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中小学教学质量增量评价考核办法

发布时间:2020-03-03 22:39:21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教学质量发展性增量评价考核办法

全县各义务教育学校: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更客观、科学、公正的评价班级和教师,促进每一位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发展,根据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评价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探索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主要依据

在同一地区中,薄弱学校和重点学校的生源基础差异较大,如果只用统一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三项指标去评价各校的教学质量,显然是不公平的。采用教学质量增量评价,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进行评价,能够解决终结性评价中不同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基础的对比难题,有利于各类学校通过努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鉴于这种思考,运用统计学和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学校教学质量增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作为对学校、对教师、对班级教学水平评价的依据。

三、基本思路

所谓“发展性增量评价”,可以概括为“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科学客观地评价班级和学科的进步。

一是学校层面,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实施发展性增量评价,“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小学以前三年县教体局教学质量监测的数据为准,初中以小学毕业考试成绩为准,建立全县各中小学教学质量起始目标动态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就是“入口”。每学期,县教体局对义务教育阶段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实施质量监测,以计算“入口分数”的方法计算各中小学的完成分数,也就是“出口”分数,用“出口”分数减去“入口”分数得到“增值分”,用“增值分”考核学校,体现了“对不同学校提出不同的要求”,激励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学质量提高幅度大的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提高学校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二是教师层面,逐步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发展来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发展性增量评价,除了学业水平评价之外,还包括师德师风、劳动纪律、履岗过程、教研教学成果、过程管理考核等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按新课程理念进行评价,激励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

四、考核办法

鉴于目前我县的实际情况,只对“学业水平”方面进行增量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变化。

第一部分(1-3年级)

(一)班级学业水平的考核评价 具体考核评价办法:

1.目标考核基础分F1:以各班级上学期期末总评成绩在年级各段上的分布计算每个班级的基础分值(按20%为一个段划分:年级总人数×2 0%)。

(1)年级总评前2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2 0分(X1=n×2 0) (2)年级总评前(20%~4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8分(X 2=n×18) (3)年级总评前(4 0%~6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6分(X 3=n×16) (4)年级总评前(60%~8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4分(X 4=n×1 4) (5) 年级总评成绩后2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2分(X 5=n×12) 根据各班级在各段上分布计算出各班的总分,总分除以该班的学生数Y1,乘以1 0即为每班的基础分F1:

Fl=( X 1+ X2+X3+ X4+ X 5)/ Y1×10 2.目标考核完成分F2:根据本学期期末总平成绩各班的分布情况,按照基础分F1的计算方法,分段计算的办法计算完成分,得到F2。

3.发展分F的计算:F=F2-Fl

4.班级目标考核完成位次W1的计算:根据F2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第二名9 7分,第三名94分,依次类推。

5.目标考核发展位次W2的计算:根据F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第二名9 8分,第三名9 6分,依次类推。

6.各班级目标考核分W的计算:W=W1+W

2(W

1、W2各占50%,总分折合为1 0 0分)

(二)学科学业水平的考核评价 具体考核评价办法:

1.目标考核基础Fl:以各学科上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各段上的分布计算每个学科的基础分值(按20%为一个段划分:年级总人数×2 0%)。

(1)年级总评前2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2 0分(X1=n×2 0) (2)年级总评前(20%~4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8分(X2=n×18) (3)年级总评前(4 0%~6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6分(X3=n×16) (4)年级总评前(60%~8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4分(X4=n×1 4) (5) 年级总评成绩后2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2分(X5=n×12) 根据各学科在各段上分布计算出各学科的总分,总分除以各任课教师所带学 2

生数Y1,乘以1 0即为学科教师的基础分F1。

F1=(X1+ X2+X3+ X4+X5)/ Y1×10 2.目标考核完成分F2:根据本学期期末成绩各学科的分布情况,按照基础分F1的计算方法,分段计算的办法计算完成分,得到F2。

3.发展分F的计算:F=F2-Fl

4.学科目标考核完成位次W1的计算:根据F2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第二名9 7分,第三名9 4分,依次类推。

5.学科目标考核发展位次W2的计算:根据F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第二名9 8分,第三名9 6分,依次类推。

