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与任务

发布时间:2020-03-02 09:17:1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与任务

宋葛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副巡视员

我向大家汇报改革开放的这些形势任务的问题。我想讲三个问题:一个,中国改革开放这样的一个历程取得一个经验;第二个,改革开放面临的形势;第三,改革开放下一步的任务以及对这个任务的一些思考。

为什么这么设计呢?我的理解,因为咱们系统给我设计一个题目“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研究”,因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研究现在来讲还没有正式出台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公布,所以我也没法给大家汇报这个东西。同时,第二点,因为我也没有经过调研,我面对的,现在是个屏幕,实际上都是在座的各位朋友、各位学员,所以不知道同志们对改革到底了解到什么程度,如专业领域的同志知道什么叫体制,什么叫机制,非专业的领域的同志可能就不是很了解什么叫体制和机制,这两者的区别在哪里。所以,我与前面的这些历程、成就跟大家介绍清楚,有利于不是从事改革工作的同志了解中国这样一段历史。第三,温故而知新,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萌芽到成长到壮大,中国改革开放这样一段历史对我们把握未来,认识现状都有好处。

1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经验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下面讲第一个问题,新中国是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经历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大约从1956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学习、抄袭、沿用、借鉴,甚至照搬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这一个模式对于中国恢复自1840年以来所创造的国民经济体系,恢复被战争所毁坏的国民经济体系,乃至于发展中国的工业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举一个例子,中国在60年代爆发了原子弹、氢弹,在当时看来是高科技,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没有计划经济这样一个体制,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但仅仅举这么一个例子了。但体制的弊端还是很突出的,最典型的是,商品匮乏、票证齐全,短缺经济,匈牙利有一个经济学家叫科尔内,当时中国还有些口号“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座的年龄比我长10岁、20岁的同志对这个话肯定是记忆犹新。同时,也不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这些弊端都非常之多,因为限于时间,我不展开讲。

加上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到1976年、1977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就濒临破碎、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句话是

2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里头提到的。

中国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的帷幕,现在回过头来,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不是事先人为划分的,事先想划分也划分不了。

这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2年的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这个阶段改革开放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如当时安徽省小岗村

17、18户的农民在一个夜里头按着手印把集体的土地私自分包到自己的家庭,当时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大家可以看PPT里面红色的这个东西,现在存在国家博物馆里边,上面放大了看就写着“杀头也不怕,但其他人要把我们的孩子抚养到18岁”,农村改革是家庭联产承包,先是从安徽、四川开始,后来形成燎原之势,这是改革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这段时间,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特别是1984年,国家发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国有企业的主要办法是借鉴农村改革进行承包制、租赁制等,这段时间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和一个关键的环节。

在80年代中后期进行了价格改革,价格闯关,大家

3

记忆犹新,80年代末期的时候,通货膨胀还比较高,原因很多,其中一条原因是我国进行价格改革,放开了很多商品的价格,中间还采取了价格“双轨制”。

这段时间还进行对外开放,先是搞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特区,后来又把海南独立建设变成了特区。后来在1990年又在浦东开发开放,从特区又到14个沿海城市,又到其他的沿边沿海的开放,包括内地的一些开放,开放是逐步地进行。

这段时间,一个很突出的任务是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我们现在叫改革开放或叫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不知道我们改革到底搞什么,毫无疑问,我们就开始搞突破计划经济,怎么有利于发展就搞什么。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在1992年提出的,在这种情况下,那时候大家说传统的也好,说经典的教条也好,很难提出说要搞市场经济这样一个概念,现在我们觉得不搞市场经济不可能了,但那个时候很难提出这样一个东西。

第二个,那个时候也不像现在,我们现在从党的十四大开始,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都对改革开放,当然还对其他问题都作出部署,像十八大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但那时候没有那个东西,同时那时出国也少,不知

4

道国外怎么弄,所以探索改革开放的目标。

首先,党的十二大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了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又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党的十三大又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提出,要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直到党的十四大我们才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段时间,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政治领域,包括文化领域,包括社会领域,包括对外开放领域,我就不详细展开,因为这段历史很多同志都了解。

有的人说改革只改了经济,没改政治,“人民公社”改成了“乡”,这是不是一种体制改革呢?但这种改革毫无疑问是跟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必然联系在一起,或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发展,引进引进,从经济基础必然要调动上层建筑的改革,从这里面我举这么一个例子。

