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白杨礼赞》导学案 师用.(优秀)

发布时间:2020-03-01 17:14: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4、《白杨礼赞》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散文特点。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出富有感情的句子,体味其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象征手法的理解。

资料链接:

1、简介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著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逝世后,党中央给予他“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2、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董必武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3、解题: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家,在这篇散文里,他把视线投向了白杨这种在西北高原极为常见的树。“礼”是敬礼、致敬,“白杨礼赞”是宾语前置,实际上是“礼赞白杨”,即带着敬意赞美白杨树。那么,茅盾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他又是怎样赞美白杨树的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1、字词积累

主宰.(

开垦.(

倦怠.(

婆娑.(

) 晕.圈

) 虬.枝(

参.天(

秀颀.(

) 坦荡如砥.(

) 妙手偶.得(

)恹.恹欲睡(

)纵横决荡.(

2、朗读全文,梳理本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

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

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

,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树的

,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将白杨树与

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感受“不平凡”。

1、课文开头开门见山地说“我赞美白杨树!”在全文起何作用?

(1)从内容来讲:首赞白杨树,赞美它的“不平凡”;

(2)从结构来讲:点明文章描述的对象——白杨树;定下全文的感情基调——抒发赞美之情;提出讴歌白杨树的主线——白杨树的不平凡。总之,开头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

2、“礼赞”是表示崇敬和赞美,看看文中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这些直接抒发赞美之情的段落,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形成呼应。

3、齐读直接礼赞白杨的句子、段落,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极力赞美白杨树?作者从

哪几个方面来展述它的“不平凡”?

提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述它的“不平凡”: (1)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凡,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的西北高原,是白杨树赖以生存的典型环境——境美;

(2)白杨树自身的形貌不平凡,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干、枝、叶都“一律向上”“绝无旁枝”“紧紧靠拢”——形美;

(3)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平凡,力争上游,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坚强不屈——神美。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礼赞白杨。

1、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不是。

第7段:“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第二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第四个“难道”点明白杨树象征民族的抗日精神和意志。

2、作者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文章含蓄隽永,与当时的写作背景有关。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广大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粉碎日寇“扫荡”的战绩。茅盾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由于当时处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3、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试举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提示:(1)蜡烛,光明磊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可以使人联想到甘于奉献的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2)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可以使人联想到坚强不屈的精神,因此梅花是品质高洁的象征。

4、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描绘了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雄壮”“伟大”,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从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说明它的不平凡,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文章第7段也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暂退一步,说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

本文抑扬手法的使用,一是使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二是更加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5、结尾处为什么提楠木?

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茅盾自己也曾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6、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教师小结】

写作手法: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描写景物: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由下到上,由平视到仰视,由外在形象到内在品质。语言句式:多用修辞(排比、反问、比喻 拟人)语言优美,富有感情。 【达标检测】

课外阅读《白杨礼赞》的姐妹篇《风景谈》,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专题

白杨礼赞学案

白杨礼赞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第二课时

白杨礼赞学案003004

《白杨》导学案

《白杨礼赞》教案(优秀)

白杨礼赞优秀教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 师用.(优秀)
《《白杨礼赞》导学案 师用.(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