6.各学科目标考核分W的计算:W=W1+W2(W

1、W2各占50%,总分折合为1 0 0分)。

第二部分(4-9年级)

(一)班级学业水平的考核评价 具体考核评价办法:

1.目标考核基础分F1:以各班级上学期期末总评成绩在年级各段上的分布计算每个班级的基础分值(按10%为一个段划分:年级总人数×1 0%)。

(1)年级总评前1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2 0分(X1=n×2 0) (2)年级总评前(10%~2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8分(X2=n×18) (3)年级总评前(2 0%~3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6分(X3=n×16) (4)年级总评前(30%~4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4分(X4=n×1 4) (5)年级总评前(40%~5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2分(X5=n×12) (6)年级总评前(50%~6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0分(X6=n×1 0) (7)年级总评前(60%~7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8分(X7=n×8) (8)年级总评前(70%~8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6分(X8=n×6) (9)年级总评成绩后2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4分(X9=n×4)

根据各班级在各段上分布计算出各班的总分,总分除以该班的学生数Y1,乘以1 0即为每班的基础分F1。

Fl=(X1+ X2+X3+ X4+X5+X6+X7+X8+X9)/ Y1×10 2.目标考核完成分F2:根据本学期期末总平成绩各班的分布情况,按照基础分F1的计算方法,分段计算的办法计算完成分,得到F2。

3.发展分F的计算:F=F2-Fl

4.班级目标考核完成位次W1的计算:根据F2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第二名9 7分,第三名94分,依次类推。

5.目标考核发展位次W2的计算:根据F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 3

第二名9 8分,第三名9 6分,依次类推。

6.各班级目标考核分W的计算:W=W1+W

2(W

1、W2各占50%,总分折合为1 0 0分)

(二)学科学业水平的考核评价 具体考核评价办法:

1.目标考核基础Fl:以各学科上学期期末成绩在年级各段上的分布计算每个学科的基础分值(按10%为一个段划分:年级总人数×1 0%)

(1)学科成绩前1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2 0分(Xl=n×2 0) (2)学科成绩前(10%~2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8分(X2=n×18) (3)学科成绩前(2 0%~3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6分X3=n×16) (4)学科成绩前(30%~4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4分(X4=n×14) (5)学科成绩前(4 0%~5 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2分(X5=n×12) (6)学科成绩前(5 0%~6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1 0分(X6=n×1 0) (7)学科成绩前(60%~70%]的学坐,每位学生赋值8分(X7=n×8) (8)学科成绩前(70%~8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6分(X8=n×6) (9)学科成绩后20%的学生,每位学生赋值4分(X9=n×4)

根据各学科在各段上分布计算出各学科的总分,总分除以各任课教师所带学生数Y1,乘以1 0即为学科教师的基础分F1。

F1=(X1+ X2+X3+ X4+X5+X6+X7+X8+X9)/ Y1×10 2.目标考核完成分F2:根据本学期期末成绩各学科的分布情况,按照基础分(F1)的计算方法,分段计算的办法计算完成分,得到F2。

3.发展分F的计算:F=F2-Fl

4.学科目标考核完成位次W1的计算:根据F2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第二名9 7分,第三名9 4分,依次类推。

5.学科目标考核发展位次W2的计算:根据F的大小排序,第一名计1 0 0分,第二名9 8分,第三名9 6分,依次类推。

6.各学科目标考核分W的计算:W=W1+W2(W

1、W2各占50%,总分折合为1 0 0分)

五、有关说明

l.对于各班级阶段性的质量评价也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2.统计各班级各学科各段的有效分,因为每段人数是恒定的,各学科进入人数相等,不受试题难度和各学科权重等因素的影响,学科可以进行年度的纵向比较,学科间可以进行横向比较。

3.学校要建立每学期每学年学生的成绩数据库,使评价过程常态化,过程 4

化,制度化,避免只重视最后结果而忽视平时教学质量的监督。

六、评价考核结果的使用

1.班级考核结果将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和年级考核。 2.学科考核结果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3、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

教学质量评价与考核办法(.下)

晋城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方案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bd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案

夹江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修订)

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

中小学班主任考核办法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中小学教学质量增量评价考核办法
《中小学教学质量增量评价考核办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