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河南考题

发布时间:2020-03-04 00:02:1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2010年招教考试各科专业试题及答案

www.zhaojiao.net 来源:招教网 更新:2011-7-11 招教考试真题 招教论坛 本文已经被阅读:

第一部 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最早在教学理论上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B) 。

A.卢梭 B.夸美纽斯 C.裴斯塔洛齐 D.凯洛夫

2.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华生 D.斯金纳

3.心理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这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 )。

A.顺序性 B.差异性 C.阶段性 D.连续性

4.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 D )。

A.教育专业素养 B.学科专业素养 C.品德专业素养 D.职业道德素养

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D )。

A.前摄干扰 B.超限抑制 C.消退抑制 D.倒摄干扰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项正误,并在右边括号内打“√”或“×”。每空1分,共5分)

1.杜威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2.科学技术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3.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

4.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

5.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学与智育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

第二部分 政治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因质量存在瑕疵,我国的一些极具价格优势的小家电产品,却不敢迈出国门到欧洲市场去闯荡。这反映了( )。

A.有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

C.商品的使用价值影响价值的实现 D.使用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能否成功的唯一因素

2.2008年1月1日起,未获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没有“3C”认证标志的童车、电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弹射玩具以及娃娃玩具等6大类玩具产品,将禁止生产和销售。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玩具产品的生产进行限制( )。

A.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不利于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 D.侵犯了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的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灾难和损失。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鉴于此,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回答3~5题。

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灾害一般是在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出现时发生的,对人们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事件的发生与人的活动无关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因此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事件发生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同属于民主共和制,但两者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从本质上说在于( )。

A.所体现的阶级属性不同 B.所体现的国家结构不同

C.所体现的权力授受关系不同 D.所体现的国家政权运行方式不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分)

1.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说明( )。

A.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B.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

C.想象一定能成为现实 D.合理想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

2.农民梁金牛在家乡采用美国NBA赛制举办农民篮球联赛,将“常规赛”安排在庙会日,“总决赛”放在春节期间,巧借传统文化的“东风”,愈办愈红火。此例说明(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主客观统一 B.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不可分

C.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量的积累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

3.某区通过居民直选、户代表选举和居民代表选举,产生新一届居委会。这反映了( )。

A.居民通过选举基层政府,参与民主管理 B.居委会干部居民选,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

C.居委会选举是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本居住地区全体居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举居委会

4.“大部制”改革中,新组建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把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这有利于我国政府( )。

A.严格约束政府组织 B.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

5.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高速上涨( )。

A.会影响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C.完全是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结果 D.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6.世界经济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上升的拖累,放缓了增长的步伐,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衰退的现象。这告诉我们( )。

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 B.国际油价上涨对世界所有国家都是不利的

C.经济全球化意味着“风险全球化” D.我国必须重视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

三、辨析题(判断下面命题的正误,并阐述自己的理由。10分)

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相悖的。

四、简答题(12分)

最近十年,国际上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的主流技术从机械式转向电控式。面对这种技术变化,原来我国该行业最大的企业A担心自己无力自主开发出能够达到欧洲标准的技术,无法进入欧洲市场,于是决定与外国企业合资以引进技术。合资的结果是:外国企业控股67%;把企业A的几百名技术人员全部纳入合资企业;还规定企业A其他分公司的同类产品永远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由于决策失误,目前企业A已经濒临破产。

我国另外一家企业B则决定自主开发电动喷油系统。该企业在不断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开发出了达到欧洲标准的电控喷油系统。现在,其产品打进了欧洲市场,企业蒸蒸日上,成为国内该行业的领头羊。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技术落后的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成功追赶?

五、材料分析题(18分)

材料一:1978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黄健民的经历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百姓命运变化的缩影。20世纪80年代初,他由农村来到沈阳,从擦皮鞋、做木工到摆服装摊,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积极为公益事业作贡献,并致力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2007年他成为沈阳市第一位“农民工”人大代表。

材料二: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一个美国家庭做了“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试验,结论是:没有中国产品,也可以生活,只是生活会变得艰辛。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而且是世界第三大进口市场,2001年以来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使用外资为国际资本提供了广阔市场。30年来,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2%。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世界曾等待中国融入世界,而今天中国也有耐心等待世界认识中国。”

结合材料

一、二,运用政治常识说明中国有信心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理由。要求:逻辑清晰。

六、教材分析题(20分)

对高一政治第五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不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选错、少选均不得分)

