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让校本教研成为通向幸福教育的桥梁

发布时间:2020-03-02 07:22:48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让校本课程成为学生通向幸福教育的桥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教研的发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同仁和关心教育的人们所重视。每一所学校都在进行着自己的校本课程研究工作。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创建了我校的校本特色,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初步的成绩。本文就如何创建校本特色的一些做法作初步的探索。

一、联系教学实际,创建校本特色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课程纲要》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同时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了适合我校的课程。例如:第1课 《无公害生姜》使学生了解宁阳的特产,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师讲解生姜的产地:磁窑镇,重量:姜肉质茎单株重0.6—1.00kg外形:外型美观,表皮光滑洁白带鹅黄色。嫩芽粗壮,呈浅紫红色,肉质细嫩,汁多渣少。医药作用:姜兼具健脾开胃,驱寒、祛湿、发汗等保健功效,具有解毒、消炎、去湿活血、暖胃、止呕、消除体内垃圾等作用。并且使学生知道磁窑镇的无公害生姜于2002年6月10日,经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实地监测,由山东省农业厅予以发证认可的,现已发展种植面积1.6万余亩,王府、泗望种植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万亩无公害生姜种植基地”。 另外,磁窑镇枣庄山蕴藏还有丰富的齐鲁灰大理石资源。已探明储量为6亿立方米,远景可开采储量为10亿立方米,该矿体及矿山高度为270米,倾角为45度,东西走向,厚度为200米左右,形态简单,呈块状,完整性好,适于地表开采。齐鲁灰花岗岩,板材色调调和,花纹一致,无辐射。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装饰行业相关标准规定。岩石坚硬,属非碱-活性反应骨料,经北京铁科工程检测中心济南分实验室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京沪高速铁路等工程用石标准。

二、开发本土资源,积累特色素

我们大伯完小处在粟裕将军指挥基地,具有传统的红色教育,根据学生的学生的受教育时间主要是课堂,就是说学生的学习是否幸福关键在课堂。所以我们的校本教研一定要集中精力于“快乐课堂”的研究。苏霍林斯基说过“快乐是学生的一种权利”。“寓教于乐”是一种教育艺术,是广大教师的职业追求。当然这里的“快乐课堂”决

不是一种纯粹感官上的快乐,也不是只强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即“玩”)的时间和减轻课业负担等,而是老师通过对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方式的改变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愉快地学习。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方法千千万万,对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老师应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我们的校本教研究应基于这点做好广泛而深入细致的调研,使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朝着能提高学生幸福指数的方向进行。实践中我们感觉到,要想形成“快乐课堂”,首先,老师从思想上要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从学习目的、方法和能力上进行引导和锻炼,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其次老师不能把“分数”作为课堂教学目的,要有大教育观和正确的人才观,不能只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使课堂不再呆板和教条,让课堂时时焕发出生命气息,处处涌动勃勃生机。 第

二、校本教研要研究学生“作业”的量和完成方式。

作业可以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因而为教师的下一步教学提供反馈,但在有些教师看来,作业似乎成了每堂课的必要部分,作业一旦成了目的,人们便有可能不再关注它的量和学生完成它的方式了,要是有一堂课没有给学生布置作业,老师总会感到不圆满、不放心,当然学生也会感到意外,有时评课者直接把作业作为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仿佛我们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解决好课后的作业。此时作业倒成了课堂教学的目的了。于是我们的作业往往变成了不需多少思考的、重复的、机械的活动。学生可以不用脑子做作业,他们只是在用手写作业,他们甚至可以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最终,作业成了学生学习的最重要任务,倘若学生的作业做不完或是不会做,学生因此也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差生了。从小学到中学,没完没了的,且不断增加的各种作业不仅使学生学习变得越来越累,而且迫使相当一批学生在作业堆中疲于奔命,最后终于不堪重负或是破罐子破摔“混”到毕业,或是中途辍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自找幸福去了!我们校本教研要赶快行动起来搞好“作业”的研究,在浩如烟海的大量“基训”“同步”题海面前,至少我们应考虑作业的选择与分层,以及不同学科作业的完成方式,使作业也能成为幸福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三、校本教研要研究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时空内容。