从党的十六大以来,2002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的,包括前段时间,大家在报纸上、网络上都看到,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5

也包括十年来这些成就中改革取得的成就,前段时间,3月份开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又全面回顾了五年来的成就,也包括五年来取得的改革的成就。概括起来讲,这段时间推进了农村综合改革,推进了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垄断行业改革,包括2002年对电力、电信、民航、石油石化进行了改革。电力当时是叫厂网分开,民航也组建了几大集团,电信当时进行了分拆重组,在前两年又形成了三家全业务经营的电信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这些都是十六大以来推进的改革。

还包括增值税转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还包括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还包括很多炒股的朋友都知道股权分制改革,这些改革都是本世纪以来推进的,也包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包括文化体制改革,经营性文化,改革企业,公益性的改成事业,企业要尽快完成转企改制的任务,这都是本世纪以来推进的改革。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也顺应地应对了加入WTO的过渡期的各种挑战,所以,开放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红利,加入WTO是一个红利。简单回顾一下改革的历程。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第二个问题,我们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各大的成就,这几句话可以这么讲:第一,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

6

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了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的开放水平从封闭、半封闭走向了更加主动积极开放的这样一个开放型经济体系。所以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过去在企业方面“一大二公三纯”,现在既是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要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而且这个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的比重现在还是比较高的。

过去,我们对价格,除了极少数的价格是市场定价之外,绝大部分是计划或政府定价,现在95%、96%,乃至97%的价格都是市场定价,政府主要管基本公共服务,基础的产品价格,如自来水、用的电、吃的药,甚至坐火车买的火车票,像这些东西价格政府还要管。

过去我们的投资,企业没有自主权,现在有自主权,政府也是,过去是无所不管,甚至还管不好,现在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我们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二点,正是因为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才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生产力的发展从缓慢走向快速,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1978年到2001年,这个数据还没有更新到

7

2012年,我国的GDP增长年均10%,总量由世界第十跃居世界第二,现在人均GDP六千美元,中等收入国家偏上等的,如果分成九等的话,我们在六等的这个阶段,中等偏高,如果上等分成一二三,中等分成一二三,我们是中等偏上的收入国家。这些数据我就不展开了。

第三个,正是因为生产力取得了极大、快速的发展,我们的人民生活不断地改善,我们城乡居民的收入提高了,如果扣除物价影响的话提高了8到9倍。

我们的恩格尔系数,食品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都降低了,城市和农村都降低了20几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也都是从

6、7或8平方米,现在都是30平方米左右。所以,我们人民的生活从吃不饱、穿不暖或温饱不足,转向了总体小康。

过去,70、80年代老百姓结婚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后来彩电、冰箱、洗衣机,中间还经过了黑白电视、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一个住、一个行,作为老百姓都要消费的地方,还有很多。“三大件”,现在不知道哪“三大件”了,出去旅游、文化教育,电脑已经不算什么件了,电脑这玩意儿现在也很便宜,中国电脑产量现在也是世界第一了。现在“三大件”不好找了,不像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或加一个收音机,那个时候不好找了,所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还是实实在在的,不容

8

否定的。正是因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信心更足。

所以,十八大也说了“三个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当然这个顺序跟报告上不一定一样。所以跟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这样的一个信心,这样一个决心就更加地坚定了。所以,我简单回顾了一下中国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历程。

所以有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进步最大的红利,这种红利体现在哪里?报纸上、网络上都有很多的描述,有的人说,从1955年还是1956年开始到60年代的某年,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是6.1%,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平均是10%,中间的数据的差异有人说这是改革开放的红利,这是有一种说法。还有人说,中国还是两个中国,资源还是那个资源,人还是那个人,正是因为改革开放,我们调动了每一个人的积极性,每一个企业的积极性,对生产要素的整合带有一个系统的指导,结构的优化导致功能的优化进行整合。所以,我们社会的发展进步的红利增强,创造的活力增强了,这是改革的红利。我更倾向于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来激发活力、激发动力、激发潜力这个角度来理解改革的红利,而且这种红利毫无疑问今后将继续地存续下去,继续地发展