1.教师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历史教学评价结论的()。

A.好坏 B.高低 C.信度 D.效度

2.布鲁姆将认识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以下层次:识记、理解和()。

A.综合 B.应用 C.分析 D.评价

3.运用谈话法教学时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应围绕和服务于()。

A.教学任务 B.教学目的 C.教学方法 D.教学理论

4.多媒体教学是指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种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把()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以传递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

A.影像 B.动画 C.图形 D.文字

5.课程结构一般分为()。

A.前后结构 B.横向结构 C.纵向结构 D.正反结构

二、填空题(10分,每空2分)

6.诊断性评价在____实施,形成性评价在____实施,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之后实施。

7.____是指学校领导、年级组长等根据历史教学评价指标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直接对历史教师进行观察,从而获得相关的评价信息的方法。

8.制定历史教学原则,主要有三个,即____、____和教学实践经验。

第二部分 历史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问世的先后顺序是()。

a.提出著名的物理学相对论

b.发射放射性元素镭

c.发现放射性元素铀

d.发现放射现象

A.abcd B.acbd C.adbc D.dcba

2.一战后,未批准《凡尔赛条约》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中国

3.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是()。

A.1974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D.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

5.1943年毛泽东说:“我们军队既不要国民党政府发饷,也不要边区政府发饷,也不要老百姓发饷,完全由自己供给……”主要原因是()。

A.人民群众主动支援抗日军队 B.缴获大量的敌人的物资 C.大生产运动取得成功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先后夺取了焦作、开滦等煤矿,华北沦陷区每年向日本输送的原煤达800万吨。这说明日本在沦陷区进行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A.进一步压迫沦陷区的人民 B.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C.以战养战,解决战争需要

D.削弱沦陷区内抗日武装的力量7.1626年,()殖民者悍然侵占了我国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美国

8.下列国家在与中国交往中,受唐政治制度影响较大的是()。

A.日本、天竺 B.新罗、大食 C.天竺、大食 D.新罗、日本

9.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时人议论纷纷。下列评论中,哪一种更接近史实本质()。

A.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B.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D.“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变之必然

10.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和家境贫富的著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二、材料分析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给丘吉尔的信中写道:“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能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

材料二:丘吉尔表示坚持“地中海战略”,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部发动进攻。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每当首相(丘吉尔)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想要干什么。”

(1)第二战场的开辟是在什么会议上决定的?

(2)分析上面两则材料回答,在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上斯大林与丘吉尔产生了怎样的分歧?

(3)欧洲第二战场最终开辟的时间和地点?

1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党纲如下:(一)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接消灭阶级差别;(二)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三)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四)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纲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无产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利益在这个联合阵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中共二大宣言》

(1)材料一提出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比较两段材料,说明两段材料的不同之处以及产生不同的原因。

三、问答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3.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三个时期?指出每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四、教学技能题(共20分,每题10分)

15.历史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有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活动—探究教学模式等,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指出其采用了何种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教学模式作简单的介绍。

案例:

教学内容:伟大的文艺复兴

教学准备:(1)查找与文艺复兴有关的图片资料、书籍、音像制品、艺术作品

(2)总结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摘取其精华片断

(3)布置学生课前列出相应表格,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文学作品和思想进行总结

教学步骤:(1)用幻灯片播放图片《蒙娜丽莎》导入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

(2)学生自由发言,扼要讲清所收集的资料

(3)根据学生课前的整理,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展示,各小组选出最全面的总结展示给大家

(4)各小组进行比较,总结出文艺复兴时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5)教师归纳总结

16.课堂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的开头语好比是新闻的导语,设计得生动形象,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学习目标,课堂教学便有个良好的开端,导入法多种多样,请设计一种以诗歌为开端的导入环节。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不定项选择题

1.CD[解析]教师历史教学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历史教学评价结论的信度和效度。

2.ABCD[解析]布鲁姆将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层次中,识记、综合、评价、分析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B[解析]谈话法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去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对谈话中心、提问的内容做充分准备,并拟定谈话提纲。运用谈话法教学时应注意谈话的中心应围绕和服务于教学目的。

4.ABCD[解析]略

5.BC[解析]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一般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讨论的是在一定的课程结构内部,各门各类课程所占比例及其相互关系,纵向结构有两种形式,即直线型课程和螺旋式课程。

