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窑洞猪舍的研究与应用(二)——独立窑三区段圈养在黑猪生态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03-01 20:41:56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窑洞猪舍的研究与应用 (二) ——独立窑三区段圈养在黑猪生态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李鲲鹏

笔者于2016年在《养猪》杂志第3期发表《窑洞猪舍的研究与应用》的文章,介绍了山西省潞城市厚元猪场在黑猪生态放养中窑洞猪舍(以下简称窑舍)的实际使用情况,就窑洞改造、应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窑洞作为山西农村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可观、形式多样,大体分为靠山窑(靠崖窑)、下沉窑(地坑窑)、独立窑三类,其中靠山窑最为常见,已被上次所介绍。这次主要介绍“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在黑猪生态养殖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独立窑洞的特点

独立窑,亦称箍窑,是一种利用拱券的形式在平地上建起的掩土建筑。之所以把这样的窑洞叫独立(式)窑洞,是由于它无需靠山、靠崖、靠畔,独成一体,箍建而成。箍窑洞需要经历打地基、做山墙、砌腿子、拱券、填土、修饰等工序,一般选择背风向阳、地势高燥、地形平坦处,夯筑地基;山墙、腿子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或直接黄土夯筑;拱券窑顶需要先撑模、茬砖加楔、再灌浆成型,上填土压实呈排水坡面,用麦草泥浆抹光,可前后压短椽挑檐,还可在上面盖上青瓦,远看像房、近看是窑;可砖砌窑脸进行修饰,能够防止窑体坍塌或滑坡,以延长窑舍使用寿命。这样既保留了靠山窑节省木材、防火防噪、冬暖夏凉、浑厚幽深的优点;又不受地理环境影响,可在平地起窑、亦可斩崖筑畔,利用自然走向随意构筑,具有建筑选址灵活的特点。

二、独立窑洞的改造

独立窑,同样具备靠山窑冬暖夏凉、节能宜居的特性。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多孔,具备极强的吸附作用,可使窑舍内的相对湿度和空气质量较之平房猪舍更容易控制,更适宜猪只生长。但是,窑洞本身也存在光线不足、雨季潮湿、通风性差的缺点。加之,猪生来就有拱土的习性,用吻突掘土会严重地破坏窑洞的地面和墙体。针对窑舍的不足之处,我们可以采取一定措施:

1、扩窑扩窗,增加采光;

2、砌墙券顶,硬化地面;

3、合理布局,科学管理。具体措施详见《窑洞猪舍的研究与应用》中“窑洞的改造”。

三、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模式

针对山西黄土沟壑中,空壳村落闲臵独立窑洞数量相对较少、院落普遍较小的特点。为了扬长避短,提高土地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立窑洞的养殖潜力,以提高养殖规模效益。笔者同潞城市厚元猪场不断摸索黑猪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模式” (图

1、2),即独立窑洞+饲养厅棚+户外运动场的三区段圈养模式。第一区段为独立窑洞:幽深安静,冬暖夏凉,洞内温差较小,环保节能(图3);第二区段为饲养厅棚:宽敞明亮,保温隔热,不受雨雪影响,方便管理(图4);第三区段为户外运动场:空气新鲜,泥土遍地,猪群沐浴阳光,自由运动(图5)。三个区段通体相连,任由猪群各区段自由活动,酷暑严寒时节可在窑洞内熟睡休息,雨雪风霜之季可在厅棚下遮风避雨,阳光明媚之时可在户外掘土逍遥。总之,为了猪群健康快速的生长,“三区段圈养模式”能够为猪群提供可选择、多层次、全方位、高福利的生长环境条件。

图1 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实景

图2 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模式侧视(从左向右依次是独立窑洞、饲养厅棚、户外运动场)

图3 独立窑洞内部

图4 厅棚(饲养区)内部

图5 户外运动场

图6 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模式俯视与透视

图7 厅棚(缓冲区)