9

下去。

(三)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

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我就不讲了,因为外国朋友特别喜欢听,有人说这是中国的“北京共识”,这都是外国经济学家取的名字,说中国的改革是“北京共识”,其实北京从来没有主动去搞共识,我们概括起来是说我们建设市场取向,这回克强总理在“两会”的记者会上就讲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如果用书面语言讲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中国改革的一个特点。

第二个,渐进的模式,什么叫渐进?前苏联东欧国家搞改革,大家都知道“休克疗法”,休克疗法和渐进模式的区别在哪里?举个例子或打个比方,休克疗法是把旧房子一拆,一炸,炸完了再盖新房子,号称几百天搞私有化,当时的丘拜斯。

中国的渐进模式,如从农村开始,农村生产力激发了,活力提高了,商品相对丰富了,所以,城里人食品供应就增加了,副食品供应增加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就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改革的重点从1984年转移到城市,先农村后城市。

再是价格改革,我们先调后放,中间还经历的一个双轨制的阶段,双轨制的弊端是很多的,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当时一下子把商品价格就

10

放开,势必是难以想象的,我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通货膨胀了,时候通货膨胀已经很高了,但还有价格“双轨制”的功劳,如果没有“双轨制”企业不愿意生产那么多商品,你放开价格,你也是不可能做到,或只能导致更加严重的通货膨胀,这是渐进。再如对外开放,先特区,后沿海城市,最后加入WTO。还有渐进,如增量改革,什么叫增量改革?国有企业那时候的人都是终身雇佣制,但是对新人,新人新办法,劳动合同制。老同志逐渐退休了,新同志自然都是劳动合同制了,这是增量改革。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广义来讲也是增量改革,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来增加生产、增加供应,同时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怎么办?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税收、创造了就业,这样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就能够从中得到弥补。再一个是增量改革,这是渐进改革的一种。再比如说我们很多改革包括今天还在沿用,叫做试点,选择一个地方试一试,选择一个领域试一试,现在我们还在用,国家还有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也有试点,房产税也有试点,这些都有试点,这都是我们的渐进模式。

第三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特点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人民群众

11

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并且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我们推进改革,需要扩大内需的时候,我们更多地让老百姓减轻后顾之忧。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扩大内需具有巨大的作用,像这些特点,我也不展开讲了,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过程,这样一个历程,我们应增加无比的自信。

二、中国改革开放面临的形势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改革开放面临的形势。党的十八大作出了两个全面的部署,一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第二个也提出了“两个加快”的任务,一个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理解,只有全面地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来讲有这么几点:

(一)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第一个,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我国发展中“三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还很突出,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也不强,经济增长过多地依靠投资拉动,

12

特别是居民消费不足,能源、资源消耗较多,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的粗放特征仍然比较明显。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来刚才主持人小高同志说的几句话,小高同志的开场白也点出了我国一些问题,我建议问题的表述还是以党的十八大为准,以“两会”的表述为准,不要一上来就说诚信缺失,腐败严重,这个不是官方语言,当然我不是批评他,我在这儿替他作个更正。我们经济发展的粗放特征仍然比较明显,付出的成本和代价还比较大。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面临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以及国内生产要素的成本加快上升,经济下行的压力和产能过剩的压力都比较大。所以,转变发展方式非常紧迫。

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最根本的要搞改革开放,靠政治号召管用,靠领导发动管用,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体制、机制创新。任何一种发展方式都是一种动力机制的塑造或利益分配体制的安排,好的机制、体制就有好的发展方式。所以,体制、机制不合理,就难以导致发展方式的转变。举个例子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不匹配或不统一,换言之,地方政府干了很多事情,责任很重大,但钱不够用了,中央的转移支付也

13

不足以弥补它的缺口,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家都有体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大力地发展经济,招商引资,特别是按照经济学的原理要发展工业,没有工业,服务业从何谈起呢?服务业是无本之末,当然也有例外,要玩命地招商引资,特别是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这样,甚至连土地也白送,厂房也白送,当然现在不白送了,污染也不怕,这样我们就有点税,增值税,七