二、填空题

6.教学之前、教学过程中

7.观察法

8.历史教学目的、历史教学规律

第二部分 历史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d在c之间,所以排除AB项;相对论的提出在其他几项之后,所以选D。

2.B[解析]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与会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条约主要内容是:第一,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第二,重划德国疆界;第三,主要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殖民地;第四,限制德国军备;第五,赔款与经济条款。《凡尔赛条约》确立了英法在欧洲的主导地位,巩固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优势,但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遭到了失败。所以选B。

3.D[解析]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4.B[解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都属于改革开放的内容。

5.C[解析]在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期间,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开展的。

6.C[解析]太平洋战争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对日本进行的战争,日本大规模地发动法西斯战争,需要及时保障战争的供给,而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同时地大物博,正符合日本以战养战,掠夺军事补给的需要。

7.B[解析]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悍然侵占我国台湾北部的基隆和淡水,施行野蛮的殖民统治。

8.D[解析]新罗曾与唐保持友好关系,经济上两国往来频繁,新罗人曾到唐朝做官,中国的文化典籍大量传入新罗。日本与唐的友好交往主要是通过遣唐使和民间宗教组织的相互访问进行的。日本人通过友好访问或留学长安,把唐代的大量文化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9.D[解析]“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之后,共产党在中国迅速发展壮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并领导中国进行新的民主主义革命。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必然会被人民所摒弃。

10.B[解析]孔子是一个教育家,他第一个打破“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二、材料分析题

11.(1)德黑兰会议。

(2)斯大林主张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丘吉尔主张从巴尔干进攻。

(3)时间:1944年6月;地点:法国诺曼底。

12.(1)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2)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不同之处:材料一未能分阶段地提出党的革命纲领,材料二明确规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党的最高纲领。原因:说明在中共“二大”上中国共产党已经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性质、革命动力。

三、问答题

13.恢复时期(1945年至50年代初):由于经济基础好,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黄金时期(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滞涨阶段(7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危机的严重打击。

14.内容:(1)政治路线: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重新确认了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矛盾问题的正确估计;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2)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组织路线:进一步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反对个人崇拜,强调加强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集体领导作用。

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的“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标志着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的指导,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次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及时地作出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四、教学技能题

15.这一案例采用的是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教学原则是: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前认知特点,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这一教学模式有它自身的优缺点,其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缺点是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16.教学内容:秦统一六国

导入:教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诗吗?

学生:荆轲。

教师:那么,荆轲是在什么情况下做了这样的诗呢?又发生在什么时期呢?壮士一去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下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秦的统一》。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选项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环节的课的类型是()。

A.单一课 B.活动课 C.劳技课 D.综合课

2.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的著作是()。

A.《周髀算经》 B.《孙子算经》 C.《九章算术》 D.《几何原本》

3.教学评价的数量化原则主张评价应尽可能()。

A.定量 B.定性 C.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4.我国中小学学生集体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班集体 B.学生会 C.少先队 D.共青团

5.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形成技能 D.培养个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6.数学课程目标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个维度。

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智力在教师指导下的____发展水平。

三、简答题(5分)

8.新课程为什么要提倡合作学习?

第二部分 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图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点?正确的算式是()。

A.3×4×3 B.4×4×3 C.3+3×4 D.3×(4+4)

2.下面的分数中,不是最简分数的是()。

A.2/5 B.24/36 C.9/7 D.12/19

3.某种服装原价为200元,连续两次涨价a%后,售价为242元,则a的值为()。

A.5 B.10 C.15 D.21

4.O1和O2的坐标分别为(-1,0)、(2,0),⊙O1和⊙O2的半径分别是

2、5,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

5.用每千克28元的咖啡糖3千克,每千克20元的奶糖2千克,每千克12元的花生糖5千克,混合成“利是”礼品糖后出售,则这种“利是”礼品糖平均每千克售价为()。

A.18元 B.18.4元 C.19.6元 D.20元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绝对值最小的数是零 B.近似数0.5410的有效数字有三个 C.若a为非负实数,则a2=a D.若x=1,则x2-1x+1的值为零

7.火车票上的车次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越小表示车速越快,1~98次为特快列车,101~198次为直快列车,301~398次为普快列车,401~498次为普客列车;二是单数与双数表示不同的行驶方向,其中单数表示从北京开出,双数表示开往北京,根据以上规定,杭州开往北京的某一直快列车的车次号可能是()。

A.20 B.119 C.120 D.3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8.38=()∶()=()%=()(填小数)。