如图

6、7所示,厅棚内的缓冲区平时做为饲养人员过道使用,特殊情况下可将猪群赶入缓冲区方便防疫注射或进行临时隔离等。

四、实际应用效果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黄土沟壑中由于人口外迁或自然消亡导致自然村空壳化,长期无人居住的自然村成为了空壳村落。潞城市厚元猪场自2013年开始利用空壳村落中的闲臵窑洞推行黑猪健康养殖模式,对“窑舍饲养+放养”的方式进行不断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2016年开始对独立窑洞的闲臵院落进行改造,继续推行健康养殖,对“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的模式进行了尝试,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窑洞冬季无需取暖,夏季无需降温,蚊蝇相对较少,空气质量较好,全年温度基本上保持在生猪适宜生长的区间。因而猪只体质健壮,减少了疫病的发生和医药费用的投入;有效地节省了取暖费、电费和人工费用等。如图8所示,圈养较之放养,土地利用率更高,养殖密度更大,饲养管理更方便,饲料转化率更高,总体效益更理想。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就是利用闲臵独立窑洞院落,充分地将窑洞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的特点和圈养高效饲养、方便管理的优势相结合的一种养殖方式。

综合计算,一头100公斤体重的商品猪,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比“窑舍饲养+放养”可提前10天出栏,每头猪可降低成本35元左右;比在普通猪舍饲养可提前25天出栏,每头猪可降低成本165元左右。这种方式培育出来的猪,肉质上乘同样可以作为备受追捧的高端猪肉售卖,节本增效的作用明显。

图8 “窑舍饲养+放养”模式与“独立窑洞+饲养厅棚+户外运动场三区段圈养”模式对比

图9 独立窑洞改造前后对比 如图9所示,独立窑洞前搭建厅棚,应将窑口顶窗留在彩钢棚上面以便窑舍内通风换气,并在彩钢顶上设臵阳光板以便厅棚内采光;窑舍内外硬化地面并且增加水泥墙裙,防止猪只拱掘破坏。

五、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1、加强窑顶防护。独立窑的窑顶坡度较小,一般较之靠山窑的窑顶要薄,在雨季连阴天气条件下,可能会出现渗水情况。传统的防渗措施是在雨季之前用石磙碾压窑顶,使表层土质更加致密以减缓雨水渗入,同时可使窑顶表层更加光滑以加快雨水流走;亦可在窑顶上面铺瓦防雨,效果更好。

2、增加饲草种植。圈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猪群的活动空间和采食范围,在户外放养场围栏边种植苜蓿草,可随手割草喂猪,为猪群提供青绿饲料,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方便观察猪群运动;同时可以改善猪场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提高膳食纤维摄入和黑猪猪肉品质;秋冬季可将运动场内的粪土与饲草地中的土壤交换一部分,改良周边土壤,也为猪群提供饲草根茎等食物。

3、加强饲养管理。该圈养模式纵深长、跨度大,加之窑洞浑厚幽深的构造,不便于饲养人员对猪只进行观察,仅在运动场观看,不能够看到全群整体情况,难以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发生问题往往于事无补。如后备猪跳圈与公猪私配,看到猪只腹围不断增大却不知配种和预产时间,未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导致产仔窑舍内而被猪群吃掉。每天早晚走进窑舍和饲养区仔细检查猪群至少一次,驱赶猪群进出运动场,注意观察掉队的猪只的体况。

古老的窑洞在建筑学上属于生土建筑,其特点就是人与自然。现代集约化、工厂化、规模化的生猪养殖生产方式,使猪自由运动、沐浴阳光、拱食泥土、呼吸清新空气的权利一同被强行剥夺,人们在享受高效养殖成果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疫病流行、兽药滥用、粪污污染等苦果。独立窑洞三区段圈养,是猪生存本能的有效释放,是生猪养殖方式的生态回归,是空壳窑洞村落的再度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微小而具体的实践。上次已经介绍过,山西全省约有30余万孔土窑洞破旧不堪,在人均耕地不断减少、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畜牧业的建设与发展不得不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现在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李鲲鹏(1984-),男,山西长治人,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现工作于长治市兽医院,执业兽医师,主要从事生猪饲养方式的研究,E-mail:kunpengli007@163.com ,联系电话:18735534696

窑洞猪舍的研究与应用(二)——独立窑三区段圈养在黑猪生态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工艺研究与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研究

有机硅的应用与研究

中国古代共振研究与应用

油棕的研究与应用

油棕的研究与应用

工作岗位研究原理与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窑洞猪舍的研究与应用(二)——独立窑三区段圈养在黑猪生态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窑洞猪舍的研究与应用(二)——独立窑三区段圈养在黑猪生态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窑洞猪舍 猪舍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