五、二五,还分成。这当然有好处,但弊端也很明显,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第二产业的比重高,第三产业比重老上不来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这跟财税体制有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还跟政绩考核有关系,不管你怎么改或怎么说,现在哪个地方政府也好,领导人也好都追求GDP,不作为考核指标的,不作为放在文件中的考核指标了,但问的时候问你今年增长多少,财政收入增长多少,当下级的就在玩命,甚至有个别的地方还在造假,这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再比如说,要素价格长期以来比较低,什么叫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特别是土地。所以扭曲了经济关系,因为土地便宜,所以我就可以怎么着,实际上土地并不便宜。按照十八大的要求也好,十二届五中全会,还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也好,要建立城乡平等

14

的要素交换关系,按照这个平等的要求来讲,土地就不可能那么便宜了。所以这些问题都是说,发展方式的转变跟体制机制的转变是密切相关的,或体制、机制的转变是发展方式的关键、核心、动力、保障。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第二个,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也需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我们有“四个深刻”(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但也使各种社会矛盾愈发突显。

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这些年来还是多发、频发的,在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医患冲突、执法司法领域,这些问题还相对比较突出,一些人、一些地方采取极端的方式表达,时有发生。

再比如说,流动人口的规模比较大,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压力。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非常快捷,由一条短信、一个微博,现在还有微信就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所以,今后这样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机遇和矛盾的突显是一个并存的特征,要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根本的也要靠改革,如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总

15

体小康了,所以人们对精神、文化、安全、社会参与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这样一个诉求,这样一个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力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参与意识)非常地强,当然人民群众都是主人翁了,所以对社会体制管理创新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要顺应时代潮流,人民的意愿,要进行社会领域的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活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三)增强我国体制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第三个,要增强我国的体制优势和国际竞争力,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有很多理论,有的是要素的竞争,有的是人才的竞争,但核心根本的还是体制的竞争,体制、机制的竞争或制度的竞争,只有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才能把自身的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发展潜力)转化为竞争的优势。在座的哪一位同志不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不希望中华民族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呢?都希望的。但我们要脚踏实地,要不断地创新体制、机制。

前两天我看到撒切尔女士去世了,网上有报道,撒切尔有言论说中国竞争怎么怎么着,不可怕。但这是网上说的,不是我说的,它说撒切尔说中国难以形成主流主导世界的思想,她的观点对与否,我们不去评论,所

16

以,我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强国要靠体制、制度,乃至于我们的意识形态。所以,要不断地改革开放,不断地创新,当然毫无疑问,这种改革创新还是要坚持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第四个,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攻坚期是克强总理在去年的11月份他明确地提出来的,其实此前也有人提出。深水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考察的时候提出的,意思都一样,改革开放本身需要攻坚克难。我们经过30年,刚才我说的渐进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外围到核心的这样一个改革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在不断完善之中,但离更加成熟、更加规范、更加定型这样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较大的距离。

特别是改革,已经越过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你改了,我改了,你改了不影响我,帕累托改进的阶段已经基本上过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增加了我的奶酪,肯定要动你的奶酪,所以这样一个阶段利益格局的调整比较难。

所以,克强总理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答记者招待会上讲的。比较容易改的改了,能够摘得到

17

的果、桃、梨摘了,伸手摘得着的摘了,再往上要搭梯子了。所以各方面普遍受益,广为接受的改革越来越难被找到,而且在刚才“四个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包括互联网这么普及的情况下,要想凝聚一点共识也比较难,像改革出台了,这不是为我自己辩论,而不是在为改革工作在辩论,很多人首先给你看的是毛病,然后再给你挑出来,然后再给你去放大。上网的人不一定每个人都发言,发言的人也不一定每个人都发不同意见,但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假如100个人上网,有50个人发言,发表不同意见的有20个人,或发表反对意见的,但我们看到的全是是这20个人的意见。所以,这样的情况下要凝聚改革共识也比较难,要引导舆论也比较难,大家不要小看这个,这个非常之重要。所以改革的攻坚期、深水区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要有敢闯的锐气,会闯的睿智,用克强总理的话讲,叫“勇气、智慧,韧性”来推进改革。这是第四个方面的特点。

(五)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第五个方面,十八大布置了“五位一体”的任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所以,不断地丰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也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规律的认识的深化。这

18

“五位一体”,大家学习十八大报告都体会到,它布置每一项经济任务的时候都带着改革,布置政治任务的时候也带着改革,布置文化的时候也带着改革,布置社会的时候也带着改革,包括布置生态文明的时候也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所以“五位一体”的改革跟以前的改革又不一样了。