9.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画在一幅地图上是3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从这幅地图上量得乙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

10.口袋里有大小相同的8个红球和4个黄球,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是(),摸出黄球的可能性是(),摸出()球的可能性最大。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1.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15,则甲乙两数的比是5∶3。()

12.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5倍,高缩小5倍,圆柱的体积不变。()

13.小明和哥哥去年的年龄比是5∶8,今年他们的年龄之比不变。()

14.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5.28-[19.08+(3.2-0.299÷0.23)]×0.5

16.13-1-(2004-2)0+(-2)2×116+12-1

17.8.4加上一个数的40%等于12,求这个数。(用方程解)

五、操作题(2分)

18.用下面的线段作为一条边,A点为顶点,画一个高是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六、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分)

19.松鼠妈妈采松子,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它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子,平均每天采14个。问这几天当中有几天有雨?

20.甲、乙两小学原有图书本数之比是7∶5,如果甲校赠给乙校750本,乙校又回赠给甲校100本,那么,甲、乙两校的图书本数之比变为3∶4。问甲、乙两校原有图书各多少本?

21.某制衣厂现有24名制作服装工人,每天都制作某种品牌衬衫和裤子,每人每天可制作衬衫3件或裤子5条。

(1)若该厂要求每天制作的衬衫和裤子数量相等,则应安排制作衬衫和裤子的各多少人?

(2)已知制作一件衬衫可获得利润30元,制作一条裤子可获得利润16元,若该厂要求每天获得利润不少于2100元,则至少需要安排多少名工人制作衬衫?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D2.C3.C4.A5.B

二、填空题

6.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7.潜在(或第二)

三、简答题

8.答: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一个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1)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4)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品质;(5)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第二部分 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B[解析]略

2.B[解析]2436可化简为23。

3.B[解析]200×(1+a%)2=242。

解得a=10。

另外本题采用代入法更为简便。

4.D[解析]两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之差,故两圆内切。

5.B[解析]简单计算一下即可。

6.B[解析]B项的有效数字应为四位。

7.C[解析]首先由火车开往北京,判断应为双数;再由直快列车区间为101至198,故C正确。

二、填空题

8.3837.50.375[解析]略。

9.1∶5000000250[解析]比例尺应为3cm∶150km=1∶5000000,注意单位换算。

10.2313红[解析]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为812=23,摸到黄球的可能性为412=13。

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11.×[解析]甲乙的比应为3∶5。

12.×[解析]圆柱体的体积V=πr2h,依题意:v′=π·(5r)2·h5=5πr2h,因此,体积仍然是原体积的5倍。

13.×[解析]小明和哥哥的年龄是同时增长的,但是两人的年龄之比并不是固定比值。

14.×[解析]两个质数的和可能仍为质数。如:2+3=5。

四、计算题

15.解:原式=28-[19.08+(3.2-1.3)]×0.5

=28-20.98×0.5

=28-10.49

=17.51

16.解:原式=3-1+4×14+2+1=4+2

17.解:设这个数是x,由题意列方程:

8.4+40%x=12,

解得x=9。

五、操作题

18.略

六、应用题

19.解:松鼠采了:112÷14=8(天)。

假设这8天都是晴天,可以采到的松子是:20×8=160(个)

实际只采到112个,共少采松子:160-112=48(个)

每个下雨天就要少采:20-12=8(个)

所以有48÷8=6(天)是雨天。

答:这几天当中有6天有雨。

20.解:设甲校原有图书7x本,乙校原有图书5x本。由题意列方程:

(7x-750+100)∶(5x+750-100)=3∶4,

解得x=350。

350×7=2450(本),350×5=1750(本)。

答:甲校原有图书2450本,乙校原有图书1750本。

21.解:(1)设应安排x名工人制作衬衫,依题意列方程:

3x=5(24-x)。

解得x=15。24-15=9(人)。

答:应安排15名工人制作衬衫,9名工人制作裤子。

(2)设应安排y名工人制作衬衫,依题意列方程

3×30y+5×16(24-y)≥2100。

解得y≥18。

答:至少应安排18名工人制作衬衫。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2.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作用的实现,主要通过( )。

A.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 B.严格要求 C.潜移默化 D.学生的主动学习

3.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

A.发展学生的智力 B.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C.培养学生的个性心理 D.使学生掌握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5.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其基本特征是( )。

A.主体性、示范性和目的性 B.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

C.主体性、个体性和社会性 D.主体性、示范性和主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分。)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

