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魅力灌阳(通稿)

发布时间:2020-03-03 06:02:0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梦回千家洞同缘瑶族魂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魅力灌阳

2011年桂林灌阳千家洞瑶族文化旅游节暨灌阳“二月八”农

具文化节新闻通稿

又到一年春暖花开时,在桂北大地上一场充满着传统文

化和现代气息相交融、具有地方特色的瑶族文化、农具文化和桂剧文化胜会如约呈现在您的眼前。3月10日至3月13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局、桂林市人民政府兴办,桂林市旅游局、中共灌阳县委、灌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以“梦回千家洞同缘瑶族魂,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魅力灌阳”为主题的2011年桂林灌阳千家洞瑶族文化旅游节暨灌阳“二月八”农具文化节,具有内容新颖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等特点。引领您走进神奇绝妙的瑶族发祥地,尽情领略浓郁的灌阳风情,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

灌阳县位于广西东北部,距桂林市159公里,全县辖6

乡3镇,总人口为28.34万人;全县总面积1863平方公里。灌阳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于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前建立县制。境内人文自然景观颇多,既有瑶族发祥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千家洞,又有“小南京”之美誉的月岭古民居、还有亚洲第一水洞黑岩和与云南石林相媲美的文市石林等旅游胜地。矿泉水和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水能

理论蕴藏量为18.6万KW;矿泉水日开发量可达600吨以上,水质良好。

近年来,灌阳县坚持“工业兴县、全民创业,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初步形成了以小水电、冶炼、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精选及选矿设备制造等5大优势产业和以北李(黑李)、中梨(雪梨)、南橙(脐橙)为主的3大无公害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洲小区建设逐步完善,江东新区开发已启动。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0.5亿元,同比增长22.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7亿元,增长32.3%;财政收入2.27亿元,增长29.2%。 “十一五”期间, 2007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和“南珠杯”竞赛优秀奖;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获全区科学发展进步县奖、桂林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跨台阶奖和工业经济目标责任特等奖;2008年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2010年获全国、全区粮食生产县,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誉为“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2010年获得全国肉牛生产示范县、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一等奖等数十项市级以上荣誉。

农历二月初八,是灌阳传统的农具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灌阳县委、县政府为“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魅力灌阳”,

通过充分挖掘“二月八”等本地传统节庆文化内涵,有利于更好地展示、宣传、推荐灌阳县千家洞—世界瑶族发祥地和广西地方戏—桂剧发祥地、中国雪梨、黑李、大红薯之乡等特色资源及良好的软硬投资环境,丰富城乡群众生活,不断提升灌阳知名度,实现经济与社会多方面互动发展。过去每年的 “二月八”农具节都由群众自发参与,自由进行商贸洽谈,商品、食品、土特产、农机、农具、家具展销,而从2009年起,则由政府引导,并结合灌阳万亩梨花盛开时节诱人的旅游景点及深厚丰富瑶族文化、农具文化和桂剧文化等民族特色来举办。

2011年桂林灌阳千家洞瑶族文化旅游节暨灌阳“二月八”农具文化节活动,与上年相比内容更加新颖丰富、文化内涵更为深厚、地方特色更为鲜明等。“梦回千家洞” 大型文艺演出由台湾著名演员卓依婷,旭日阳刚组合,精灵组合(女子),广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朝珍、孙勇等区内外各界名人倾情打造,大型舞龙舞狮活动、具有桂林各地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汇演、还有传统农具及现代农机具展示、牛耕表演、农机耕田比赛,竹木制品、农具、家具及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展销等等活动,让大家在对灌阳农具的变迁有一个更深的了解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现代农机具时代的日新月异。

灌阳油茶、荽油茶是灌阳特色小吃之一,今年再次举办

现场茶艺比赛和美食一条街又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可以让来宾一边品尝具有灌阳地方风情的“美食”,一边观赏和领略地方小吃精湛的表演和竞技活动。

文化节上还进行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比赛——扭扁担、板鞋竞速、挑担子比赛,传统竹制品、农具、工艺品手工编制比赛等,将吸引各方游客的眼球,领略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灌阳健儿的风彩。

今年农具文化节又一亮点是桂林千家洞国际山地自行车赛——2011春季越野挑战赛、徒步灌阳摄影博客大赛、环千家洞汽车旅游春季集结赛,界时一批国内外高手将同场竞技。在规定时间内,凡徒步灌阳所写的与灌阳有关的文章和摄影作品均可参赛(在2012年“二月八”农具文化节上颁奖),纯朴的灌阳民风和美景将是各方游客笔下妙笔生花和镜头下构图人间仙境佳作的亮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节日期间,恰逢梨花竞相开放,灌阳将组织万人游万亩梨园、观斗牛比赛等活动,洁白的万亩梨花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使之流连忘返。斗牛是灌阳民间最喜欢的一项娱乐活动,一场场激烈精彩的打斗,将引领游客进入另一“竞技”场面,一同进入忘我世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灌阳是一块投资的“热土”,该县以“二月八”农具文化节为平台,加强与外地客商及灌阳籍老板的沟通,邀请部分大中型企业尤其是投资意

向的企业来灌阳考察洽谈项目。项目洽谈及招商引资推介会、为客商们提供一个投资创业、相互交流的舞台,诱人的商机为各界精英辅就成功之路。

和谐的灌阳,迷人的灌阳,魅力的灌阳,欢迎您的光临。

附:灌阳“二月八”农具节溯源

农历二月初八,是灌阳传统的农具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灌阳“农具节”源于黄关镇云台寺赶庙会。云台寺建于唐代,规模相当宏大,除大雄宝殿等建筑外,还建有佛龛四十八座,是桂北湘南有名的寺庙,与湘山寺齐名。全真大师曾于寺中弘扬佛法。由于他德懋寿高(136岁圆寂),人们都尊他为“寿佛爷”。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全真大师的生日(另一说是其逝世日),这天做佛事最灵,有求必应。于是每逢农历二月初八,广西、湖南等地的信男善女云集云台寺,焚香化纸,求神拜佛。此时又正值春耕春播时节,各地商贾利用赶庙会的机会,进行各种农具、农产品的交易,如扁担、箩筐、犁、耙等。随着云台寺香火日益旺盛,“二月八”赶庙会做生意的商贾逐年增多,农具生意也随之兴旺起来。赶庙会演变成名副其实的农具及农副产品交易会。

1926年农民运动后,云台寺菩萨被捣毁,但“二月八”这一天的商品贸易仍十分活跃,商品交易地点却由原来的云台寺转移到镇政府驻地黄牛寨,后逐步发展到县城、新街、文市、水车、新圩等地。2000年,灌阳县人民政府正式将“二月八”定名为“农具节”。2009年3月3日至5日县委、政府、区农机推广总站、市农机局成功举办了历年来规模最大、形式最多、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桂林灌阳“二月八”农具节,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全众的普遍赞誉。因此,“农具节”已成为我县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

展现美食魅力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感悟古典诗词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__打造国学特色学校3

平语近人,弘扬传统文化,感受时代魅力

传统文化的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魅力灌阳(通稿)
《弘扬传统文化 打造魅力灌阳(通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