所以,我们要把改革开放精神、措施也贯穿到这“五位一体”建设的领域,从根本上解决各领域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不够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和改革开放新要求的这样一个问题,使各个领域改革能够深度地融合,良性地互动,相互地协调,形成合力。

举个例子,如“四化同步”,十八大鲜明地提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这“四化同步”或同步协调推进都需要改革。推进城镇化。首长说了,要把改革这个最大的红利和城镇化这个最大的内需潜力结合起来。

根据有关专家,其实不用专家了,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去年2012年年末的时候,中国大陆的总人口13亿5404万人,城镇人口7亿1182万人,城镇化率按照统计的比例是52.57%,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4.7%,什么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有一大批的统计在这52.57%

19

里边的人,但他没有拥有城市的户籍,当然更没有完全享受或较少享受城市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这17.87%个点算下来是两亿,将近2.5亿人,当然了,如果再精算一下,中国还有2600多万农民工是在自己家旁边打工或到别的地方的农村去打工,我们推进城镇化,首先不管争论有多么地大,将近2.5亿的农民工已经进了城了,已经走向城市,走进城市,但还没有融入城市,你必须让它真正地融入城市。

特别是其中有专家说有一半是新生代的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甚至已经在城市出生,不会种地了,甚至想种地,家里的地还不一定有了,接触了城市文明的熏陶,对网络也好,对科学知识也好,很多理念也不一样了,你不让他进城是不行的,你不让他真正融入城市是不行的。

第二个,城镇化率还得要让另外将近3个亿,这是专家测算,将来肯定也要进城的人员真的进城,什么意思?城镇化率不可能到现在就终结了,城镇化的发展至少还要20年左右,假如一年一个百分点或将近一年一个百分点,我们还有3亿多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城市,这里面就需要我们要有步骤,有过渡,可持续进行制度的设计,让我们的农民兄弟能够真正有序进城,能够进得来,留得下,能够就业放心,居住安心。

20

这两个账算完了,中国还有广大的农村,有人都进了城,不可能;所有人都进城,不可能,还得有人种地,还得有人在农村生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还有很多城里的人想到农村去当陶渊明,你的户籍不能光是允许农村人进城,当然什么时候我不好说,现在成都就是这样了,它也是双向流动的,所以这些人既然在农村生活、生产,就要发展现代农业,就要搞农业现代化,这个就要改革了。

现代的农村的发展体制,关键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体制、机制,让农村的朋友能够享受跟城里人一样基本的公共服务,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就要推进很多的改革,包括户籍制度的改革,土地制度的改革,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的改革,也包括前一段时间网上热炒的高考制度的改革。

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毫无疑问也要推进改革,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无论是改造提升制造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重要的途径都是要通过财税、金融、价格、科技等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这样一个政策体系。包括有一段时间,有人热议实体经济的发展和虚拟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关系,说好多企业,银行业的利润很高、收入很高、税收也很高,实体经济相对怎么怎么着,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就要完

21

善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这样一个制度体系。

信息化也是如此,信息化跟科学工业化还要融合,科技和信息要融合,我们就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举这么个例子,以上我先讲改革开放的这样一个历程,这样一个成就,这样一些特点,有的地方也没有详细展开和经验,试图使同志们对中国改革的历程的一个总体的脉络性的了解,同时也向大家汇报了中国改革开放还面临哪些形势。

三、中国改革开放下一步的任务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社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好多讲话当中指出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停步,这些领导的讲话都非常之多。

总书记还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是三个关键一招了。我们的总理也指出改革开放是最大的红利。也强调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改革开放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无出路;也强调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强调改革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也强

22

调我们要有更大的乐器、智慧、韧性,这都是决心了,也强调了切入点,如我学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讲话时指出,要突破固化的利益,总理说要触动利益,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要难。也都强调了方法,如要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所以我理解主办单位为什么设计这么一个题目,它就从这里头来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要出台路线图、时间表,也强调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还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也强调要处理好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的关系,以增量带存量,增量改革要积极,存量调整要稳妥,也强调要处理好改革和依法行政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