A.每天早晨做广播体操 B.每天浏览报纸 C.幼儿初次上托儿所怕生人,时间长了就不怕了

D.成人用筷子吃饭 E.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作的工人每天重复相同的动作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8.著名教育学者哈格里夫斯在其《人际关系与教育》一书中把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和_____。

第二部分 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下列算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x≠0)

A.x+x=x2 B.x·x2=x3 C.x6÷x3=x2 D.2x+x=x3

2.如图,在四形ABCD中,∠

1、∠2分别是∠BCD和∠BAD的邻补角,且∠B+∠ADC=140°,则有∠1+∠2=( )。

A.140° B.40° C.260° D.不能确定

3.在四川抗震救灾中,某抢险地段需实行爆破。操作人员点燃导火线后,要在炸药爆炸前跑到4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1.2厘米/秒,操作人员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导火线的长度要超过( )。

A.66厘米 B.76厘米 C.86厘米 D.96厘米

4.已知集合A={-1,0,1},给出下面五个关系式:

(1)AA;(2){0}∈A;(3)φA;(4){0,1}A;(5){2}A;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5.如图,两个同心圆,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于点P,大圆的弦CD经过点P,且CD=13,PD=4,则两圆组成的圆环的面积是( )。

A.16π B.36π C.32π D.81π

6.若f(cos x)=cos 2x,则f(sin 15°)=( )。

A.-32 B.32 C.12 D.-12

7.某单位组织职工义务鲜血,在检验合格的人中,O型血8人,A型血7人,B型血5人,AB型血4人,现从四种血型的人中各选1人去献血,共有不同的选法( )。

A.16种 B.24种 C.1680种 D.1120种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8分。)

8.-5+2的相反数是___,绝对值是___,倒数是___。

9.已知f(x)=sin πx(x

f(x-1)-1(x>0),则f-116+f116的值为。

10.在三棱锥P-ABC中,∠ABC=90°,∠BAC=30°,BC=5,又PA=PB=PC=AC,则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是。

11.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2,P是准线上一点,且PF1⊥PF2,|PF1|·|PF2 |=4ab,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12.已知向量a=(1,2),b=(-2,3),若ka+b与a-kb垂直,则实数k的值等于。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3.如果一个数字等于它的不包括自身的所有因数之和,那么这个数叫完全数。例如,6的不包括自身的所有因数为1,2,3。而且,6=1+2+3,所以6是完全数。大约2200年前,欧几里德提出:如果2n-1是质数,那么2n-1·(2n-1)是一个完全数。请你根据这个结论写出6之后的下一个完全数。

14.已知集合A是方程ax2-4x+2=0(a∈R,x∈R)的解集,若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取值范围。

四、应用题(7分)

15.某游泳馆出售学生游泳卡,每张240元,使用规定:不记名,每卡每次只限1人,每天只限一次.某班有48名学生,老师打算组织同学们集体去游泳,且要求每位学生能游8次。在费用开支方面,除需购买x张游泳卡外,每天游泳还要包一辆汽车,无论乘坐多少名学生,每次包车费均为40元。

(1)试写出游泳活动总开支y元关于购买游泳卡张数x的函数解析式。

(2)试求出购买多少张游泳卡,可以使每位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最少?最少需要交多少元?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C2.A3.D4.D5.D

二、多项选择题

6.BCD7.BC

三、填空题

8.驯狮型、娱乐型、浪漫型

9.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

10.生理发展、人格发展、个体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发展、认识的发展

四、简答题

11.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2.(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

第二部分 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12.-1±2

三、计算题

13.解:因为当n=2时,6=22-1·(22-1)。所以6之后的下一个完全数就是当n取3时,23-1=7,7为质数,则23-1·(23-1)=28,28可以写为1+2+7+4+14,是一个完全数。

14.解:(1)当a=0时,已知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解得x=12,符合条件;

(2)当a≠0时,已知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①若A中无元素,即方程无解,则此时方程判别式△2;