课外活动既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增强学生生活能力有效办法,但说实话,眼下研究教育教学的人很多,不过他们当中很少在研究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的课外活动,去年合肥市在有些小学开展了大课间活动,但这还是很不够的,一则中学没有开展,二则即便是开展了大课间活动的部分小学也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课外活动,基本上还是一种放松,大多数还不能叫做教育,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中说:“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而劳动、科学、艺术有多少是在课内呢?我们不去研究这些非课内的教育又怎能使得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会使我们的教育效率倍增,也会使学生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真正的幸福教育才会形成!

第四、校本教研要研究德育的内容形式

学校的德育并非游离于学科教学中的一种教育过程,但德育又确实不同与各学科的教学,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德育的重要意义远大于任何其他学科的教学,就是说人们的幸福体验和幸福创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长过程中德育的效果。因而校本教研应将德育作为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或者说学校应该有专门的德育研究队伍,建立长效研究机构,从德育的分类到德育实践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实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不能简单地将所有德育工作全推倒班主任头上,成单打独斗状,让大家各自发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势必造成德育工作的被动。近年来,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大胆实行德育创新,从新生教育到诚信教育,从行为习惯到学习习惯的养成,从班级命题日记到年级集体班会,逐步完善了德育系统,使同学们在体验自我进步的快乐的同时,亲身感受着整体氛围优化的宜人环境,体会着学习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校本教研应着眼于教师的幸福

教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进行的,显然幸福教育不仅是指学生的幸福,同时也是指教师的幸福。不仅要让学生学得幸福,还要让教师教得幸福,使幸福成为

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和共同追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关注学生的幸福越来越多,而教师幸福的关注度就明显偏低。有时人们甚至忘记了“学生幸福的学”是源于“教师幸福的教”!偶尔我们还会看到有人把学生的幸福与教师的幸福对立起来的现象!为了我们的教师群体,为了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校本教研一定不能忽略教师的幸福。

简单地说,科学研究都有两个基本的出发点: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我想校本教研也许可以理解为:怎样珍惜师生的生命,让他们活出更多的精彩。作为辛勤园丁的老师,很多人长期的高负荷工作,饱受起早贪黑之苦不说,还要为学生成长殚精竭虑,为学生的安全牵肠挂肚。同时还要直面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沉重的身体负担和心理负担使不少教师一直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关爱教师,要走进教师家庭,走进教师心灵,更要用实际行动还教师本该拥有的幸福。当然这里有许多工作是政府和社会的职责。校本教研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致力于教师的幸福研究:

第一,如何降低教师个体的劳动强度。这里既包括怎样有效开展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构建班级管理模式,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以及特殊学生心理辅导研究等方面工作;同时要以加强对学生行为与学习习惯的研究,使每一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有序的环境中和有效的指导下开展,从而大大降低老师的工作负荷。比如,我校通过近几年入学教育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新生教育范式,以军训、语言基础、英语基础和“新生入学23条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两周教育活动使本来非常困难的过渡与衔接工作变的有章可循和有效。从源头减轻了老师们的工作强度。

第二,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和幸福观。通过学习使教师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能宽容学生,从容教育,让自己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学会享受育人的快乐,学会合作,享受集体的温暖。学校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使此项工作制度化,将诸如教师定期体检、心理辅导以及业余生活的开展等真正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思考和落实。让健康的教师和幸福的教师工作去实现幸福教育的伟大理想。

总之,校本教研不应是轰轰烈烈的形式,更不应成为师生负担的源泉,而应将师

生的和谐发展作为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通向幸福教育的桥梁。

让读书成为通向理想的桥梁(材料)

安全——通向幸福的桥梁

开展校本教研_共享幸福教育

让校本教研成为我成长的舞台

校本教研幸福之旅

读书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架起通向学困生心灵的桥梁

安全,通向幸福生活的桥梁演讲稿

让班级成为幸福的家

让“更幸福”成为一种习惯

让校本教研成为通向幸福教育的桥梁
《让校本教研成为通向幸福教育的桥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