还强调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强调要“改”。因为今天我们是在讨论工作、交流思想,不是布置工作,我也没法给大家布置工作,某种意义上讲,我虽是体改司的某个官员,但还是以专家或者是以个人的身份向大家汇报,某种程度来讲我的专家水平还不够。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到底怎么深化?我们今天稍微务点虚。

(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深化改革开放的路径,目标已经有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怎么过去了呢?途径怎么选择?归纳起来,理论界、学

23

术界,社会各方面有这么几种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我们还处于并仍将处于,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能够进一步地释放我国的发展潜力,并将为政治、社会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本身看,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这种观点认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优先,首要选择。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在提高效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居民的收入分配领域差距还比较大,社会矛盾,我刚才也讲了,还比较多。社会公平的问题还突显,公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小说家笛福说过:“公平是施政的目的。”这次“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总理讲了要持续地发展经济,不断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公正是非常重要的,总理都高度重视。所以,这种观点认为,改革应由过去的以提高效率为主的这样一个改革转向社会公平优先的这样一个改革,换言之,他们就侧重于把社会领域的改革放在“五位一体”改革的优先位置。

第三种观点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果不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以突

24

破,这一点我们温总理说过好几次,说政治体制改革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难以突破,已有的成果也会得而复失。这也不光是温总理说了,如果大家学习《邓小平文选》、“南巡讲话”,类似的表述完全有。所以,这种观点认为,要更加推进上层建筑的改革。换言之,他们认为要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这是三种观点。

具体再加一个,对经济体制改革来讲什么是优先?又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我国商品市场已经比较充分地实现了市场化,但土地、资本、技术、资源这些生产要素还没有完全地市场化,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新的双轨制。所以,扭曲了市场关系,增加了套利、寻租的空间,所以,要把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改革的核心环节,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够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是这样一种观点,这样的观点也有支撑的。刚才我也提到,要素资源价格扭曲导致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这是第一种观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种观点认为,现在还存在着所有制的歧视,虽然我国有“两个毫不动摇”,对非公经济的发展也有两个36条,还有42个实施细则,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还是存在着事实上的“玻璃门”、“弹簧门”、

25

“玻璃房子”的问题,并且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最核心内容,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的社会方式也好,马克思原话我记不大清楚了。所以,认为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优先领域,这是第二种观点。毫无疑问了,我们还是按照十八大要求推进“两平一同”(公平的、公正的、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十八大原话都有,即所有制。

第三个观点认为,我国要把财税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刚才我也大体举了一下,就像我一次聆听人大代表的审议报告或他们质询我们的时候,有个专家代表也说中央财政“花天喜地”,省级财政“大有余地”,市级财政“小有余地”,其实我看这个小有余地也一般,县级财政呼天抢地,乡级财政就哭天喊地了,这是他说的,但很形象,都是有天有地。所以,有人认为财税体制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对转变发展方式,对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所以就我个人倾向而言,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目标,使各方面制度更加地成熟、更加地定型,这标志着我们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推进和总体设计,协调配套的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增加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当然,这个阶段的改革不可能不分主次,也不可能齐头并进,

26

所以,还是按照整体的渐进和局部的突破相结合的思路突出重点、局部突破,深化改革。

比如从政府自身改起,十八大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但这从广义的来讲还包括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等,所以改革可以从政府自身改起。

前不久“两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就布置了很多改革的任务,还包括协会商会,与主管部门脱钩,也包括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也包括把清理、规范、合并转移支付项目,该下放的下放,增加一般转移的比例。

这个大家再看国务院改革方案的分工,已经明显了路线图、时间表,这是一个新气象,而且每个里边都有括号,括号里边都有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还有要求有的要6月份完成,有的要9月份完成,有的要12月份完成,而且任务不仅分解到今年,还分解到明年,分解到后年去,本届政府到2017年的任务都有。

再比如说,从民生关切改起,按照克强总理说的要不断地改善民生。老百姓的愿望就是我们施政的愿望,老百姓最期待我们改什么,我们就改什么,当然这是一种取向了。再比如说从有利于社会公正改起,这种公正不仅是所有制的公正,还包括公民机会公平、权力公平、

27

规则公平这样一种公正,让每个人在“中国梦”里头都有出彩的机会,这就要靠公正。所以,下一步的改革要注意这些问题,要注意整体的推进和总体的设计。总书记已经在去年的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经指出了,要出台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前面还有顶层设计了,我相信这个工作肯定有人做,有部门做,肯定会出台。

