤化工五大产业中,培育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带动作用大、充满活力的企业集团,形成大型企业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中小企业支撑更加有力、产业链条更加完备的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一谷(冷谷)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720亿元,年均增长30.1%;利税229亿元,年均增长41.6%。

在这种思路下,2008年11月5日,凭借品牌优势,卫华集团对大方重机、东泰齿轮、奔宇电机三家相关企业实施重组。综合实力位居国内起重行业前三强的河南卫华集团,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两项响当当的品牌荣誉。

此前,起重行业的后起之秀——河南矿山起重机器有限公司,也收购了三家同行业企业。

然而这也仅仅是这次整合重组的前奏曲。一场大规模企业 15 重组、行业协作的热潮,正在新乡风起云涌般兴起。

新飞集团与深圳市嘉铭仁电子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在新乡市建设整体规模150万台/年、销售收入超40亿元的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其一期规模50万台/年,销售收入超15亿元的建设工程将在近期开工。长垣县计划在三年内将现有的130家起重机械企业整合为8~10家企业集团,将85家医疗器械及卫生材料企业整合为3~5家。新乡专用汽车厂与中国重汽集团、山东时代天成公司联合成立了新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在新飞专用汽车产业园联合研发、生产、销售专用汽车。我国第一家向欧盟出口港口起重机械设备的豫飞集团今年也与新乡起重设备厂强强联合,实现了技术研发、营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在产业集群重组整合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新乡市在实现集聚、集群、集约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又前进一大步。

记者手记

非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乡模式”

新乡是一个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三千多年前的牧野大战主战场便在新乡,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正义之战,开创了周王朝 16 800年基业,也确立了中国国家形态。毛泽东称牧野大战是“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

然而,上帝并没有因此而给新乡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在河南的18个省辖市中,新乡有点儿另类,它不像濮阳有石油、洛阳有钼、三门峡有铝,也不像焦作、鹤壁、商丘、平顶山有煤,这就注定新乡的发展要另辟蹊径。

作为非资源型城市,这就使新乡在资源短缺的时代无法靠扶持资源型企业短时间内有爆发式的发展,比如像平顶山可以依托当地的煤炭资源上马上百亿的项目,新乡则必须稳扎稳打地发展,但产业门类齐全、企业众多又使新乡具有了吸引外来投资、融合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潜力。

针对新乡市的市情,新乡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重的方针,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狠抓改组、改制、改造,推进创新、上市、招商,走集聚、集群、集约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这种创新型思路下,新乡经济的变化非常明显。以往,老新乡人说起新乡,往往会充满感情地提到两朵金花,一是新飞,二是白鹭。如今,这两朵金花仍大放异彩,但在新乡这座百花园中,争春的已不止它们两个。目前,新乡市拥有新飞牌电冰箱、电冰柜,鲸龙牌精密铜管,卫华牌起重机4个国家名牌产品;白鹭牌粘胶人造丝等27个省名牌产品、31个省优质产品和34件河南省著名商标。其中,金龙铜管是河南省的出口冠军,且已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而华兰生物是新乡市第二家上市公司,也是行业中的老大。

17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些企业的壮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产业链条的发展聚集,推动了新乡产业集群的崛起。如今,起重、制冷、防腐等产业集群在全国颇具知名度。

一座城市拥有多少产业集群,多少代表了这座城市的竞争力。新乡市企业从两花争春的格局到百花齐放的产业集群崛起,见证了新乡经济发展的路径,也为其他非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树立了“新乡模式”的榜样。

注:照片1下配文字:

作为非资源型城市,这就使新乡在资源短缺的时代无法靠扶持资源型企业短时间内有爆发式的发展,新乡必须稳扎稳打地发展。但产业门类齐全、企业众多又使新乡具有了吸引外来投资、融合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潜力。

照片2下配文字

我们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持续发展不竭的活力源泉,因为新乡矿产资源较少,所以对创新的理解我们应该更为深刻。

新乡投资集团转型发展之路初探

思想汇报.1.15

新乡

常学常新

汽车常用常新

年会报道1.15

联欢会台词(1.15)

.1.15 消防安全在我心中

述职报告.1.15

常规管理常抓常新

新乡常新之路.1.15
《新乡常新之路.1.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