②若A中只有一元素,即方程有两相等实根,则此时方程判别式△=0,即16-8a=0,解得a=2。

故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a|a=0或a≥2}。

四、应用题

15.解:(1)设游泳活动的总开支为y元,则由题意得:

y=48×8x×40+240x=24064x+x,(0

(2)由基本不等式得:y=24064x+x≥240×264x·x=3840,上式当且仅当x=8时取等号,且3840÷48=80。

答:购买8张游泳卡,可以每位同学交纳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每人80元。

五、证明题

16.证明:(1)先取x=y=0,则2f(0)=f(0),∴f(0)=0。

再取y=-x,则有f(x)+f(-x)=f(0)=0,即f(-x)=-f(x)。

∴f(x)为奇函数。

(2)任取-1

f(x1)-f(x2)=f(x1)+f(-x2)=fx1-x21-x1x2。

∵-1

∴|x1|

∴x1x20。

又∵x1-x2>0,∴x1-x21-x1x2>0,x1-x2-(1-x1x2)=(x1-1)(x2+1)

∴x1-x2

∴0

∴f(x1)

六、数学作文

17.纲要:(1)数学素质是在热爱数学、欣赏数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评价一个人的数学素质,不仅仅是从他数学考试成绩上推断,更重要的衡量标准应该是他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准确、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

(3)真正的数学知识准确灵活的应用,需要有对数学的敏感性;

(4)要提高数学素质,绝不是多做题就可以解决的,更要有对数学的热爱。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知觉的、_____、_____和恒常性。

2.在情绪三因素理论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

3.教育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_____的发展而发展。

第二部分 化学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挥发,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

B.把水加热至沸腾,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把铁片浸入到盐酸中,有气体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变化

2.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时,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祸,生活中对于化学用品的取用同样要求谨慎。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

)。

A.O2 B.Cl-

C.2H D.Fe

6.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有关钠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钠投入水中,钠迅速地沉入水下

B.将钠投入水中,钠熔成一个小球,并伴随有“滋滋”的声音

C.将钠投入水中,在溶液中加入石蕊试剂,溶液变红

D.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2.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

)。

A.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B.稀氨水与稀盐酸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能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结束后质量减少

B.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C.霓虹灯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说明某些稀有气体是有颜色的

D.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4.下列仪器中可用来取固体药品的是(

)。

A.药匙

B.燃烧匙

C.镊子

D.滴管

5.把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最终有沉淀残留的是(

)。

A.B.

C.D.

6.要使A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变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0.8A克水

B.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A

C.蒸发水,析出0.1A克固态食盐

D.加入2A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

7.已知2NO2(g)N2O4(g)(正反应放热),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

A.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8.下列气体在实验室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

①②③④⑤CO

A.②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④

三、推断题(12分)

某无色透明溶液,仅由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盐酸沉淀消失。若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亦会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试分析下列离子中Ba2+、Fe3+、Cu2+、Cl-、CO2-

3、NO-3,

则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四、实验探究题(18分)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图1图2图3

1.图1为该反应的装置。

2.图2为该反应的装置,其中所装溶液为和,作用分别是和。

3.图3中的烧杯为该反应的装置,烧杯中溶液为。

4.如何检验氯气是否收集满?。

五、计算题(12分)

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4.0 g,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4.0 g固体CuO 。

1.要使煅烧后的固体CuO完全溶解,可加入适量稀硫酸。计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所需的化学方程式)

2.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这种硫化物的化学式为。

六、教学分析(12分)

几位同学对炭粉与氧化铁的反应十分感兴趣,自己动手,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中气

体产物的成分进行了研究。

【提出假设】该反应中的气体产物可能是CO或者是CO2和CO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饱和氯化铵溶液和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广口瓶内盛放的试剂为,其作用为。

2.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弹簧夹,一段时间后关闭,再点燃酒精喷灯。理由是

3.称取3.20g氧化铁、2.00g炭粉混合均匀,放入质量为48.48g的硬质玻璃管中;待反应结束,再通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1.24g。经进一步测定得知参加反应的氧元素质量为0.96g。从而确认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和CO的混合物,理由是。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判断,反应产生的气体中n(CO2):n(CO)=。

4.有同学认为还应对该实验装置作进一步完善,你认为应作如何改进?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时间在4秒以内;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故正确答案为B。

2.B[解析]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故正确答案为B。

3.B[解析]教学过程有五个基本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以及检查知识。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领会知识,它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故正确答案为B。

4.C[解析]教育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课程来进行的,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正确答案为C。

5.B[解析]略

二、填空题

1.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

2.认知因素

3.人类社会

第二部分 化学专业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A选项中汽油挥发,蜡烛受热熔化均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为物理变化,故A正确。

B选项中水加热至沸腾,生成的气体是另一种形态的水,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应属于物理变化。

