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5.20 微课程培训报告

发布时间:2020-03-02 12:13:5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微课程培训报告

2014年5月20日,我参加了由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举办的微课程开发与应用高级研修班(第十三期)。学习内容涉及微课程的基本理论、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微课程的开发技术。培训共计3天,其中上机操作学习一天,内容是基于snap的录频制作,基于camtasia studio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数字化资源的集成制作。

通过培训,了解到微课程具有泛在性(小粒度、跨媒体、普适性),关联性(跨学科、易组合),可视化(知识图形化、知识图像化)的特点。微课程的课程结构应具有独立性、松散耦合;课程设计体现模块化、主体化;知识内容呈微型化、碎片化。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主题明确,针对核心概念,伴有清晰的课程说明;微课程的教学策略包括:提供针对核心概念的情境引入;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集中、清晰、完整的知识总结;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学习者能够实践。 微课程的学习评价包涵:提供在线戒离线的学习评价习题;提供深层次思考问题;学习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意义的反馈;追踪评价。微课程制作分知识萃取、教学设计、媒体设计三步。了解到5种微课开发手段,分别是录屏、实拍视频、二维、二维+实拍、三维、Html页面。开发微课的流程:选题→设计→确定开发路线→开发→检测。在理论教学中,培训师不断展示微课的实例来诠释理论教学内容,有助于学员们较好地理解。另外,培训师还向学员提供了国内外主要微课程网站,便于学员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提高。

在教学中,培训师就微课的内容组织顺序,微课的标题制作,微课软件的使用,批量化开发微课程等等向学员发问。大家发言比较踊跃,甚至有的观点针锋相对,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在进行理论学习后,第二天进行上机操作学习,主要是学习snap和camtasia studio两个软件的使用。实践教学采取的教师先演示,学员随后实践操作的方式逐步推进。学员操作期间,教师不间断地答疑解惑,使学员们能较快掌握使用软件的基本功能。

通过微课程培训,我们3位受训教师感受如下:

一、微课程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微课程制作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是对诸如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形式的综合运用,所涉及软件包括虚拟演播系统、智能交互黑板、云录播等,所需硬件包括电脑、相机、摄像机等,其中所包含的技术难度,对软硬件综合使用能力的要求超过了PPT课件制作,资源共享课程录制。这既是对教师现有能力的极大挑战,也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尤其是信息素养,成为数字化教师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之一。

二、微课程是教师教研的新领域

微课程姓“微”,意在课程微小,关注微问题(教学重点、难点)。但做好微课,其研究并非微小微薄,相反要有深度广度。在高职学院,微课的设计必须考虑到高职生的认识特征、学习习惯、培养目标等,使微课的教学效果破“微”达“广”。

三、积极探索微课程的应用范围

微课程可以成为网络课程,但其网络课程的定义不应是挂靠于某网站,等待有人来点击的课程。微课程的推广应与显性课程相结合、与显性课程形成互动。微课程的学习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安排学生在课下、课外来完成,课上检查,并作为新课教学的引子,从而构成翻转课堂。此外,慕课也是微课程的应用领域之一。

四、重视教师应用微课程的能力

在鼓励教师制作微课的同时,应注重教师应用微课程的能力。换言而之,就一些学科而言,当前国内外已有大量高质量、免费开放的微课在网上提供。可采用拿来主义的理念,有选择性地将高质量的微课与显性课程教学相结合。组成教学团队,制订出与显性课程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五、以学生为中心来推动微课

微课目前的推动力量主要来自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在微课的推动过程中,应不断地考虑、吸纳学习者的反应反馈,对课程进行持续不断地改进。甚至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微课开发、建设中来,围绕学生来开发微课。

2014年5月29日

微课程培训报告(推荐)

微课程培训有感

微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阅读报告—微课程

微课程专题培训新闻稿

微课程

微课程

微课程

微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唐中兰

.5.20简报

.5.20 微课程培训报告
《.5.20 微课程培训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