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9:05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当前,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阶段,处于改革攻坚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重要战略机遇期,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逐步暴露,要保持社会稳定,必须依靠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实行综合治理。

总结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来的经验得出,社会治安预警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治安预警工作机制的建立势在必行,它的建立必将强化和促进综合治理工作。现就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谈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掌握治安信息是建立治安预警机制的前提

实现治安预警,就必须掌握高质量的治安信息,研判、分析反馈治安信息,指导实践。而要掌握高质量的治安信息就必须明确什么是治安信息?只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治安信息,掌握其在建立预警机制中的重要性,才能针对问题及时掌握了解大量真实的、前瞻性的、深层次的治安信息,做到超前驾驭、事前预防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认识治安信息是建立治安预警机制的前提。

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各种消息、情报、指令、代码、数据、信号等所包含内容的总称。信息有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之分。治安信息可理解为在治安管理中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社会治安消息。是治安管理活动中接受和发出的各种消息、情报、资料等内容的总称。如我县因占地拆迁、企业转制、移民安置、民间纠纷等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苗头、“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情况、青少年和流动人口犯罪数据、杀人、抢劫等影响社会稳定的恶性案件发生原因等,都是重要的治安信息。只有充分认识到了这些重要信息,才能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二、加强领导,建立治安预警机构,畅通治安信息渠道

(一)承借综治成效,建立预警人员组织机构。如果专设预警机构成员,势必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工作紊乱。利用现有综治机构,赋予其预警职能。

1、建立以综治委员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领导小组。以综治办主任为组长,综治委成员为成员开展工作。综治办为日常信息处理机构,负责对辖区社会治安预警机构及工作人员的选配、调整,实施工作检查和奖惩。对预警信息进行汇总、筛选、核准,提出决策建议。

2、建立督促检查机构。成立以综治成员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督查督办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社会治安预警信息情报的督查督办,中继和传递。

3、建立专群结合的工作网络。以110报警站(点)、治安报警点、公安巡警、单位保卫、门面、门卫、社区巡逻队、“四车两员”、路政道班、乡(镇)综治干部(专干)、村组治安员、中心户、山湾院坝联防队、守楼护院队等群防群治组织为成员的社会治安预警工作组。负责对信息情报的调查、考证、巡视、搜集和报告。

(二)因地制宜,建立预警信息网络机制

1、设立社会治安预警信息网站。以现有综治网络为载体,建立预警机制网络,科学管理,合理使用。收纳所有预警信息工作人员的姓名、住址、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进行网上横向信息交流,纵向信息传递,把信息预警工作全部纳入系统视线。

2、建立科技防范预警系统。一是在公共场所、交通要塞、车站、大型商场、金融、财会、宾馆等部门和地段设立电子监视和报警系统,以实现对流动人口、闲散人员的监控,一有情况,适时报警。二是在社区、村组、山湾院坝、险要路段设立治安报警点、Ip电话和村、组长、中心户、零散户三点一线的流动预警、报警线。

三、建立治安预警机制要做好治安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工作

(一)收集工作。治安信息只有收集才能得到。收集工作是治安预警工作的起点,也是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做到四个方面:一是及时性;二是全面性;三是连续性;四是准确性。方法有交流法、调查法、查阅法、分析法等。

(二)处理工作。即分离出一些失效和无效信息进而筛选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去伪存真。处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初级信息,即简单的整理,只供了解;二是高级信息,是对原始信息进行比较系统归纳、分析研究,可作为决策者的决策依据。

(三)传递工作。按一定方式方法将信息从A地移动到B地的过程。要求:一是渠道畅通无阻、速度快、质量高,即迅速准确;二是安全保密。

(四)反馈工作。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可控制决策的顺利进行,防止瞎指挥,贻误工作;可以将工作效果和决策措施相比较,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总结经验,汲取教训。

四、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一)坚持治安信息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治安信息的生命,一旦失去了真实性,信息本身就会失去价值,而且将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因此,在预警工作中,要力求做到:一是真实,不允许有半点虚假和想象;二是要准确,不能任意扩大缩小。

(二)坚持治安信息时效性原则。一个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不及时收集传递,就会成为“马后炮”,贻误战机;在这个原则上,尽最大努力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多“胸有成竹”,少“雪中送炭”和下“及时雨”。

(三)坚持治安信息适用性原则。在众多的信息中,有些治安信息冗长、范围大、内容复杂,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必须做到分类、筛选、加工和利用,根据不同的决策使用对象,提供对路的信息,有的放矢。

五、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必须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审批制度和督办制度

(一)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告程序,明确信息报告内容和时限,是建立健全治安预警机制的根本制度。

1、报告范围: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民族分裂分子、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活动情况;正在酝酿、策划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政治骚乱和*或较规模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事件;较大规模的聚众围堵、冲出党政机关和重要警卫目标事件;阻断交通要道等事件;较大规模(10人以上)的集体上访,闹事、械斗事件;涉及民族、宗教事务的事件;其他治安信息等。

2、报告形式:坚持真时性、时效性、适用性原则,根据报告内容的紧急程度和保密等级,采取先口头、后书面的形式,可明传、可密电。

3、报告时限:重要情况应在2小时内报告,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对事态正在发展和正在处置的重大事件,及时续报结果。

4、报告程序:重大情况应立即向党委、政府和综治办报告;一般情况向单位报告后逐级上报。

(一)审批制度。各单位和部门在报告时,应建立审核把关制度,以减少差错和失误。

(二)督办制度。对处理的重要信息和需要反馈结果的信息,要加强催促和督办工作,限期完成。

六、建立日常性治安预警工作机制

(一)实行领导责任制。与所有预警单位和部门领导签订责任书,将预警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对造成重大责任后果的单位领导实施责任追究,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

(二)督促检查机制。由督促检查工作组对各预警工作按各自的职责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将考核结果纳入单位目标考核。

(三)奖励机制。对提供重大可靠线索、信息的有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

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的研究

建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的思考

关于建立劳动关系协调预警机制的思考

建立和完善测评预警机制

建立和完善测评预警机制

论税收预警机制的建立

建立廉政风险早期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

预警机制

关于建立审计预警机制的构想

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的思考
《建立社会治安预警机制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