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2 03:00:39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南昌市第二中学 邱慧

教材分析

《命若琴弦》是高中语文读本2里的史铁生的一篇中篇小说。故事以一对以说唱为生的瞎子师徒为中心。老瞎子从师傅那里得到了一张药方,弹断一千根弦之后取出药房再服下那付药,就可以看到世界。为了这个目的,老瞎子走过了50年风雨坎坷之路,每天和小瞎子攀山越岭,走遍大村小舍,用心去弹自己的琴。可是在野羊坳村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弦后,老瞎子才知道那药方原来是一张白纸。老瞎子的生活目标轰然倒塌,坚持他一辈子的理想在瞬间破灭。他曾沮丧不已,可是为了小瞎子,他把目标虚设到更远,给小瞎子也开了药方:弹断一千二百根。靠着这个脆弱的信念,他们依然顽强地踏上了人生之路。

作品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语言自然质朴,描写细致深切,比如小瞎子爱情萌芽的朦胧和甜蜜,爱情失去之后的绝望和痛苦,老瞎子对光明和信念的极度渴望,希望破灭之后的伤心和无助,以及两代人之间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都表现得真挚感人。

更为重要的是史铁生以一个寓言式的小说告诉我们:“人的生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这一千根琴弦就是老瞎子的灯塔,指引着他不断突围,不断追求生命的目标,找寻生命的意义。生命本是残缺,人生本是虚无,但人战胜自己、超越困境就为证明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命若琴弦》里的老瞎子和小瞎子一样,在经历了无尽的绝望和折磨之后,最终还是继续上路,继续说书卖唱了,生命也在这两代人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体现出别味的深沉与厚重。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学会分析小说的环境特点及人物的细节描写

2、学会长文本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B.过程与方法

3、掌握对话阅读、自主朗读、共鸣朗读等阅读方法

4、结合作者史铁生来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深意 C.情感态度价值观

5、结合自身经历仔细体会文章想要传递的深刻内涵,学会珍惜,追求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本文富含哲理性的议论语句,感知文章深刻内容。

难点:将作者、文章、自己结合起来体会文章所透露的对生命过程的无限追求。

1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教学层次分析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2分钟)

二、阅读文本,复述故事(10分钟)

三、回答问题,感知课文(25分钟)

四、深入剖析,探讨主旨(15分钟)

五、联系作者,赏析小说(20分钟)

六、课文小结 (5分钟)

七、作业布置 (3分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2分钟)

课间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伟的钢琴曲。

多媒体展示: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刘伟

导语:你能想象这是一首只用双脚就弹出的钢琴曲吗?刘伟10岁失去双臂,12岁学会游泳,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9岁学会用脚弹钢琴,一年就达到手弹钢琴专业七级的水平,23岁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刘伟的生命有严重的缺憾,但他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目标,为之不懈奋斗,成功走出了人生的困境。当生命有残缺,你会用什么去填补残缺?

二、阅读文本,复述故事(10分钟)

小说篇幅较长,且读本上的文章乃节选内容,小说情节并不十分完整,可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推测出全文故事。如老瞎子为什么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小瞎子为什么如此伤心?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三、回答问题,感知课文(25分钟)

纵观全文,“药方”在整个故事里占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一切的希望与生之喜悦是因为它,而一切的不幸与悲剧也是因为它。因此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药方”的分析来深入地理解文本。

1、师徒两人为何要寻药方? 明确:

2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干嘛咱们是瞎子!”

“就因为咱们是瞎子。”老瞎子回答。

一个感叹号,可看出现在小瞎子的心里充满了不满与怨恨。因为是瞎子,所以他们看不到世上的美景;因为是瞎子,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有美满的恋爱。 而比较之下,老瞎子平静的叙述的语调则更透着已阅人世的心酸与悲凉,五十年的时光,他已洞悉世界诸多事情的结局,所以当小瞎子痴迷于可以探听外面世界的电匣子时,老瞎子说“听那玩意有什么用,天下好东西多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当小瞎子情窦初开跟女孩打得火热时,老瞎子百般阻挠,“早年你师爷这么跟我说,我也不信„„”世间的一切欢愉似乎都与自己无关,老瞎子明白。

但平静底下,老瞎子的话并没有完。就因为咱们是瞎子——所以我比其他人更渴望光明!所以我要更精彩地活在这世界上!在瞎子师徒的心底,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能实现这个愿望的就是药方。

设置意图:引出对文中这两句话的分析:包含着他们的无奈与辛酸,老瞎子与小瞎子的命运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从生命的角度上看是生命的残缺。

2、为了能够用上药方,师徒俩在过去的日子里做了什么?这过去的日子怎么样? 明确:

要用上药方,就要弹断一千根琴弦,为了弹断琴弦,他们跋山涉水,走过一个个村庄,见证一季季秋冬。

过去的日子:“以往那些奔奔忙忙、兴致勃勃的翻山、赶路、弹琴,乃至心焦、忧虑都是多么欢乐!”;“咱们不是叫花子,咱们有手艺。”表现了老瞎子在生活精神上的自尊与无穷的追求, 而这也是为什么这两瞎子能如此从容地生活于底层的贫困之中。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注意在不完满的人生里瞎子师徒的生活态度,在这艰难的岁月里,他们不富有,但是他们绝不贫穷。从生命的角度看这是生命的过程。

3、老瞎子真正拿到药方之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明确:

漫长的五十年,老瞎子都在为着他的一千根琴弦而奔波。一千根,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老瞎子终于弹断了!他一定很激动,激动得连滚带爬;激动得气喘吁吁,说不出话;激动得不顾身边发生的一切;他激动得明天天不亮就要去抓药。

3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但当他得知药方不过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时,老瞎子面容也憔悴,呼吸也孱弱,嗓音也沙哑了,完全变了个人。一直在他心中的明灯灭了,他的生命底线也崩溃了。 “他只是再不想动弹,吸引他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东西骤然间消失干净。就像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再难弹出赏心悦耳的曲子。”“觉得身体里的一切都在熄灭。”

设置意图:在这一问题中引导学生注意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小说在刻画人物这一变化时用了大量精彩的笔墨,让学生把这些找出来细细品读,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人物情感。从生命角度看这是生命的顿悟。

4、为什么老瞎子还要将这张无字的药方给小瞎子?

明确:

老瞎子并没有把真相告诉徒弟,而是让徒弟弹断一千二百根,用心何其良苦,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明智选择,虽然这是一个谎言,但这个谎言创造了一个希望,给生命以前进的动力。老瞎子和小瞎子在经历了无尽的绝望和折磨之后,最终还是继续上路,继续说书卖唱了。生命在这两代人身上得到了传承和延续,虽然是宿命,但毕竟还在流淌。从八百到一千再到一千二,这难道不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吗?一个美丽的谎言代代流传,一张白纸撑起的是一个又一个的生命。

设置意图: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将老瞎子与小瞎子联系起来,并且直接靠近本文的主旨。这一部分也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从生命的角度看这是生命的传承。

四、深入剖析,探讨主旨(15分钟)

分组探讨:药方即人生路上的目的,而弹断一千根琴弦的背后则是人生的过程,那么是目的重要还是过程重要?如果是过程重要,为何老瞎子在得知真相后一蹶不振?如果过程不重要,那为何老瞎子明知道药方是假的,还要让小瞎子要去弹断一千二百根弦?

明确:“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但人生的意义并不只在于目的,“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用王维的那句话来勉励自己“行至水穷处,笑看云起时”,亦可告诉自己:月明是画,月缺是诗。人生需要目标,价值在于过程。

4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五、联系作者,赏析小说(20分钟)

这篇小说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带有浓厚的寓言色彩。老瞎子和小瞎子在文中也并没有展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但为什么我们读来依然会有直扣心弦的震撼呢? 明确:

1、故事本身带有生命的悲怆,叙事具有极强的张力。

老瞎子技艺高超,人人称赞他三弦琴弹得讲究。琴声里“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灵”,然而“他一落生就瞎了眼睛,从没见过这个世界”。复明是老瞎子的梦想,但失明是老瞎子必须始终面对的生存困境,“无字的药方”是设在老瞎子的欲望与能力之间的无法逾越的永恒距离,因此老瞎子在莽苍的群山之中对光明的追寻过程充满了悲剧性色彩。

并且在文本中,人物对重见光明怀有不容置疑的信仰,但作为读者,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药方和他弹断多少根琴弦是没有关系的。因此主人公怀有深深的信仰,而我们在解构着这一信仰,这在字里行间就形成一股张力,给人以深深的震撼。

2、作者在平淡的叙述中显示出静默的力量。

《命若琴弦》讲述了一个命运的故事,没有深沉的做作,平静甚至是平淡中,浅白甚至是直白地告诉读者关于生命的命题。作品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语言自然质朴,这样的态度在宁静中蕴藏了起伏的隐忍,又在起伏中显示着宁静的微颤。正如“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荡。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这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尾。即使群山辽阔,即使草帽发黑;即使一个走向死亡,一个走向未来,但他们仍用双脚行走于天地间。没有愤怒的呼喊,亦没有悲鸣的呼号,有的是坚韧的毅力,有的是若有若无的生命哲思,在读者的心门一遍一遍的荡开回响。

3、作者的人生经历使文章细腻而真挚

作者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生于北京,经历过插队等一系列动荡,在风华正茂的21岁忽然因病至瘫,从此在轮椅上一坐就是30年。1998年疾病再次袭来,他几乎失去肾脏。后来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 命运将史铁生限定在了轮椅上,剥夺了他的外部生活,他只得往内心走去,用思想做脚,越行越远。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了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莫言曾说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而瞎子师徒对光明的渴望不也是他对健康的渴望吗?这种感同身受,这种植

5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入骨髓的痛楚与期待,这种苦难过后对生命的思考,他通过写作的方式将之释放(在文中有5句,可引导学生一一找出),这些是他给自己,也是给所有人的劝告。

六、小结(5分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瞎子。即使我们身心健全,人生也处于种种困境,比如孤独;也无法逃脱生命固有的残缺,比如死亡。瞎子师徒的故事是人的生存困境的直接隐喻。小说借瞎子师徒的故事为所有的人探索出“确立目标,追求过程的欢乐”这一条走出困境的救赎之路。

小说结尾又回到开头,寓意人类带着生命固有的残缺、不完满和心灵的创痛,代代无穷已,重复着悲壮的孤独旅程。但在这个孤独的旅程上,我们和希望同行,与坚韧并肩。

七、作业布置(3分钟)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史铁生《我与地坛》

请结合作者,谈谈你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6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

《命若琴弦》教学设计(发表)

命若琴弦 评论

《命若琴弦》教案

《命若琴弦》读书笔记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读后感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命若琴弦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