要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和局部突破,要善于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牛鼻子。如刚才我提到四化同步发展,这里面就需要有些牛鼻子。

第三个,要更加注重借鉴人类制度文明的成果,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广而言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制度自信的前提下要创造性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这已经有考虑或社会上的几种观点,我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我国在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工作

毫无疑问,党的十八大已经对今后一段时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做了战略性的谋划和部署。具体我理解学习十八大精神在经济领域推进改革,我们应该做哪些事。

第一个,还是要围绕着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推进改革。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不要妖

28

魔化国有经济,但也不能笼而统之地说国有经济没有缺点,也不能说国有经济中间就不存在着垄断环节。你说自来水管子是不是垄断?这是自然垄断,电线是不是垄断?也是。你们家不可能有两家供电公司给你们家供电,也不可能有两家自来水公司给你们家供水,这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要加强监管。

再比如说电信行业,电信行业的电话线,有线电话,一般来讲是一个公司给你们家提供,你是联通也好、网通也好,移动也好,一般来讲也有人家弄两根线的,这是自然垄断,要加强监管。但自然垄断以外的,如无线的东西,无线网络,你家里既可以用联通的,也可以用电信的,还可以用移动的,它就有竞争了,但也不可能有200家无线网络公司给你提供网络,所以它竞争也是有限的。

所以,对自然垄断业务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对行政垄断要打破,前不久推出的铁路体制改革,它就是打破行政垄断,推进政企分开。对于市场形成的垄断,我们要按照反垄断法,微软就属于在某些方面形成了市场垄断,它有反垄断法来规范,中国也有这样的企业。这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不要妖魔化国有经济,但也不能一二概之地说,你说国有经济不好,这不对,我们要实事求是,不要戴着政治的眼镜,也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

29

问题。

要大力贯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细则,全面清理有碍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全部要清理。不光是要关注42条,要全面地清理。对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还要进一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公司制改革,推进它们整体上市,这是企业改革了。

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要素价格改革,推进水、电、煤、油、气,更加地市场化,而同时又保证了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要把经营性的用水、用煤、用气和非经营性的老百姓居家用的要有所区分,采取不同的,当然也有共性的价格体制。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包括主板市场,也包括非主板市场,还包括股权交易市场,如非上市公众公司的股权市场的改革。

对我们的土地制度改革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二五”建议和“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及十八大的要求,一句话是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来推进改革,在这个方面,我国的改革试验区,像成都、重庆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些探索,其经验还是值得肯定的。还有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价格领域改革里边的这些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要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财税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体制。大家可以看国务院的网站

30

公布的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精神的一个任务分工文件,目前还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网站首页上,它对财税体制改革做了明确的分工。

要适时把营改增扩大范围、扩大领域,要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如可以扩展到煤炭,要健全消费税的体制,如有些严重污染环境,不利于资源节约的这些东西是不是纳入消费税来调节呢?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这已经作出部署了,大家可以看机构改革方案的落实方案,我印象中是6月份就要完成这个阶段性的任务。

要完善预算制度改革,更加地公开、更加地透明、更加地可以便于人民监督,特别是人大代表的监督,人民监督,首先人大代表要能监督,这是财税体制改革。城乡体制改革是一个很重要的改革,我们扩大内需,推进城镇化要推进户籍、土地等改革,我们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改革,我们实现城乡一体化也要推进改革,要加快推进这方面的改革,没有这方面改革的跟进,我国的城镇化的任务就很难落实。

最后一条,要推进开放的经济体系建设,完善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制度,包括利用外资、“走出去”、建立自贸区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都是改革了,包括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都要通过改革来实现。这些改革任务在“十二五”规划、十八大报告里面都已经做了部署、安排,

31

下一步是怎样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年度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特点,逐步加以细化,你不可能改革都在一年内完成,也不可能这个改革等到“十二五”最后一年去完成,要逐步地渐进。

我今天就先汇报这么多。

32

中国慈善事业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保密工作形势与任务

形势与任务教育

国土资源形势与任务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

建行面临形势与任务

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

反腐倡廉的形势与任务

保密工作形势与任务96分

中国梦与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与任务
《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与任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