C选项中生成气体为氢气,为化学变化。

D选项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碳酸钙的生成,为化学变化。

2.D[解析]燃着的酒精灯,若需添加酒精,必须熄灭火焰。绝不允许燃着时加酒精,否则,很易着火,造成事故。

3.D[解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化学方程式为:2CO2+2Na2O22Na2CO3+O2↑

故可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正确答案为D。

4.B[解析] A选项中Cu2+为蓝色,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中Ca2+ 和CO32-可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D选项中Ba2+ 和SO42-可生成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5.D[解析]只有D选项即可以表示元素铁,又可以表示铁单质。

6.D[解析] A是物理变化;B项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选项氧气瓶应是蓝身黑字。

二、不定项选择题

1.BD[解析] A选项错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投入水中应该漂浮在水面上。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选项正确,反应伴随滋滋的声音是因为氢气的生成。反应还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加入石蕊试剂后应变蓝,故C选项错误。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所以保存在煤油中可以将钠与氧气和水隔绝,D选项正确。

2.AC[解析]略

3.AC[解析]催化剂能在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其本身并不参加化学反应,其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故A错误。

C选项稀有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霓虹灯通电有颜色是因为通过电流产生能量,使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进”,能量以光辐射形式被释放,稀有气体就会发出光。故C错误。

4.AC[解析]本题考查基本的实验知识。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燃烧匙用于盛放可燃性固体物质做燃烧实验。滴管用于少量液体的取用。正确答案为AC。

5.BD[解析] A选项先生成BaCO3沉淀后被稀盐酸溶解,生成的BaCl2可溶;B选项生成的BaSO4不溶于稀盐酸,因而B选项正确;C中生成Fe(OH)3,后被稀盐酸溶解;D选项AgN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AgCl沉淀。

6.BD[解析]本题是考查关于溶液组成知识的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充分理解和应用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对于A选项:加入0.8A克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0%)/(A+0.8A)=11.1%。

对于B选项:加入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20%)/2A=10%。对于C选项:蒸发水,析出0.1A克固态食盐后溶质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但溶液的质量变为A-0.1A=0.9A,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10%。对于D选项:加入2A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20%+2A×5%)/(A+2A)=10%。综合以上分析得:答案为BD。

7.A[解析]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增大)的方向移动;温度升高(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故应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正确答案为A选项。

8.D[解析]排水法适用于收集在水中溶解度很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则适用于比空气轻且无毒的气体。由此可见,可用这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有H2、CH4。CO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是由于密度与空气太接近,二是由于CO有毒,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正确答案为D。

三、推断题

Ba2+、Cl-;Fe3+、Cu2+、CO32-;NO3-

[解析]溶液为无色透明,故一定不存在Fe3+、Cu2+,因为Fe3+为红褐色,Cu2+为蓝色;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盐酸后沉淀又消失,故推测一定存在Ba2+;生成的沉淀为碳酸钡白色沉淀,故溶液中一定没有CO32-;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硝酸银,有白色沉淀生成,且加入硝酸沉淀不溶解,可推测出一定存在Cl-,生成白色沉淀为氯化银。

四、实验探究题

1.发生

2.净化;饱和食盐水;浓硫酸;饱和食盐水用于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用来干燥氯气

3.尾气处理;浓氢氧化钠

4.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解析]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图1为该反应的发生装置;因为氯气中常常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故需要用净化装置,图2即为净化装置,其中所装溶液分别为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饱和食盐水在前,用于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浓硫酸用来干燥氯气。同时由于氯气有毒,对空气会造成污染,因此反应最后还需要尾气处理装置。氯气能溶于水且比空气重,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图3烧杯中为浓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五、计算题

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 g 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

8098

4.0 g5% x

80×5% x =98×4.0g

x =98 g

答:完全溶解这些固体产物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98g 。

2.Cu2S

六、教学分析

[解析] 1.浓硫酸;吸收产生的氮气中的水,获得干燥的氮气。

2.为了排尽整套装置中的空气。

3.经计算反应后的气体中碳、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介于1/2和1之间。(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1。

4.在尾气出口处加一个点燃的酒精灯或增加一处尾气处理装置。

下载本套试卷 可以全选复制粘贴到WORD里!!!

河南农业大学VB考题题库

河南教师资格小学考题猜想:教学评价(五)

河南《行政强制法》考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考题

考题

考题

考题

考题

考题+

机务考题

河南考题
《河南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河南高考考题 河南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